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轉化為行動是一種能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參加同學會時發現,初中畢業的那些人,竟然過得比你好,而你拿著月薪四位數的工資,每天還要低聲下氣。

此時的你是否在慨嘆百無一用是書生?

數據表明: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讀書64本。

自諾貝爾獎設立設立以來,猶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學獎、25%的物理學獎、27%的生理與醫學獎、41%的經濟學獎、12%的文學獎,同時還拿到了普利茲獎、1/3以上的奧斯卡獎。

而猶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0.3%。

說明書中自有黃金屋。

曾近有這樣的一個人, 不讀書,語文課成績可想而知,閱讀理解能力基本為零。

但為了創業,竟然在一年之內讀完了300本書,並研究出一套實用的科學方法論。

他就是日本大岩俊之。

而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大岩俊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

這本書講述了作者為創業所需,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後,在大量閱讀書籍及學習各種速讀法之後,告訴我們讀書要有目的性、如何一邊讀書一邊做筆記、將內容牢記在心後要制定行動目標,實現它才是終極目標。

大岩俊之,Role Job法人、研討會培訓指導。

大學畢業以後,曾在4家公司擔任法人銷售,並且銷售業績始終保持第一。

而後在創業道路上,發現了「成功人士皆為讀書家」的觀點,於是開始嘗試一年間閱讀300本以上的書。

他在學習各種速讀法的過程中,逐漸達到了所有速讀法的極限,因此致力於開發誰都能掌握的、並且絕不會遭遇瓶頸的讀書法「緩速讀書」,舉辦了許多場演講。

2010年正式獨立創業之後,作為開發讀書會、思維導圖、各種記憶術的能力的講師,開展了更多的讀書、講座活動。

2013年起,成為指導教學的講師。

大岩俊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從讀書、記筆記、記內容到如何行動「一條龍」式地闡述了具體方法。

有這樣一個故事:心靈導師葛吉夫問了他的學生一個問題:如果一個囚徒想要越獄,他首先應該知道什麼?「首先應該知道守衛在哪裡!」一個學生說;「首先要知道鑰匙在哪裡!」另一個學生說;「錯」,葛吉夫說:如果想要越獄,你首先要知道,你被關在監獄裡;否則你絕無可能逃脫。

這就好比閱讀,你一定得知道自己在閱讀。

而閱讀的目的無非就是獲取信息和消遣。

因此當我們選書時,就要有意識想到這本書能夠為我們提供什麼樣的價值,通過序、目錄、後記挖掘出作者精髓內容,像放大鏡,將中心聚焦在一點上,集中火力去閱讀。

然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奇思妙想總是一閃而過,把我們的靈感和覺得作者有用的觀點要有意識地說出來和寫下來,這就是所謂的輸出,所以要學會做筆記。

書中的重點內容可以用劃線、標記符號、註明文字、貼便簽、翻頁折角等標示出來,通過摘錄+摘要+感想的方式,將自己認為重要的內容進行消化吸收。

而最好最直觀的筆記方法便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就是將頭腦中正在思考的內容,以可視化的圖形呈現出來的思考工具。

思維導圖不僅能讓我們把握書的整體布局,而且簡單清晰明了。

如何製作一本書的思維導圖,書中也有明確的方法。

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我們知道看完書之後,遺忘屬於正常現象,因此就要複習。

我們都知道社會上存在一種「二八定律」,對於書也不例外,大岩俊之更說到一本書中只有20%的是重要內容,而在20%當中只有4%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們只需要找出這4%的重要內容,然後集中火力去複習,就夠了。

對於記憶,我們可以採用向他人複述、SMART法則、創建形象、整理成故事、便利貼記憶法等方法,這還是要看個人的喜歡。

網上有一個段子:怎麼看出讀書與不讀書的區別?當你看到夕陽餘暉,你的腦海浮現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而不是:「臥槽,好多鳥,真他媽好看! 」

很多人總是在感嘆,為什麼學了那麼多,依然過不好,是因為沒有把學到的東西用在生活和工作中,上天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

