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來了,不躲避,不害怕|王陽明心學的心是什麼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01.

做事,做人,成聖,這個過程里,王陽明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哲學,就是廣為人知的王陽明心學。

王陽明心學的形成,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龍場悟道」。

王陽明在龍場時,住在一個石洞裡,有一天夜裡,突然醒來,恍然大悟,悟出了什麼呢?

悟出了「心即理」、「心外無物」,明白了聖人之道,無需外求,我們自己的自性已經具足。

第二個階段是平定寧王之亂後,悟出「致良知」。

第三個階段,是天泉證道。

把自己的學問歸結為四句話:「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心即理、致良知、知性合一,這三個關鍵句子,基本代表了王陽明心學的核心。

王陽明心學的理路,並沒有離開儒家設定的大框架。

儒家從創始人孔子,到孟子,再到宋明理學,一直認為三代和周文王時代,是理想的和諧社會,如何回到那個和諧社會?他們開出的藥方是:個人的道德。

也就是每個人注重道德修養,成為君子,成為聖人,整個社會就可以變得很美好。

那麼,怎麼才能讓個人變成君子,變成聖人,儒家逐漸形成了一套教育體系,體現在四書五經里。

02.

五經是《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也有說六經的,還有一部失傳了的《樂經》。

這幾部經典包括了歷史、哲學、文藝、禮儀等,是儒家教育的基本典籍。

四書是《論語》(孔子的言論集)、《孟子》(孟子的言論集)、《大學》(出自禮記,據說由曾參整理成文,程顥、程頤把它當作孔門的入門讀物)、《中庸》(出自禮記,據傳是孔子曾孫子思所作,被認為是孔門心法)。

朱熹最早把這四本書編在一起,從此成為儒家的基本教材,尤其是《大學》,更是如何成為聖人的教科書。

03.

《大學》一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成為儒者一生所要成就的基本目標,被稱為三個綱領。

大意是,成為一個聖人的根本方法,或者說,人生的大道,就是要弘揚內心光明的德性;

在親民,朱熹解釋為「在新民」,讓人民不斷自我革新;

而王陽明認為應該解釋為「在親民」,按王陽明的意思,人生的大道,就是要與民眾仁愛無間,就是要達到最高的善,最完美的境界。

在接下來的論述中,又陸續提出了「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三個綱領,加上八個條目,強調的是修己,是自我修養,自我修養完善之後,才能治人,所以,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

儒家通過這三個綱領、八個條目,把個人的自我道德完善和治國平天下結合在了一起,把個人、家庭、國家統一為一體。

朱熹把這一套教育聚焦在「格物致知」,認為通過格物致知,就可以「去私慾,存天理」,達到至善的境界。

朱熹人認為, 「格,至也。

物,猶事也。

窮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未盡也。

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

至於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

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在朱熹看來,格物是第一步,透過觀察,探究、窮盡事物的規律、奧秘、道理,從而進入第二步,致知,獲得認知、智慧、知識等。

朱熹的解釋強調了訓練的重要性,以及訓練次第的重要性。

但朱熹的朋友陸九淵不太贊同朱熹的說法,覺得朱熹的問題在於企圖從外在的事物上去求得「理」,這是不可能的。

在他看來,格物致知,應該從心這個源頭上著手,心即宇宙,心就是理,應該從心這個源頭上去求得理,才是正道。

朱熹的學說得到官方的認可,尤其成為科舉考試的規則,所以,到南宋,朱熹的理學,已經是社會非常主流的東西,幾乎所有人把它看作是理所當然的。

王陽明開始的時候,也信奉朱熹的方法,但在一次「格物」的實踐後,他對於這種從事物上去探究尋求「道」的方法產生了懷疑。

那次實踐是他和一個朋友一起進行的,對象是竹子,朋友對著竹子格了三天就挺不住了,產生幻覺,極度疲乏,王陽明堅持了七天,也同樣產生了幻覺和疲乏。

他和朋友嘆息:「聖賢是做不得的,無大力量去格物了。

從此,王陽明漸漸地轉向陸九淵的心學,他在龍場悟道的感悟,是陸九淵心學的繼承和發揚:

「是了,是了,聖人之道,從我們自己的心中去求,完全滿足。

從前枝枝節節的去推求事物的原理,真是大誤,哪知『格』就是正的意思,正其不正,便歸於正心之外沒有『物』,心上發一念孝親便是『物』。

由此開始,王陽明窮盡一生的實踐,形成了自己的王陽明心學。

04.

