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目的的讀書是散步而不是學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胡適先生在《怎樣讀書》中寫過:

讀書的功用,從前的人無非是為做官,或者以為讀了書,「顏如玉」、「黃金屋」一類的東西就會來;現在可不然了,知道讀書是求智識,為做人。

自古以來,讀書都有它的世俗用處。

有的人為了求取功名,有的人為了消遣,有的人為了學習別人的經驗來解決人生的問題。

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那麼《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能幫助你實現這個目標。

作者大岩俊之出身於銷售,目前是一位獨立的研討會講師。

他的經歷很有意思,學生時期他的閱讀能力不怎麼樣,工作後為此吃了不少苦頭。

有一天他看見一句話:成功人士皆為讀書家。

於是他就嘗試一年讀了300本書,但是,他又發現自己什麼都記不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去參加了很多讀書研討會,用心研究了一番,終於能夠吸收書中的知識了。

然而,他又發現了一個問題,知識是掌握了,但是對自己的生活卻沒有產生什麼影響。

於是,就有了《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

《實用性閱讀指南》的最終目的是將書中的知識轉化成能力,進而改變你的生活。

這主要通過3個步驟來實現的:一、有效率的讀書;二、牢記閱讀的內容;三、行動起來,把知識轉化成能力

①有效率的讀書


01 確定讀書的目的

這個很好理解,就像你在地圖上找路線一樣,首先要確定目的地,才能找到最優的路線。

讀書也是這樣,首先要確定讀書的目的,才能發揮主動意識,集中精力收集必要的信息和知識。

02 瀏覽序言、目錄、後記等,掌握書的概要

目錄就像公司的組織結構圖一樣,看完目錄基本上就能知道這本書里有沒有自己需要的東西;序言通常濃縮了一本書的要點,包括一些作者自己的故事、想法、寫書的原因;後記,通常還有作者對全書的總結。

序言和後記能幫助我們把握一本書的概要,同時,一些作者的軼事還能拉近我們和書的距離,增加閱讀的興趣和理解。

03 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是由義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累托發現的,也叫帕累托定律。

它是說,80%的社會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裡。

將二八法則用於讀書,就是說一本書中20%的內容是最重要的,80%的內容不太重要。

因此,為了牢記知識,我們要將這重要的20%的內容找出來。

② 牢記閱讀的內容


01 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的靈感來自於腦神經細胞,它是由英國的教育家東尼•博贊總結出來的思考方法。

據說,達文西、愛因斯坦、達爾文記筆記的方法似乎就包含著思維導圖的原理。

思維導圖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提高記憶力和容易激發我們的創意思考。

做思維導圖的過程,能幫我們將書中的重點整理出來,另一方面,也會促進我們對書中的內容進行思考。

本書中對思維導圖的講解有些簡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東尼•博贊的《思維導圖》這本書。

02 「原文+感想」讀書筆記

古人讀書強調,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其中,手到,就是指寫讀書札記。

正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寫讀書筆記能幫助我們牢記書中的內容。

思維導圖雖然能將書中的重點整理出來,但是思維導圖中記錄的都是簡短的關鍵字,對於重點內容,還需要讀書筆記來補充。

寫讀書筆記的過程中,先將原文抄錄下來,再寫上自己的感想,既能增強記憶,也能促進我們思考。

這種寫讀書筆記的方法和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讀書筆記法》中提倡的「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類似,都是提倡原文+評論的方式。

03 大腦的記憶規律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是德國的一位心理學家發現的。

根據曲線顯示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到:20分鐘後,42%的內容將會被忘記,1小時後增加到56%,一天後是74%,一周後是77%,而一個月後是79%。

可以看出來,遺忘不是均衡的,而是一個逐步減緩的過程。

最初的一個小時,遺忘的速度最快,大腦忘記了大部分的內容,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變得很緩慢,一個月後比一天後的遺忘比率只增加了2%。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結果,我們可以通過在一周之內反覆閱讀書中的重要內容,來強化記憶。

池谷裕二在《大腦與科學學習法》中記述了,情緒發生波動也能幫助大腦記住信息,所以「邊讀書,邊調動感情」能夠幫助我們記住書中的內容。

柿木隆介在《記憶的常識》中,對腦科學的發展和記憶術、記憶方法有過詳細的講解。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一看。

③行動起來,把知識轉化成能力


培根曾說過,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們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

