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 王陽明心學,現代意識形態的一種補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編者按
王陽明心學一向為中國近現代政治人物所重視。
作為儒學系統最後一次重大但未能完成的變革,王陽明的思想在新時代下為什麼受推崇?其中的思想核心該如何理解?
文 / 駱玉明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辭海》編委
儒學作為中國主導性的意識形態和思想,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從先秦的儒學,到兩漢的經學,到魏晉的玄學,唐朝中後期的儒學復興,後來的程朱理學,再到王陽明學說的興起,它始終在變化。
王陽明心學因試圖取代朱熹的學說以及它所包含的一種異端傾向曾經引起廣泛關注。
而如今當我們再次說起王陽明心學,則是關心它作為傳統文化是否能對現代意識形態資源進行補充。
所有宗教和學說都源於一個根本問題,即人類的存在還沒有一個完善的根源解釋。
如果說人僅僅是生物性的存在,是不能夠自我滿足的,人需要追求一種更高的、所謂神性的存在。
我們最容易感到存在的狀態是罪與不幸,生命中充滿著他人的罪惡和自己的不幸。
我們往往要需要藉由其他因素來克服這種狀態。
在宗教中,只要皈依上帝,信奉上帝,就可以走向神聖之路。
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宗教對人對精神影響力有限。
神性的設定便為聖人。
儒家傳統文化中一個核心的概念就是聖人。
從原始意義講,普通人之上的人,在道德、智慧、功業等達到完美境界的人就是聖人,當然這其中最根本的核心是道德上的完美。
▓ 程朱理學與王陽明心學的分歧
先秦的儒家沒有完整地解釋人的存在、人和世界的關係。
孔子討論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士的修養與責任,一個是社會的秩序與價值。
他思考過性和天道的問題、關注了怎樣成為神聖的人,只是沒有討論性和天道。
孟子對心性問題做了比較詳盡的討論,即心性根源於仁,但沒有討論天道的問題。
對世界的本質進行系統討論的是從程朱理學開始,它強調了所謂的天道。
關於天道和人性之間的關係,朱熹學說和陽明學說存在分歧。
程朱理學的一個核心概念是「理」,理是世界的本質、規律,和秩序。
朱熹強調理是第一性的,主宰性的。
理是一個設定,是一個無法被證明的事物,它需要被解釋,而只有有權力的人能解釋,於是理變成了一個與權力意識,政治要求統一的東西。
它對個體的自由、尊嚴、獨立,以及個人主體性造成了一種抑制。
而王陽明強調的是「心」是主宰,是最本質的東西。
即只有認識自己的本質以後,才能認識世界的本質,這就產生了一種對個體尊嚴和個人意志的強調。
王陽明學說的一個精神來源就是禪宗。
在禪宗裡面,對最高真理的追求不是對外在事物的追求,而是對我們內心的追求。
王陽明的主張是一切真理最終的確認必須由個體「我」來確認,「我」不能確認的就不能承認為真理。
不能說王陽明的思想是反對統治秩序的,但是他的思想包含一些新元素,這些新因素會導致對既有政治秩序的懷疑,所以從王明陽的方向發展到後來,其思想自然而然包含著一種「異端」的種子。
▓ 龍場悟道、吾性自足
通過一種力量跨越艱難困苦來獲得生命的完善,獲得精神的超生,然後真正體驗到生命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就是龍場悟道。
龍場悟道就是在生命過程當中徹底地認識所謂的「聖人」概念。
王陽明所講的聖人跟以前很多儒家講的不一樣。
在王陽明看來,所謂聖人氣象不是學習和模仿哪一個聖人,而是每個人達到了最高的精神境界後就是聖人;學習聖人氣象,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氣象,而只有成為自己才是聖人。
