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知行合一:王陽明》後再看「知行合一」

文章推薦指數: 81 %
投票人數:11人

在讀度陰山的《知行合一:王陽明》前,我所知道的王陽明僅僅在於他的四字箴言「知行合一」,而且隨著歲月的變遷,學校里告訴我們這四個字的含義是「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行為,並真正地去踐行」,這與王老先生所推崇的「良知和行為應該統一,由良知引導行為」的理解可謂是大相逕庭,前者重行,後者重知,而歸根結底則是對【知】的理解不同。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個人內心與生俱來的道德感知和判斷力。

找到並遵循內心的良知,複雜的外部世界就將變得格外清晰,之聲決斷,瞭然於心。

而這也便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

另一個與「知」相關的四字箴言是「格物致知」,這四個字來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

對於「格物致知」理解的不同由此將儒學分化成了兩派,一派是以程頤朱熹為代表的程朱理學,一派是以陸九淵王陽明為代表的心學。

理學派認為先有格物,而後才能致知,而心學派則認為知本已有之,格物使其通之。

說得通俗點,就是理學派先探究,再用心,而心學派先用心,再探究。

書中有個淺顯的關於孝順父母的例子來說明兩家對「格物致知」大相逕庭的解釋。

理學派認為孝順父母是個比較複雜的過程,需要先去學習如何孝順父母,最後得出一套理論,然後再開始孝順父母。

而心學派認為只要在孝順父母這件事上端正好態度,良知便會指引你去如何孝順父母,這是不需要去向外界學習的。

那為什麼王陽明會認為「心即理」呢?這源於他的龍場悟道,在他生活的時代,程朱理學被整個國家奉為圭臬,講究「存天理,滅人慾」,並認為「性即理」,因此倡導大家通過去外面「格物」以此來獲得「天理」。

可是,從外面獲得的天理如何才能與內心融為一體呢?從外面獲得的天理一定就是對的麼?如此,便讓通曉儒釋道三家的王陽明產生了眾多迷惘,並最終讓他在發配貴州龍場驛時悟出了「心即理」的心學理論,歸納為八個字則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用王陽明的解釋就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無所不能,能解決一切問題,不需要任何外來幫助。

因此,在王陽明看來,良知就是判斷力。

分清善惡是良知作為品德方面的能力,而分清是非就是良知作為智慧方面的能力。

我們做任何事都應該遵從自己的良知,凡事在心上下功夫,而不只是到心外去尋求。

而他也認為,知的真切篤實就是行,行的明察精覺就是知。

如果你只明白了道理但沒有實踐,便不是真的「知」,如果你只去實踐,而沒有明白對應的道理,那就不是真的「行」。

知是行之始,所以我們更應該在良知上下功夫,省察克制,這樣才能做正確的事兒。

而回到前面說的對於「格物致知「的解釋,自古以來儒家學派內部也爭論不休,到底是探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還是格除私慾以正心理呢?我個人倒是很贊同清初大儒孫奇逢先生所說的「蓋王子得吾性之要,朱子得吾性之全。

不得其要,則泛濫而無本;不得其全,則缺略而不該」。

心學過於強調內心的修為,而理學過於強調外物的探究,合而為一才是最好的處事方式。

因此何為「知行合一」呢?我個人倒是認為,一方面需要按照心學觀點,根據良知找到去做的原因,另一方面需要按照理學觀點,一定要躬行實踐,探究這樣做是否真的合理。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知其所以然而後為之,才能將我們明白的道理通過實踐消化成自己的能量,而不只是拾人牙慧,一知半解,換成現在流行的話說,就不會聽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由此,我也想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的習慣一「積極主動「,和習慣二」以終為始「,這兩個習慣很明顯的都是從心驅動,根據原則和價值觀,由內而外進行改變。

可見,很多我們奉為寶典的外國管理方法,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里早已經有所涉及。

不禁產生感慨,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教育的缺失已經到了多麼危險的地步了呀!

最後奉上王陽明先生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就是致良知的步驟,簡單易行,希望世上的人可以知行合一,在你開始致良知的時候,聽從內心的聲音,不要理會外界的評判尺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重拾!王陽明心學,失落的意義。

中國上下五千年,出現過兩個半聖人,孔子、王陽明,曾國藩(半個)。很多人對孔子和曾國藩應該比較熟悉,但估計很多人對明朝的王陽明卻並不了解。至於他的「心學」,很多人更是沒接觸過。當然這是有原因的:第...

千古一絕 心學大師悟道

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寧波餘姚人,我國古代著名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軍事家。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且具非凡的軍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學藝術造詣。官至南京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