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識字和會閱讀的距離只差這三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經常用「一目十行」來形容一個人閱讀速度極快,一眼能看十行的文章。

古今中外,經常有這種名人,比如說拿破崙,就擁有驚人的快速閱讀能力和非凡的記憶力,即使外出或率軍隊遠征,也要讓人帶幾十箱書籍供他閱讀。

一次和俄國沙皇作戰,他被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歸,他的書也被俄軍繳獲。

回國後,拿破崙憑記憶開出一份書單,派人重新購置,當人們將這份書單和上次的書單核對時,發現竟然一模一樣。

此外,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列夫·托爾斯泰、戴高樂、蓬皮杜等人也都是「一目十行」的高手,他們身上確實具有異乎尋常的能力和工作效率。

顯然,這些傑出人物之所以能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跟這種學習能力有很大的關係。

在當今這個知識焦慮的時代,知識的更新疊代速度讓人感到驚慌,那麼,我們怎麼樣才能更加快速的獲取我們想要的知識呢?怎麼樣才能把這些知識轉化成我們自身的能力呢?

且看今天這本《實用性閱讀指南》,在這本書中,作者大岩俊之講述了了三點,1、如何更快的閱讀並且提煉書中僅僅20%的精髓? 2、如何掌握全書內容,並且牢記知識呢? 3、如何將書中的知識變成自己的能力呢?

這本《實用性閱讀指南》的作者,大岩俊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總結成了這本書,他從語文成績不盡如人意,到一年閱讀300多本書,最後成為讀書研討會的講師。

他在讀書上的造詣絕非偶然,也並非他天賦秉異,他在30歲之後才開始認真的閱讀。

但,起初一年裡,即使他讀了300多本書,仍然覺得,不管怎麼拚命讀書,還是感覺什麼也沒有記住。

但是他通過後期的不斷探索,自身的不斷實踐,還是實現了他的目標,成為了一位讀書研討舍的講師。

在《實用性閱讀指南》中,大岩俊之重點講了三點內容,首先我們來看下第一點:

1、如何更快的閱讀並且提煉書中僅僅20%的精髓?

首先,帶著主動好奇的心理閱讀一本書,會讓你更加集中注意力,一旦你有了自己的關注點,就會變得很在意,舉個例子,當一個女性懷孕之後,走在路上,會覺得馬路上的孕婦比以前多。

這就是當你在意一件事的時候,你會更加集中注意力去關注這件事,在閱讀一本書的過程中,也是這樣,當你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麼的時候,閱讀的過程中,也會更加容易得到你想要的知識。

其次,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要有充分的時間意識。

在時間相對沒有限制的時候,我們做一件事的效率往往會降低,就好像,我們在考試的前十分鐘的淡定自如,及在考試的最後十分鐘我們要是還沒有答完卷子,那我們肯定會逼迫自己專注。

這種自身對時間的緊迫感往往讓我們能夠更加緊張且專注,所以當我們給自己的大腦安排一定的閱讀時間段,會讓我們的閱讀速度及注意力得到大幅提升。

最後,讀書也要「斷舍離」

這裡說的斷舍離並不是讓你閱讀半本書,或者只讀開頭結尾。

而是,只獲得最重要的部分即可。

我們總是怕浪費,買來一本書,總要一字一句,從頭讀到尾,並且全部理解才行,想要全部都能實踐,但往往到最後,什麼都沒能掌握。

對我們大部分來說,要堅定的捨棄,確實有點難。

但要記住,一本書的精華只有20%,而20%中最關鍵的只有4%。

所以我們只要凝練這書中的20%,並且理解掌握這其中的4%,我們就掌握了這本書的精髓。

所以,我們要堅定的捨棄這其中的非重要部分。

2、如何掌握全書內容,並且牢記知識呢?

首先,使用筆記法和思維導圖法掌握全書內容

在我們十幾年的讀書生涯里,你真的知道怎麼做筆記麼?在課堂上,老師說這個知識點重要,學生們開始埋頭奮筆疾書,生怕遺漏了考試知識點,但是這對於老師出考卷,學生來答題的筆記方法,並不在所有閱讀中都適用。

在我們閱讀一本書的過程中,每個人的筆記各不相同,你可以選擇,一、直接摘錄一部分內容,二、做摘要,分享羅列 三、寫下自己的感想,在閱讀中寫下自己的所想所感,讓那本書成為你的專屬。

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粘便利貼等,這部分我們不多說。

重點來講下,思維導圖的製作。

我們在需要掌握全書的概況的時候,可以用思維導圖來抓住整體的層次結構,按照各章節名稱來整理書中各層次結構。

但我們閱讀一本書並不完全是為了了解一本書的全部結構,而是要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因此,以下的思維導圖方式便幫助你重點學習到你想要的知識。

1、書本的基本信息; 2、你的閱讀目的 3、書中答案 4、總結

以下是我在讀完《實用性閱讀指南》之後,做的思維導圖。

在我們掌握書中概況和重點之後,還並不夠,因為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我們天生會遺忘,我們記住沒多久之後,大腦就開始快速遺忘。

20分鐘過後,遺忘42%;1小時候遺忘56%;1天過後,甚至會忘記74%的信息。

那怎麼才能牢記書中知識呢?

