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遮蔽,無所不通,洞悉人心,無困不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聖人必有大智慧
王陽明在求知上是毫不含糊的,因為王陽明立志要做聖人。
什麼是聖人?就是有大智慧的人。
不能把聖人僅僅理解為好人。
你是一個好人,是一個有良心的人,是一個無私的人,這些當然是必須的,但是如果沒有大智慧,就談不上是聖人。
有人問王陽明:「知如何是心之本體?」這是問知,也是問心。
知知、知心,即是知己、知人,即是知本、知道,即是大知。
王陽明回答說:「知是理之靈處,就其主宰處說便謂之心,就其稟賦處說便謂之性。
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無不知敬其兄。
只是這個靈能不為私慾遮隔,充拓得盡,便完全是他本體,便與天地合德。
自聖人以下,不能無蔽,故須格物以致其知。
」
格物致知,以至無蔽,這樣的知,就是道。
王陽明說:「聖人率性而行,即是道。
聖人以下,未能率性於道,未免有過不及,故須修道。
修道則賢知者不得而過,愚不肖者不得而不及。
都要循著這個道,則道便是個教。
」
什麼是大智慧?就是心無遮蔽,無所不通,洞悉人心,無困不解。
這是良知之知,聖人之知。
王陽明說:「夫良知即是道。
良知之在人心,不但聖賢,雖常人亦無不如此。
若無有物慾牽蔽,但循著良知發用流行將去,即無不是道。
但在常人多為物慾牽蔽,不能循得良知。
」良知就是大智慧,若為物慾牽蔽,良知就昧了,智慧就失了。
大智慧是心中的光明。
心中光明了,心明達道了,知天知地,知己知人,居一應萬,靈活自御,知見無礙,知行無礙,事事無礙,境境無礙。
在,皆得自主;見,皆得自明;生,皆得自能;行,皆得自由。
大智慧從哪來呢?從求知來。
所以王陽明說:「故須格物以致其知。
」他還說:「天理只是一個,更有何可思慮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動,原自感而遂通,學者用功,雖千思萬慮,只是要復他本來體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來。
」
我們要知道:求知是心知的擴大,是智慧的增長。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在心中消除私慾,正確地用功,不斷地發現自心本具的能力。
所以求知是心的上達。
人不求知,又何來大智慧呢?
我們還要知道:天下求知的人很多,為什麼沒有幾個人像王陽明一樣成為聖人呢?就因為求知的方向不對,目標不對。
如果方向對外,目標在物,無論如何努力,也得不到聖人之知。
聖人之知,在知天理。
天理是本來就在的,天理就是我們人心的本體。
我們人人都可以認識,所以人人都可以成聖賢。
為什麼人們沒有認識呢?就因為「以私意去安排思索」,於是在心上有了遮蔽,智慧就被阻斷了。
王陽明求知與眾不同
王陽明求知跟一般人不同。
不同在什麼地方呢?他決不人云亦云。
王陽明出身於書香門第,一生喜愛讀書,讀書是他成為聖人的一個必要條件。
但是世上喜愛讀書的人太多了,並沒有多少人成為聖人。
可見王陽明讀書必定與眾不同。
不同在什麼地方呢?不同在:他不會僅僅以書上說的為是。
書上這麼講了,他不是就這麼認為,他一定要自己真的明白。
什麼是真的明白?就是自己真的做到了,真的體會到了。
如果沒有做到,也沒有體會到,他就不會認可,當然他也不會放棄。
那他會怎麼辦呢?他會反覆思考,找到其中的原因,最終真的明白。
所以他讀書,是真讀書;他求知,是真求知。
真讀書,真求知,其實很難。
我們讀書的時候,是不是讀完了就完了呢?是不是書上這麼說的,我就這麼認為了呢?是不是別人這麼解釋的,我就這麼認識了呢?是不是別人這麼告訴我的,我就這麼接受了呢?如果你是這麼學習的,讀書就不過是增長知識和見聞而已。
但王陽明不是,他讀書的目的是要做聖人,所以他一定要得到真實的知見,一定要自己真的懂,一定要有自己真實的體會和理解。
有人問王陽明:「看書不能明如何?」他回答說:「此只是在文義上穿求,故不明。
如此,又不如為舊時學問。
他倒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為學雖極解得明曉,亦終身無得。
須於心體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須反在自心上體當,即可通。
蓋《四書》《五經》不過說這心體,這心體即所謂道,心體明即是道明,更無二。
此是為學頭腦處。
」
王陽明給一個學生講讀書時說:「且如讀書時,良知知得強記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誇多鬥靡之心不是,即克去之。
