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說的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文章推薦指數: 93 %
「格物致知」並非王陽明提出的,而是出自儒家經典《大學》。
但是《大學》對於「格物致知」這四個字並沒有進一步地解釋。
因此後來的儒學大家,對這四個字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實際上是通過解釋這四個字來闡發自己的思想。
在解釋王陽明的意思之前,我們先看看朱熹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朱熹認為,這個世界有一個統一的規律——理。
宇宙間的每一件事物都含有理,客觀事物的理就是自然規律,人類社會的理就是倫理道德,人心中也有理,就是人性。
但是人性在心中是不顯露的,因此人必須去研究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件物,認識具體事物中的理。
研究得多了,有一天會豁然貫通,認識到全部的理。
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來達到對理的認識。
王陽明一開始也是相信朱熹的,所以他有「亭前格竹」的故事,即在亭子前面對著竹子坐著,思考竹子中的理。
王陽明苦苦思索了幾天幾夜,一無所得,最終病倒了。
王陽明因此把朱熹之道放下了。
到後來,王陽明龍場悟道,終於明白:「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王陽明指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就是理,也是良知。
比如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朋友等等。
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慾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鏡子布滿了塵埃。
因此王陽明認為,應該本著自己的良知去對待每一件事物。
比如你知道對父母應該孝敬,那就去孝敬父母,這就是「格物」。
而在格物的過程中,你內心的塵埃會被慢慢擦去,良知會達到極致,就像明鏡一般明亮,這就是「致知」。
明代奇人王陽明到底有多牛?
王陽明有多牛?很多人提到王陽明,都喜歡說他平定寧王叛亂的事跡。但是領兵打仗只是他的業餘愛好,不算什麼大不了的,跟他在哲學上的成就比起來,不值一提。看了這篇回答,你就知道陽明心學到底說的是什麼了。
王陽明心學出世的電光石火:命運奇蹟般的龍場悟道
1508年,王陽明因得罪太監劉瑾而被發配到貴州龍場(今貴陽市修文縣)驛站擔任站長。那時的貴州龍場等同於未開荒的森林,瘴氣彌補,野獸出沒。比如一頭野熊就曾經闖進過王陽明居住的石洞,險些把王陽明吃了...
時勢造英雄,而王陽明不屬於任何時代,他的心學智慧你不懂!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關於歷史的那點事,學史以明智,感悟古人大智慧!王陽明與孔子、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並稱為古代四大聖人,其他三位我們都了解很多,那...
王陽明是如何成為聖賢的?聖賢之路分三步,每一步都無比艱難
文章一共3233字,帶你了解王陽明從無知到聖賢的心路歷程,深入了解王陽明的心學是如何創立的。聖賢,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上也是一種非常少的產物,從古至今能夠想得起來的也就只有孔孟、朱熹、王陽明這幾...
知行合一:讀王明陽心學誕生
自心學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它的不同凡響。七年後,王陽明被明帝國的中央政府派到江西剿匪時,他的忠實門徒已達千人。在他1529年離開人間時,他的門徒已以萬計。在他去世的五百多年中,真心實意地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