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完就忘?你需要這本閱讀指南
文章推薦指數: 84 %
俞敏洪在大學裡讀了800本書,他說他在新東方面試時提的問題不多,第一個就是「你大學讀了多少本書」。
他心目中的最低標準是200本,如果面試者只讀了幾十本書是肯定不會要的。
很多人都建議你多讀些書,可我們在閱讀過程中常有這樣的經驗,讀了那麼多書也沒什麼用,讀了就忘,書中給的建議實踐起來很難,花了很多時間讀書卻像是做了無用功。
如果你也面臨著這些問題,那麼你需要的是一種將書中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方法,也就是學會讀書後再去讀書。
日本作家大岩俊之所寫的《實用性閱讀指南》給出了詳細的方法,教你把一本書內化,最大效率的獲取知識。
大岩俊之在學生時代也是一個不讀書的人,後來為了創業在一年裡讀了300本書,但是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因為他完全記不住讀過的內容。
為了找出原因,他參加了讀書會並不斷摸索,總結出了一套可操作的方法,如今他已經如願成為一名研討會講師,講授閱讀方法、記憶法和思維導圖,開展了很多講座、讀書活動。
《實用性閱讀指南》從四個方面給出建議,告訴你如何合理的設定閱讀目標,如何製作思維導圖幫助理解和記憶,以及如何篩選書中有用的內容並付諸實踐。
一、花20分鐘想想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
最笨的讀書方法是一遍從頭讀 到尾,為了提高閱讀效率,你應該在打開一本書前想想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
1)明確自己的讀書目的(大概的目的)。
2)閱讀一本書的序言、目錄和後記,把握全書內容。
有些讀者不喜歡看序言和後記,但它們往往包涵了一本書的所有要點,能看到作者的寫作思路和全書的總結,能通過它們最快的了解一本書的內容。
目錄體現了一本書的結構,可以通過目錄掌握每個章節內容,同時篩選出重點章節,閱讀時分清主次。
日本作家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閱讀》中寫到了目錄閱讀,它是速讀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步驟,推薦閱讀。
3)明確問題,帶著問題閱讀(深入閱讀的目的)。
帶著問題閱讀有什麼好處呢?
1)注意力更集中,效率更高。
2)比起沒有重點的重頭讀到尾,這樣做的收穫更大。
我們越是關注一件事,就更容易獲取關於它的信息。
高中時我一直想報一個培訓班學畫畫,在我終於下定決心後,才知道原來我居住的那個小鎮里有這麼多美術培訓機構,好像不管我走到哪裡都能看到廣告,難道是在我決定畫畫的那一刻它們才出現的麼,當然不是,是因為我更關注它們了。
由此可見主動獲取信息是多麼重要。
二、思維導圖必須要做
人類大腦的思考方式是放射性的,而思維導圖以關鍵詞為中心,呈放射狀將信息概括,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
它能幫助我們整理思路,總結信息,提高記憶力等,思維導圖在全球範圍內運用廣泛,新加坡教育部甚至將它列為小學生的必修課,許多五百強企業也在學習它。
《實用性閱讀指南》中介紹了閱讀時的兩種思維導圖模式。
第一種是讀書思維導圖,適合追求高效率的商務閱讀,目的是梳理書籍信息、明確讀書目的、找出需要的信息。
內容主要有四點:書籍信息,閱讀目的,讀書後得到的答案以及最後的總結性內容。
第二個種適合想儘可能多的保留書籍信息的讀者,包含了標題思維導圖和重點思維導圖。
標題思維導圖目的是通過導圖回憶起書籍內容,直接整理一本書的大小標題和黑體字部分。
我在做導圖時,把重點章節用黑體標明,再次閱讀時就可以選擇性的閱讀。
重點思維導圖是按照自己的感覺梳理書中重要的部分,一張圖能概括全書重點,想要回顧書中重點時,通常這一張就夠了,非常有效率。
不同的思維導圖能夠達到不同的閱讀目的,每個都值得一用。
大岩俊之給出了幾條製作思維導圖的基本規則:
1)將紙橫向擺放2)用彩色筆3)中央的圖像要用彩色筆,要有立體效果4)從中心呈放射狀展開5)分枝上只寫單詞6)多使用圖畫、符號
這些比較適合在紙上製作思維導圖的讀者,如果你經常出差只能用電子產品製作思維導圖,軟體我推薦Xmind和幕布。
三、如何記住書中內容
大腦是有記憶周期的,如果不定期鞏固知識,忘記是必然的事。
那麼如何記住一本書的內容呢,訣竅就是不要試圖記住全部。
二八定律說,社會上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
同樣也可以運用於閱讀中:全書最重要的20%,占有80%的內容。
所以,關鍵是把精力放在那20%的內容上,就可以大概掌握一本書了。
《實用性閱讀指南》還給出了一些其他的記憶方法,包括故事記憶法、首字記憶法等。
關於記憶方法的書我推薦英國羅布伊思威所寫的《一本小小的藍色記憶魔法書》,這本書被運用於美國多所中小學裡,每個記憶方法都經過反覆實踐,包涵了50個記憶小竅門,操作性很強。
四、如何將書中內容付諸實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也許你一個星期只能看一本書,那麼比起增加閱讀量,把每本書的價值最大化更重要。
1)設定目標
參照SMART法則設定目標,即:
具體的可預見的可達到的實際的有期限的
也就是說目標要具體、量化。
以「何事、何事、多少」具體數字表現,比如你的目標是「學習英語」是不行的,具體的目標應該是,一年以後能看美劇不用字幕,能和母語人士無障礙交流。
2)確定現在的位置
如果最好的狀態是100%,現在是百分之幾。
3)思考與行動目標之間的差距
設定目標的最佳狀態是現在的所處位置加上10%,比如你現在所處的位置是40%,那目標就是50%。
4)為了填補差距的具體行動
該做些什麼來填補10%的差距?此時可以參考5W1H提問規範,即:
為什麼(why) 什麼事(what)在哪裡做(where)何時完成(when)和誰做(who)怎麼做(how)
5、細分目標
當你列出最想做的一系列事情後,從中選出一項你最想做的,問自己「為了完成這件事,這周內我可以做什麼」。
從這周內可以做的事中選擇一件,向自己提出以下問題:
你想怎麼做?