如此亦只是終日與聖賢印對,是個純乎天理之心。
」
他還說:「聖人致知之功,至誠無息,其良知之體,皦如明鏡,略無纖翳,妍媸之來,隨物見形,而明鏡曾無留染——所謂情順萬事而無情也。
」王陽明就是這樣致知的。
但是他能講出這番話,能明白這個道理,是付出了代價的。
王陽明格竹子就是證明。
儒家經典《大學》里有一句名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句話把儒學的內容基本都概括了。
王陽明要做聖人,於是就從這句話做起。
這句話開始講的是「格物致知」,他就從「格物致知」做起。
「格物致知」就先要「格物」。
「格物」怎麼格呢?這句話怎麼做到呢?於是就有了王陽明格竹子的故事。
王陽明格竹子
王陽明格竹子那年是21歲,很年輕。
他與一個共同學習的朋友,在自家後院找了一叢竹子,一起格竹子,親自實踐「格物致知」。
所謂格竹子,就是坐在竹子跟前思考竹子、認識竹子。
連續想了三天,他的朋友就病倒了。
王陽明繼續堅持,到第七天,他也病了,竹子就格不下去了。
這件事後,他得出一個結論:聖人實在太難做了!怪不得世間沒有聖人,首先「格物致知」就做不到,第一關都過不去,那後面怎麼做呢?
但是王陽明並沒有放棄,因為他立志做聖人,這個志並沒有因為格竹子失敗而消退。
他一直在思考:格竹子為什麼會格不成?「格物致知」究竟是在講什麼?是不是我的理解有問題?如果有問題,問題出在哪兒?
其實《大學》里講的「格物致知」是要求真知,而不是概念之知。
書本上講的東西,只是概念而已,真知要在心裡體會,才能得到真正的認識。
「格物致知」這句話寫在書上,似乎一讀就懂,並不難理解。
但是你懂的、理解的,只是概念。
只懂概念有什麼意義呢?只是知道有這麼一件事而已。
而真知是要你能夠把概念化為體會,真的做到了,才真的知道「格物致知」這句話的實際意義。
書本上的知識是什麼?是媒介。
它只是告訴你有這麼個東西,但是你要真正懂得這個東西,就要親自體會,親自實踐,自己真的做到了,才真的明白了。
讀書如果能通過文字媒介得到自己的真實體會,才是讀著了。
王陽明在格竹子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個意識,可見他的理解一開始就勝人一籌,否則天下這麼多人讀《大學》,都知道「格物致知」,卻沒有人像王陽明一樣,認真地格一物試試呢?
只有王陽明認真地去格物了。
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就因為他立志做聖人。
如果他沒有立志做聖人,他讀書可能就只是讀書而已。
但是立志做聖人就不同了,他不會以書本知識為滿足,他一定要得到真知。
王陽明雖然知道求真知,但是實際操作卻行不通。
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真正明白「格物致知」的意思。
他格竹子是想越過書本得到真知,但卻不知道要格一下自己對「格物致知」的理解。
他的理解錯了,方法就錯了;方法錯了,路就錯了;路錯了,南轅北轍,當然達不到目的,怎麼能得到真知呢!直到13年之後,他在貴州龍場悟道,才真正明白了「格物致知」的意思。
王陽明後來對弟子講起自己當年格竹子的事,他說:「眾人只說『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說去用!我著實曾用來。
初年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
錢子早夜去窮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於三日,便致勞神成疾。
當初說他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窮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勞思致疾。
遂相與嘆聖賢是做不得的,無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決然以聖人為人人可到,便自有擔當了。
這裡意思,卻要說與諸公知道。
」
他講得多麼實在、懇切。
在這個故事裡,已經把中華文化的聖人之道都講盡了。
聖人之學有三關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格物致知」的難度:第一是要立大志,求大智慧,不然就會一聞即止,不再進取;第二是要越過書本知識,求得真知,而不要落在概念上;第三是要方法得當,排除誤會,否則就會南轅北轍,達不到目的。
這三條,王陽明其實就卡在最後一條上。
我們也可以用這三條來衡量一下自己:我在讀書的時候,具備其中的幾條?我卡在了哪裡?