理解王陽明心學的關鍵是什麼?

◎ 第一,一個歷史背景不能忽視,就是王陽明心學的產生,是基於朱熹理學到了南宋。

因為是官方考試的規範,引發很多流弊,儒生只求形式上的訓練、記誦,只求考試成功獲取功名,而忘了儒學的本義是自我修養,不是為了做官,而是為了成聖。

◎ 第二,今天我們理解王陽明心學,一定不能把它看作是心理學。

心理學是西方現代科學,屬於二元論,把人的身體和心靈分為兩個不同的東西,把主觀客觀看作兩個不同的東西。

如果從心理學層面去理解王陽明心學,包括禪宗、老莊等,很容易把他們僅僅當作是一種心態的調節。

包括對於陶淵明這樣的作家,如果只是從心理學層面去理解,往往不過是「心態好」而已,成為很多人自我麻醉的雞湯。

實際上,從老莊、陶淵明、禪宗,到王陽明,他們信奉的都是一元論,他們講的心,講的天理,講的性,都是一元論的東西;只有從一元論上去理解,才能把握到他們的真正意義。

◎ 第三,從一元論上看,王陽明所說的心,所說的良知,不是心態的心,也不是心理的心,而是本體意義的心,良知也是本體意義的良知。

簡單地說,王陽明講的心和良知,指的是本源性的東西,《傳習錄》里王陽明有一個比喻,說良知就是樹的根。

我們為什麼要找到並實現我們的良知,就因為它是根。

只有找到了根,你的生命才能枝繁葉茂。

由根的比喻,我們也可以說,良知是水的源泉。

生命像水一樣流逝,只有找到了源泉,才能生生不息、源源不絕。

◎ 第四,基於一元論,王陽明才會如此強調知行合一。

知和行,一般人往往會認為是兩個階段的事情,是先有了認識,然後才會有行動。

但王陽明卻說:「行之明覺精察處就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就是行。

「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去思維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一個『知』方才『行』得是。

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也只是揣摸影響,所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

◎ 第五,由知行合一,可以看出王陽明心學雖然在思維方式上深受禪宗的影響,但在應用上完全是兩個方向,如果說禪宗是放下,王陽明的心學是拿起,是擔當。

因為強調擔當,所以,又非常注重「事上練」,就是不逃避,在每件事情上去磨練。

有一個司法官員對王陽明說自己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學習,王陽明回答說,我並沒有叫你辭了職,懸空去學習啊,你做司法的工作,就從司法這件事上去學習,也是格物啊,比如,詢問案件的時間,不因為什麼什麼發怒或高興,不因為自己的喜惡或人情關係而有所偏重,等等。

講的是我們其實可以在每一件事上學習,用現在的話說,工作就是修行。

- E N D -

王陽明心學,注重的是「事上練」,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不逃避,並且藉由這些事情對自己進行磨練。

生活即修行,這和佛學裡的「定慧等一」,有異曲同工之妙。

六祖慧能強調「定慧等一」,意思大概是:禪修與日常生活是可以合而為一的,禪修不是一種形式,也不是一種儀式,而是一種生活態度,融匯於日常的任何時刻。

讓修行融入日常生活,馬上點擊「閱讀原文」

訂閱「33堂金剛經修心課」

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是修行。

編輯|瑜

插畫|Quint Buchholz 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

▼ 睡 前 修 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王陽明與心學思想

上林院:本文來自於2月3日晚,我在燈下書社在線講座的分享稿件。最近對陽明心學和禪宗頗有興趣,嘗試在陽明心學和禪宗基礎上重構世界觀體系的可能,如有朋友有相關見解觀點,求指導。本文的部分感悟要感謝復...

一生俯首拜陽明---心學大師王守仁概述

人世的哲理長久地隱藏在玄冥之中,宇宙不知疲倦地演繹著爆炸,膨脹的輪迴,直到上天也厭倦了這周而復始的一幕,打了哈欠,眨了眨眼睛說:「讓王陽明去吧!」於是一道天光劃亮了沉寂幽遠的萬古長夜,墜入神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