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想,今天都督的寢帳里有趣了,龍、鳳、虎三英聚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看到孔明的草船啟動,突然頭腦清醒過來了,決定立即派人追趕。

丞相對兩旁一看,要想問,哪位將軍帶兵追趕上前,奪回狼牙,生擒諸葛亮。

此話剛到喉嚨口,還沒有來得及講出來,急壞了一旁的徐元直。

徐庶想,孔明啊,你的膽子也太大了,騙到了箭就悄悄地走了算了呀,還要在眾目睽睽之下炫耀自己一番?現在曹操要派人追趕上來了,我料你船上沒有力量抵抗。

不過徐庶再一想,孔明這樣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什麼道理呢?大約他料想我徐庶反正一定會幫他的忙的。

既然他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那我倒不能拆他的爛污。

但是要我幫忙,我沒有別的本事,除非就是給曹操掮木梢。

倒是他剛剛掮過一個木梢,而且戳穿了,總不可能馬上再掮一個的呀!不過轉而一想,正因為剛才的木梢拆穿了,現在這個木梢他一定會掮──徐庶還有連環木梢呢!元直打定主意,急匆匆奔到曹操面前,高喊一聲:「啊呀丞相!」

  曹操喉嚨口的話,全部被這一聲喊嚇了下去。

回過頭來對徐庶一看,只貝他面色極其緊張,眼珠子發定。

曹操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竟要他急到如此地步。

因問:「元直,為何如此驚慌?」

  徐庶嘴巴在動,只是不講話,好象急得話都講不出來,對看曹操「啊呀──」地叫。

  「快講啊!」

  「啊……呀丞相,這……」

  曹操想,請你快些講好不好?光是「啊呀呀」地叫是什麼意思?你講完之後,我就要派大將去追了。

這樣耽擱下去,要被諸葛亮逃掉的,你是不是故意要放走諸葛亮?

  徐庶就是要拖延他的時間,好讓孔明逃得遠點。

但是,要達到這個目的,光靠「啊呀……」是不行的,曹操畢竟不是死人。

這只能暫時把曹操遏住,不讓他馬上下令去追,同時,把老賊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然後再把準備好的木梢拋過去,讓他去掮。

  「啊呀,丞相!」

  曹操想,何必這等親熱!弄了半天一句話都沒有講,丞相倒叫了三聲。

曹操乾脆不去催他了,耐足了氣聽他講些什麼。

  徐庶這才平一平氣,說:「丞相,我只道是『臥魚』出水,長江水族大會。

丞相也道徐某『言之不謬』。

你還說『是天神天將敲鑼打鼓』呢!所以,不能完全怪我的。

哪知竟是諸葛亮這匹夫的詭計。

他擅敢潛來百萬大軍營前,騙取丞相的狼牙,真是膽大包天,肆無忌憚!如今趁他逃遁未遠,請丞相速速命上將帶兵追趕上前,生擒諸葛亮,把草船上的羽箭統統奪取回來!」

  「這個……」

  曹操想,你羅羅嗦嗦講了一大篇,其實就是兩句話。

第一,你也剛剛知道這是諸葛亮的計,原來一直以為是「臥魚」。

這個事情已過去了,暫時不去提他,我已上了當,早晚要找你算帳,你不要再為自己辯解了。

第二,叫我馬上派兵去追。

這是廢話,我本來就要派兵將去追了,要不是你來纏繞不清,我早已派人追了一大段路了。

不過,且慢!現在你叫我去追,我倒要推敲一下了。

前腳剛上過你一個當,現在是不是又來一個木梢?所以,曹操捋著絡腮鬍子在揣測、琢磨。

  一旁的司馬懿對他看看:這不是木梢,應該聽的!見曹操還在那裡跋前躓後,猶豫不決,老馬迫不及待地走上前來:「丞相,速速命人追趕上前!」

  「狗頭!與我滾下了!」你們兩人一唱一和,搭了檔來給我掮木梢!

  司馬懿一聽,「唏!」一聲長嘆,心想,我被徐庶帶歪了。

  曹操重又打起瞟遠鏡對孔明的草船在仔細察看,考慮著究竟能不能追。

  徐庶生怕曹操不上當,還要再添油加醬放些佐料上去:「丞相,我料那諸葛亮一無埋伏,二無救兵。

丞相不必多慮,快追啊快追!」

  曹操想,不要把我當瘟生,騙了我的箭,還要折我兵將,我不來上你的當。

你說沒有埋伏,就是有埋伏;你說沒有救兵,就是有救兵。

喏,埋伏已經被我看出來了。

你看,諸葛亮船上插滿了我的箭,我派兵將追上去,他正好用我的箭來射我的人。

怪不得他方才講「加利奉還」,原來是這個道理。

而且孔明善用火攻,他船上堆滿稻草,都是引火之物,被他轟地一蓬火,又要把我的人馬燒得焦頭爛額。

還是識相點,少受些損失。

徐庶這傢伙的話果真聽不得。

所以,曹操對徐庶冷笑一聲:「老夫看來,不追也罷。

  「啊呀呀,丞相不追,實是可惜啊可惜!」

  曹操想,我懂的,你講可惜,是我的兵將沒有去送死!不過,曹操再冷靜頭腦仔細一想,不對呀!雖則孔明的船上插滿了我的箭,但他一時之間拔下來,再要整理好是來不及的,怎麼能放亂箭射我的將土呢?若說火攻吧,諸葛亮自己也在船上,火燒起來,他自己不是也要被燒死的嗎?總不見得他的火認識人的,專燒別人,不燒自己的?好象我曹操是做就的燒坯?算來算去不可能有什麼埋伏嘛。

那末再派人追?來不及了。

即使追上,也要追到江心了,那倒說不定真要碰上江東的救兵,我又要吃虧了。

  曹操想到其間,再次回過頭來對徐庶看看:你這個傢伙我總是吃你不准!聽了你的話要上當,不聽你的話又要上當。

曹操氣得無話可說,只得「嘿嘿」一聲苦笑。

笑什麼?笑自己掮了木梢說不出。

徐庶一再勸我追的,我自己不追,算是老資格,結果適得其反。

現在只得敲掉了牙齒往肚子裡咽。

  事實勝於雄辯,時間能夠檢驗是非。

到這時,曹操心中完全明白了。

回過頭來對司馬懿看看:你有道理!我早聽了你的說話,何致於喪失這許多箭!而且諸葛亮也早已束手就擒了。

現在,良機已失,後悔莫及!