王陽明於龍場悟道時是34歲。
他21歲格竹子不通,又過了13年,才終於明白「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思。
在這13年里,他都沒有放棄,找了各種方法,遍學儒、釋、道三教,這道關,他一寸一寸地進,一點一點地過,直到龍場大悟,方豁然開朗,所有的隔礙頓時消失了,所有的疑問瓦解冰消。
然後再看聖人經典,過去不懂的地方,現在一目了然,明明白白。
自己所覺悟的,與聖人之語無不一字一意不合。
書本上的「格物致知」,終於化成了自己的真實知見。
格物是個難關
對「格物」怎麼理解,是個難關。
王陽明格竹子的時候,一直以為「物」就是外面可見的東西,「格物」就是認識外面的東西,所以他才會去格竹子。
竹子不就是一物嗎?這就是王陽明原先以為的「格物」。
這麼理解,其實也不能說就錯了,因為現代科學就是認識外面的東西,而現代科學的認知是很成功的。
但是幾千年來中華經典中所講的聖人之學,《大學》所講的「格物致知」,講的卻不是這個。
其所認識的目標、道路、方法都不同,王陽明沒有在認識上自覺,因此在理解上才會失誤。
聖人之學是講人的,這是人學,不是科學,科學是講物的。
人學在心,心要自覺,要覺悟,才能明心知人。
這不是認識外面的東西,而是認識自心。
王陽明雖然有做聖人的大志,但是沒有搞清楚這個關係,所以他追求的方向是反的。
他在格物時,與聖人之學背道而馳,當然就不會明白經典上所講的那些話。
直到覺悟之後,王陽明才知道:「格物」原來是認識自己的心中之物,只有把心中之物真正格清楚了、格明白了,才是聖人所說的「致知」。
王陽明說:「格者,正也。
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
」又說:「『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
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
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格去心之物,心就正了,這就是「格物」。
心正,自然以正心為知,這就是「致知」。
這就是王陽明終於明白的道理。
內知與外知的區別
我在這裡為大家作一下區別:「格物致知」,如果格解的是外面的物質,你會進入科學的致知。
科學的致知也很成功,如今我們居住的樓房,就是靠科學致知建起來的。
我們使用的電子設備:電燈、手機、錄音筆等等,都是科學致知創造出來的。
但是儒家講的「格物致知」,不是格解外物,而是格解心中之物。
什麼是心中之物呢?就是我們在心裡所生、所想、所存、所用的東西。
我們心裡的情緒、欲求、看法、觀點、知識、思想、理論等等,全都是心中之物。
我們所感知和認識的一切,無不是心中之物在起作用。
沒有心中之物,我們就無法感知和認識外物。
但是我們在感知和認識外物時,卻往往只見外物,不見心中之物。
為什麼呢?因為外物是顯的,心中之物是隱的。
見顯易,知隱難。
因為知隱難,所以得此知者,世間罕有,故稱聖人。
因為聖人看見了別人沒有看見的東西,所以才有大智慧。
聖人比人們看得深,看得透,看得真。
聖人看見的東西一直都存在,但是人們卻日用而不知,一直沒有看見,甚至你告訴他,他還是看不見。
聖人之知超越了常人,人們才會覺得他是聖人。
心中之物與外物的關係,說來話長,需要專門學習,專門致知,我在這裡就不詳解了。
大家需要明白的是:王陽明就是因為這裡不明白,才會有「格竹子」這件事,而且失敗了;但是他經過長期的努力,最後就是在這裡明白了,才會有「龍場悟道」這件事,而且成為舉世公認的聖人。
一敗一勝,一失一得,這個地方是關鍵。
「格物致知」不是一般的求知,而是致聖人之知,所以《大學》才把它擺在儒家之學第一位。
「格物致知」一通,道就通了。
因為沒有知,就沒有行。
有了知,以知率行,何行不通?這就是王陽明講「知行合一」的道理。
所以《大學》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關鍵就在「格物致知」上。
沒有前面,後面的都不會有。
有了前面,後面的自然就有了。
我們看王陽明一生,就在「格物致知」上用功。
王陽明數十年講學,「格物致知」講得最多。
最後他把自己一生所講,歸納為「致良知」。
「致良知」還是「格物致知」。
王陽明在終臨前,別人問他還有什麼話要說,他說:「此心光明,夫復何言。
」這個光明心,就是格物致知的結果。
內知與外知應該結合
這裡我再多說一句: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為什麼會有所不同?不同在什麼地方?其實就不同在方向上。
中華文化是向心的,講的所有東西都是在心上講的,致知的方向是知心;西方文化則是向物的,講的所有東西都是在物質上講的,致知的方向是知物。
這兩種文化都是最優秀的文化,都沒有錯,因為所講的都是真實存在,但是方向不一樣:一個是向內的,一個是向外的。
但這二者對我們都有價值,因為這就是我們的真實存在。
我們的存在,就在心、物兩邊。
現在是國學熱,大家開始回歸中華文化。
