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得報劉備派人前來三江犒賞三軍,拍案而起,頓生一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黃蓋和周瑜坐定以後,手下送茶已畢,黃蓋問道:「都督到此何干?」

  「本督在山上見得糧營奧妙,特來拜望。

」周瑜說。

  「都督,不提糧營還則罷了,提起糧管氣死老夫也。

  老將軍性格直爽,心直口快,有啥說啥。

  周瑜深知老黃蓋的脾氣,今日他如此氣憤填膺,肯定受了冤屈。

因此問他:「老將軍怎樣?」

  黃蓋說:「別人都有安營圖,唯獨我非但沒有,而且安扎在什麼地方都沒有講明。

可是都督要掂掂老夫的斤兩?」

  周瑜連忙否定:「非也。

老將軍,本督以為你年紀老,見識廣,區區營寨不須關照。

果然不出我之所料。

  「都督,你可知道此營誰人所教?」

  「哪一個?」

  「當時我接到令箭,不敢輕慢,又不敢冒昧動問。

  想著近來交了一位新朋友,本領不在都督之下。

  「何人?」

  「諸葛亮。

  「哦——」怪不著此營如此好,原來黃老將軍也與孔明交上了朋友、周瑜聽得一肚皮氣,心裡想,孔明啊孔明!你確有本事,文交魯踱頭,武結黃老頭,都是江東舉足輕重的頭面人物,我要殺你倒是難得很。

因此又問道:「諸葛亮便怎樣?」

  「我便到參謀船上去請教軍師。

他說,做糧隊官必須知道敵人有多少大糧。

都督,你可知曉曹操有多少糧草?」

  周瑜搖搖頭說:「不知。

  黃蓋便說,敵人共有一百六十萬石的大糧屯紮在離赤壁山九十里路的聚鐵山,共有四十二員大將、十萬軍兵鎮守。

軍師叫我扎在此地,萬無一失。

  周瑜想,這話千真萬確,我不上西山,根本不知糧營扎在何方。

  黃蓋又講,最後軍師給我一張安營圖,按此圖紮營,敵人無法偷營。

即使偶然進去,再也休想跑出來。

此營共有九九八十一種走法。

我說,六十好幾的人學不會了。

  軍師便教我一種走法,就是剛才進來的走法。

這種走法,營中將士都知道,就是剛進營靠左一轉彎,靠右一轉彎,到達二營;再靠左兩個轉彎,靠右兩個轉彎又到三營;再靠左三轉彎,靠右三轉彎,便到四營,回出去則相反。

  這叫進來一二三,出去三二一,講穿很簡單,不說穿始終進不來。

  周瑜想,這種營圖確實不錯,向他索取,日後也好派派用場:「老將軍,這張營圖可能拿來一看?」

  黃蓋說:「都督,營圖看則何妨,可是這張營圖不在這裡。

  「在哪裡?」

  「老夫紮營之時,早有軍師派來的手下人在此等候,一到大營扎完,便將營圖拿回去。

我問他:「拿回去便怎樣?」來人說:「軍師吩咐,將營圖燒毀,唯恐有人偷學本領。

  周瑜聽完此話,氣沖牛斗。

想你孔明實在厲害,真是神機妙算,鬼神莫測,竟將我心頭之事件件樁樁料得一無差錯。

因在黃蓋面前不住發作,他沉吟片刻,若有所思,然後站起身來告別老將軍。

黃蓋將他送出大營,一拱而別。

老將軍回營。

  周瑜跟了提燈的手下人迴轉大營,到內帳坐定。

心裡想,既然孔明知道曹操的糧營扎在聚鐵山,有四十二員大將,十萬大軍鎮守,我何不命他明日前去劫營?要是他不去,我便以違抗軍令治其重罪,將其斬首;如果他去的話定然被曹操所殺。

劉備得知孔明被曹操所殺,必將盡起江夏之師為軍師報仇。

那時,我亦然出兵攻打曹操,兩路進兵。

這棵既破曹操又殺孔明,一舉兩得,借曹操的刀殺死諸葛亮,這稱謂「借刀殺人之計」。

周瑜動好腦筋,安然入睡。

一夜無事。

  一宵已過,直抵來朝。

周瑜用過早點,傳令開帳。

  帳上起鼓。

三聲炮響,水、陸、糧三營大將紛紛聚集中軍大帳。

一方面,周瑜命人去參謀船上相請孔明。

然後,周瑜坐出帳來。

兩旁手下虎威連連;「呼……」

  「劉表無謀霸業空,縱使曹操下江東。

」周瑜中間坐定。

兩旁文武上前見周瑜:「都督在上,下官有禮!」

  「末將有禮!……」

  「眾位先生,列位將軍,罷了。

站過兩廂。

  「謝都督!」「謝大都督!」眾文武退過一旁。

  外面孔明上帳。

手下傳都督之命,到船上相情。

諸葛亮自從送走魯肅之後,處處小心。

他想,周瑜曾說過,有事傳喚才可上岸,今朝傳我,必有大事。

什麼事呢?

