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人言:書非借不能讀也。

也就是說,書不是借的就不會認真去讀。

這聽上去挺有道理的,我們常常買了一堆書回來卻束之高閣,而偶然向朋友借的書卻因為惦記著要還,也想跟朋友討論書中內容而很快就讀完了。

然而,有一本書中卻提倡:想要養成好的讀書習慣就要不借書。

這本書就是《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是一本教你如何提升閱讀效率,牢記書中內容的書,書中介紹了多種閱讀和做筆記的方法,讓你不但能牢記書中內容,還能夠付諸實踐。

這個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知名講師大岩俊之,大岩俊之是開發讀書法,思維導圖,各種記憶等能力的講師。

2010年獨立創業,開展了更多的讀書,講座活動。

2013年起,成為指導教學的講師。

然而,有意思的是,學生時期的大岩俊之,是一個「不讀書」的人,閱讀能力基本為零。

也就是這樣低起點的人,通過堅持不懈地整理讀書的方法,付諸行動,後來卻能夠每年閱讀300本以上的書,成為了「專教讀書」的講師。

在這本《實用性閱讀指南》中,大岩俊之整理了這些「化腐朽為神奇」的閱讀方法,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爭取早日成為學霸吧。

一、如何提高讀書效率。

從小學開始,我們每學習一本書,就是從第一頁開始,熟記,背誦到最後一頁。

然而,這樣的學習方式只適合學生時代。

自從工作之後,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留給閱讀的時間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所以,學習高效閱讀方法勢在必行。

1, 要有時間意識,通過目錄,序言快速掌握書中概況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要是下班之後有約會,那天的工作就會特別高效完成。

因為你知道你的時間只能到下班之前,如果工作沒有做完你就不能去約會。

這就是有時間意識帶來的高效率。

所以,如果在讀書之前,我們就給自己限定了時間,那就能夠集中精神,更加高效地閱讀。

2, 根據讀書目的,只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在讀書之前,明確自己的目的:想在這本書中學到什麼?帶著目的快速找到答案之後,集中「火力」讀懂讀透答案,這樣有取捨,閱讀效率才會更高。

3, 不借書,自己的興趣比他人推薦更重要

不借書,是因為對我們有用的書都會不止讀一遍,每次重新閱讀都會有新的理解,如果是借的書,看完就要還了,就很難再讀第二遍了。

而且,想要讀書效率高,就需要在書中做筆記,做記號,不是自己的書,就只能看看,不能在書上做筆記。

所以讀書就要買書。

在買書的時候,自己的興趣比他人推薦更加重要,把他人推薦作為參考,親自去實體書店翻翻書,才能確定是不是「對的」那本書。

二、怎樣做讀書筆記

1, 在書上做記號

小時候,老師教我們要愛護書籍,於是,每次買書都小心翼翼地看,看完後書還是全新的,像剛買的一樣。

但其實,在書中留下你閱讀後的痕跡,才是物盡其用,才真正算是「愛護」書籍。

在書中做記號能夠幫助我們快速找到書中重點。

劃線,折頁,寫關鍵詞……可以按照自己的習慣去做,去特製一本專屬自己的書吧。

2, 寫下摘抄和感想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即使你看上十遍,也許也沒有寫上一遍記得牢。

而想法是稍縱即逝的,你如果不馬上把它寫下來,這個想法可能就煙消雲散了,這樣的話,你有再多的好想法也不會實現的。

所以,別嫌棄抄寫浪費時間,你讀了十多遍,都還沒有記住內容,那才是真浪費時間。

3, 製作思維導圖

顧名思義,思維導圖就是把我們腦海里的想法用可視化的圖形呈現出來的思維工具。

可以手寫,也可以用軟體製作,這裡推薦幕布,非常簡單易上手,連小白也可以輕鬆搞定。

思維導圖最大的作用就是幫助我們梳理想法,激發創意。

而規則就是儘量用單詞表達,多用符號,圖畫記錄。

《實用性閱讀指南》中介紹了製作思維導圖的三種方法,我把它們概括為:目的法,章節法和要點法。

以「岩俊之最常用的方法——目的法」為例,我們來學習怎樣製作思維導圖:

首先,寫下書的基本信息,書名,作者,出版社,批次等,

其次,寫下自己的讀書目的,深入思考目的。

然後,梳理關於「目的」的答案,最後,思考對於書的總結和感想。

這就是製作思維導圖的步驟啦。

下面是我自己根據目的法製作的思維導圖。

《實用性閱讀指南》

章節法:就是根據書中的章節,把書中信息整理出來。

適合思維導圖新手,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把握書中主線。

要點法:根據你認為的書中要點,把書中信息提煉出來,可附上書中金句。

用這種方法整理的思維導圖是「個性定製」型的,適合用來提煉書中亮點。

三、怎樣牢記書中內容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苦惱:這本書我看過,然而對書中內容卻忘得一乾二淨了,唯一記得的就是我記得我看過了。

怎樣避免出現這樣尷尬的場景呢,大岩俊之有辦法:

1,找到重要的20%,反覆閱讀

一本書中重要的內容只有20%,提煉要點後記憶會更加方便快速。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看完一本書20分鐘後,你就忘記了42%的內容,1天之後,忘掉56%,1周以後,忘掉74%。

