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溫度:從「格物」二字認識中國文化的博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人,包括我在內,很早之前就把一些儒家文化的名詞背得滾瓜爛熟,比如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等等,但只是把這些詞彙掛在嘴邊上,跟真的深入理解他們,還是差得很遠,而如果做不到後者,其實往往對於中國文化就還沒有入門,也無法理會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四個字是真實存在的,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所謂的「儒家八目」,所謂的「內聖外王」,其實都是從「格物」開始的,但什麼才是格物呢?這個詞聽起來很熟悉,但細緻起來,卻很少有人能講得清楚。

就像王陽明據說的「良知」一樣,現在很多人為了附庸風雅,顯示自己有口味和檔次,都願意把陽明心理掛在嘴邊,都說要致良知,但究竟什麼是良知,就眾說紛紜了。

我對於「格物」這兩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漢字,其實就是長年處於這種朦朧的狀態。

直到我遇到自己的國學老師,在他的啟發與引導下,開始真的深入到字學裡去研究,才逐漸了解到這裡每個字的含義,也才體會到中國文化之深之美。

要認識「格物」這兩個字,主要的困難是在「格」字上,當初王陽明也是因為對這個字的理解有偏差,才傻傻地在自家後院格了那麼多天竹子。

而要了解這些字的含義,尤其是經典上的很多字的含義,都需要究其本源的意義,這就需要查詢對於中國漢字本義研究和記載得最透徹的,也是古代版的「新華字典」--《說文解字》。

在《說文解字》里,對「格」字的解釋說得很清楚:「木長皃」(通「貌」),或叫「枝長皃」,字面上講就是發現一棵樹上比較長的那根枝條的樣子,引申意就是發現事物的出眾之處以及運行的規律和發展的趨勢。

而什麼叫「物」呢?其實也就是我們據說的「萬事萬物」的意思,其實早在周代,尹喜就曾說過:「凡有貌相聲色者,皆物也」。

這位尹喜可不是普通人,他就是函谷關的關令,讓老子寫《道德經》的那位,因此也應該算是《道德經》的共同作者或者說出版人,傳說他後來也辭官不做,追隨老子去了,成為道家隱仙派的始祖。

而尹喜對於「物」這個概念的定義,其說法被記錄於《列子》一書中。

於是,「格物」其實也就是發現事物特點和發展規律的意思。

從這點上講,科學也是格物之學,像門捷列夫發明元素周期表,就是典型的格物。

當年,復旦大學的前身震旦大學成立時,就有兩個科系,分別叫「格物」和「致知」,而西方科學在晚清大規模傳入中國時,早期也被稱為「格致之學」,取的就是「格物、致知」之意,看來那時的文化界無論對於格物還是科學,都是有很深入的認識的。

那麼,下一個問題來了:如何格物呢?這就要一門深入地去做了,先找好一個「物」,也就是一個相關領域,一門相關學問,然後一門深入地用心去「格」,也就是去鑽研和學習。

那麼,都有哪些物值得去格呢?這裡有兩個角度去思考。

一個是之前曾經聽一位國學大家講過,究竟什麼叫「國學」?它包含哪些內容?他解釋到,所謂國學,從表層來看,有四個部分,即國文(詩文史等)、國藝(琴棋書畫等)、國術(武術)、國醫(中醫)。

也就是說,這四部分所涵蓋的那些具體的領域就是「物」。

當然這四大領域還只是表面的,相當於中華文化這棵大樹的枝葉與花朵,而樹根則是經學,能夠研究經學的便是儒、道、釋三家,因此,雖說要從格物開始,但如果之後不進入經學的學習,那還只是把所學到的東西當成一門手術和興趣而已,在中國文化這座寶庫面前,僅僅只是入門,其實還沒有真正進階,沒有登堂入室。

而另一個思考的角度是:《易經繫辭傳》里講:「《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也就是說要想成為聖人,有四種主要的方法:察言、觀變、制器、卜占。

這裡的察言,指的是研究人性;觀變是指研究天文和地理的運動變化規律;制器,便是當今社會非常熱門的詞彙「工匠精神」;卜占,就是預測,簡單講就是算卦了。

所以,從這四個領域進入,也是可以通達聖人之道的,因此也算是格物了。

因此,從這些領域進入,開始格物,之後才能逐漸成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也才不愧為中華民族的子孫。

正是對於「格物」這兩個字含義的窮究,才讓我對於中國文化的學習開始摸著門道,也才領略到其深遂之處。



帶領你一起體會生命的美好、趣味與莊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