每個人每天24小時,上班、睡覺、吃飯、與朋友聚會時大多數人的常態,除去這些,時間也所剩無幾,為何有些人,卻能在這些看似整體而又零散的時間內高效利用,有些人依然碌碌無為呢。

而我們該如何做才能讓一天的時間更充實。

首先得制定計劃,就像做菜一樣,我今天想吃魚香肉絲,先看看家裡的調料齊不齊,缺什麼就拿紙筆記下來,去菜市場,購買原材料,回家以後,便開始清洗、加工、翻炒、最後出爐上桌。

雖說古語曰水來土掩,兵來將擋,但這指的是特殊情況,大多數情況下,生活還是會按照預定的軌跡運行的。

不管是生活或工作中,我們遇到的情況可以分為四種:緊急且重要(比如有治病、工作任務),不緊急但重要(比如有學習計劃、保持健康),緊急但不重要(比如有開會、工作電話),不緊急且不重要(比如有玩遊戲、刷屏)。

明白這些之後,就可以根據SMART法則設定自己的目標,即一個具體的、可預見的、可達到的、實際的、有期限的目標。

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半年之內成為一名合格的書評人,但我不懂什麼是書評,以為就是讀後感,瞎搗鼓了一段時間後,才知道最本質的問題我都沒弄明白,所以寫不好。

後來我放下自己所有的偏見,起點放到零,報名了土豆姐的寫作班,按照她的要求來看書、做筆記、交作業,突然發現也沒有想像中的難。

每當自己寫不下去的時候,我就安慰自己,堅持下去,等有一天,可以有稿費的時候,我就可以旅遊,見自己想見的人,參加自己想去的線下課程,或者是很多漂亮的衣服,然後再存錢買房子……想到這些之後,又有動力堅持下去了。

想像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我不知道半年之後我真的,能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嗎?但我依然想要堅持下去,每天的生活和工作有時候真的很枯燥,能夠換一種活法其實也是不錯的。

大岩俊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真的是名不虛傳,從讀書到行動,講述了他多年實戰的經驗,還附有大量的實戰案例。

對於記憶可以採用SMART法則和聯想記憶。

知識轉化成能力,是一個過程,但更需要科學有效的方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有一份實用性人生指南,請注意查收

之前看過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來自台灣作家高陽寫的《紅頂商人胡雪岩》。說胡雪岩是大清首富,可人到中年卻得了抑鬱,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胡雪岩派手下到各地開拓市場,租房、僱人、各種稅費打點,還要做慈善事業...

我們如何才能不辜負人生中最寶貴的十年?

生活在這個時代,「焦慮」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成為了常態。我們會因朋友圈刷屏的關於某某同齡人融資百萬的文章而不安,會因為身邊的同事升職加薪而羨慕,更會因自己「原地踏步」的窘境而手足無措。我們也深知學...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文心雕龍》這句話說的是練習很多支樂曲之後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很多柄劍之後才知道如何識別劍器;要學會一種技藝,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經過實踐才能了解事物的內在本...

功利化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什麼!閱讀居然還要功利化?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估計要火冒三丈朝我扔磚頭了。閱讀怎麼能夠變得功利化呢?這大概和為了五斗米折腰一樣讓人感到羞恥吧,更何況我還是這麼明目張胆的大肆討論如何功利化地閱讀,你...

三個步驟,讓你的知識變成能力

以前常常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說到讀書,我都會說,嗯,這些年其實也讀過不少書。但要講到書中的內容,卻會發現很多都想不起來,就算能想起某些細枝末節,還常常張冠李戴,把這本書里的情節當成那本書里的內容...

書中自有黃金屋,你卻不知道怎麼讀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這句話被長輩們拿來激勵我們多讀書,從學校到工作,我們接受的教育告訴我們: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只要把書讀好,就能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連小學的教室里都會貼上高爾基...

信息爆炸時代,一年高效閱讀300本書,不是夢

很多時候,讀過的書一轉眼就忘記了,總覺得有些精闢的文字在哪裡見到過,但著實想不起來,然後還在用三毛的這句「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