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心學的價值:知行合一(謹以此文獻給欲求解脫而不可得的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般情況下,在沒有系統學習心學理論時,看到「知行合一」這四個字的第一感受便是:「理論聯繫實際」,「實踐出真知」。

這些說法不能說錯,但是一定沒有體現陽明先生「知行合一」的精髓。

如果僅僅是「實踐出真知」的話,宋代的陸遊早就說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事實上,「知」並不僅僅是指理論,「行」也不僅僅是指實踐。

因為理論雖然可以指導實踐,但它本身並不是實踐;實踐雖然來自理論,但它本身也不是理論。

所以,當我們把「知、行」理解成「理論、實踐」的時候,其實已經把「知、行」當成了兩種不同的東西。

那知行是什麼,先賣個關子。


一.格物致知

要弄清「知行合一」的思想理論,就必須回到儒家經典《大學》中「正心、誠意、格物、致知」這組概念。

其中「正誠格致」是指工夫手段,「心意知物」則是工夫對象。

宋明時期理學大行其道,為了能「格(探究)物(事物)致(獲得)知(知識)」,從外界事事物物中找到一個天理,找到這個外在的天理(知),然後形成社會的道德價值標準再去踐行(行)。

結果就是「先知後行」「知而不行」,知行決裂。

決裂的根本原因在於:這個知從外界而來,並行成強制性的道德規範;而不是由心而生,必然不為人心所認同,也就不能讓人發自內心的去行(踐行)。

下面我們來看看陽明先生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意之所著為物《傳習錄》上,第78條)。

如意用於事親,即事親之事格之,必盡夫天理,則吾事親之良知無私慾之間而得以致其極。

知致,則意無所欺而可誠矣;意誠,則心無所放而可正矣。

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歸於正

(王陽明《大學古本傍釋》)

身體的主宰是「心」,心的本體是「良知」(內在的道德標準),當心感應到「事物」(客觀存在、被感應到一切對象)時,良知就會對事物產生評判,評判的結果就是「意」(意識、意念、念頭),注意,如果良知被私慾遮蔽,那麼也就產生不了正確的「意」(有善有惡意之動),當意識發揮它的能動性指導行動時,善意就會善行,惡意就會惡行。

可見「誠意」(循天理,不欺騙自己的良知,按良知去行事)的重要性。

這裡最難理解的就是良知(注意:朱熹認為知是知識,王陽明認為知是良知,最大的區別是,知識是外在的,良知是內心的)。

那麼究竟什麼是良知呢?

「人之所以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孟子·盡心上》)

所以在孟子看來,這裡的良知良能是指上天賦予人的道德標準。

人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都是與生俱來的。

「知善知惡是良知。

是天理之照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

」(《傳習錄·上》)

「你那點良知,正是你自己的行為準則。

你的意念所到之處,正確的就知道正確,錯誤的就知道錯誤,不可能有絲毫的隱瞞。

只要你不去欺騙良知,真真切切地依循著良知去做,如此就能存善,如此就能除惡。

此處是何等的穩當快樂!」

「知善知惡是良知。

王陽明繼承孟子這一思想,並進一步將「良知」升華為「心之本體」,與生俱來(先驗的,所以是下意識的)具有判別一切是非善惡的能力,所以良知既是道德感知,也是道德主判斷

這裡的是適度、中庸的意思。

中就是所作所為恰如其分不走極端,庸就是所用之道平平常常而不唱高調。

中庸就是不走極端,不唱高調;怎麼合適怎麼來,該怎麼著就怎麼著,不是想怎麼著就怎麼著。

則是過和不及,被私慾蒙蔽的結果。

分析清楚了什麼是良知,我們也就理解了,在王陽明眼裡的「格物致知」。

」是端正或者糾正(前文引用王陽明的話「正其不正以歸於正」),「」就是對待事物的念頭(意之所著為物)。

通俗的說,我們意識到一件事物時,就一定存一種念頭。

念頭好,就要維持;念頭不好,馬上糾正。

格物就是在每件事上端正念頭。

保持這種好的意識就能達到、恢復做為意念本體的良知,所以「」就是達到、恢復,「」就是良知、至善。

合起來解釋就是:靠良知的指引在每件事上端正自己的念頭,從而實現、光復自己心中本有的良知

這是個正循環,所以「格物致知」又可以稱作「致知格物」。

所以我們很容易就發現:「格物致知」中的「致知」,就是「致良知」。

實際上,王陽明看來「格物」「致知」就是一件事,因為王陽明說心外無物,你去做事時,事就在你心裡,還是在心中光復良知。

二.知行合一

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是有其針對性的,針對的就是宋理學對待「格物致知」根本性的錯誤:「知先行後」的錯誤觀念,以及由此導致的「知而不行」錯誤現象。

陽明先生認為前者是因,後者是果。

只有先打破「知先行後」的觀念,才能從根本上糾正「知而不行」的現象,「知行合一」正好對正下藥。

所以上文闡述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思想就是「知行合一」的理論來源,也是「格物致知」的必然要求。