  司馬懿見丞相在對自己看,他把曹操的意思領會錯了,以為丞相已經醒悟,命他去追趕諸葛亮呢。

他想,丞相因為剛剛說過「不追也罷」,如果現在馬上推翻的話,那就比朝令夕改都不如,變作朝令朝改了,有失體面、威風。

他知道我是主張追的,所以與我眉目傳情,叫我追上去,用小船追還可以追上。

  司馬懿聰明過頭,也不去問問曹操是不是這個意思,就把兩個兒子一拉:「兒啊,快走!」

  父子三人衝下江灘,跳上一條水上飛。

兩個小馬左右板槳揮舞,老馬抽出腰刀站立船頭。

小船劃出水營門,象利箭一般向江面上射去。

  曹操一看,怎麼回事?沒有我的命令,他們怎敢自說自話地追出去了?哦,他拎錯秤紐繩了,以為是我叫他去追的呢。

  那末曹操,你既然不要他們追,就馬上下令叫他回來呀!早已介紹過,曹操是個「老洋盤」。

曹操想,算了,他們願意去追,就讓他們去試一試。

如果追得上,抓住諸葛亮,那當然再好也沒有,就算是我暗示他們去追的;倘然空手而回,徒勞往返,我就治他們的罪,警戒警戒他們,否則他們將來還要老三老四膽大妄為呢。

這叫成則功過抵,不遂罪責懲。

  曹操腳踏兩頭船,來一個「半吊子」,這也是司馬懿氣得一走了之的原因之一。

  徐庶見司馬父子去迫,一點不心急,以為追之莫及。

  不料,你這下估計錯誤了。

雖則草船回去一帆風順,但畢竟分量重,吃水深,阻力大,哪及得上輕舟雙槳,如飛而來,眼看越追越近,越追越近……

  此時,大家正打著瞟遠鏡觀望,再說前面草船上──孔明看看沒有追兵前來,知道這又是徐庶在暗中幫忙。

心想,不來也就便宜了曹操。

孔明悠然自得地一會兒望望江景,一會兒轉過身來欣賞欣賞這二十一條插滿了箭的草船……

  艙中的魯肅聽說沒有曹兵曹將追來,心想,總算還好,那末我們兩人可以冷酒冷菜一路吃回去了。

所以招呼艙外的孔明,說道:「軍師,進艙來吧。

  「來了!」

  孔明正欲進艙,突然後面聲音來了:「呔!諸葛亮慢走,俺來也!」

  司馬懿喉嚨響亮,聲音順著風,送到艙內。

魯肅一聽,果然不太平,曹兵追上來了。

  孔明聽見喊聲,收住腳步。

心想,有人追來那也很好,倒要看看來者是何許樣人。

所以重新回過身來,對後面一望,只見一條水上飛疾駛而來,上面三個人,兩個小伙子,一個中年人,身上陸路總巡哨服飾,一個都不認識。

  司馬懿一看已近草船,速度可以放慢一點了,跟諸葛亮講明以後再抓他,使他服帖。

所以吩咐兒子讓小船就跟在大船後面,保持兩丈左右距離。

司馬懿站立船頭對孔明道:「諸葛亮啊諸葛亮,你的小小詭計豈能瞞蔽於俺!」

  孔明想,我這條計的確有人知曉的,就是徐庶。

若說瞞不過你,我卻不信。

倘然在迷霧出散之前你就知道是計,那我佩服你。

現在雲開霧散,一目了然,三尺蒙童也知是計了,你講什麼現成話?瞞不過你,我尚且船頭船艄插滿箭了,連我現在站都站在箭堆上,瞞過了你的話,那還要弄二十條船來裝呢!孔明對他笑笑說:「瞞不過足下,本軍師船上滿載狼牙,竟無插足之地,倘然瞞過足下,未知又當如何?」

