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不是方法論,而是世界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道理我都明白,但是就是做不到。

「知行不合一就不是真知。

「知易行難啊……」

說起知行合一,經常出現的就是這類觀點,

明白的道理就能做到嗎?

是不是做到了就是真知呢?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探討知行合一。

「知」有兩種

一是價值觀念,或者說意願。

從這個角度說,每個人都是知行合一的,因為你呈現的行就是你的「知」。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 :

「如今人盡有知得父當孝、兄當弟者,卻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與行分明是兩件。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就像你知道要對父母孝,兄弟之間和睦,而確實也這樣去做了,那孝和弟就是真知。

但如果雖然這樣想或者這樣認為,但是總是因為工作忙或者事情多而無法做到,那就說明並不是真知,或者說真知是在閒的時候盡孝。

二是事物之理,也就是一個人的認知或者知識、道理,是層層深入的。

很多人誤以為知和行是兩件事,而且有先有後;所以很多人先讀書明理,然後才去做事;而另一些人則是一味強調行,只做事不求知。

這兩種都是偏頗的。

要達到真正的知行合一,要在「事上磨練」,在實踐中求知才能達到真知。

王陽明之所以能提出「知行合一」,並不是一般讀書人坐而論道的結果;而是在人生的低谷時期,經歷磨難,不斷格物、致知、自省後的「悟道」。

所以,知行合一不是一個方法論,

而是世界觀,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

通過實踐去不斷的明理,至知,從而達到知行相應。

知行合一,首先是立志,也就是一個人的人生目標,這輩子要成為怎麼樣一個人。

這會引導我們認知世界和明理的角度,而認知又會決定行為。

就像你想炒股票,自然就會去研究股票的原理。

在這個方面,聖賢給了我們諸多的指引,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之道即為聖賢之道,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人的道理,在於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並且保持不變。

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也是如此,真正的良知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本來具有的沒有被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

光明德性和良知是我們本來具有的,

就像一滴水,回歸大海才會有生命力,

人,作為自然界的一份子,

如何合乎於自然法則,也可以更加幸福,健康,

立志,其實並不是讓我們變成別人或者聖賢,

只是回到本來的自己。

知行合一是在行中求知,以知正行,不斷致知,知行相應。

陽明先生這四句話給了我們清晰的路徑。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我們本來具有光明德性和良知,

因為人的意識活動而生好惡、善惡,隨著人性的貪婪恐懼,

私心和物慾逐漸遮蔽了我們的本心,失去了應有的良知,

隨之我們的言行也會不斷偏失。

空談道理是沒有用的, 靠實踐,反求諸己,自凈其意,

從自己的行為,情緒,起心動念中不斷深入自我認知。

知和行不斷相應,知善立行,知惡立改,認知-接納-完善。

由淺入深,由粗到細的循環累積過程。

這個過程也就是生命成長的過程,需要不斷實踐和練習的。

它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直線,必然伴隨著起伏,挫折,

在深入認知自己,突破自身習障的過程中,必然會有人性的掙扎和抗拒,

但是只要你有堅定的信念,正確的方法,不斷的實踐,

當穿透這一切迷霧,不斷回歸自然,回歸本源,這時候就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你會發現,生命的維度,人生的智慧,格局都不同了,

將會體驗到一種自性的光明和超然的自在。

心之所向,行之所動,初心若失,萬行皆妄。

知無止境,致無窮盡,相應為合,歸源為一。

作者:素蘭 恆宜文化創始人 轉載請註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心學——關於知行合一的學問

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灝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由王守仁(號陽明,下文王陽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學」兩字,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