  昨日誘我中計未遂,他肯定懷恨在心。

再則,周瑜到三江巡視,不見糧營要打聽,因為糧草是軍中之膽;見了糧營,又要大吃一驚。

黃蓋是心直口快之人,定然將我的說話全部說給他聽,周瑜聽了必定要動腦筋殺我。

恐怕周瑜今日升帳,又是為了我孔明,須要當心了。

  用這樣說,是不是將諸葛亮講得過於離奇,而有點神乎其神呢?其實不然,一點也不奇。

有人說,諸葛亮可以上算三千年,下算三千年,這種說法是故意誇大,把諸葛亮神化了。

從當時的歷史條件看,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社會的變遷和發展不大顯著。

因此,作為當時的一個大政治家、大軍事家,要判定一個人和一件事以及預測數十年的心理和變化,或許是可能的。

就拿諸葛亮六出祁山為例,當時他病倒在祁山大營,臨終前,他命一員大將名郤真速速趕去成都告知幼主劉禪,說我已故,我死之後,由蔣琬代理丞相。

  郤真飛馬趕奔成都覷見萬歲,說丞相將逝,他命蔣琬代理丞相。

不料後主卻是一個昏君,他同郤真,蔣琬死後代理丞相是哪一個。

郤真說不知道。

劉禪命他趕快回去問丞相。

郤真趕回祁山,聽說丞相剛剛咽氣,郤真想,萬歲叫我來向丞相,可是他已去世,叫我如何回復萬歲呢?因此,郤真跪倒在丞相床前放聲大哭。

哪裡知道,床上的丞相開口了:「郤真。

」郤將軍聽得丞相回過氣來,要緊答應:「丞相。

」諸葛亮說:「我料你還要回來,所以在此等你。

」——死人等活人,只有諸葛亮。

  郤真要緊問道:「丞相,萬歲問你,蔣琬死後,叫哪個代理丞相?」諸葛亮說:「費文偉。

」郤真想我回去回復萬歲,倘然後主問費文偉死後,哪個代理?我再趕到祁山,恐怕自己性命也不保了。

因此索性問個明白:「丞相,費文偉死後,由誰代理?」連問三遍,不見回音,諸葛亮果真去世的了。

其實等到費文偉故世,不需要人代理了,因為漢室已亡,晉朝建立了。

說明諸葛亮他料到生前生後事,眼前的事情他能了如指掌。

  諸葛亮擺渡上岸,一路來到陸營大帳,見周瑜已經坐在那裡。

因此,場面上還是禮尚往來,安然無事。

他到周瑜面前把手一拱:「都督在上,亮見都督。

  「啊!先生坐了。

  「告坐。

  孔明坐定,一手撩須,一手羽扇輕搖,閉目養神,等候周瑜開口。

  周瑜當然也明白孔明是個聰明人,我一上來就同他講,他必然有防備之心。

我只有先與文武談話,冷不防再說上去。

「啊!眾位先生,列位將軍。

  「都督啊——」

  「曹操兵多將廣,我軍若要取勝,定要用計。

兩旁可有破敵之計麼?」

  兩旁文武一個個你對我看,我對你望,面面相覷,不知所云。

周瑜料定兩旁文武沒有一計。

所以他迴轉頭來,對著孔明:「先生。

  諸葛亮早有思想準備,心裡想,召集文武是假,害我孔明是真。

老實講,一拳來,一腳去,你叫我先生,我稱你都督:「大都督。

  「好奇啊!」

  「啊!奇在何處?」看你奇出點什麼花樣來。

  「當年袁紹七十萬人馬,曹操只有七萬軍兵,怎樣七萬殺敗七十萬。

此乃何故啊?」

  孔明一聽便知,周瑜不安好心,企圖借刀殺人,好一條毒計!心裡想,七萬兵殺敗七十萬的事,不要說你心裡一清二白,即使天下百姓都是家喻戶曉,眾所周知。

這是三國時期的一大戰役.當時,曹操戰河北袁紹,兩軍對峙,無法取勝。

袁紹手下有位大夫,名叫許攸,與曹操是同鄉。

他在袁紹面前獻計,勸袁紹發兵,把曹操的大糧燒盡,則曹兵不戰自退,這裡再驅兵掩殺,一舉可勝曹操。

袁紹若用許攸之計,必能大獲全勝。

所說袁紹是個無用之人,忠奸不明,良莠不辨,好話壞話分不清。

非但不用許攸之計,反而疑心他與曹操暗中交通,要將許攸斬首。

經眾文武討情,方才告免、許攸一氣之下投奔曹操。

曹操見許攸歸順自己,十分高興:自己又得一良材。

許攸問曹操,營中可有多少糧草。

曹操生平多疑,恐怕他是詐降,前來探聽虛實,也明知許攸不會相信自己的話,笑著說:「我有十年餘糧。

」許攸笑道:「自古以來,從未聽得營中帶有十年糧草,此乃誆言,不可信。

到底有多少?」曹操說:「實不相瞞,還有三年餘糧。

」許攸搖頭說道:「望丞相實言相告。

」曹操又道:「還有一年餘糧。

」許攸哈哈大笑:「丞相屯兵河北已久,料你糧草所剩無幾,哪來一年大糧!」曹操說:「還有六個月。

」許攸對曹操說:「丞相從十年說到六個月,討價還價;依我之見,沒有六個月可等了。

  曹操已知許攸才能不小,今後是我帳上有力的參謀,但又不敢亮底牌,能騙多少騙他多少。

說道:「我還有—月大糧。

」許攸說:「丞相,我到此自有道理,望丞相明告。

」曹操道:「大糧還可支敷十天。

」許攸聽到這裡,動了氣,說一聲:「告退了!」站起身來要走。

曹操連忙叫住許攸,「我還有三天之糧。

」許攸還是不肯相信,「十年已說剩了三天,我想這三天中還要大打一個折扣。