為什麼呢?就因為中華文化是講心的。
我們生活在今天,學了許多西方文化,學了許多科學知識,對物質的了解越來越多,但是對心的了解卻越來越少,於是我們心上的問題就越來越多。
用什麼來解決心裡的問題呢?用西方文化?用現代科學?結果可能就像王陽明格竹子一樣。
因為對外物的了解,並不能讓我們明白自心,而我們太需要了解自心了。
從文化的角度來說,中西文化都是我們所需要的。
雖然它們一個是講內的,一個是講外的,但內外兩邊都是我們所需要的,不能只講一邊。
把兩邊結合起來,那就完美了。
覺悟與科學,其實都是格物致知,二者的結合,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要求。
格物致知,關鍵在實知。
實知,關鍵在實踐。
所以聖人之知,重在實踐,這與科學之知重在實踐是一樣的。
如果將二者作一下區別,可以這樣說:聖人之知,重在實行;科學之知,重在實用。
實行是自己實際做到,因為這是講心的,是內在的,實行就是心行。
實用是在外面驗證,因為這是講物的,是外在的,實用就是物用。
王陽明求的是聖人之知,所以「格物致知」要落實在自己的心行上,落實在自己的一念一覺上。
這是什麼?這就是修心。
修心是心行,在心行上修正自己,人的言行就會隨之改變,這就是修身。
人的身心是不可分離的,身是心之體,心是身之主。
所以修心就體現在修身上。
王陽明被貶貴州住山洞,龍場悟道終大徹大悟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千古一絕 心學大師悟道
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寧波餘姚人,我國古代著名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軍事家。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且具非凡的軍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學藝術造詣。官至南京兵部...
在他之前,曾有人放狠話:三代以下再無聖人!
漢代大儒董仲舒曾說過一句狠話:三代以下無聖人!意思是夏商西周之後就再也沒出過聖人。一棒子把孔子、孟子、老子、孫子全給打死了。直到明洪武三十一年,王陽明橫空出世。
知行合一不是方法論,而是世界觀
「道理我都明白,但是就是做不到。」「知行不合一就不是真知。」「知易行難啊……」說起知行合一,經常出現的就是這類觀點,明白的道理就能做到嗎?是不是做到了就是真知呢?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探討知行合一。
三代才培養一個貴族!而培養思想家更費錢!還得老爹是狀元之才
全文閱讀大概需要30分鐘!需要電視劇《王陽明》資源的,請關注我私信留下郵箱,我一個個發給大家,這部劇整體很不錯!一場將煊赫中國思想史的蛻變,就在斯時斯地斯人身上靜靜地發生了。龍場一夜頓悟,他提出...
王陽明說的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格物致知」並非王陽明提出的,而是出自儒家經典《大學》。但是《大學》對於「格物致知」這四個字並沒有進一步地解釋。因此後來的儒學大家,對這四個字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實際上是通過解釋這四個字來闡發自己...
從龍場悟道說起,一起和王陽明找到心學之本體
今天我們繼續一起探討王陽明的心學,在王陽明研究的理學中一個所謂的真理說的是得人心者得天下,最早出於劉邦項羽楚漢之爭,批判了秦的暴政,逼得民反,天下諸雄並起,項羽雖武冠當世,兵之窮極,霸道橫行天...
龍場悟道 王陽明悟到了什麼(02)
古往今來,儒釋道兼修、知行合一、文治武功,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龍場悟道這一點睛之筆,構築了陽明哲學的四塊基石:1. 無善無噁心之體:開悟後的陽明先生與釋迦牟尼一樣,發現吾心即天理。「佛氏所...
漢字的溫度:從「格物」二字認識中國文化的博大
很多人,包括我在內,很早之前就把一些儒家文化的名詞背得滾瓜爛熟,比如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等等,但只是把這些詞彙掛在嘴邊上,跟真的深入理解他們,還是差得很遠,而如果做不到後者,其實往往對於中國文化就...
知行合一|程朱理學VS陽明心學
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都在我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程朱理學又稱宋明理學,從元朝時期,成為封建王朝的統治思想。陽明心學則一直類似於地下黨,廣泛存在於民間,尤其是東亞周邊國家。甚至有「一生伏首拜陽明」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