你準備做到什麼時候?
達成目標後你是什麼心情?
6、行動
一步登天很難,但每次走一小步還是很簡單的。
一個長遠的目標仔細劃分下來,是不是沒那麼難了?
羅曼羅蘭說,沒有人是為了讀書而讀書,而是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
讀一本書就讓它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有所成長。
刷微博玩遊戲是浪費時間,看書沒有收穫也是浪費時間。
《使用性閱讀指南》給你具體可實踐的方法讓你擺脫一本書看完就忘的困境。
看書|看書記不住?記住不會用?試試這個方法,你也可以不焦慮
2017年中國白領年度關鍵詞中,「焦慮」一詞位居榜首。「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同齡人年薪百萬,你卻還在被迫加班。」......於是越來越多的知識付費平台崛起,大家開始利用碎片時...
讀書|怎樣有效緩解知識焦慮
在信息傳播如此發達的時代,公眾號、問答網站、知識付費平台應運而生,這些平台在繁冗複雜的眾多信息中為我們篩選出了更具有價值的內容,同時也拓寬了很多人的知識領域;但過多的知識領域突然全部呈現在眼前時...
信息爆炸時代,一年高效閱讀300本書,不是夢
很多時候,讀過的書一轉眼就忘記了,總覺得有些精闢的文字在哪裡見到過,但著實想不起來,然後還在用三毛的這句「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
如何達到一年閱讀300本書?
最近讀《高效能閱讀》,其中提到了快速閱讀的竅門,先閱讀目錄,找到你認為重要的章節,標記下來,接著跳讀,在你認為重要的章節處仔細閱讀。並且要帶著問題閱讀,在看目錄的時候假設你是作者,想像你會怎麼寫...
一年讀300本書的超實用閱讀方法,讓你讀過的書都有用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那怎麼才能讓我們讀過的書融入身心變成無形的財富?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畢竟,我們成年人的閱讀很多時候並不是為了消遣娛樂,而是希望通過閱讀自我學習提升。讀得快...
功利化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什麼!閱讀居然還要功利化?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估計要火冒三丈朝我扔磚頭了。閱讀怎麼能夠變得功利化呢?這大概和為了五斗米折腰一樣讓人感到羞恥吧,更何況我還是這麼明目張胆的大肆討論如何功利化地閱讀,你...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文心雕龍》這句話說的是練習很多支樂曲之後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很多柄劍之後才知道如何識別劍器;要學會一種技藝,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經過實踐才能了解事物的內在本...
我們如何才能不辜負人生中最寶貴的十年?
生活在這個時代,「焦慮」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成為了常態。我們會因朋友圈刷屏的關於某某同齡人融資百萬的文章而不安,會因為身邊的同事升職加薪而羨慕,更會因自己「原地踏步」的窘境而手足無措。我們也深知學...
不會活學活用,讀書可能送命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之子趙括,從小熟讀兵書,軍事理論張口就來。公元前259年,秦趙兩軍對峙長平,廉頗派趙括領軍作戰。趙括自認軍事知識豐富,一到長平就改變廉頗的作戰方案,死搬兵書,導致40多萬趙...
終於找到有效讀書的好方法
曾經做過一個小調查,幾乎每個人在讀書上面耗費的時間都挺多,有些人一本書讀完甚至要花上一個月的時間。如果是少年時期,有時間去慢慢研究書中精髓的話,那麼成年以後,在工作、人際交往中如果還要花費大量的...
讀100本書,不如用好1本書!
當面前有一桌豐盛的菜餚時,你光看能飽嗎?不吃飽能有力氣幹活嗎?讀書也一樣,光看書但不用書中所傳授的知識,即使你一年讀300本書也沒用。道理就跟吃飯一樣,光看著好吃的食物我們不會飽,讀書後不能將知...
三個步驟,讓你的知識變成能力
以前常常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說到讀書,我都會說,嗯,這些年其實也讀過不少書。但要講到書中的內容,卻會發現很多都想不起來,就算能想起某些細枝末節,還常常張冠李戴,把這本書里的情節當成那本書里的內容...
你有一份實用性人生指南,請注意查收
之前看過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來自台灣作家高陽寫的《紅頂商人胡雪岩》。說胡雪岩是大清首富,可人到中年卻得了抑鬱,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胡雪岩派手下到各地開拓市場,租房、僱人、各種稅費打點,還要做慈善事業...
不能轉化為能力的讀書,都是紙上談兵。
在《窮查理寶典》中,芒格講過一個關於馬克斯·普朗克的故事。普朗克得了諾貝爾獎後,要在德國各地進行演講,每次講得內容都差不多,是關於新的量子物理論,時間長了,連他的司機都記得講座內容。有次司機說,...
做學生16年,你知道怎麼把書里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嗎?
從上小學開始,我們跟著老師學習教科書里的知識,相對順利地通過各種各樣的小考、大考,以及後來的中考與高考,直到大學畢業。十六年的學習生涯,表面上看,似乎獲得了很多知識,比如語文課知道如何更好地表達...
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前兩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閱讀了上百本書,但對大多數書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我的生活也並沒有太多的改變,經常有一種無奈: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的作者大岩俊之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