」曹操見事情實在瞞不過他,只得和盤托出:「許攸,你到此地可是真心助我?」許攸說:「望丞相打聽,我曾獻計與本初,他非但不用,反倒要殺我。

為此特來投順明公。

」曹操這才盡釋前嫌,說道:「我只剩下今晚一間的大糧了。

要是明天糧草不到,我準備收兵回皇城。

  曹操何等姦猾,把一夜之糧說成十年餘糧。

  許攸見曹操透露真言,也放心地獻上一計,對曹操說:「丞相,一夜之糧便可盡取河北數郡。

」曹操聽得此話,正中下懷,忙動問道:「有何妙計?」許攸說:「袁本初七十萬兵所用大糧皆屯在烏巢。

丞相今夜命人去烏巢放火燒糧。

袁紹手下將士雖多,皆是無謀之輩,人心渙散。

眼見大糧被焚,軍心必亂,不戰自潰。

丞相乘勝而進,河北盡在掌握之中矣!」同樣一條計,獻給曹操,曹操就識貨,就用此計。

曹操命將士們飽餐一頓,整飭軍隊,遂遣許褚、張遼等十員大將前往誄步倭浮?結果,曹操勢如破竹,一仗傾覆袁紹霸業,踏平河北。

  以少勝多,至今傳誦。

  孔明心裡明白,周瑜這話的意思是要我自告奮勇地承擔下來。

我與黃蓋講了曹操吃糧所在,周瑜就在這糧草上謀算我的性命。

他既然已經開口問我,說明早有預謀,勢在必行,不怕我不允。

我要動曹操糧草的腦筋,就不象曹操烏巢劫糧那麼容易了。

因此,裝得好象不懂的樣子,對周瑜說:「都督,曹操用許攸之計,劫烏巢之糧,使袁紹斷糧絕草,故而一敗塗地。

  「真是妙計也!本督如今欲劫曹操之糧,先生看來如何?」

  「妙計!妙計也!」只得和他的調。

  周瑜聽得孔明連聲叫妙,心中暗喜。

忙拔令在手,對兩旁一看:「哪位將軍往聚鐵山劫糧?」

  兩旁戰將聽說去聚鐵山劫糧,心裡都在想,我們長江作戰,個個踴躍,若說劫糧,則勞而無功,人人不願。

  因此兩旁聲息全無。

  孔明想,周瑜啊!有話直說,何必轉彎抹角。

老實說,江東人沒有一個大將肯去送死,唯有我肯冒這種風險。

  周瑜早已料到這些大將都不敢接令,因此轉過身來,面對諸葛亮:「啊!先生。

  孔明想,果然容不下現我。

回答道:「大都督。

  「兩國聯兵,還望先生相助一臂之力,往聚鐵山劫糧可好?」

  先生想,什麼好不好!不好也只能說好,不答應定然作違命論處,被他殺頭。

孔明回頭對魯肅看看,只見他頭搖得象貨郎鼓,叫我不可答應。

孔明明白,今日性命危險,不接令死在目前,接了令不等到明早也要陣亡。

  還是答應下來,尚可多活一會,所謂「生在陽間一刻,勝死陰府千年」,「好死不如惡活」。

  「亮願效大馬之勞。

」說罷,接令到手。

  「先生要帶多少兵?」

  孔明只得在心中苦笑幾聲。

我又不是戰將,帶了兵也無法衝鋒陷陣。

你周瑜只調兵不遣將,縱使兵卒再多,充其量也不過是做炮灰,多進一些死屍過江。

反過來說,你周瑜假使不發一兵一卒,我也只好去劫糧。

我索性做一個外行,看你給我多少兵。

  周瑜他也在動腦筋:我手下的大將都是名將,此去劫糧是專為孔明設下的陷阱,派些兵去,算我周瑜作為孔明的殉葬品,大將無論如何不捨得叫他們去送死。

就是小兵我也不能多給他,名日劫糧,實是送死,人死得越少越好。

看來至少要有一千小兵孔明才肯劫糧。

想到此地,周瑜也不考慮一下劫糧成功與否,便對孔明說:「先生,過江多帶三軍恐有不便,一千三軍夠否?」

  這種話虧得周瑜說得出,聚鐵山糧台上大將四十二員,曹兵十萬,這裡只有一千小兵,如何抵敵。

這筆帳怎樣算法?孔明想,就只當我帶領一千三軍去劫糧,如何抵抗四十二員將、十萬兵,這且不去管它。

退一萬步講,假設糧隊上只有米,沒有人,一千三軍每人背一石米,也只能動到一千石;背十石,只有一萬石;上山下山步履艱難,就算人人都是身材魁梧的大力士,每人背三石也背不了許多,現在聚鐵山有大糧一百六十萬石,這些人要背多少日子才能將大糧劫完?況且曹操在赤壁又不是死人,由你搬運不管事。

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

  不過我在此身不由己,儘管少,也不與他爭,就算翻了一倍也只有二千小兵。

還是做得漂亮一點,總歸劫不到大糧,何必爭多嫌少,樂得器量大,反話說到底,觸觸他的跟霉頭。

「足夠了,足夠了。

」意思是太多了,還可以少一點。

  周瑜信以為真,懊悔自己氣派太大,剛才給他五百兵可能差不多。

  你想,周瑜的心腸多麼黑,欲置孔明於死地,他是不擇手段。

但是孔明也不是好弄的,他有辦法在大家的意料之外絕處逢生,逢凶化吉。

  「都督,本軍師雖則帶兵一千,但是要準備三、五千,讓本軍師從中一個個地挑選。

」孔明說。

  周瑜想,從未聽到過有這樣點兵的。

好在小兵之中也點不出什麼名堂來,樂得慷慨點。

因此點首道:「聽便軍師。

  孔明起身告辭,手捧令箭下得大帳,口中還在自言自語道:「破曹兵百萬,誰料諸葛亮立此大功!」

  周瑜聽得孔明的自說自話,也不搭話,轉念道:對!

