讀書100次,不如行動1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溫馨提示

全文2400字,閱讀4分鐘


曾國藩踏入仕途之初,耿直急躁,屢屢碰壁,抑鬱不得志;人到中年,偶遇高人指點,行黃老之術,左右逢源,修身齊家平天下,被譽為古今第一完人。

人生關鍵的轉折,得益於學習經典古籍,反覆思考,提煉精髓,並身體力行,日日堅持。

換句話說,就是善於閱讀,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並付諸行動。

這種受益終生的閱讀方法,日本作家大岩俊之將它寫成了一本書:《實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


《實用性閱讀指南》倡導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最大的特色在「學以致用」,強調「踐行的力量」,具體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一是如何有效率讀書;二是如何記住書中內容;三是如何將書中內容付諸行動。

三者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讓書中知識在實際中發揮最大作用。

《實用性閱讀指南》的作者大岩俊之,在學生時期,是一位「不讀書」的人,閱讀理解能力基本為零,上班之後被迫開始閱讀,卻不得要領;直到準備開始創業,發現了「成功人士皆為讀書家」的觀點,才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嘗試一年閱讀300本以上的書。

後來,以成為研討會的一名講師為目標開始閱讀,通過2年持續不斷的輸入和行動,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一、如何提高閱讀效率

1、確定讀書目的

作者大岩俊之提出,「明確目的,知道自己『想從這本書里得到什麼』,再去閱讀,這樣就能集中火力,更容易找到想知道的信息。

我做了一個測試,在客廳里找出藍色的物體時,居然找到了10多種,包括天花板上從未關注的藍色射燈,而將其他非藍色的物體自動過濾掉。

運用這種方法,我在閱讀《實用性閱讀指南》過程中,提前將3個問題寫在書本的目錄空白處,帶著問題去閱讀,很快找到了答案。

因為,帶著主動意識去行動會更加專注,因此也會更集中注意力,容易有所收穫。

2、具有時間意識

將時間意識貫穿閱讀的全過程,對書本內容理解度、注意力集中度以及讀書速度都會得到提升。

我在閱讀過程中,結合番茄工作法,給自己規定任務,比如,在半小時內要看完第二章,適度的緊張和壓力之下,會讓人精神更加集中,也更加具有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間段全身心投入其中,最好將手機調成靜音放進抽屜。

3、主動強化輸出

以輸出為前提,倒逼提高輸入的效率。

輸出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說出來,另一種是寫出來。

說出來,我的方法是參加當地書店每周五的讀書會,主動發言,通過向他人講述,更容易記住書中的內容。

寫出來,每讀完一本書,要求自己圍繞「總體評價、經典片段和反思啟示」三個方面進行思考,寫一篇書評或者讀後感,發布在個人威信公眾號上,逼迫自己將書讀透徹。

經過確定閱讀目的、具備時間意識、主動強化輸出,我們完成了如何高效閱讀的部分,下面,進入第二階段:如何記住書中內容。

二、如何記住書中內容

1、製作思維導圖

《實用性閱讀指南》關於如何做「讀書筆記」部分,最推薦的是「思維導圖」。

介紹了兩種製作思維導圖的方式,一種是以讀者視角,將書中所學簡要呈現;另一種以書本視角,將全書內容完整呈現。

我個人更傾向於第一種,把一本書的內容濃縮在一張A4紙上,最大的好處是操作簡單,一目了然,有助於梳理思路,理清脈絡,把握重點。

我的讀書思維導圖包括4個部分:書本的基本信息;讀書的3個目的;本書提出的解決方案;對我的3點啟示。


2、只需要記住20%

一本書要記住的東西太多怎麼辦?《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提出,一本書中重要內容只占整本書的20%。

可以用二八定律來解釋,歸納為全書最重要的20%,占有80%的內容。

一本200頁的書,只有40頁的關鍵內容。

踐行這個方法之初,不用擔心遺漏重要信息,不要期望記住全部內容,記住書中重點和你所需要的,就已經達到了充分挖掘書本的目的。

3、對抗遺忘規律

重複是對抗遺忘的法寶,學而時習之,才能歷久彌新。

人類大腦的構造原本就善於忘記。

最有名的就是「艾賓浩斯記憶曲線」,根據這個曲線,如果不主動記憶,1天過後就會忘記大部分內容。

見下圖:




那麼,如何破解這個魔咒呢?作者大岩俊之給出了答案:「反覆閱讀、留存記憶。

」一本好書,值得一讀再讀,並且,每重讀一次,多一次理解,不光能夠記住,還能加深理解。

見下圖:


