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書本內容快速變成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只需三個步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01
前幾日同學聚會,同桌曉川談到自己工作後,想通過讀書提升技能,卻收效不大。
我讀書慢,讀完又很快就忘記,真傷腦筋。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讀書或多或少都帶有一定目的性:為了實現某個目標,為了提升工作能力,或者想要從書中獲得靈感等。
但是,有時候我們明明讀了很多書,卻還是沒有徹底掌握書中的內容;有了新的靈感和見解,也不見得能給自己帶來多少改變;讀了很多書,卻感覺跟沒讀過一樣。
就像比利·柯林斯在《遺忘》 中寫的:
先是作者的名字,接著是標題,情節,令人心碎的結局,然後整部小說。
你突然間從未讀過,甚至從未聽聞。
讀了那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是因為缺少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方法。
日本作家大岩俊之,在發現「成功人士皆為讀書家」的真相之後,從不怎麼讀書的狀態,到開啟每年閱讀300本以上書籍的極限模式。
他把自己做筆記、記住書中內容的一些實用性技巧寫入《實用性閱讀指南》一書中,並向讀者分享如何將知識應用到實際行動中,變為自己的能力。
02
帶著目標主動閱讀,找到重點。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當你身邊有人懷孕時,你會覺得滿大街都是孕婦;當你買了深空灰的手機時,就更容易看到同種顏色的手機。
讀書也是如此,如果你帶著目的去閱讀,有了主動意識的關注,注意力就會特別集中,也更容易迅速找到想要的信息。
因此,讀一本書前,應該帶著主動意識,想想你希望通過這本書中獲得什麼?
以問題驅動學習,在讀的過程中尋找答案,會變得更高效。
首先,讀讀序言、目錄及後記,快速掌握書本內容,找到對目標有幫助的信息。
其次,用二八法則關注書中20%最重要的精髓。
有人認為,一本書必須從頭讀到尾一字不落,全部理解才行。
但大岩俊之認為:一本書的重要內容只占整本書的20%,這20%最重要的又僅有4%。
本田直之在《槓桿閱讀術》里也有相似的觀點:
一本書里的重要內容占20%,再從其中抽取80%後,所提煉的要點只占16%。
如果是200頁的書,就只有32頁是關鍵內容。
因此,我們閱讀時也要學會斷舍離,找到對你重要的部分,捨棄非必要的部分。
此外,你的目標還應該包括有意識地輸出,用輸出倒逼輸入,比如向他人講述或者寫下來,也有助於掌握書本內容。
03
做好讀書筆記,尤其是思維導圖。
高效做好讀書筆記,對於加深記憶是十分重要的。
錢鍾書讀書萬卷且不易遺忘,被稱為「過目不忘」的天才。
除了天賦,或許還應該歸功於他獨特的讀書筆記方法。
筆記不是做單純摘錄,而是提煉書本內容,並形成自己的理解,通過筆記完成信息到知識的轉換,實現輸出。
關於記錄、製作讀書筆記,大岩俊之列舉了多種方法,比如劃線、標記號、註明文字、貼便簽等。
此外,思維導圖也是一種很重要的筆記法。
思維導圖由英國教育家東尼·博贊提出,是將我們頭腦中正在思考的內容,以可視化的圖形呈現出來的思考工具。
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做筆記,可以開闊思路,激發靈感,在短時間提煉和總結大量信息,並使思維也得到一定的提升。
大岩俊之建議按照讀書目的製作思維導圖,並以關鍵詞的形式呈現。
①寫上書籍信息,書名、作者、出版社等。
②確定閱讀目的,讀書目的、深入思考的目的等。
③根據目的寫出答案,準備彩色筆,從中央向外延伸的所有分支用不同顏色表示。
④寫下你讀完後的總結或感悟等。
下面是大岩俊之對《周末創業》所做的思維導圖。
04
付諸行動,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前段時間,《羅振宇的騙局》一文引發熱議,文章的主要觀點是質疑知識付費的實用性。
轉發和點讚支持這篇文章的人,往往都是那些還沒學完就嚷嚷著看不到成長,認為學了沒什麼用,一股腦將責任推給「忽悠」自己碎片化學習的人,不願承認問題在自己身上。
賈伯斯說:「你得到的知識根本稱不上知識,充其量只是信息。
」
從信息到知識的轉化,還需花時間經過思考和應用,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能力,而不是直接伸手要答案。
如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了卻沒有用的問題。
商務類的書籍也是如此,書中凝聚了作者心血的知識、技能,讀完之後,還需付諸行動才能發揮閱讀效果。
但人的惰性容易安於現狀,實現從知識到能力的轉化,還需要把想法化解成具體可行的步驟。
①設立具體的、可達到的行動目標。
根據SMART原則,設定目標。
Specific,具體的,能想像出來的;
Measurable,可預見的,用數據等方式預測可達成的程度;
Achievable,可達到的,有實現的可能性;
Realistic,實際的,具有一定現實性;
Time-bound,有期限的,定下具體時限,何時達成目標。
想像自己達成目標的樣子,強化達到目標獲得的滿足感,以促進下一步的行動。
②思考現狀和目標的差距。
假設理想的完成度是100%的話,分析現狀,自己處於百分之幾。
從而知道「行動目標」與「現狀」之間有多大的差距。
③將目標進一步具體化,細化到每一天執行,確定行動的優先順序。
行動設定跨度不要過大,例如按照10%梯度增長。
為達到這10%的增長,儘可能找出5個以上的具體方案,並確定一條最想執行的。
為督促自己執行,將行動告知他人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與讀過多少書相比,更重要的是有過多少行動。
如果沒有行動,並給自己帶來改變,那麼你投入再多的時間和精力,也只是一種浪費。
05
有人說:如果你每天還在看耶魯公開課,知乎果殼關注無數,對張小龍的貪嗔痴如數家珍,逢人便談網際網路思維……那你應該還在每天擠地鐵。
如果知識不能轉化為能力,指導自己行動起來去實現目標,那麼獲取再多的知識也只是枉然。
學習知識後,要學以致用,讓知識得到實際的運用,形成新的感受和認知,不斷深化,才能真正地轉化為你的能力。
沒有行動和改變,一切都是零。
作者:葫蘆僧,精讀主創,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功利化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什麼!閱讀居然還要功利化?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估計要火冒三丈朝我扔磚頭了。閱讀怎麼能夠變得功利化呢?這大概和為了五斗米折腰一樣讓人感到羞恥吧,更何況我還是這麼明目張胆的大肆討論如何功利化地閱讀,你...