  劫糧成功確是莫大之功,可借不待成功便要成仁。

周瑜見孔明退出,隨即傳令退帳。

文武各自回營。

  魯肅跟隨周瑜到寢帳,忙問道:都督,為何命孔明前去劫糧?」

  「此乃本督一條借刀殺人之計。

  「唉!都督緣何又要殺他呢?」

  周瑜想起剛才孔明那種臨危不懼、鎮定自若的神態,不禁又有些奇怪起來。

看來孔明非但不擔心失敗,而且還胸有成竹。

他明知是計,卻又不顧性命。

好大喜功,這人實在不可理解。

他也不回答魯肅的問話,疑惑不解地問魯肅道:「子敬,爾看孔明劫糧可能成功麼?」

  魯肅也在為孔明的安5憂。

心想,難道孔明真的不怕死麼?可能他有護身之法。

一邊回答說:「都督,下官看來,劫糧定然成功。

  「怎見得?」

  「當年孔明只有九百五十兵,能燒博望、新野,敗曹兵二十萬。

何況眼下有一千三軍,個個精勇,豈不是成功在即!」

  孔明的用兵,周瑜早有聽聞,真是以一擋百。

況且孔明要在三、五千兵卒中精心挑選,更是銳利無比。

心想,何不命魯肅去打聽一下孔明如何點兵,我就可以知道他用什麼計策去劫糧。

「子敬,既然這樣,爾與我到江邊去打聽一下孔明如何點兵,如何向對江進兵。

回來告知本督。

  「嘖嘖嘖!」魯肅本當要去看一個仔細,現在周瑜命他前往,他二話沒說,轉身便走。

  「爾千萬不要與他交談。

」周瑜又叮囑一遍。

  「下官明白。

」魯肅嘴裡講明白,到了江邊,見孔明這樣點兵,早已忘了周瑜的關照,同孔明大攀談。

而且還掮了一個大木梢給周瑜。

這是周瑜萬萬料不到的。

  魯肅快步流星來到江邊,下一條小船,在參謀船不遠的地方停靠,看過去十分清楚。

  孔明接了令箭回到船上。

王四看見軍師手中的令箭,要緊問道:「軍師,捧令幹什麼?」

  「奉命曹營劫糧。

  「帶多少大將?」

  「一將全無。

只帶一千三軍。

  王四雖然是船上人,在於戈不息、戰禍滋蔓的年代裡,這一點點軍事常識還能懂得。

他聽了一嚇,覺得兵力大小好似飛蛾撲燈,玩火自焚。

  「軍師,一千三軍如何去劫糧?」王四倒替先生捏著一把冷汗。

  「不必多問,速去命軍政官到此。

  王四出艙,叫來一位軍政官到此參謀船上,然後在船頭放好座位一隻,先生坐定。

  軍政官上前,見孔明手捧令箭一支,不敢怠慢,見過孔明:「軍師,軍政在。

  「亮奉令劫糧,帶兵一千,爾速去調兵三千到此。

  待本軍師從中一個一個挑選。

  「是!」軍政官不懂這位走馬上任的軍師調兵遣將的規矩,心裡想,我做了這許多年軍政官,從未碰到過這樣點兵的主將。

要是帶兵十萬八萬也照這樣的點法,不等點好,敵人已經殺到了眼皮底下了。

正因為你是江夏劉備手下的軍師,又是我主孫權的嘉賓,得罪你不起。

所以,這軍政官接過孔明手中的將令,來到甘寧水營上調兵三千,回來交令。

  諸葛亮將令箭在艙中插好,命軍政官退走。

然後吩咐手下準備十幾條戰船停靠在參謀船的左首里,等會兒將選中的兵士,就叫他們跳到空船上去。

  不一會,三千水軍駕著幾十條大船朝這裡駛來。

孔明傳令停靠在參謀船的右首里。

孔明的船就在重船和空部中間,準備點兵。

  再說,停在江邊的那條小船上的魯肅遠遠望見這裡人聲鼎沸,船隻擁擠,一點不象點兵,倒有點象在發餉。

心裡想,不知孔明怎樣點法。

  孔明在參謀船上儘管呼么喝六忙個不停,然而冷眼裡早已望到了小船上的魯肅,知道他是來偷看我點兵的,所以也當作沒有看見魯肅。

心裡卻在想,周瑜心狠手辣要我的頭,看來不給他不行。

今日點兵是假,用計活命是真,我的一條性命全部託付在點兵上,盼望你魯肅上我當,到我船上大攀談,則我的性命還有希望。

  這班水兵,根本不明白諸葛亮的意圖,聽說要在三千人中挑選一千個,大家議論紛紛,說短道長。

張三說:「老哥啊,我們都是鄱陽湖訓練出來的精壯水軍,都督常常誇獎我們,怎麼這位軍師還要挑三揀四?這不是雞蛋裡挑骨頭麼?」旁邊的李四說:「兄弟,這位軍師也算劉備手下的大人物,怎麼會這樣外行點兵?我看他是徒有虛名,本領不及我家都督。

」還有人說:「諸葛亮用兵如神,曹操也見他懼怕幾分。

我們不要小看了他。

我們不管他怎樣點兵,人人要昂首挺胸,個個要精神飽滿,絕不能丟了我家大都督的面子。

」周圍的人聽得這般說,都齊聲應和:「對!對!對啊——」這些小兵都在想,諸葛亮是劉備的人雖然說聯兵破曹,與我們總歸不好算自己人。

今天我們都不能落選,落選就意味著不精壯,是酒囊飯袋,要被諸葛亮笑話。

老實說,精壯不精壯,外表是看不出的,本領要在戰場上才見高低。

可是今天諸葛亮外行點兵,以為我們是蹩腳貨。

那末,我們只有做些精壯的動作出來。

因此這些小兵都不約而同地手抱鋼刀,屏住呼吸,挺胸凸肚,瞪眼豎耳,等候這位先生點兵。

  孔明見此光景,心中好笑。

想想今天倒是要請你們協助配合,倘然一個個垂頭喪氣,沒精打采,我這點兵就點不下去。

不過也不要人人漲得面紅耳赤。

孔明想,讓我快點點兵吧,不然有些氣短的要一命嗚呼哉。

因此抬頭對面前定睛一看,只見一個小兵屏得眼睛發定,臉上青筋暴起。

  就用羽扇柄朝他一指,說道:「來!」

  經孔明這麼一指,那隻船里的小兵象滾開的水一樣沸騰起來,大家都以為先生看中了自己,所以你爭我奪,都要想跳到參謀官船上,一時爭執不下:「是我!」「是我!」

  其中一個小兵較伶俐,兩手分開前面幾個小兵,張開喉嚨叫道:「軍師,可是我否?」孔明想,這樣就可以弄清到底是誰了。

對著問話的小兵搖搖頭:「非也。

」小兵退下。

  後面一個接一個都問過,都不是。

後來那個被孔明點中的小兵踏出,孔明方才點頭說是。

這個小兵渾身骨頭輕,心裡想,三千之中,我被第一個點中,真是天大地大的光彩。

  只見他兩足一蹬,一個箭步躍過三丈來闊的水面,跳到參謀船上。

  孔明一看,心中暗暗稱讚:江東水軍銳不可當!一個小小的水兵能有這點本領,想必一般大將也未必能跳得這麼遠。

難怪江東三世基業無人動搖,原來兵精將勇,實勝過長江天塹。

  這個小兵來到孔明面前,雙膝跪下:「軍師,小的在。

  說完,喘息未停。

  「哪裡營上?」孔明問。

  「小的在頭營上紅旗隊第一隊。

  「家住何間?」

  「長沙。

  江東兵不一定全是江東人。

正象曹操手下文官武將一樣,各處都有。

  「今年幾歲了?」

  「小的今年三十歲了。

  人到中年,三十而立,正是精壯時期。

可是孔明把頭一搖,嘆了一口氣:「呀!惜乎啊!惜乎!」

  小兵聽說「惜乎」兩字,知道在自己的年齡上出了差錯,心裡想,三十歲的人,正是血氣方剛,有什麼可惜的呢?