我們想通過閱讀解決自己的問題,就不能只滿足於牢記知識,而是必須行動起來,把知識轉化成能力。

比如,你讀了關於提高閱讀水平的書,就要按照書中的方法來讀書,才能改變過去的閱讀方法;你讀了關於寫作的書,就要按作者說的方法天天練筆,才能提高寫作水平。

如果什麼都不做,知識就無法轉化成力量。

用SMART法則,確定行動目標

Specific:具體的,清楚詳細的;Measurable:能夠測量的,就是說能用數據等方式測量目標完成的情況;Achievable:能夠達到的,有實現的可能;Relevant:相關的,與自己的生活目標相關;Time-bound:有期限的,即定下實現目標的時間。


SMART法則,是企業實施目標管理的方法,不僅為了促進員工高效的完成工作,也是為了能夠科學得考核目標的達成情況。

我們可以借鑑企業管理的辦法來管理自己。

比如,你想改進自己的閱讀水平,就可以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3天看完一本書,1周內寫完讀書筆記、書評等。

這個目標就是具體的,能夠衡量自己有沒有完成,是通過努力就能夠實現的,與提高閱讀水平的大目標相關,並且有明確的時間規定。

《實用性閱讀指南》與其他關於閱讀的書相比,強調將書中的知識用於實踐。

我們很多人的問題在於,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想學習了,就去讀書;讀完書,就好好思考、做筆記、寫書評;學到知識了,就去實踐。

正如威·赫茲里特所說,偉大的思想,只有付諸行動才能成為壯舉。

我們想要的生活,也是如此。

以上,與君共勉。


En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才能將自己讀過的書變成自己前進的燃料?

讀了那麼多書,最終都會忘,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在我看來,這屬於放著寶藏不用,以為光看著就能為自己帶來諸多好處的行為。《實用性閱讀指南》教你用3個步驟將書中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即如何有效率地讀書並牢...

功利化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什麼!閱讀居然還要功利化?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估計要火冒三丈朝我扔磚頭了。閱讀怎麼能夠變得功利化呢?這大概和為了五斗米折腰一樣讓人感到羞恥吧,更何況我還是這麼明目張胆的大肆討論如何功利化地閱讀,你...

不會活學活用,讀書可能送命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之子趙括,從小熟讀兵書,軍事理論張口就來。公元前259年,秦趙兩軍對峙長平,廉頗派趙括領軍作戰。趙括自認軍事知識豐富,一到長平就改變廉頗的作戰方案,死搬兵書,導致40多萬趙...

你有一份實用性人生指南,請注意查收

之前看過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來自台灣作家高陽寫的《紅頂商人胡雪岩》。說胡雪岩是大清首富,可人到中年卻得了抑鬱,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胡雪岩派手下到各地開拓市場,租房、僱人、各種稅費打點,還要做慈善事業...

讀書|怎樣有效緩解知識焦慮

在信息傳播如此發達的時代,公眾號、問答網站、知識付費平台應運而生,這些平台在繁冗複雜的眾多信息中為我們篩選出了更具有價值的內容,同時也拓寬了很多人的知識領域;但過多的知識領域突然全部呈現在眼前時...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文心雕龍》這句話說的是練習很多支樂曲之後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很多柄劍之後才知道如何識別劍器;要學會一種技藝,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經過實踐才能了解事物的內在本...

記不住?不會用?讀書方法不對

讀書多了,難免會有這樣的感受,似曾相識卻想不起具體的內容。工作中遇到問題印象中是見過類似問題的處理方法,卻又想不起具體可實施的方案。偶爾發出感嘆,年紀大了記性不好。那有沒有一種神奇的記憶法能夠將...

超實用的讀書方法

俄國劇作家詩人克尼雅日寧曾說過讀書有三種方法:一種是讀而不懂,另一種是既讀也懂,還有一種是讀而懂得書上所沒有的東西。但現實中往往大部分都屬於第一種,所以經常聽到朋友抱怨「讀了很多書也沒用,關鍵...

讀100本書,不如用好1本書!

當面前有一桌豐盛的菜餚時,你光看能飽嗎?不吃飽能有力氣幹活嗎?讀書也一樣,光看書但不用書中所傳授的知識,即使你一年讀300本書也沒用。道理就跟吃飯一樣,光看著好吃的食物我們不會飽,讀書後不能將知...

終於找到有效讀書的好方法

曾經做過一個小調查,幾乎每個人在讀書上面耗費的時間都挺多,有些人一本書讀完甚至要花上一個月的時間。如果是少年時期,有時間去慢慢研究書中精髓的話,那麼成年以後,在工作、人際交往中如果還要花費大量的...

破除「讀書無用」困局,把知識轉化成能力

讀書真的有用麼?這是困擾了我很多年的一個問題。記得剛上大學時,關注各種名人訪談,印象特別深刻地就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說,他大學的時候讀過800本書,而且還把讀書200本作為新東方的錄用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