  「唏!」司馬懿嘆了口氣,「諸葛亮,爾且聽了。

只因丞相被那廝徐庶的花言巧語蒙蔽,不信俺的良言。

倘若聽俺之言,早就將爾生擒活捉的了。

  孔明一聽,好大的口氣!你的本領與徐庶怎能相提並論?孔明對他搖搖頭,道:「亮不信。

  司馬懿想,我官卑職小,沒有名聲,你當然不相信。

而且事情已經過去了,你總以為我在講現成話。

那末,我把未來的事情講點給你聽聽,你就可以知道我不是吹牛,而確實有點真才實學了。

因此,他略一思索說道:「諸葛亮,我且問你,本月之中還有東風三日,大雨一場,爾又要施何詭計?」

  孔明聽見這兩句話,這才睜大了眼睛對司馬懿上下打量起來了。

心想,曹營上,除了徐庶之外,是沒有人懂天文的。

否則,我昨夜的計早就被他識破了。

而徐庶又絕對不會把這個秘密告訴任何人。

那末,肯定是此人自己觀測出來的。

這個傢伙樣子很粗魯,天文倒著實不錯,正是「看看不象樣,倒是個雕花匠」。

但不知比我究竟如何?待我來試他一試。

因此說道:「那末請問足下,東風何日起?大雨幾時降?」

  「這個……」我只知道月份,算不准日子。

若要盤駁,性命交託。

  孔明見他回答不出,心想,還好,你的天文比起我來還略遜一籌。

老實說,我早已看準,東風在二十日早上起,大雨是廿二日晚上降。

這兩個天時我都要派大用場的。

你既不懂,我也不同你談。

  孔明心裡有數,今後此人必是我在曹營方面的唯一對手。

那末,讓我來問他一下姓名,可以早有準備。

孔明把羽扇對他一指,道:「留名。

  老馬對兩個兒子看看:諸葛亮這傢伙多麼勢利!你們的老子如果不拿出點顏色給他看看,他根本不會來問你是張三李四的。

  「諸葛亮,爾且聽了,俺複姓司馬,名懿,表字仲達。

長子司馬師,次子司馬昭。

  孔明一聽,原來是司馬氏父子三人。

  不出諸葛亮所料,今後六出祁山時,就是碰到他,因此未能成功。

孔明在赤壁之戰期間,遇到兩個大能人,都是他一生的勁敵:借箭初會司馬懿,借東風相逢陸遜,陸伯言。

魏、蜀、吳都有傑出的軍事統帥,這也是天下長期不能統一,處於三分鼎立的原因之一。

  現在孔明想,既然你司馬懿有見識,怎麼還想來捉我諸葛亮呢?我勸你還是識相點回去吧。

我能被你捉牢,就不會來騙箭了;既然騙到箭,你就捉我不牢的。

所以,軍師對司馬懿講:「爾且聽了,識時務者為俊傑,知機變者稱英豪。

  司馬懿聽見這兩句話,把孔明的意思又理解錯了。

因為上面剛剛在談天文,下面接著講這兩句話,難怪司馬懿又想偏了。

他認為孔明是在指點他:既然你知道有東風和大雨,那末就是天意要敗曹操,非人力可挽救,你一定知道我要用火攻的,那你為什麼還要留在赤壁呢?還是知趣點,趕緊遠走高飛,否則也要一起燒進去的。

故而說,識時務者為俊傑,知機變者稱英豪。

司馬懿想,這句說話倒是金玉良言。

反正丞相也不相信我,留在這裡沒有好處。

那準定還是暫時退避三含,離開這裡是非之地,與你諸葛亮後會有期。

便吩咐兒子:「兒啊,返舟回營。

  哪知你老子很服帖,兩個小子卻不賣帳。

小兒子司馬昭想,我們追到了諸葛亮,大功可望成功,豈能就此空勞而回?丞相在瞟遠鏡中看得分明,他本來就一向歧視我們,今天我們又是未奉將令出營的,如果這樣空手回去,他非但要問我們私出大營之罪,而且還要以為我們私通諸葛亮呢。

這小馬也是十分厲害,曹操的心思完全被他料到。

他想,不如讓我來跳上大船去,要活的,把諸葛亮一把胸脯拖下來;要死的,板槳往他頭上一砸。

現在小船與大船相距不到兩丈,司馬昭把手中板槳在水中一划,小船躥上前去,同時,他高喊一聲:「呔!妖道諸葛亮,司馬昭來也!」

  魯肅在艙里一聽,啊呀不好,敵將要跳上來了。

  孔明一看,父親蠻識相,兒子不知趣。

使對他把羽扇招動:「你來啊!」

  魯肅一聽,你還要叫他來?真棘手?

  孔明想,我就是要請他來,不給他點手段看看,不知我的厲害。

  司馬懿知道苗頭不對,諸葛亮叫你去,決不會請你去赴宴。

連忙旋轉身來:「兒啊,且慢!」伸出雙手企圖把兒子攔住。

  司馬昭已經兩足一蹬,從老子頭上跳了過去。

  老馬重新回過頭來看時,兒子已經吃虧了。

  司馬昭看準距離剛好夠得上,一個騰步躍上大船的船艄,但是還抓不到孔明,板槳也還打不到他。

因為這種大船的船艄很大,孔明站在艙門口,司馬昭跳在艄尖上,距離他還有五、六步路。

小馬準備再往前面躥上一步。

不料這艄尖不牢呀!諸葛亮在出發之前叫王四把它鋸了下來,再重新釘上去的,只有兩邊敲了兩隻釘。

看樣子蠻好,其實與紙頭糊的差不多。

你跳上去的時候是用了輕功的,現在一百多斤重的分量是實實在在地壓在上面,再加上兩足一蹬,不好了,連人帶梢尖往長江裡面「轟隆通」栽了下去。

  諸葛亮一聲冷笑:「嘿……」

  曹操一直在打著瞟遠鏡看,一看,追上了!但怎又不上去捉?好象兩人在那裡大談其天?好,小馬上去了,「抓活的!啊呀,轟隆通!」──這聲音曹操是聽不見的,是他在腦子裡與司馬昭配台詞。

曹操想,這艄尖怎麼會掉下來的?諸葛亮果然處處設防,連艄尖上都有機關,可想而知,船艙里的埋伏不知還要有多少呢。

怪不他的膽子這麼大。

  徐庶一看,原來孔明不是依賴我幫忙,而是全靠這一點點小花樣。

  當時司馬懿剛剛回過身來,一看兒子已經跌入水中了。

嗐!我與你說跳上去沒有便宜占的。

諸葛亮這傢伙刁鑽促狹,連艄尖都會掉下來的。

  司馬懿今天第一次與諸葛亮交手,頭腦里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孔明此人十分狡黠詭譎,什麼念頭都想得出來的。

到後來,諸葛亮用空城計,司馬懿不敢進城,這原因雖然很多,但今天這個艄尖事件也是其中之一。

  現在司馬懿連忙叫司馬師把小船划過去救人。

知道小兒子沒有水性的,而且天氣這麼冷,救得遲了不是淹死,定要凍死。

  諸葛亮吩咐王四用竹篙把艄尖撈上來,帶回去修理。

王四這才明白軍師叫他把艄尖鋸下來釘上去的用意,原來有這樣的大作用的。

孔明回身進艙,與魯肅冷酒冷菜一路吃回去。

  司馬懿救起了兒子,三人迴轉赤壁,上岸見曹操。

丞相訓斥道,未奉老夫將令,私出大營追趕!恕爾初犯,暫不治罪。

司馬懿想,你這老賊,如果我捉住了諸葛亮回來,你就不講這麼一番話了!算了,不與你來計較,你也要被燒了,我也要跑了,不必與你扯什麼皮了。

於是,老馬便帶了兩個兒子回陸營本帳,去想脫身之計。

  曹操命手下檢查一下,一共射掉多少箭。

檢查結果,共射掉十八萬支。

這是一筆很可觀的損失,曹操埋怨于禁、毛階,枉為水軍都督,敵人的計都看不出來。

于禁、毛玠暗想,我們只好被你責罵,不敢回敬你:我們不生眼睛,只用五十人射箭;你自己也象個瞎子,再添二百小兵前來助射。

  此地水營上自由兩位都督指揮料理一切,曹操帶文武迴轉中軍大帳。

剛剛坐定片刻,司馬懿父子進帳見丞相。

說,我們未能抓住諸葛亮,實是有罪,我們要求將功折罪,報效丞相。

  曹操想,這傢伙的脾氣倒也倔強得很。

我方才只是要警戒警戒他,其實我知道他去追是好意。

既然他提出要求戴罪立功,那就隨他的便,反正他在我的面前,我也覺得看不順眼,便問,你們準備如何將功折罪?