  諸葛亮接著說:「年到三十,血氣已衰,非為精壯,退過一旁。

  小兵聽得這番說話,士氣一落千丈,來時雄赳赳,去時灰溜溜,從別的船上繞過去,在原來的地方站好。

四周的弟兄連忙匯聚過來問他:「我的哥,軍師說些什麼?」

  這個小兵有氣無力地說:「軍師說,年過三十已算衰老,不中用的了。

」大家想,大概軍師歡喜十幾歲的毛頭小伙子。

  孔明重又觀望水軍,見一個小兵也在不顧性命地屏息,指著他道:「來!」

  這個小兵也是身手不凡,雙足一踮,身輕如燕,一步躥上參謀船,來到船頭。

「小的在。

  「家住哪裡?」

  「南徐。

」是個本地人。

  「今年幾歲了?」

  這小兵腦子反應也很快,剛才聽說三十歲就嫌老了,我就說得小些:「小的今年一十九歲,一十九歲。

」他連說兩遍,以此來暗示自己年輕力壯,血氣方剛。

  不料孔明又是長嘆一聲:「唉!惜乎啊!惜乎!」

  這小兵想,完了,被他這連聲惜乎,我的霉頭觸足。

  三十歲嫌老,十九歲不知又有什麼說法。

  「年未滿廿,血氣尚弱。

非為精壯,退過一旁。

」孔明說。

  嘿嘿!一下子又太小了,倒說十九歲血氣還未養足,真正氣煞人。

這小兵受了一肚子的氣回到原地。

  孔明又將手中羽扇一指:「來!」

  「是!」一個小兵躥到參謀船上。

「軍師,小的在。

  「今年幾歲了?」

  老規矩,一上來就問年紀。

小兵想,三十說老,十九說小,我來個不偏不倚。

「軍師,小的今年二十五歲,二十五歲了、」說完,對孔明看看,二十五歲可中你的意?

  先生想,這個小兵倒很聰明,鑒貌辨色,隨機應變,以為二十五歲穩中我的意。

讓我來盤問一下:「家中可有別人?」

  「上無兄嫂,下無弟妹,只有一個老母。

  「老母今年幾歲了?」

  「六十八歲。

  孔明想,娘六十八歲,兒子二十五歲,相差這麼大。

  雖則也有老來得子的,但畢竟少得很。

著來這小兵是個滑頭。

  原來這個小兵把自己的年齡縮小了好幾歲,沒有將娘親的歲數也說小些,所以說謊說出了漏洞來了。

  「老母依靠哪一個?」孔明問。

  這小兵雙手朝胸貌一拍:「依靠小的。

  「唉!」孔明嘆了一口氣,頓了一頓。

  小兵想,不好了!恐怕這紕漏要出在老娘身上,故而呆在船頭,兩眼盯著孔明,不敢大聲喘息,聽他說些什麼。

  「惜乎啊!惜乎!沙場難免陣前亡。

爾若有三長兩短,老母依託哪一個?一命有關兩命,非為精壯,退過一旁。

  這小兵聽完,心想,果真被老娘拖住後腳。

軍師說,兒子一死,老娘餓煞,一個變兩個。

照你這樣說法,當兵的人要死得家中老鼠都沒有,寸草不留,方能投身沙場。

  再一想,孔明倒是為我老娘著想,心地善良。

雖然沒有選中,心裡倒也高興,所以就立刻退回原地。

  這時,孔明也在想,點到現在一個都沒有點著,再不點著個把,小兵們也要泄氣了。

其實他心裡在想,魯肅,你怎麼還不來?先生又把羽扇一拍:「來!」

  一個小兵跳了過來:「小的在。

  「今年幾歲了?」

  「二十五歲。

」小兵想,看來說二十五歲最妥當,既年輕,又血氣方剛。

因為剛才的小兵已說過,軍師沒有在年齡上找岔子。

  「家中還有何人?」

  「六親無靠。

  好!這小兵爽氣。

無牽無掛,生死無人過問。

孔明想,看在這個份上,就點中你。

因此,翹起一個大拇指對著小兵稱讚道:「精壯!精壯!實是精壯!站到那邊去。

」後用羽扇柄朝左首里空船上指過去。

  小兵聽得軍師已將他點中,渾身是勁,他手持一把刀,朝著那邊空船上神氣活現、大搖大搖地走去,好象在這三千軍中,就數他第一個精壯。

不過在這隻空船上站了好久,不見第二個人站過來,這小兵也沒有勁了。

心裡想,我這個精壯是靠「六親無靠」換來的。

就只有我一個人精壯又有什麼意思?難道劫糧叫我一個人去?心裡倒有點不寒自栗。

  魯肅看到這裡麼實在看不下去了。

他想,這些水軍都是大都督親自操練的,說不上舉世無雙,也好算當前的一支勁旅。

現在被諸葛亮橫點豎點,折騰了這麼長的時間,只點中一個小兵,這不是在心捉弄小兵麼?這樣糟蹋精壯,我在旁於心何忍?再一想,大概孔明用兵精通,點兵是外行,讓我上前和他談談,幫他一起點兵。

