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書讀完了,你的知識變能力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閱讀改變人生,已經成為根植在現代人腦中的固有真理。

隨時隨地拿本書,自己心安,也讓旁人看眼紅。

然書看多了,不見得都有營養;就像飯吃多了,只是增加了腰上的脂肪。

如今吃飯講究吃得少,吃得精;讀書也是如此。

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夏丏尊曾這麼說:讀書並不是什麼風雅的勾當,而是改善生活、豐富生活的手段。

書籍並不是茶餘飯後的消遣品,乃是培養生活上知識技能的工具。

一個人該讀什麼書,該看什麼書,要按照他自己的生活來決定、來選擇。

這正合了《實用性閱讀指南》一書的宗旨——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

《實用性閱讀指南》的作者是日本的大岩俊之,他大學畢業後在四家公司擔任過法人銷售,銷售業績始終第一,遂產生自己創業的想法,在創業的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秘密:成功人士皆為讀書家。

於是他嘗試一年閱讀300本書以上,學習快速閱讀方法並達到速讀的極限,從而領悟並開創了「緩速讀書」法,並根據自己的經驗編寫了這本《實用性閱讀指南》。

大岩俊之在書中指出,成年人閱讀是帶有目的的,那麼閱讀的關鍵就是如何將書中知識應用到實際行動。

大岩俊之用大量的書和實例來講解,如何記筆記,如何牢記書中內容,如何將書中內容付諸行動。

《實用性閱讀指南》教我們用三個步驟,牢記一本書的內容,並把它轉化為自身能力。

一、設定讀書目標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里,美國人艾德勒告訴我們,需要主動閱讀,也就是你必須知道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沒有目的,就沒法集中火力,找到想知道的信息。

如果你是為了考證而讀書,那麼你就要把考取這個證書所涉及到的書都買來學習。

在這裡大岩俊之提倡買書而不是借書,考證用書需要在書上直接標記劃線折角,方便記憶,如果是圖書館借來的書就不適合如此做筆記,而另外找本子記筆記會浪費時間,也會因為要重寫而讓自己放棄。

另外同一時間要多讀不同領域的書籍,幫助自己開拓思路和眼界,不至於困在手中的一本書中。

如果多讀書可以參照本田直之的《槓桿閱讀術》。

由於時間有限,我們要學會只讀書中的重要部分。

按照二八理論,一本書中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內容是重要的,而這百分之二十的內容中也只有百分之二十是我們能學到的,學會斷舍離,只關注書中4%的精髓,就足以讓我們做到有效閱讀一本書。

二、製作思維導圖

雖然現在有各種各樣的電腦軟體可以幫助我們繪製思維導圖,然而我還是建議採用手繪的方法,當我們把一本書的內容一筆一筆畫出來,從文字到圖形,即加深了記憶,又得到了畫圖的樂趣。

製作思維導圖的難點不再繪製上,而在於思考:你將採用什麼樣的邏輯主線,把整本書的內容整理成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我們可以先按照書的章節畫出思維導圖:頭腦中正在思考的內容,以可視化的圖形呈現出來,可以幫助我們整理思路,提高構思水平和記憶力,同時容易激發創意,產生好的想法和點子。

而將一本書的內容凝縮到一張紙上,你必須明確掌握書中結構層次,提煉關鍵信息,給書中內容創建形象、聯繫記憶,將書中關鍵詞整理成故事。

這又提高了我們的邏輯概括總結能力和編故事的能力。

當我們快速通讀完全文,感覺把握住了全文的主要內容,我們就可以開始畫第二幅思維導圖了。

這次我們要順序整理書中自己感覺重要的部分的內容,按照自己總結的邏輯暗線整理繪製。

這張圖畫出的才是我們對一本書的全部理解,將來重讀是,拿出來對照下,就可以很容易的想起書中的內容。

三、迅速行動起來

閱讀之後的行動是最難的,不然怎麼學生都覺得考試很難呢?

如果我們只是想要記住一本書的內容,這不是很難,只要提高記憶力就行。

如何對抗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有一萬種方法,但你一定不會去做。

但我們已經繪製了全書的思維導圖,這項手繪工作和孩子塗鴉一樣好玩,你就繼續畫出你需要記憶的章節內容吧,多畫幾章,你就能記得更多,畫完多拿出來翻看,告訴別人你畫的是什麼,看看別人的理解和你的初衷是否一致,你就能記住書中究竟講了什麼。

如果是別的目的,在設定具體行動目標時,就需要思考目標與現狀的差距,將目標進一步具體化,確定行動的優先順序。

這裡有個原則,即SMART法則,你設定的目標必須是具體的、可預見的、可達到的、現實的、有最後期限的,缺一不可。

設立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是對自己犯得最大的錯誤。

有一種改變叫微改變,意思就是我每天的改變只需要很微小的一點點就可以了,很容易就可以做到,改變的成本很小,不給自己偷懶的機會,可以立刻開始實際行動。

比如學習一門新的語言,給自己設定一個每天背十個單詞的目標,很容易做到;而設定一天背兩百個單詞也能做到,但很難堅持,需要有極大的毅力。

但不管怎麼說,立刻行動,才是最關鍵的。

《實用性閱讀指南》為我們指出了把閱讀變為生產力,把知識變為能力的方法,我們只要按照大岩俊之的說法去做,就可以實現我們自己的目標,這是大岩俊之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的。

聽話、照做、准能行,那麼書讀完了,你的知識變能力了嗎?

關於閱讀方面的書有很多,大岩俊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一書,談讀書的意義,他談不過齋藤孝的《深閱讀》;談一年讀三百本書的經驗,他談不過本田直之的《高效閱讀法——最划算的自我投資》;談如何記筆記,他談不過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談快速讀書,他談不過彼得 孔普的《如何高效閱讀》;談思維導圖,他談不過東尼 博贊的《思維導圖使用手冊。

然而當他把這幾本書中的重點結合,並付諸行動,就建立了把書中知識化為能力的捷徑,你只需要讀這一本書,就可以學到閱讀的基本方法。

閱讀的能力不在於你讀了多少書,而在於你有沒有付諸行動,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普通的閱讀就像食補,吃啥補啥,什麼都要看一點,要做到營養全面豐富;實用性閱讀就像是藥補,缺啥補啥,你必須先要了解自己的問題所在,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但是說的再多都不管用,只問一句:書讀了,你照做了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功利化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什麼!閱讀居然還要功利化?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估計要火冒三丈朝我扔磚頭了。閱讀怎麼能夠變得功利化呢?這大概和為了五斗米折腰一樣讓人感到羞恥吧,更何況我還是這麼明目張胆的大肆討論如何功利化地閱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