  司馬懿說,如今你丞相損失了這許多箭,對我軍長江水戰十分不利。

因此,我們父子三人願意立即奔赴皇城,趕造二十萬支狼牙,然後馬上送到此地。

這裡的陸路總巡哨暫遣別將代理。

丞相意下如何?

  曹操想,我本則打算命人去造箭,現在你自告奮勇,那再好也沒有。

陸軍總巡哨又不是要緊之職,沒有多少事情好做的,命人代理一下好了。

所以丞相一口同意。

  老馬接了令箭退出帳去的時候對徐庶看看:我這就走了,火燒赤壁是肯定的了,曹操這份人家就拜託你了。

這樣,你的木梢只管一五一十地給他掮好了。

  徐庶對他望望:你放心,即使他一份人家弄不光,至少半份可以包在我身上的。

  元直看著老馬揚長而去,非常歆羨。

心想,這傢伙倒比我門檻精。

我早就要想溜了,但是至今還未想出一條完美的脫身之計;他倒眼睛一眨,已經滑掉了。

當然,他的脫身計要比我便當得多。

他是暫時避避風頭,今後仍舊在曹操手下混飯吃的,而我是要一勞永逸,一去不復返的;再則我娘親的墳墓在許昌,我一走,曹操一定要毀墓暴屍;要使娘的墳墓能夠保全,我就必須走得不讓曹操知道。

因此,我這條脫身之計很難想妥。

  徐庶最終也沒有想出這條計來,直到龐統過江獻連環計時,才面授與他。

  那末,司馬懿是不是真的去造箭呢?是的。

但他造好了二十萬支箭以後,並未送到赤壁來。

他早已料到曹操馬上就要敗歸許昌了,所以就在皇城等他。

果然,到十一月底,曹操大敗而歸。

司馬父子出城迎接。

對丞相說,我們二十萬支箭已經造好,正預備送到赤壁來。

曹操此時完全明白他的用意了,對他笑笑:我當你是鯁頭,結果是個滑頭!你知道我要吃敗仗,所以先溜了,到皇城裡避風頭,此番的苦頭一點都沒有嘗到。

然而,你司馬懿本領越大,曹操越是忌恨你。

  丟下赤壁不提。

再說孔明回到江東,在西山江邊停船,與魯肅一起離舟登岸。

踱頭回身一望,哈哈大笑,船上的箭簇簇擁擁,多得不得了。

魯肅連忙趕往箭廠里去報喜。

  箭匠們連續工作了半日一夜,個個累得筋痠骨痛,疲乏不堪。

現在見天已大亮,孔明軍師交令的時間已到,大家憂心仲仲,議論紛紛:諸葛軍師待我們不錯,給我們吃了兩天酒。

但他今天交不出十萬支箭是要殺頭的!我們算得拚命賣力了,到現在也不過造了八千支,而且都沒有裝配起來。

怎麼辦呢?正在此時,只聽得一聲痰嗽。

大家抬頭一看,是魯大夫。

連忙起身迎接:「魯老!魯老……」

  魯肅問道:「爾等造了多少?」

  「我們造了八千。

  「嘿嘿,好慢哪!」

  「魯老,你說這話太沒良心啦!本來三天只能造一萬,現在半天一夜造了八千,你還說我們慢,那要怎樣才算得上快呢?」

  「哈哈!下官與軍師一夜之間造了十餘萬支。

  箭匠們以為魯大夫與他們打趣,所以個個搖頭,不相信。

「魯老,你在說笑話吧!」

  「爾等不信,前去觀看便了。

  「哦?!」

  大家半信半疑,跟著魯肅出箭廠,到江邊。

舉目一看,果真有數不清的箭,看得大家又驚又喜。

一個箭匠跨到船上,拔下一支箭來一看,燕尾箭頭,黑漆箭杆,火烙一個「曹」字。

這是曹營上的箭呀!連忙來問孔明:「軍師,這是曹營上的箭呀!」

  「正是。

  「哪裡去弄來的?」

  「不必多問。

速速將箭綑紮起來。

  箭匠們個個興高采烈,立即與老軍一起把稻草里的箭都抖出來,一層一層好多層呢。

凡是完好無缺的,統統理起來,紮成捆。

一百支一小捆,一千支一中捆,一萬支一大捆。

總共十二大捆半左右。

大約只有千餘支箭在不同程度上有損壞的。

孔明命箭匠去修理。

這時箭匠們才明白,軍師叫我們造的箭是專供修配用的。

  先生吩咐老軍把箭抬到都督營里去。

又對魯肅講,請你把借來的東西一一歸還黃老將軍,並代我謝謝他。

然後你先去見都督,我隨後就來。

說罷,軍師上船,叫王四把這艄尖修理好,把我的大旗升起來,把魯大夫的旗幟去還掉,再把船開到水營里老地方停泊,一切安排停當,這才拿了令箭上岸去交令。

  大都督今天升帳特別遲。

他想,反正孔明的腦袋穩穩到手了,落得大方一些,延遲那麼個把時辰,讓大家看看,我對諸葛亮是何等寬容。

所以,到太陽升得老高,才吩咐升帳:帳上氣氛非常緊張,眾文武個個神色陰沉。

周瑜坐定身軀,就把軍令狀往虎案上一攤,準備下令軍牢手去把諸葛亮押上帳來。

  正在此時,魯肅來了。

踱頭近來受了諸葛亮的影響,多少也變得有點滑頭了。

心想,我倒要來試試大都督看,如果交不出十萬支箭,是不是真的要殺諸葛亮,所以裝得愁眉苦臉,低著頭蹣跚上帳。

  周瑜見魯肅到來,心想,今天能不能殺掉孔明,只要看踱頭的神態如何,因為殺諸葛亮就象殺他的親爹娘一樣。

只見魯肅哭喪著臉,步履沉重,周瑜知道,今日諸葛亮必死無疑了。

  魯肅走到虎案前:「都督,下官有禮了。

  「子敬,孔明造箭怎樣了?」

  周瑜這句話是表面文章,明知孔明造不好。

  魯肅搖搖頭,道:「他半支也未造就。

都督意欲將他如何發落?」

  周瑜想,那還有什麼好客氣的?「軍令狀在此,理當斬首。

  「看在下官份上,就饒了他吧!」

  踱頭做功不錯,還要討情。

  周瑜居然上了他的當,更加以為把握十足了。

心想,今天不殺孔明,更待何時?