愛曰:「如今人盡有知得『父當孝、兄當弟』者,卻不能孝、不能弟。

便是知與行分明是兩件。

「此已被私慾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

未有知而不行者。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聖賢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體,不是著你只恁的便罷。

故《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

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

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

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

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

……就如稱某人知孝,某人知弟。

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稱他知孝知弟。

不成只是曉得說些孝弟的話,便可稱為知孝弟。

」 ——《傳習錄·上·徐愛錄》

陽明先生舉的這個例子非常生動,看到美女馬上就會喜歡上她(好hào好hǎo色),在廁所中聞到臭味立刻就會皺起眉頭(惡wù惡è臭xiù)。

看到美色是知,喜歡美色是行;聞到臭味是知,討厭臭味是行。

我們可以看到當感知(知)的同時就做出了判斷(行),不可能看到美女還去想一想我該不該喜歡,也不可能聞到惡臭還去想一想我討厭不討厭。

同樣如果你是瞎子、嗅覺鈍化,你還能感知嘛,你還能相應的做出判斷嘛?

下面我們將從四個角度解釋「知行合一」:

①知行本體

「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工上說,若是知行本體,即是良知良能。

」《王文成公書·答陸原靜》

「雖把知行分作兩個說,畢竟將來做那一個工夫;則始或未變融會,終所謂百慮而一致矣。

」《王文成公書·答友人問》

「知行工夫,本不可離,只為後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失卻知行本體,故有合一併進之說。

」(《傳習錄·中》)

知和行是良知(天理)一體兩面,就如同硬幣的正反面,都統一於良知。

不能單獨理解知或者行,只有既知又行才是良知,「良知」是「知行合一」認識的主體,也是知行的標準;「良知」是「知行合一」的源頭,也是歸宿作為知行本體的良知則會表現為知和行的一體性

在王陽明看來,知行可以分為兩個方面述說,但是不能分為兩個方面去做。

兩者互相併進不可分開。

他反對「心外求理」的「知先行後」,主張「悟理於心」的「知行合一。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傳習錄》上·第26條)

「所謂生知安行,「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說。

若是知行本體,即是良知良能,雖在困勉之人,亦皆可謂之生知安行矣。

「知行」二字更宜精察。

」(《傳習錄》《答陸原靜書》165)

​②知行過程

知和行是一個過程的開始和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既有知又有行,知和行的關係是即知即行,即行即知。

我們常說想知道螃蟹的滋味你就必須去嘗嘗,只有嘗了你才知道。

想知道螃蟹的滋味這是「知」,也是「行的開始」,你親自去嘗嘗這是「行」,也是「知的完成」。

所以「知行是一個工夫」的開始和完成,如果將知行分做兩截開,則「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知雖有指導意義,但是行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

但是人們總是認為我應該先學習後實踐,等學習完了再實踐,我只能呵呵,最後你根本不實踐,最後只能流於空談。

因為你如果真的發自肺腑覺得你所學習的那麼重要,你就恨不得立刻去實踐,這樣就能學以致用解決問題。

因為你不是真的認為你的學習的知重要,所以無所謂。

此時知就是知,行就是行,知和行是必然決裂。

說白了,只有你的心告訴你的知才是真知,你也必然會去行,否則知不是真知,行不是真行。


③知中有行

「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

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傳習錄·下》)

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知行本是同一件事,而且感知這個行為本身也是行,同樣在你做出判斷的同時就是知了,因為你的判斷抉擇是由你的知決定的,服務於知。

所以知行互為表里,知行本就同一件事,換句話說:一念發動便是行了

以此類推,我因為挫折情緒低落於是有了輕生的念頭,但是我實際卻沒有輕生,這也是錯的?我看到美女,於是有了齷齪的想法,但是我並沒有付諸行動,我就想想也不行?首先我要告訴你就是不行,不為別人,只為你自己,你可以想像一下,一個人腦子裡天天裝的都是這些負能量,久而久之,你能保證量變不會成為質變,用毛主席的話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怎麼辦?當它們一出現時,良知自然會告訴我們這是惡的,我就應該立刻把這種念頭扼殺在搖籃里。



④心學體系

「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

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義,獨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傳習錄》《答陸原靜書》133)

仁,內心的惻隱之心,屬於知;義,外在表現處事得宜,屬於行。

如果將仁義分別從心內和心外探求,顯然就是「知行不一」,故而違背了「知行合一」,也就違背了「心理合一」(「心即理」)。

換言之,「心即理」是「知行合一」的理論基礎也是內在要求,「知行合一」則是「心即理」的必然結果


在王陽明心學體系中,所謂「知」,重在改造舊有的意識結構和內容,建立一套符合聖賢之道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就是價值的尋求和確立,本身就是一種行動;所謂「行」,重在通過與外界的互動,來落實、深化你的認識和觀念,這就是價值的展現和完成,因而也就離開不了知。

究其實,二者本來就是對同一件事的兩個不同角度的描述。

時至今日,如果我們依舊把「知」和「行」簡單地理解成「理論和實踐」,那讓王陽明情何以堪?因此,只要你懂得了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是什麼,你也就走在了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的道路上。




ps:敬請關注《陽明心學的終極目的:致良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