讀100本書,不如用好1本書!
當面前有一桌豐盛的菜餚時,你光看能飽嗎?不吃飽能有力氣幹活嗎?讀書也一樣,光看書但不用書中所傳授的知識,即使你一年讀300本書也沒用。道理就跟吃飯一樣,光看著好吃的食物我們不會飽,讀書後不能將知...
提高自身能力,只用三步
看完《西遊記》,我們都特別羨慕孫悟空能擁有72變的能力,如果現在有一本書告訴你:看完之後,照著做就可以為你增加一種學習的能力。通過這種能力,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的技能,你會不會心動?沒錯,這本書就...
你有一份實用性人生指南,請注意查收
之前看過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來自台灣作家高陽寫的《紅頂商人胡雪岩》。說胡雪岩是大清首富,可人到中年卻得了抑鬱,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胡雪岩派手下到各地開拓市場,租房、僱人、各種稅費打點,還要做慈善事業...
做學生16年,你知道怎麼把書里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嗎?
從上小學開始,我們跟著老師學習教科書里的知識,相對順利地通過各種各樣的小考、大考,以及後來的中考與高考,直到大學畢業。十六年的學習生涯,表面上看,似乎獲得了很多知識,比如語文課知道如何更好地表達...
如何才能將自己讀過的書變成自己前進的燃料?
讀了那麼多書,最終都會忘,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在我看來,這屬於放著寶藏不用,以為光看著就能為自己帶來諸多好處的行為。《實用性閱讀指南》教你用3個步驟將書中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即如何有效率地讀書並牢...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文心雕龍》這句話說的是練習很多支樂曲之後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很多柄劍之後才知道如何識別劍器;要學會一種技藝,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經過實踐才能了解事物的內在本...
三個步驟,讓你把讀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不管是學生還是成人,讀書或多或少都帶有某種功利性,或是為了應試升學,或是為了升職加薪,或是為了掌握某種硬技能,但如果我們讀過的書,不能很好地消化理解,並用於指導行動,沒能給自己帶來改變,那麼讀書...
讀書|怎樣有效緩解知識焦慮
在信息傳播如此發達的時代,公眾號、問答網站、知識付費平台應運而生,這些平台在繁冗複雜的眾多信息中為我們篩選出了更具有價值的內容,同時也拓寬了很多人的知識領域;但過多的知識領域突然全部呈現在眼前時...
讀書無用?不想讓你的讀書成果白白浪費,絕不能錯過這本書
你也許聽過這句話:成功人士皆為讀書家。比爾·蓋茨、沃特·巴菲特都讀很多書,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被他的孩子笑話他是「長了兩條腿的書」,芒格說: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
真正會讀書的人,都是帶著「目的」去閱讀的
前陣子朋友圈被一張頭頂冰霜的小男孩照片給刷屏了。畫面中,小男孩衣衫單薄,頭髮、眉毛、睫毛全部凍出冰花,臉蛋也凍得通紅。據網上消息,照片中的孩子是雲南昭通魯甸縣的一個小學生,他頭上的冰霜是由當天氣...
終於找到有效讀書的好方法
曾經做過一個小調查,幾乎每個人在讀書上面耗費的時間都挺多,有些人一本書讀完甚至要花上一個月的時間。如果是少年時期,有時間去慢慢研究書中精髓的話,那麼成年以後,在工作、人際交往中如果還要花費大量的...
不會活學活用,讀書可能送命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之子趙括,從小熟讀兵書,軍事理論張口就來。公元前259年,秦趙兩軍對峙長平,廉頗派趙括領軍作戰。趙括自認軍事知識豐富,一到長平就改變廉頗的作戰方案,死搬兵書,導致40多萬趙...
知行合一才是讀書的終極目標
「你有多久沒讀完一本書了?」每次看完有書共讀這戳心的Slogan,相信不少人會和我一樣,有點慚愧,有點內疚。因為我們的書似乎總是停留在那一頁;似乎總是要花上好久才能將一本書「啃完」;似乎大功告成...
讀了就忘,看書越多越焦慮,如何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想讓閱讀變得有價值,第一步就是要有目的的去閱讀。我的目的是明確的,因為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如何將知識轉化能力?」我想通過閱讀《實用性閱讀指南》找到答案,這就是我閱讀的動機和初衷。
破除「讀書無用」困局,把知識轉化成能力
讀書真的有用麼?這是困擾了我很多年的一個問題。記得剛上大學時,關注各種名人訪談,印象特別深刻地就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說,他大學的時候讀過800本書,而且還把讀書200本作為新東方的錄用條件之一。...
一年讀300本書的超實用閱讀方法,讓你讀過的書都有用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那怎麼才能讓我們讀過的書融入身心變成無形的財富?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畢竟,我們成年人的閱讀很多時候並不是為了消遣娛樂,而是希望通過閱讀自我學習提升。讀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