所以他認為成為聖人沒有一種固定的範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狂者不受世俗陳規的拘束,充分地體現自我,因此狂者也可以成為聖人。
吾性自足是王陽明的一個核心。
朱熹講理是主宰性的,王陽明講心是主宰性的。
心和理是統一的,朱熹講心即理,王陽明也講心即理,但二者偏重不一樣,其中區別也很大。
吾性自足是指:我們不依賴於任何外在的條件和環境,憑我們的意志足以使我們生命達到最完美的境界,我們可以擺脫得失,擺脫榮辱,也擺脫生死,最終達到生命的超越。
▓ 知行合一
首先,王陽明講的「知」是指良知,真知,不是一般的事物的常識;第二,王陽明認為,對世界真理性知識的認識只有在實踐當中才能獲得,不可能從書本當中獲得。
你只有成為了你自己才能成為一個聖人,成為自己則需要在世界的磨難中認識到自己。
同時你一旦獲得認知,又必須在實踐中體現出來,否則是虛偽的認知。
這個也是近代政治學者對王陽明特別感興趣的一個要點:強調對真理認知的實踐性。
如果沒有實踐的話,對真理的認知就沒有沒有意義,並且也不成立。
另一方面王陽明告訴我們對真理的認知只有我確認的真理才能是真理,孔子說的不能自然成為真理,領導說的也不能自然成為真理。
▓ 致良知、致知格物
朱熹所講的致知格物,是從格物當中致知,即通過考察事物去認知真理。
王陽明講的致知格物,首先是致良知,良知是真理性的知識、天理,世界內在的規則或者世界的本源。
按照佛教禪宗的理解方式,佛性和心性是一致的。
因此在王陽明看來,良知和天理是同一體的。
因此致良知就是獲取天理,達成和恢復我們的良知。
一旦達成我們的良知以後,我們就以此良知去格物。
在這裡格物更多是指使事物能夠符合天理的法則。
在王陽明的研究裡面,致知的過程就是格物,格物的過程就是致知。
我們在內心當中認知真理,憑藉此真理對待我們遇到的一切,做我們應該做的一切事情,使我們對真理的認知在實踐當中得以實現,這就是致知格物。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也就是把致良知、致知格物變成四句教。
良知既是善的本源,為何良知的本體是無善無惡的呢?具體的善惡都是社會的規定性的結果,即所有的現實條件下的善惡都是有條件的存在,因此就其本源來說它沒有善惡,沒有任何規定性。
沒有規定性的重要性在於,我們需要確認善惡,但是又不能被確認的善惡所限制。
有善有惡是意之動,在具體的環境條件下,良知轉化為現實的意念、事物關係。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在現實的條件下,達成我們的善,就是以這種善去驅逐那些惡。
▓ 精彩互動
提問:陽明學說吸收了很多佛教禪宗的思想,禪宗其實還是要通過出世試獲得解脫。
一方面,陽明心學中心跟理的關係來從禪宗思想得到借鑑,另一方面,儒家是入世,是要完成今世的功業,那它的終極關懷來自於哪裡?
駱玉明:這又回到知行合一。
要成為聖人,是一個道德完成,但是在王陽明的意志里,道德完成不是決然一生深山老林式的道德完成,而是在完成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當中達到道德完成。
也就是說你可以開工廠,你可以去打仗,你可以去做教育等等一切事情,這都是你的功業,但功業背後最高的東西是你的道德完成。
知行合一的要點就在這個地方,成為聖人是一個道德完成,但是這個道德完成必須在你的實踐當中完成,這個實踐包含著你對良知的認知,對歷史責任的認知。
你的歷史責任是什麼,只有你自己知道了。
(本文由本刊實習編輯陳青根據駱玉明在「人文·藝術·管理」系列沙龍上的演講整理而成)
時勢造英雄,而王陽明不屬於任何時代,他的心學智慧你不懂!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關於歷史的那點事,學史以明智,感悟古人大智慧!王陽明與孔子、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並稱為古代四大聖人,其他三位我們都了解很多,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