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格物致知」看透人性,開啟成功人生的起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學》解讀之四-格物致知

書接上回。

『三綱"我們已經解讀完畢。

今天開始,與大家共同探討同為《大學》核心的」八目「: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前幾篇文章我已經講過,《大學》共十一章節,第一章為「經」,後十章是對「經」進行解讀的「傳」。

今天要講的「格物致知」,在《大學》原文中並沒有相對應的」傳「來解釋。

曾子在對三綱解釋完後,直接跳到了誠意正心。

現文本中第六章從「所謂致知在格物者...」一直到「此謂知之至也。

」都是朱熹按照自己的理解後期增補的。

按照朱熹的解釋,格物致知就是「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朱熹認為天下萬物都有其自身內在的理,通過對每件事物的仔細探究,也就是「格物」,去發現這個內在的理,掌握原理。

通過不斷的去格物,進而掌握天下萬物之理,達到了「致知」。

但是,朱熹的解釋存在一個無法解決的癥結。

因為萬物不同,原理也不同,格了一件事物只能通曉一件事物的原理。

而天地萬物紛繁複雜,人的生命和精力卻是有限的,不可能格盡天下萬物。

為了解決這個理論缺陷,朱熹引入了「虛靈不昧」的玄學概念,他認為不需要格盡天下萬物,只要格到一定的程度,通曉的原理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融會貫通,實現類似」佛「家的頓悟,於是就能知曉萬事萬物,達到」致知「。

但是,我們要記住一點,儒家理論的本質是入世的,儒家思想學說是不脫離人性和世界規律的。

基於」虛靈不昧「的玄學概念的理論解讀顯然是不靠譜也說不通的。

王陽明起初非常推崇朱熹的學說,曾按照朱熹的解釋親自去實踐,在自家園內對著竹子格了七天七夜,結果竹子的理沒有格出絲毫,自己卻因勞累而大病一場。

從此對朱熹的格物解讀產生了懷疑,直至後來提出自己的解釋。

也就是著名的」心學「,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王陽明認為物就是人心,人性。

格物就是研究人性,研究人性的核心是研究自己的心。

即孟子的「反求諸己」,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格物之攻,只在身心上做。

孟子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其理論立足點基於人性是自私的客觀事實。

通過認識自己的人性,由己及人,進而認識天下之事,達到」致知「。

所謂人情練達即文章也。

按照王陽明的說法「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

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

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然在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所以須用『格物』之功,使心之良知更無障礙,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

最後,我們做一下總結。

朱熹主張」即物窮理「,向外求知。

王陽明主張」心即理「,向內求知。

通俗的講,就是通過研究自己的內心,格其不善求其善,把握和看透人性,通曉人情。

人在世間,人情練達,則想不成功都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王陽明說的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格物致知」並非王陽明提出的,而是出自儒家經典《大學》。但是《大學》對於「格物致知」這四個字並沒有進一步地解釋。因此後來的儒學大家,對這四個字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實際上是通過解釋這四個字來闡發自己...

他們學錯了 王陽明和「致良知」!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意兩國從來沒有否認曾經的法西斯惡行,並且可以真誠的認錯,道歉,但是為什麼日本卻很少為當年的侵華罪行做出真誠的懺悔和道歉呢?從思想上來看,恐怕是因為他們在學習王陽明的過程中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