  「噯!子敬,王法無親,軍法無情。

休得多言,退下了!」

  魯肅心中暗暗好笑:你別神氣活現,孔明的腦袋你真砍他不動呢!

  踱頭剛剛退到文官班中立定,外面聲音來了:「哎嗬!吭嗬……」只見一批老軍扛著大捆大捆的箭來到帳上,往中間一放,抽出槓棒,個個汗流滿面,氣喘吁吁。

  周瑜曉得苗頭不對,急忙問道:「老軍們?這是做什麼?」

  「回大都督,是諸葛軍師叫咱們送來交令的。

  啊!果真是諸葛亮的。

周瑜轟地站起身來,手搭雉尾,半個身子探出虎案,瞪大了眼睛對這些箭一看,全是曹營上的貨色。

怎麼諸葛亮會有這麼多曹操的箭的呢?孔明的事情只要問魯肅:「子敬!」

  魯肅笑眯眯地走上來:「都督。

  周瑜一看,這老實人跟了諸葛亮也學壞了。

口還未開,先嬉皮笑臉,恨不得打他一個耳光!

  「子敬,這許多羽箭從何而來?」

  「都督,實不相瞞,孔明奉令造箭,軍令狀限期三天。

他今日開工酒,明日完工宴,儘是故布疑陣敷衍。

到了昨日傍晚,老軍、草船一應俱全,會同下官前往赤壁江邊。

江上濃霧瀰漫,曹操虛實不辨,認作長江『臥魚』,不敢派兵將近前,只是大放亂箭。

十數萬支狼牙,僅在半夜之間。

哈哈,都督!這叫軍師奇才天下少,草船借箭史無前!」

  魯肅這番說活,聽得帳上文武面面相覷,驚嘆不已:孔明真是天下奇才。

我們大將武藝再好,也不敢孤軍深入到曹營面前去;即使去了,也沒有用。

他手無縛雞之力,帶一批七老八十歲的蒼頭,居然能在曹營中騙回這麼多的箭。

實在令人欽佩!

  周瑜坐在那裡也聽得不寒而慄,毛骨悚然。

要想埋怨魯肅,你為什麼要跟了諸葛亮一起到赤壁去。

但是轉而一想,此事也怪他不得,是我自己欠考慮周全,叫他去看住諸葛亮,不要被他逃跑。

如果我再埋怨踱頭,被他發起踱勁來,反而被他搶白一頓,眾文武也不服。

於是,都督吩咐將這些羽箭分發到三座大營上去。

  就在此時,孔明一手捧令箭,一手執羽扇,飄飄然踱上大帳,一路上口中念念有詞。

在嘀咕些什麼?只有他自己聽見:「濃霧瀰漫布疑,草船借箭駭聞;東風凜冽抽身,赤壁染紅驚魂;大雨滂沱掠地,漁翁得利三分。

  本月內的三種氣候的變化能派什麼用場。

孔明都已經算好了。

邊咕邊走到虎案之前,「都督,亮交令了。

  諸葛亮雙手把令箭呈上。

  周瑜對他看看:你這個人的本領高深莫測,借東西不分敵友,手到拈來。

我今後無法與你交戰的。

周瑜對他既恨又怕,心裡咬牙切齒,表面上只好假惺惺地與他客套:「軍師奇才,本督佩服!」

  「略施小計,何足為奇。

  周瑜想,你口氣好輕飄啊!這樣的計還是小計,那怎樣才算得上大計呢?

  孔明倒並不是驕矜,也不是謙虛,更不是故弄玄虛,對他來說,向曹操借數十萬支箭根本不能算是大計。

他想,象借東風這種範圍就大了,可以稱之為大計,但此話絕對不能同你講的,說穿了我要溜不掉的。

  周瑜接過令箭,道:「先生坐了。

  「謝坐。

」孔明一旁坐下。

  都督對虎案上的軍令狀看看:只好還給他了。

初四拿到時如獲至寶;今天已成廢紙,分文不值。

他拿起軍令狀對孔明說:「軍師,軍令狀在此。

  孔明想,量你也不能不給我。

接到手裡,對旁邊的值帳官道:「來,焚化了。

」說著,把軍令狀往地上一丟。

心想,當了你周瑜的面,燒給你看:這種東西對有本事的人來說,本來就是一張廢紙。

  按理說,今朝不傷一兵一卒得此十餘萬良箭,乃是孔明的莫大之功,也是三江的莫大之喜,周瑜應該宴請孔明吃賀功喜酒。

但周瑜想,你前兩天已吃暢了酒,今天就不給你吃了。

但此話又不能明講。

所以周瑜側過身子,既不開口,又不退帳,要想冷待孔明。

心想,諸葛亮是聰明人,看到我這個樣子,知道不擺酒了,就會不引而退的。

  須知,這桌酒事關緊要,非吃不可,不吃,赤壁就燒不成了。

  孔明一看,你倒老毛病又來了,上次長江初戰大獲全勝,你也這個樣子,當時我也沒有心思吃酒,故而馬馬虎虎。

今天又想賴了,你不象一家大都督,倒有點象一個小潑皮,專耍賴我的帳。

這次沒有那麼便當了。

孔明站起身來,對周瑜一躬到底,口中連稱:「是是是。

  周瑜回頭對他看看:誰與你說過話,這般打拱作揖?莫非有毛病不成?

