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場悟道 王陽明悟到了什麼(02)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古往今來,儒釋道兼修、知行合一、文治武功,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龍場悟道這一點睛之筆,構築了陽明哲學的四塊基石:
1. 無善無噁心之體:開悟後的陽明先生與釋迦牟尼一樣,發現吾心即天理。
「佛氏所說,不思善不思惡時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即吾聖門所謂良知。
… … 只是一念良知,徹頭徹尾,無始無終,即是前念不滅,後念不生。
」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
風雨露雷、日月星辰、禽獸草木、山川土石,與人原只一體。
故五穀禽獸之類皆可以養人;藥石之類皆可以療疾:只為同此一氣,故能相通耳。
」
「本體只是太虛。
太虛之中,日月星辰雨露雷陰霾噎氣,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為太虛之障?人心本體亦復如是。
」
心之本體就是太虛;「太虛」其實就是道家和佛家所說的「無中生有」的「無」。
太虛並非我們個人私有,卻又構成我們每個人在宇宙中存在的基礎,所以,心之本體也就是天地之心,生生不息。
道、天理、良知及萬物之理本來就是一碼事,所謂「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用六祖慧能的話講,良知、天理、心之本體本來就是如如不動、無善無惡、非善非惡,也就是說,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2. 有善有惡意之動:天理與良知雖是無善無惡,但是觸景生情之後的喜怒哀樂,卻有善惡之分。
「如見儒子入井,則生惻隱之心,此謂心之應事而發為具體之善;見鄰有妙齡處子,生殺其親而逾牆摟抱之心,此謂心應事而發為具體之惡。
」
良知本無善惡,觸景生情即生善惡之意,一旦意念出現,就已經屬於「行」了,因而修身養性,必須在此時就下功夫。
於是,陽明先生否定朱熹的「先知、後行」思想,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論斷。
「如好好色,如惡惡臭。
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
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聞臭惡屬知,惡惡臭屬行。
只聞那臭惡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
」
比如喜好美色和討厭惡臭,就是知行合一的。
你在看見美色的同時已經喜歡上了,不是先看見,回頭再決定喜歡還是不喜歡;同樣,你聞見惡臭的味道時,就同時討厭它了,不是先聞到,然後再決定討厭與否。
陽明先生認為,良知是非善非惡的,因而人性既非善,也非惡,但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卻有善意善行、惡意惡行。
所以,一個所謂的好人,在某個特定的情景下可能會因一念之差做出惡事,同樣,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也可能去做好事。
3. 知善知惡是良知:意念有善有惡,良知則像24小時工作的雷達隨時偵測意念的動向
陽明先生與其弟子於中有過一次有趣的對話。
陽明先生說:「爾胸中原是聖人。
」弟子於中說不敢當。
先生曰:「此是爾自家有的,如何要推?」弟子於中繼續謙讓。
先生曰:「眾人皆有之,況在於中,卻何故謙起來?謙亦不得。
」弟子於中乃笑受。
陽明先生繼續說:「良知在人,隨你如何不能泯滅,雖盜賊亦自知不當為盜,喚尥怍,他還忸怩。
」弟子於中對曰:「只是物慾遮蔽:良心在內,自不會失,如雲自蔽日,日何嘗失了。
」
知善知惡是良知;你的良知即是善惡判別的準則。
陽明先生的良知學說充分肯定了個人的主體價值,「自己良知原與聖人一般,若體認得自己良知明白,即聖人氣象不在聖人而在我矣。
」所以他說,滿街都是聖人。
既然每個人都有聖人的良知,那麼每個人也就具有了判斷是非的道德權力。
所以,陽明先生說:「學貴得之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者乎?」如果你的良知告訴你說,這句話是錯的,哪怕這是孔子所言,也不能將就。
陽明先生的良知說,真是石破天驚。
對於那些長期被八股理學禁錮的學者,其震撼力遠遠超過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每個人都具有了與聖人一樣的主體精神,依據良知進行價值判斷的權力。
陽明先生說:「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底準則。
爾意念著扈,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
爾只不要欺他,實實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惡便去,他這裡何等穩當快樂;此便是格物的真訣,致知的實功。
」
4. 為善去惡是格物: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
作為世俗凡人,我們整天都是雜念紛飛,一會想偷個懶,一會想占個便宜。
幸好,有良知和天理隨時站崗放哨,「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這份良知永遠都不會泯滅。
致良知,就是「去惡為善」,就是「存天理、滅人慾」。
滅人慾不是將人變為草木,而是要控制人的私心雜念,使得事事合乎天理。
陽明先生的一位朋友說:「私意萌時,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
」其實,私心雜念一出現,我的良知就偵查到了,可總是不能將這些私慾去除。
陽明先生回答說:「你萌時,這一知處便是你的命根,當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
」私意剛開始萌動之時,恰恰是徹底革除之機,這才是人生立命的真功夫。
陽明先生繼續說:「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
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
陽明先生總結說:「致良知是學問大頭腦,是聖人教人第一義。
致良知三字,真聖門正法眼藏。
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
」
至此,我們對陽明哲學的核心思想有了基本了解,其實這四句話也叫「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歸納起來,就是四個字「事上磨練」。
既然良知永不泯滅而且可以隨身攜帶,遇見任何事情,只要對照自己的良知就可以知道對錯是非,而無需叩問神仙或者查看經典。
這是何等方便,何等及時!這就像帶了一隻羅盤,可以隨時校正自己的方向。
只要堅持修煉,自然就距離成賢成聖而不遠。
這也就是日本「明治維新三傑」中的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追隨陽明先生的原因,也是東鄉平八郎「一生俯首王陽明」的原因,同樣是稻盛和夫「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的原因。
不幸的是,這卻沒有成為國人「俯首王陽明」的原因。
說來話長,還是暫且不議。
接下來的問題是,陽明先生的思想是從哪裡來?
心學:王陽明帶給世人最好的禮物(做人立世之道)
王守仁,即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