學會製作思維導圖、記住20%重要內容,並反覆閱讀,留存記憶,經過這三步,基本上將書中內容已經消化完畢。

經過吸收和消化之後,進入第三個階段:如何將書中內容付諸行動。

三、如何將書中內容付諸行動

1、閱讀目的與行動密切相連

人是一種害怕失敗、止步不前的動物,所謂知易行難,正是如此。

《實用性閱讀指南》作者大岩俊之,從決定要創業到真正創業,用了5年時間。

期間讀了大量書籍,圍繞創業必備要素,開始了一系列準備工作,每讀完一種類型的書,就馬上去行動。

比如,讀了關於宣傳語的書,修改自己文章的標題,等等。

我在讀完《實用性閱讀指南》後,有意識加強對確定閱讀目的的練習,每次讀書前,先思考從這本書中獲得哪些知識,解決哪些問題,寫在目錄上方,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偏離方向。

2、細化行動步驟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追求詩和遠方,現實卻如一地雞毛。

目標與現狀差距太大怎麼辦?《實用性閱讀指南》提出的「漸進式目標達成」就派上用場了。

將行動的目標值與現有水平之間進行巧妙的分解,採取逐步登台階的方式,讓每一步都有所前進但不至於太過困難,每次進步10%,最終完成100%。


3、現在開始行動

大岩俊之將行動細分成明天就能開始的小步驟之後,接下來進入「行動」模式,激勵自己寫出一周之內可以做的事情,從中挑選一件去實行,並提出了「三問」法則。

以寫這篇書評為例,第一問:「實際上,你想怎麼做?」我想寫出《實用性閱讀指南》的書評。

第二問:「準備做到什麼時候?」今天晚上10點前完成。

第三問:「達成目標之後,是什麼心情?」這是第一篇書評,居然完成了,原來自己也可以!

種一棵樹最佳的時間在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只有行動,才能讓閱讀這棵樹落地生根。

日本作家大岩俊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給我最大啟示,就是要設立明確的目標,圍繞目標展開閱讀,並將閱讀中的啟示應用實踐,不斷內化成自己的行動指南。

就讓我們馬上行動,從閱讀《實用性閱讀指南》開始,勇敢邁出第一步,用閱讀照亮前行的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們如何才能不辜負人生中最寶貴的十年?

生活在這個時代,「焦慮」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成為了常態。我們會因朋友圈刷屏的關於某某同齡人融資百萬的文章而不安,會因為身邊的同事升職加薪而羨慕,更會因自己「原地踏步」的窘境而手足無措。我們也深知學...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文心雕龍》這句話說的是練習很多支樂曲之後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很多柄劍之後才知道如何識別劍器;要學會一種技藝,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經過實踐才能了解事物的內在本...

提高自身能力,只用三步

看完《西遊記》,我們都特別羨慕孫悟空能擁有72變的能力,如果現在有一本書告訴你:看完之後,照著做就可以為你增加一種學習的能力。通過這種能力,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的技能,你會不會心動?沒錯,這本書就...

功利化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什麼!閱讀居然還要功利化?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估計要火冒三丈朝我扔磚頭了。閱讀怎麼能夠變得功利化呢?這大概和為了五斗米折腰一樣讓人感到羞恥吧,更何況我還是這麼明目張胆的大肆討論如何功利化地閱讀,你...

你有一份實用性人生指南,請注意查收

之前看過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來自台灣作家高陽寫的《紅頂商人胡雪岩》。說胡雪岩是大清首富,可人到中年卻得了抑鬱,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胡雪岩派手下到各地開拓市場,租房、僱人、各種稅費打點,還要做慈善事業...

超實用的讀書方法

俄國劇作家詩人克尼雅日寧曾說過讀書有三種方法:一種是讀而不懂,另一種是既讀也懂,還有一種是讀而懂得書上所沒有的東西。但現實中往往大部分都屬於第一種,所以經常聽到朋友抱怨「讀了很多書也沒用,關鍵...

如何才能將自己讀過的書變成自己前進的燃料?

讀了那麼多書,最終都會忘,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在我看來,這屬於放著寶藏不用,以為光看著就能為自己帶來諸多好處的行為。《實用性閱讀指南》教你用3個步驟將書中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即如何有效率地讀書並牢...

知識轉化為行動是一種能力

參加同學會時發現,初中畢業的那些人,竟然過得比你好,而你拿著月薪四位數的工資,每天還要低聲下氣。此時的你是否在慨嘆百無一用是書生?數據表明: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平均每人一年...

怎樣有效讀書

有天半夜看書,讀到關於戰勝拖延症的一篇文章,文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每個人其實都是最優秀的自覺經濟家,當我們說畏難的時候,我們畏的其實不是困難本身,而是困難背後所暗含的時間成本。 這句話我特別有感...

一本書讀完就忘?你需要這本閱讀指南

俞敏洪在大學裡讀了800本書,他說他在新東方面試時提的問題不多,第一個就是「你大學讀了多少本書」。他心目中的最低標準是200本,如果面試者只讀了幾十本書是肯定不會要的。很多人都建議你多讀些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