  「謝大都督為亮設宴賀功!」又回頭招呼魯肅,「大夫請哪!」

  踱頭自然附和:「軍師,請!」

  周瑜想,怎麼天下奇才也會耍無賴的?老你的臉皮!我什麼時候說過請你喝賀功酒的?但又不能說沒有吃。

只好跟著和調:「先生請了。

  眾文武退出帳去。

周瑜同孔明、魯肅進寢帳。

須臾,一桌酒肴放好,三人坐下飲酒。

周瑜問諸葛亮,先生難道事先知曉昨夜有大霧麼?軍師說,我在上半年就推算到了。

周瑜又問,那末,本月之中天氣還有什麼變化麼?孔明想,還有三天東風,一夜大雨。

但這是性命攸關的事,不能告訴你的。

便說,本月之中平平而過,與往年一樣,並無什麼變化。

周瑜想,我別的本領都不差,就是不懂天文。

要想向孔明請教,請他傳授天文,但身為都督,此話難以啟齒。

孔明吃透他的心思,便說,都督若不見笑的話,等待此番破了百萬曹軍之後,我將天文一道說與都督知曉。

這是諸葛亮的緩兵之計,希望周瑜看在這一點上,暫時不要再動殺機,讓他太太平平借過東風,然後逃回樊口山。

周瑜聽了孔明此活,捉摸不透他是真心還是假話,也隨口敷衍道,今後本督自要請教先生。

魯肅聽了很高興,心想,你們兩人一直這樣相敬相愛就好了。

此番我們孫、劉聯兵,共破曹軍,你們兩位統帥都是大才,而且也都年輕,理應互相請教,取長補短。

尤其都督,更應該多向孔明求教。

這樣,你的本領還能更進一層。

魯大夫總是想好的一面。

  諸葛亮一面虛與委蛇,一面在動腦筋。

心想,自到三江以來,我對你周瑜的功可謂不小。

零零碎碎的事情不去說它了,光講大的就有好幾件:十月三十長江水戰,我代你都督指揮,破了敵軍的船尾炮;十一月初二,你夜探敵營,我派甘寧來搭救你的性命;十一月初七草船借箭,到曹操那裡去取了十多萬支箭,資助於你。

樁樁都是大功。

你周瑜非但不見好,反而處心積慮要害我,你別以為這一桌賀功酒就可以把前欠一筆勾銷了,我都記在心裡,回到皇叔那裡之後,都要和你一一清算的!但是孔明又覺得遠水解不了近渴,將來算總帳是將來的事,眼下最好就能先出一口氣,給他一點報應。

怎麼出呢?他是我的上司,我又不好貿然得罪他,除非另外請一個人來代我出出氣。

當然,魯肅萬萬不敢惹他的。

有沒有這樣的人呢?有的,而且早就應該到三江口來了。

因為赤壁戰爭的形勢,此人完全明白,知道這裡需要這樣的人,而且這人也一定很想趁此機會來露一手,顯顯能力。

倘然此人來到三江,雖然主要是來幫周瑜的忙,但順便也可以幫我出一口氣。

為什麼到此時還不來呢?

  正在這時,小兵報進寢帳:「報稟都督,營前來了一位道長,自稱襄陽人氏,姓龐名統,表字士元,要見都督。

  周瑜聽說龐士元駕到,不禁喜出望外。

心想,人道是,伏龍、鳳雛,得一而定天下。

如今兩個都到我這裡來,何愁曹兵不破?但是這個鳳雛先生我久聞大名,從未晤面,連間接的交往也沒有一點,他今天怎麼會到這裡來的?倒要問問諸葛亮呢──「軍師,可知鳳雛先生怎樣到此?」

  「這個……」

  孔明想,他是來幫你忙的。

但既然要來,為什麼來得那麼遲呢?哦,明白了。

看來龐統已經到孫權那裡去轉過一圈了。

孔明對周瑜看看,嘿嘿,你別高興!龐統很可能是受了孫權的氣,來找你周瑜出氣的。

──嗨!完全被諸葛亮料到。

  龐統籍貫襄陽。

今年三十二歲,自幼父母雙亡,全仗叔父龐德公扶養長大,並傳授他一身本領,天文、地理、兵書、戰策無不精通,故而在小輩中稱為鳳雛。

今年曹操得了襄陽,特地相請龐統三次。

龐士元不願助曹,一走了之。

此人才能確是出眾,可惜脾氣不好,驕傲狂妄,胸襟狹窄。

他聽說孔明火燒博望、新野,屢敗曹操,「臥龍」兩字威震天下,便心生嫉妒。

於是,決定出山,也找個主人,顯一下身手,讓天下人看看,鳳與龍到底孰高孰低?

  那末去投靠誰呢?劉備已經有了孔明在彼,兩人同幫一個主人,比不出上下的;再說,他已占了先手,把軍師的位置搶了,我再跟去,最多當個副軍師,他做面子,我做夾里?不是已經顯得我低他一等了嗎?不去。