魯肅想到這裡,將周瑜剛才的叮囑拋入九天雲外。

忙叫手下喊住諸葛亮。

  手下奉命,雙手合成個「喇叭」形狀,放聲喊道:「軍師噯!請停一停,我家魯老有話對你說。

  孔明聽到喊聲,雙目斜瞟,望到小船上的魯肅向大船靠近。

孔明暗叫一聲:「好!踱頭上當。

」對著小船喊道:「來啊!」

  「來了。

」魯肅忙應和道,一邊靠攏大船,然後上船到孔明面前。

  「大夫到來何事?」孔明起身邊問邊向艙中走去。

  「下官問你劫糧能成功與否?」兩人進艙坐定,魯肅連忙問孔明。

  「別人不成,唯有本軍師馬到成功。

劫糧回來與大夫暢飲賀功喜酒。

  魯肅想,不要白日做夢了!你此去劫糧,必死無疑。

  說道:「軍師,一千兵豈能劫糧?」

  「本軍師並非去劫糧。

  魯肅想,這又奇怪了,明明周瑜發令劫糧,你在大帳接令,怎麼現在又不是去劫糧了呢?你不去劫糧,難道命你去赴宴飲酒?要緊問孔明:「軍師不去劫糧便怎樣?」

  「本軍師到今宵三更時分,備下曲筒火箭、火藥包、用火器具等,偷至放人糧窟,趁敵人不防,把大糧燒一個乾淨。

明說劫糧,其實是燒糧。

大夫你說成功否?」

  魯肅想,劫糧並非一定要去偷盜,只要燒毀、破壞,都在劫糧的範圍內。

再說,孔明的火攻確是厲害,被他燒著,人都來不及逃,何況這一座糧山如此龐大,一時如何能夠倖免!更兼曹兵數遭火災,已被諸葛亮嚇破了膽,更無大將敢與他抵敵。

況且此番是孔明出擊,偷襲糧寨,神不知,鬼不覺,放了火就跑,等到曹操聞訊,從赤壁趕到聚鐵山,孔明已經逃得無影無蹤。

魯肅越想,越感到此番劫糧必定大告成功。

莫怪他要在三千軍兵中精心挑選,以便放火後能迅速逃跑。

看來一千兵是綽綽有餘了。

但魯肅又問孔明道.「軍師,曹操常劫他人之糧,豈有不防別人劫他之糧?」

  「反而不防。

」孔明十分肯定地回答。

  「怎見得?」

  「常言道:『作竊之家,哪有備竊之理?』」做賊的人常偷別人的來西,從來不防備別人也要偷他的東西。

曹操一向善於斷人糧道,我今日就要去絕他之糧。

  「哈哈!佩服!佩服!下官告退了。

  「望大夫在周郎面前不必多言。

」明知你魯肅心直口快,肯定要把我的話傳給周瑜聽,所以特地關照你一聲。

  「明白了。

  魯肅答應一聲,要緊匆匆棄舟登岸,趕奔大帳去見周瑜。

  孔明見魯肅上岸離去,片刻之間,將一千水軍點滿,命其餘二千小兵回營,這裡準備起錨開船。

其實孔明哪裡是開船,他是在等候魯肅再次回來。

倘然一開船,就等於去送死。

  再說魯肅腳底生風,急急來到大營寢帳。

周瑜見他回來,忙打聽消息:「子敬,孔明怎樣點兵,如何往敵營劫糧,爾可打聽明白?」

  「大都督,孔明如此點兵,看得下官怒氣衝天,上船同他評理。

  周瑜想,孔明的點兵法倒是第一次聽見。

但我叫你去打聽消息不要多說多話,怎麼又跑到他的船上去了呢?問道:「談些什麼?」

  「我問他劫糧可成功否?他說,『別人不成,唯有我馬到成功。

』成功回來,還要與下官暢飲賀功喜酒。

  「一千三軍豈能成功?」

  「孔明他並非去劫糧。

他到今夜三更時,準備噴筒火箭、火藥包、用火器具等,到敵人糧營上,趁敵人不防之際,放一把大火,將大糧燒一個乾淨。

明說劫糧,實則燒糧。

你想,他善用火攻,豈不是成功在即?」

  周瑜聽完,恍然大悟。

莫怪他剛才下帳時說:「破曹兵百萬,誰料諸葛亮立此大功。

」我原想叫他去將大糧偷來,不料他別出心裁去燒糧。

偷糧是劫糧,燒糧也是劫糧,這一點我沒有想到,被他鑽了空子,立此奇功。

今日既然殺他不成,那末功勞不能被他得天獨厚,同樣去放一把火,他去,他得功勞;我去,功勞歸於我。

糧是軍中之膽,大糧被燒,曹操必敗。

一旦被孔明立此大功,日後江東百姓肯定這樣說:「破曹之功,全仗諸葛亮一把大火。

」甚至有人會說:「周瑜雖好,哪及諸葛亮的用兵!沒有諸葛亮,周瑜還可獨掌江東大權;有了諸葛亮,那就相形見絀的了。

  這樣,豈非反將我以往的功勞被通盤否定?周瑜想到這裡,又問:「子敬,曹操常劫他人之糧,哪有不防別人劫他之糧?」

  「反而不防。

  「何以見得?」

  「這叫『作竊之家,哪有備竊之理?』」

  周瑜想,孔明就是比我想得要深一層,各處都想得周密細緻。

這樣看來,一定不能讓他去。

快點叫魯肅再去一趟參謀船,將令箭收回來,說道:「子敬,你速去參謀船上,把將令收取回來。

本督帶兵一萬,命韓、周、徐、丁四將,前往聚鐵山劫糧。

」心裡還在想,孔明帶一千兵能成功,我帶一萬兵,再有韓當、周泰、徐盛、丁奉四員大將,成功更有保障。

  魯肅聽到周瑜又要收回成命,心裡想,都督啊,你的心跡不好。

人家孔明不避刀槍,為我江東出力。

要去立功,你聽說放火燒糧,就要奪取他的功勞,收回將令。

如今,孔明他會怎麼想呢?既有現在,何必剛才?不過再反過來一想,周瑜的做法也有道理,一樣的一樁大功十分容易,何必叫他去。

吳、劉聯兵,主要責任在於我們江東,孔明是劉備手下人,不過相助罷了。

我們江東要幹這一件事,燒這些大糧,還是有這點能力的。

再說,燒大糧,破曹操,這個功勞我們應該去得,不必驚動孔明。

魯肅想完,轉身向江邊走去。

  望著遠去的魯肅的背影,周瑜心急火燎,考慮著孔明肯不肯將令箭交回。

其實不必擔心,孔明面對無法解脫之厄,見你周瑜不識好大喜功之惡果,甘願到鬼門關去搶一樁烏有之功,豈有不放之理?