也就是說,如果不重複閱讀,1周以後,我們就忘掉了書中大部分的內容了。

因此,想要牢記內容,就要重複,重複,再重複。

2, 帶著情感閱讀,整理成故事記憶

人情緒波動越大的時候,大腦會記得特別牢。

想想看,小時候去春遊,被挨打的事是不是都記得很清楚,因為那就是你情緒波動大的時候。

而整理成故事會方便記憶,自己創建故事,會讓知識點變得更加有趣,也會產生情緒波動,有利於記得牢。

3, 以向他人複述為前提閱讀

最好的學習方式是教會別人,而最好的記憶方法也就是時刻準備告訴他人。

以向他人複述為前提閱讀,就加深記憶,也能促進自己對重點內容的思考。

4, 用首字母或縮寫記錄,創建形象聯想記憶

做會議記錄的時候,通常會用縮寫或首字母記錄,這樣會更加快速。

而創建聯想記憶也是調動想像力把內容和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聯繫在一起。

當你看到這些物品的時候會刺激回憶起內容。

四、怎樣讓理論落實到行動。

1, 設定行動目標,想像目標達成

從書本里發現行動目標,利用聽覺,視覺等五感想像目標達成後的場景。

想像的場景越具體,越有利於激發行動的動力。

以閱讀《實用性閱讀指南》為例,設定行動目標為掌握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寫出書評。

2, 思考與目標的差距,制定出具體行動計劃

明確現在的位置,用百分比表示,思考現狀與目標的差距,制定出具體的下一步行動步驟,多發散思維,寫下目前可以做的事。

以閱讀《實用性閱讀指南》為例,現在的位置是10%,僅能夠運用正確的閱讀方法。

具體的行動計劃是在閱讀完之後重新閱讀,運用做筆記技巧,梳理出書中邏輯,按照書評框架寫出書評。

3, 細分行動,明天就做

把行動計劃細分到明天就可以做的步驟,從步驟中選出最想做的一條,明天就去做。

人至「踐」則無敵,只有實踐了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

以閱讀《實用性閱讀指南》為例,明天就做的是重新時用劃線和折頁做筆記。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我們只有好好實踐書中的內容,才能夠真正掌握書中知識,讓書籍「物盡其用」,讓我們成為懂得很多道理,所以理所當然過好一生的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有一份實用性人生指南,請注意查收

之前看過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來自台灣作家高陽寫的《紅頂商人胡雪岩》。說胡雪岩是大清首富,可人到中年卻得了抑鬱,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胡雪岩派手下到各地開拓市場,租房、僱人、各種稅費打點,還要做慈善事業...

超實用的讀書方法

俄國劇作家詩人克尼雅日寧曾說過讀書有三種方法:一種是讀而不懂,另一種是既讀也懂,還有一種是讀而懂得書上所沒有的東西。但現實中往往大部分都屬於第一種,所以經常聽到朋友抱怨「讀了很多書也沒用,關鍵...

每年閱讀300本書的知名講師教你三步讀書法則

讀過很多書,卻不記得書中講了什麼?不知道如何才能立刻實踐書中內容?你的每一次讀書,是否都成了無用功?帶著這三個問題,翻開《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教你只用三個步驟,牢記一本書的內容,切實將其轉化...

功利化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什麼!閱讀居然還要功利化?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估計要火冒三丈朝我扔磚頭了。閱讀怎麼能夠變得功利化呢?這大概和為了五斗米折腰一樣讓人感到羞恥吧,更何況我還是這麼明目張胆的大肆討論如何功利化地閱讀,你...

從「知道」到「做到」,只需要三步

作為成年人,我們讀書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功利性,或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或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升職加薪;或是讓自己某方面的技能得以提升,把興趣變成可以變現的切入點,...

讀書|怎樣有效緩解知識焦慮

在信息傳播如此發達的時代,公眾號、問答網站、知識付費平台應運而生,這些平台在繁冗複雜的眾多信息中為我們篩選出了更具有價值的內容,同時也拓寬了很多人的知識領域;但過多的知識領域突然全部呈現在眼前時...

我們如何才能不辜負人生中最寶貴的十年?

生活在這個時代,「焦慮」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成為了常態。我們會因朋友圈刷屏的關於某某同齡人融資百萬的文章而不安,會因為身邊的同事升職加薪而羨慕,更會因自己「原地踏步」的窘境而手足無措。我們也深知學...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文心雕龍》這句話說的是練習很多支樂曲之後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很多柄劍之後才知道如何識別劍器;要學會一種技藝,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經過實踐才能了解事物的內在本...

如何才能將自己讀過的書變成自己前進的燃料?

讀了那麼多書,最終都會忘,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在我看來,這屬於放著寶藏不用,以為光看著就能為自己帶來諸多好處的行為。《實用性閱讀指南》教你用3個步驟將書中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即如何有效率地讀書並牢...

三個步驟,讓你的知識變成能力

以前常常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說到讀書,我都會說,嗯,這些年其實也讀過不少書。但要講到書中的內容,卻會發現很多都想不起來,就算能想起某些細枝末節,還常常張冠李戴,把這本書里的情節當成那本書里的內容...

知識轉化為行動是一種能力

參加同學會時發現,初中畢業的那些人,竟然過得比你好,而你拿著月薪四位數的工資,每天還要低聲下氣。此時的你是否在慨嘆百無一用是書生?數據表明: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平均每人一年...

一本書讀完就忘?你需要這本閱讀指南

俞敏洪在大學裡讀了800本書,他說他在新東方面試時提的問題不多,第一個就是「你大學讀了多少本書」。他心目中的最低標準是200本,如果面試者只讀了幾十本書是肯定不會要的。很多人都建議你多讀些書,可...

讀100本書,不如用好1本書!

當面前有一桌豐盛的菜餚時,你光看能飽嗎?不吃飽能有力氣幹活嗎?讀書也一樣,光看書但不用書中所傳授的知識,即使你一年讀300本書也沒用。道理就跟吃飯一樣,光看著好吃的食物我們不會飽,讀書後不能將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