最近,龐統得悉曹操兵屯赤壁,引起南北交兵。

心想,機會來了。

倒不如讓我到江東去相助孫權。

此番他們必用火攻敗曹,那是少不了我龐某的。

曹操這許多戰船如何燒得乾淨?必須叫他連在一起。

獻這連環計者,非我龐統不可。

  但是,孫權手下有個周瑜,此人名聲不小,資格很老,聽說十三歲就披髮為將,在江東已歷兩朝,與孫權又是親戚,樹大根深,不可動搖。

那末,難道他當都督,我做副都督,甘願做小嗎?不行。

然而再一想,不要緊。

周瑜雖然年齡不大,但他久患咯血之症,毛病相當嚴重,加上當了數年都督,勢必嘔心瀝血,操勞過度,尤其此番赤壁破曹,自然勞神費力,更耗心血。

這樣看來,此人的壽數不會太長的了。

而且據說此人的面相不好,常言道:「面如板鼓,年紀不過卅五。

」即使算得寬一點,也最多活到三十六歲。

只有兩年時間了,快得很。

他一死,我就可以當正都督了──龐統猜周瑜的壽命倒猜得很準。

但他不知道自己也是三十六歲死的。

所謂「死日不得知」,便是此人。

因此,他就帶了一個小僮,徑至南徐,來到吳侯府前,高聲喊叫:「門上有人麼?」

  門公一看,嚇了一跳。

  因為龐統相貌生得醜陋,所謂「五嶽朝天」:沖額角,抄下巴,高顴骨,翹嘴唇,招耳朵。

皮膚烏不三,白不四。

鬍鬚蓬蓬鬆鬆。

身材長得矮小,而且沒有頭頸的,一個大腦袋直接擱在肩膀上,好象酒罈上放了一隻西瓜。

如果後面有人叫他,他不能把頭別過來看的,非要連身體一起轉過來不可。

這一點,他正好和司馬懿相反。

  門公見龐統頭戴道巾,身穿道袍,腰束絲絛,覺得此人十分落拓。

這件道袍冬天當罩衫,夏天光身穿。

吃了東西從不洗臉,嘴巴用手抹,手往胸前搋搋,就算了。

擦得胸前象護心鏡那麼一塊。

道袍穿得發脆了,下擺磨出了一排鬚鬚。

他乾脆撕去一條。

年數一長,道袍短了兩尺,吊在膝彎里。

一條大腳管褲子倒很長,又不肯系得高點,拖到腳背上。

現在看倒有點象新式的喇叭褲子、短風衣。

這身打扮體現了龐統的性格。

他是不是穿不起新的?不是的,他是故意如此。

他認為:一個人衣衫穿得再好,也可能是一點不值錢的,我肚子裡滿腹錦繡,外表根本不需要好看。

識貨的人自會來請教我,只看衣衫不看人的人,我也不要理他。

龐統左臂上挽一個包裹,包裹里三本兵書,一張七弦琴,一口鐵鏽的劍。

右手拿一把鵝毛扇。

身材雖則矮小,但挺胸凸肚,趾高氣揚。

站在吳侯府前,放開嗓門連連叫喚:「門上有人麼?」

  門公連忙上前問道:「請問先生尊姓大名。

  龐統一聽,已經有氣了:我這種人還要問名字?

  其實你額上又不寫字的,人家哪裡知道你就是鳳呢?高傲過頭的人往往會這樣瞎多心的。

  龐統沒好氣地答道:「你且聽了,我乃襄陽人氏,姓龐名統。

  名氣確實大。

門公聽見「龐統」兩字,頓然呆住了。

哎呀,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鳳啊?但是看看他這副模樣,又有點懷疑。

便問:「莫非鳳雛先生?」

  「豈敢!」

  「請少待。

  門公連忙轉身進去稟報。

  孫權聽說「鳳凰」飛來,立即帶領眾文武出接。

一路出來時,孫權在想,孔明這條龍我已經見過了,確實超塵脫俗,飄飄道骨仙風,那末這隻鳳大概還要漂亮。

哪知跑到外面一看,哎喲!象跌散的鋪蓋那麼一隻。

孫權連忙扭過頭去。

  龐統又是一氣,你嫌我難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我外表難看,腹中漂亮著哩!

  不料,你這副尊容到處不受歡迎的,別說是孫權,到三江口周瑜一見,也把頭別轉;到赤壁獻連環計,曹操算得愛才,對面相十分馬虎,見了也不甚痛快;最後到荊州投靠劉備,皇叔叫他到耒陽去做知縣官。

也還是吃了這面孔的虧,否則這樣的大名人,怎會去做一個小小的縣令?

  現在,龐統見孫權把頭一別,他已經對孫仲謀有反感了:此人以貌取人,不足與謀。

  但孫權轉而一想,龐統畢竟是天下名士,到我這裡來也是看得起我,對我一定有利。

所以孫權還是把他接到裡面,並行一禮,分賓主坐定。

孫權便問:「請問鳳雛先生到此何事?」

  龐統想,這種話多問的。

我既然來見你,自然是來幫你的忙,不見得來吃白飯?別人請我都請不動,現在我送上門來,也算屈尊俯就的了,你倒反而還要挑剔我的容貌。

龐統心裡有了氣,講出話來就粗聲大氣:「聞得吳侯招賢納士而來。

  仲謀又問:「以先生看來,曹操何許樣人?」

  「此乃國賊,何用多問!」

  「那劉備何許樣人?」

  「孤窮之夫,天下聞名。

  「那末我孫權呢?」

  「碧眼小兒,人所共知。

  孫權想,你不象鳳凰,象只烏鴉,亂叫一通的。

但吳侯度量大,也只是付之一笑。

又問:「請問先生,周都督何許樣人?」

  「周郎亦是小子耳!」

  「那末孔明先生本領如何?」

  「諸葛亮末,這……還好。

  其實他看得起的就是諸葛亮,只是嘴上不肯承認。

  孫權反問道:「那末鳳雛先生,如此說來,當今天下一無能人?」

  「還有一個。

  「何許樣人?」

  「龐統。

  孫權想,原來也不過是個吹牛大王。

  龐統這是故意的。

因為你孫權目中無人,太輕視我了,我就在你面前自我標榜一番。

我是天下第一個能人,你自己這雙綠眼睛有眼無珠不識人。

  孫權聽了龐統這番話,別的還能忍受,包括講他是碧眼小兒也不動氣,唯獨是稱周瑜為小子,孫權最有氣,他把周瑜當作寶貝,神聖不可侵犯。

所以對龐統說:「先生,你來相助孫權,權自是十分感激。

然而此事權不能作主,你須往三江口面見周都督。

  言下之意,你說周瑜是小子也罷,說自己是天下能人也罷,你要在這裡立足,非要到小子手裡去翻個跟斗,得到小子的同意不可。

  龐統完全明白他的意思。

心想,那好吧,我就到三江口去跑一趟,去會會他,領教領教這位大都督到底有多大的能為!