有一點千古流出的不變硬道理,就是反覆多記,這個不說我們也懂,但真正會讀三遍書的人也真的不多。

另外,還是之前提到的對閱讀進行「斷舍離」,專注於那書中20%的核心部分;

還有,我們要學會帶著感情閱讀,當我們的情緒發生變化時,我們會記的特別牢。

例如,我們在生活中,記憶深刻的瞬間的,總是我們的情感波動最大的時刻,驚喜亦或是悲傷的時刻。

這是我們人類大腦的機制。

因此,我們要邊讀書,邊用情。

最後我們還要以輸出為目的,你可以說給別人聽,也可以寫出來給別人看。

我們上學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你真正學會一道題的時候,並不是你聽懂老師的講解的時刻,而是當你能夠用你自己的話教別人的時候,那時,這道題的知識才完全變成了你自己的東西。

閱讀也是如此。

總而言之,要有時刻懷有,「對別人說」的想法,僅是這種想法,就足夠為你帶來改變。

3、如何將書中的知識變成自己的能力呢?

答案就是:付諸於行動。

無論什麼事,如果沒有行動,就不會有實際的作用。

那麼關鍵在於,怎樣付諸於行動呢?

行動力很重要,大多數人總是有很多想法,但是一想到要去行動去實現,就會覺得雖然自己很想要,但是看不清前面的路,想要做,但不知道如何下手;想要做,但覺得自己很可能會失敗,做不到,還不如打消這個念頭。

很多行動力缺乏的人就是這樣的。

所以我覺得擁有三分鐘熱度的人是值得肯定的,至少他還擁有三分鐘的勇氣去做,而另一部分嘲笑這些人,自己連三分鐘熱度都沒有。

那麼,首先,我們來將閱讀用於自我實踐。

比如說,讀了一本關於時間管理的書,那麼,第二天,可以開始制定自己的一天時間計劃。

讀了一本關於心理學的書,那麼可以馬上用裡面的小知識開展開觀察。

我們要在書中發現自己的目標。

並且根據SMART法則來制定,Specific(具體的)、Measurable(可預見的)、Achievable(可達到的)、Realistic(實際的)、Time-bound(有期限的)。

在制定目標後,要不停的想像自己達到目標後的樣子。

比如女孩子健身減肥,當你達成目標後,你會是什麼心情,會是什麼狀態,會感覺到什麼?將自己不斷的代入這種令人激動的心情,會讓自己一下子興奮起來,並且不斷激勵自己實現目標。

當對於行動目標有一定明確之後,我們需要明確自己目前所處的位置,及與目標相距的距離,「如果說最好的狀態是100%的話,現在是百分之多少?」現在是10%,為什麼?現在是40%,為什麼?對於自己提出疑問,並且根據答案來制定,彌補差距,制定具體行動,將行動細分到明天就能開始的小步驟,寫出一周要執行的事,並且,想自己提問,「什麼時候去做,達成之後的心情等」。

最開始,可能會覺得定下的目標太遠大,但是隨著對書中目標執行的越來越熟練,對自控能力越來越強,只要邁出第一步,目標就會慢慢的向著你靠近。

其實,讀書的關鍵並不在於「讀了多少書」,而是在於「有過多少行動」

這本書中以上三點,帶領我們從書里閱讀開始,一步步指引走向具體實踐,將書中的知識內化成我們自己的實際能力才是我們想要達到的目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提高自身能力,只用三步

看完《西遊記》,我們都特別羨慕孫悟空能擁有72變的能力,如果現在有一本書告訴你:看完之後,照著做就可以為你增加一種學習的能力。通過這種能力,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的技能,你會不會心動?沒錯,這本書就...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文心雕龍》這句話說的是練習很多支樂曲之後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很多柄劍之後才知道如何識別劍器;要學會一種技藝,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經過實踐才能了解事物的內在本...

你有一份實用性人生指南,請注意查收

之前看過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來自台灣作家高陽寫的《紅頂商人胡雪岩》。說胡雪岩是大清首富,可人到中年卻得了抑鬱,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胡雪岩派手下到各地開拓市場,租房、僱人、各種稅費打點,還要做慈善事業...

如何才能將自己讀過的書變成自己前進的燃料?

讀了那麼多書,最終都會忘,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在我看來,這屬於放著寶藏不用,以為光看著就能為自己帶來諸多好處的行為。《實用性閱讀指南》教你用3個步驟將書中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即如何有效率地讀書並牢...

讀書|怎樣有效緩解知識焦慮

在信息傳播如此發達的時代,公眾號、問答網站、知識付費平台應運而生,這些平台在繁冗複雜的眾多信息中為我們篩選出了更具有價值的內容,同時也拓寬了很多人的知識領域;但過多的知識領域突然全部呈現在眼前時...

知識轉化為行動是一種能力

參加同學會時發現,初中畢業的那些人,竟然過得比你好,而你拿著月薪四位數的工資,每天還要低聲下氣。此時的你是否在慨嘆百無一用是書生?數據表明: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平均每人一年...

三個步驟讓你快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在我們讀書的行為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目的性。有的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也有的為了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有的想從書中獲得靈感和啟發,有的要從書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和消遣。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讀了很多書,...

功利化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什麼!閱讀居然還要功利化?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估計要火冒三丈朝我扔磚頭了。閱讀怎麼能夠變得功利化呢?這大概和為了五斗米折腰一樣讓人感到羞恥吧,更何況我還是這麼明目張胆的大肆討論如何功利化地閱讀,你...

無目的的讀書是散步而不是學習

胡適先生在《怎樣讀書》中寫過:讀書的功用,從前的人無非是為做官,或者以為讀了書,「顏如玉」、「黃金屋」一類的東西就會來;現在可不然了,知道讀書是求智識,為做人。自古以來,讀書都有

三個步驟,讓你的知識變成能力

以前常常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說到讀書,我都會說,嗯,這些年其實也讀過不少書。但要講到書中的內容,卻會發現很多都想不起來,就算能想起某些細枝末節,還常常張冠李戴,把這本書里的情節當成那本書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