  魯肅一路急走,來到江邊,正巧此時孔明傳令開船。

  只見孔明站立船頭,魯肅要緊喊道:「啊!軍師且慢。

請停下,下官來了。

  孔明早巳料到魯肅要迴轉江邊,現在果然望見了他,所以故意傳令開船。

魯肅見此情景,急忙呼喚停下。

孔明聽得他的呼喊之聲,他故意裝得行軍倉促,對魯肅搖搖手:「回來再談吧。

  但是老實人急煞了,心想,都督已經回心轉意了,用不著你去了。

所以連連喊叫:「先生且慢!軍師慢走!」

  「貽誤軍機,本軍師吃罪不起。

」孔明一面說,一面關照手下停船。

  魯肅乘小船過來,跨上大船。

兩人進艙坐定。

孔明開口問:「大夫去又復來,何事?」

  魯肅哈哈大笑,只是不作聲,兩隻眼睛射牢了供在台上的令箭。

孔明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已經有數了。

但是又一本正經地催問;「到來何事?快講!」

  魯肅在無形中幫了孔明的忙,他還以為給孔明穿了小鞋,故而難以啟齒,吞吞吐吐。

他想,你叫我在周瑜面前不要多說,我卻先對周瑜講了。

現在命我收回令箭,搶去劫糧大功,真有點對不起朋友。

他呆了一會,只得硬著頭皮對孔明說:「軍師,都督要將令箭收回去了。

  孔明想,好哇!現在完全脫離了虎口,腦袋保住了!

  因此他心一定,做功十足:「亮命你在都督面前不必多言,緣何節外生枝。

  魯肅難以為倩,對著孔明訕訕的笑道:「嘿嘿,下官未曾多說。

  「本軍師一樁極大的功勞,斷送在你的身上。

」其實是:今日一場殺生之禍,幸得你來回奔波而解脫了,這是你的功勞!不過,這個木梢還是要你掮回去的。

「若令箭不給你拿去,以為本軍師為難足下。

」孔明又說。

  「是是是啊!」魯肅唯唯喏喏在和調。

  孔明把令箭從台上拿起,見魯肅伸手來接,剛要交付,又將令箭縮回。

嘴裡說一聲:「慢!」

  「為何?」

  孔明想,令箭雖然給你拿了去,但話要說明白,我沒有一點責任,都是周瑜在出爾反爾,一切與我無涉。

又因為你歡喜掮木梢,今天也要嚇唬嚇唬你。

「令箭大夫拿去,本軍師一切不管了。

  魯肅還不知孔明的「金蟬脫殼計」,想著周瑜耍的就是這支令箭。

既然令箭到手,當然我負責任。

故而他雙手拍著胸脯說:「一切由下官負責!」

  先生暗中好笑:你這胸脯不要拍得過早,等一會真相大白時,叫你懊悔都來不及。

他隨手將令箭遞與魯肅。

魯肅接令,藏進袍袖,起身對孔明雙手拱拱:「下官告退了。

  「慢!請問大夫,劫糧可要去否?」

  魯肅笑笑,回答說:「嘿嘿,要的。

  「誰人帶兵?」

  「我家大都督。

  「帶多少兵將?」

  「帶兵一萬,大將四員。

  先生想,我只有一千兵,他要一萬;我一無大將,他要四員,企圖巧奪天功為己在,真是存心不良。

孔明將面孔一板:「大夫,速命都督不去為妙!」

  「要是去呢?」

  「凶多吉少,有死無生。

  「一萬三軍……」

  「十萬也無用!」

  「韓、周、徐、丁四員上將……」

  「十員也無益!」

  「放火燒糧……」

  「難以成功!」

  「難道定要軍師去才能成功?」

  「實不相瞞,本軍師去也無濟於事。

  「啊喲——」魯肅想,剛才還說馬到成功,現在卻說去了要送命,這裡大有文章。

他感到自己肩上分量不輕,好象自己又掮了木梢。

不過再一想,不可能!明明見你開船發兵,信心百倍。

大概他去不成了,就用話來嚇我。

因此問道:「軍師曾言:『作竊之家,哪有備竊之理』。

  「爾差矣。

本軍師講:『作竊之家,哪有被竊之理』。

  「備?」

  「被!」

  聽孔明這麼一講,魯肅全然明白。

一字之差,意思完全不同。

就是說,做賊的人,怎麼會被人偷竊?做賊防賊,這是大家都懂的。

魯肅想,我又上當了,剛才胸脯拍得響,將一切責任都承擔下來,現在怎麼辦呢?

  孔明見魯肅呆著不響,又說道:「大夫,爾去轉言周郎,我命在於天,公瑾難以算計,還是速速同曹操交戰吧!