  龐統起身要走,旁側張昭一看,孫權這樣對待能人有所不當。

連忙湊上前來與孫權耳語道,吳侯,你不可知此簡慢於他。

不管怎樣,他是當今天下一隻鳳,名望極大,得罪他一個,恐怕要失去一批賢士之心。

再說,如果他與我們一憋氣,跑到赤壁去助曹操,對我們更是有百弊而無一利。

我看,還是請他到裡面去飲幾杯酒,席間再盤駁一下他的才能。

倘然果是名不虛傳,那就應該重用。

  孫權聽了,覺得張昭言之有理。

便說:「鳳雛先生,請到裡邊用酒。

  龐統何等聰明,知道這頓酒是咬耳朵咬出來的。

心想,這種酒誰人要吃?憑我這「鳳雛」二字,到處有酒吃,根本不在話下。

所以一口回絕道:「不勞破費,龐統告辭了。

  孫權想,不吃拉倒!隨你的便!所以也不客氣地說:「恕不遠送!」

  兩個人好象吵翻了分手的。

  龐統離了南徐,攜小僮直奔三江口。

受了孫權一肚子的氣,來找周瑜出氣了。

  周瑜哪裡想得到會有這樣的事情?只是覺得龐統來得有些突然,所以問孔明可知曉他的來意。

  諸葛亮深知這位朋友的脾氣,故而一猜便中。

但是假裝不知,對周瑜搖搖頭。

  周瑜想,我知道你孔明對我懷恨在心,但不能發作。

不知你與龐統是否熟悉?如果是老朋友,我就要提防你們兩人搭了檔來算計我;倘然你們不相識的,那我就可以放心的。

待我來問問孔明:「軍師,你與鳳雛先生可相識否?」

  孔明想,說什麼可認識,我與他是熟得發爛了!未出山之前,我們經常在一起,他的叔父也是我的老師之一,我與他還是師弟兄呢。

但是你周瑜問我這句話的意思,我完全明白。

雖然今天龐統本來是來找你出氣的,我根本用不著與他串通什麼機關,但是你一聽說我們是朋友,你就要防備的,以為我叫他到這裡來尋你出氣。

因此答道:「都督,來者鳳雛,亮但聞其名,惜乎未見其人。

  周瑜一聽,放心一半。

隨即招呼孔明:「那末軍師,你我同到外廂,迎接鳳雛先生。

  「都督請。

  周琉又對魯肅招呼道:「子敬請哪。

  「大都督請了。

  三人站起身來,周瑜在前,魯肅緊跟,孔明見他們走出寢帳,重又坐了下去。

周瑜一點不知道孔明沒來,還以為他跟在後面呢。

因為周瑜知道他走路慢,腳步輕,不大聽得見聲音的,所以並不在意,只管向外面踱去。

  孔明為什麼不出去呢?他想,龐統此番來尋周瑜出氣,當然主要是舌戰。

龐士元的口才可算獨一無二,唯有我還能克得住他。

過去在山林中,我們閒時也時常要鬥嘴,因為口才也是要靠經常鍛鍊的。

每當龐統壓倒眾人,滔滔不絕之時,只要我在旁冷冷地說一句,就可以頂得他張口結舌。

但是,他今天初來乍到,不明白我與周瑜之間的矛盾,以為我們是一條陣線的。

為了不讓我幫周瑜的忙,他就首先要設法把我說倒,本來他講任何說話我都可以對答如流的,但在目前的情況下,有一句話我要被他說得啞口無言。

那就是說我到江東來的目的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這句話我無以回答。

雖然這一點周瑜也早就清楚的,但他只能放在心裡。

因為既然是孫、劉聯合,他在沒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下,就不能講這個話。

而現在被你這第三者來一說穿,這就變成了確有其事了。

單憑這一點,周瑜就可以把我當作姦細來殺,至少可以把我驅逐出境,劉備的三分天下就要葬送在他的一句話上。

雖然龐統是我的朋友,但此人的脾氣我是了如指掌,他在場面上一定要爭足面子的,到了弄僵的時候,不管三七二十一,他是什麼話都講得出來的。

那末,如何使他不說這話呢?這需要想個辦法,所以孔明不出去接龐統,在裡面動腦筋。

  周瑜同魯肅來至營前,都督舉目一看,喔唷!這隻面孔好怕人啊!半夜裡看見了要被他嚇死人的。

連忙把頭向旁側一別。

  龐士元一看,嗐!我這副面相實在不討人喜歡,孫權如此,周郎亦然。

真是有其君,必有其臣,上效下行。

但是憑你六郡都督,根本不在我的眼裡。

龐統昂起了頭,旁若無人。

不予理睬。

  周瑜頭一別,當即感覺不對。

對這大名鼎鼎的鳳雛,我可不能輕慢了他。

所以走上前來,笑容可掬,恭恭敬敬:「鳳雛先生駕到,瑜有失迎迓,幸勿見怪!這廂有了。

」一躬到底。

  龐統看都不看,把手一揮:「罷了!」

  周瑜對他看看:你是我的祖宗?禮都不還,只如此一聲罷了?但都督還是耐著氣,笑了一笑,道:「先生裡邊請。

  「帶路。

  周瑜想,你見了鬼了,叫我都督為你帶路?這可把都督弄得哭笑不得。

  魯肅是個老好人,不管來者名氣大小,身價如何,他總是笑臉相迎,十分好的:「鳳雛先生,下官魯肅在此有禮了。

  龐統聽說他自稱魯肅,知道是江東有名的忠厚長者。

心想,欺侮老實人罪過的!而且我今天是衝著周瑜來的,與魯大夫無涉。

所以龐統倒也十分恭敬地回了一禮。

「我道是誰,原來長者。

貧道還禮了。

  周瑜想,哼!我的面子不及魯肅大,做老實人不吃虧的。

他回頭一看,咦,諸葛亮呢?怎麼沒有出來?這人倒也特別,我問他可認識,他說不認識。

不認識就不出來接啦?架子大,大概對這隻鳳心存戒備。

  周瑜畢竟是大都督,儘管龐統對他無禮,但還十分理智。

心想,他此時來到三江,對我破曹必有大用,小不忍則亂大謀,千萬不能得罪他。

所以立即傳令下去:對龐統的到來要嚴守秘密,不准任何人張揚出去。

同時吩咐魯肅好好安置龐統帶來的小僮。

  魯肅想,今天都督的寢帳里有趣了,龍、鳳、虎三英聚會,不是談天,就是說地,他們的說話裡面都有學問,不能錯失這個機會,一定要好好地去聽聽。

他連忙把小僮安置好,急急奔進寢帳。

  等你到來,裡面的風波已經進入高潮了。

  正是:吳候因貌輕高士,鳳雛恃才難小子。

  不知龐統此來,弄出些什麼大事來,且聽下回分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中龐統是誰的軍師

三國演義中龐統是誰的軍師說到龐統這一個人物,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在三國演義當中,龐統與諸葛亮並稱為「鳳雛臥龍」。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龐統所擁有的才華,絕對非常人可比。而龐統是誰的軍師呢?相信大...

這正是:忠心本為君王生,微軀何惜皮肉碎

 曹操獲悉蔡中、蔡和回營,頓時心生一計。他想,兵書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我要戰勝江東,首先一定要掌握對方的情況。一江阻隔,探子不便,耳目失靈,消息閉塞,怎麼能打勝仗?現在二蔡回來,是個極好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