  再見了。

  孔明說罷,朝魯肅拱一拱手,往後艙而去。

  魯肅心裡想,你同我再見,我對誰去再見呢?他一路出艙而來。

老實人掮了幾次木梢,也學乖了。

他以為,這個木梢人人都看不穿,都要上當的。

既然現在上了當,要考慮一下如何回復周瑜。

他把自己當作一個經濟人,今日的這批貨色已進門,看來要蝕本,馬上轉手去販掉。

販給誰呢?當然只有販給老主顧。

這木梢開頭是周瑜叫我掮的,我送到孔明處,他不要,我只有還給周瑜。

魯肅想好之後,進得大營寢帳,來見周瑜。

  周期正焦急地等著回音,見魯肅神色不安、滿臉晦氣的樣子,估計他沒有將令箭收回,忙上前叫道:「子敬,爾竟來了。

  「來了。

」魯肅有氣無力地回答道。

  「令取回了麼?」

  「取到了。

  「在哪裡?」

  「哈哈哈!在這裡。

」肅從袖口中摸出將令,呈回周瑜:「都督,將令在此。

  「拿來!」周瑜喜出望外,要想伸手去接。

  「慢!」

  「啊?!」周瑜忙將手縮轉。

  「都督啊,令箭乃是你令我去取的。

今令箭已拿到,交還與你,下官一切不管了。

」魯肅學著孔明的說話。

  周瑜想,何必如此膽小怕事呢?我叫你去取回令箭,應該由我負責。

現在令箭已取回,功勞非小,讓我來壯壯他的膽。

因此,周瑜拍著胸脯說:「一切由本督作主。

  魯肅見周瑜將木梢收回,暗想道:你與我一樣,後悔莫及。

我就是拍了一拍,弄得如此狼狽。

所以把令箭呈給周瑜,心裡頓覺輕鬆。

  周瑜接令在手,吩咐說:「子敬,與本督調兵一萬、韓、周、徐、丁四將。

  「要他何用?」

  「本行前往聚鐵山劫糧。

  「都督,還是不去為妙。

  剛才見你興沖沖而去,又見你軟綿綿而回,現在的說話又是吞吞吐吐,十分不對頭,不知到孔明那中了什麼邪,也學得陰陽怪氣。

周瑜說:「本督有一萬三軍,豈有不成功之理?」

  「十萬也無用!」

  「還有四員上將!」

  「十員也無益!」

  「本督效學孔明去放火。

  「難以成功。

  「難道非要孔明去才能成功麼?」周瑜想,怎麼這踱頭長別人的志氣,滅自己的威風,專打退堂鼓,與我作起對來?

  「都督,實不相瞞,他去也要喪身的。

  既然大糧燒不成,為何不早些與我講,非要我問一聲,你答一句,叫我拍胸脯當不可?不過有一句話我記得清楚,你也賴不掉。

所以又說:「子敬講的:『作竊之家,哪有備竊之理』。

  魯肅對他笑笑:我們上當就上在這句話上,這也是孔明說話的奧妙所在。

回答說:「都督,下官剛才講的:『作竊之家,哪有被竊之理。

』對否?」

  「備?」

  「被。

  好一個「被」字,竟然偷梁換柱,實是妙計!周瑜想,這種刁鑽的說法,魯肅是想不出來的,肯定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

要緊問:「這許多說話是哪一個講的啊?」

  「實言相告,全是諸葛亮所講。

」我是出名的老實人,哪裡講得出這種話來。

  「唉!孔明啊孔明,本督不殺爾孔明,非為人也!」

  「都督,孔明說;他命在於天,都督難以算計,速速與曹操交戰。

再見了!」說罷,對周瑜一拱到底,轉身就跑。

就象做完生意一樣,唯恐他人東算西算要算出紕漏出來。

  二番殺孔明都成了泡影,枉費了這幾天的心機。

但是他根本無心與曹操交戰,還在想第三條計策。

周瑜插好令箭,在帳內走來踱去,苦思冥想。

忽而外面小兵進來稟報:「都督,今有樊口山劉皇叔命孫乾孫大夫前來犒賞三軍。

  周瑜得報劉備派人前來三江犒賞三軍,拍案而起,頓生一計。

心想,前幾天命諸葛瑾去勸降孔明,孔明不願棄劉備,他是有志之士,一旦投主,他要盡忠報效到底。

現在看來機會到了,我將劉備誘到三江,將其殺死,孔明沒有了主人,定會投順江東。

既然殺孔明未遂,就先殺劉備。

  劉備一死;孔明不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嗎?這叫「倒木盡根之計」,也稱為「斷水絕源之計」。

再者,殺了劉備,整個江夏群龍無首,必有大將投靠江東,任憑關、張如何了得,只得望洋興嘆。

周瑜打定主意,一聲吩咐:「來!傳話相請。

  再說,孫乾怎麼會突然來到江東的呢?原來,劉備聽從孔明之言,聞得三江周瑜扎兵,他便帶兵到樊口山屯紮。

  不料孔明走了這許多日子,杳無音信,因此感到忐忑不按。

  他想,孔明是今年三月里出山的,到我手下不過半年有餘,雖說我倆君臣情趣相得,然而畢竟時間太短,人心難測。

我劉備目前還很窮,不能與江東的孫權相比。

他去江東後,迄今音信渺茫,想必他在江東深得孫權器重,每日宴筵相伴,花天酒地,享盡人間歡樂。

況且他的兄長在孫權手下也十分得寵,此番弟兄相聚,更是難割手足之請,早已嫌我窮劉備家底薄,將我忘記了。

所以近日裡來,劉備輾轉反側,寢食不安,就命孫乾去三江口,明說犒賞三軍,實則是要把孔明帶回江夏。

我劉備窮雖窮,但漢事要興,迫切需要象孔明這種人來輔佐,不要想得家當,偷雞不著,反蝕一把米,將孔明送給孫權。

  其實,孔明在江東的日子也不比你劉備好過,雖則重掌兵權,實際上被人監禁在船上,行動不便,無時無刻不在提防別人暗算。

哪知道孔明受屈,卻被周瑜一個可乘之機,要在劉備的腦袋上動腦筋。

  未知周瑜設下什麼圈套,劉備怎樣過江遭害,且聽下回分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孔明罵死薛綜,眾文官都在袖手旁觀

孔明罵死薛綜,眾文官都在袖手旁觀。  孔明想,我越是緊張,他們越是得意。我應該及早拿出個主見來。他心裡雖急,可表面上裝得十分坦然,好象我是大漢軍師,罵死個把人不算一回事,即使我今天要殺掉薛老,也...

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最大收穫是啥?

諸葛亮下江東舌戰群儒,堪稱是《三國演義》最精彩的篇章。由此可以看出諸葛亮作為三國第一大忽悠的超強智力。那麼,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最大收穫是什麼呢?有人可能會說當然是孫劉聯合抗曹魏,火燒赤壁取得了偉...

眾文武見孫權退入內堂,全部退出去 大將中

 現在,君臣商量已定。孔明與劉備說,到了外面,你主公對魯肅說明,我諸葛亮過江,要由他擔保。我料到魯肅是江東的有名之士,只要他能負責的活,我便有泰山之靠,你說話中,口氣略微硬一些,也讓他肩上壓些分...

這正是:忠心本為君王生,微軀何惜皮肉碎

 曹操獲悉蔡中、蔡和回營,頓時心生一計。他想,兵書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我要戰勝江東,首先一定要掌握對方的情況。一江阻隔,探子不便,耳目失靈,消息閉塞,怎麼能打勝仗?現在二蔡回來,是個極好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