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讀邊忘?盲目閱讀?這裡有解藥!一本書只有4%知識需要真正掌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流行曬閱讀量,經常看到有人曬書單,說一年讀了200本書,一個月讀了30本書等等。

數字似乎成了最大成績,而閱讀質量如何、閱讀能力有沒有提高並不是人們關心的問題。

讀書並沒有給自己帶來改變,最後只得到了一個讓自己虛榮的數字,這其實就是一種知識消化不良症。

絕大多數人的努力,收穫的只有焦慮。

正因為作者懂得這份苦楚,所以堅定告知讀者,讀書是為了有所收穫,不必從頭讀到尾,也不必理解全書。

一本書重要的內容只占20%,這20%中最重要的只占4%。

帶著目的去閱讀,挑選出200頁中最重要的8頁內容,更易於精力集中,省時省力。

記住,不把規則制定的太詳細,才容易更長久的堅持下去。

我的閱讀記錄:

書籍:《實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

作者:大岩俊之

豆瓣: ★ ★ ★ ★ ☆ 7分 1000人評價

主題:20190222「讀書方法」主題,第11本書

01 我的簡評: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書中的建議是可以直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

不需要任何工具的準備、不需要任何時間精力的投入,在你閱讀的過程當中,只要注意諸如明確目的、設置deadline等方法,就可以實實在在提高閱讀效率。

市面上關於閱讀的書有很多,閱讀的理念和方法也是層出不窮。

對於閱讀基礎不紮實的人來說,與其在各種高大上的理論中苦苦掙扎不得要領,不如直接上手實踐。

不僅僅是閱讀,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都很需要實用性的指導,實用性的書本存在的意義都是非凡的。

我的評價: ★ ★ ★ ★ ☆ 推薦閱讀


02 拆書:這本書講了什麼內容

《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從四個方面循序漸進的闡述了讀書、用書的方法。

1)讀書的正確前提-效率。

讀前明確讀書目的,閱讀過程中運用二八定律,找到重要的20%重點閱讀,同時要有時間意識。

2)如何深刻地去讀一本書-筆記。

強調做筆記的重要性,即使把書弄髒也要記筆記,重點說明了如何運用思維導圖做筆記,並且要以向他人複述為前提進行閱讀。

3)如何牢記讀到的書中內容-記憶。

學會從書本上設定行動目標,即「讀完書後具體想做些什麼",並根據目標制定具體的行動步驟。

4)一本書讀完後如何運用-行動。

SMART方法能讓你設定切合實際的清晰目標,有效展開行動。

所以,選出你最想做的一項,馬上開始行動,是對讀自己讀完一本書後最好的交代。

引用豆瓣,繁花留雲的《讀以致用,治癒你的知識消化不良症》


03 背景知識

1)作者背景。

作者大岩俊之並不是什麼偉大的作家,他只是個實實在在踐行一年閱讀300多本書的閱讀者。

並且從這樣的閱讀中,他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成為獨立創業的講師,開展了許多讀書、講座活動。

2)托尼·博贊,思維導圖發明人。

他是聞名世界的「大腦先生」,也是全球創意IQ最高的人。

這位英國頭腦基金會的總裁,因發明「思維導圖(Mind Map)」這一簡單便捷的思維工具,而以「大腦先生」(Mr. Brain)聞名世界。

東尼·博贊是著名大腦潛能和學習方法研究專家,世界記憶錦標賽和世界快速閱讀錦標賽創始人,同時也是世界上創意智商(Creativity IQ)最高的人。

1964年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擁有心理學,語言學和數學多種學位,在大腦和記憶方面是超級的專家,他出版了80多本書刊,並且是世界記憶錦標賽的創始人,被全世界學生們稱為「世界記憶之父」和「記憶大師」。

過去30年來,他一直在全球5大洲遊歷,出席關於大腦、思維、學習的講座。

世界頂尖學府和全球500強企業,包括微軟、IBM,迪斯尼、大英百科全書、英國電信等著名企業,都曾請他做過講座。

3)思維導圖的起源。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 ,是一幅幅幫助你了解並掌握大腦工作原理的使用說明書。

思維導圖現如今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思維方式,大大小小的思維導圖培訓班,培訓的人群從小學生到職場人士,足以印證思維導圖的功能之強大,那麼思維導圖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去報培訓班學習,而不是自學,思維導圖真的有這麼難嗎?

思維導圖並不是什麼新玩意,也不是無懈可擊的神器,學習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這個工具的發明過程。

思維導圖從來都不是一種結果呈現和信息傳遞的最佳手段,思維導圖是幫助你建立思維邏輯的思考工具。

它提倡的是從發散思維到思維關聯記憶的過程。

1995年,首版《思維導圖》出版。

作者在書中深入淺出的介紹了快速閱讀、記憶、創造性思維的技巧。

在大學期間,作者面臨如下困境:隨著學術著作閱讀量不斷增多,思考能力、閱讀能力、創造力、記憶、分析和寫作能力也要求不斷提高。

大腦在這種壓力下,學習所得越來越少,甚至一無所獲。

記的筆記越多,成績反而越差!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作者學習了心理學、大腦神經生理學、語義學、記憶和助記法等各類學科,閱讀了大量資料。

最終發現,把詞彙和色彩這兩種元素合併在一起,就使記筆記的效果大為改觀。

作者嘗試用這種方法,專教一些被認為是「有學習障礙」和「問題少年」的小學生,把這些所謂的「掉隊分子」都很快轉變成了好學生。

4)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遺忘曲線由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現,描述了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律。

人體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循序漸進的直觀描述,人們可以從遺忘曲線中掌握遺忘規律並加以利用,從而提升自我記憶能力。

該曲線對人類記憶認知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

也就是說呢,我們在學習了一個新事物以後並不是平均的將其遺忘,最初的遺忘速度會很快,往後逐漸變慢。

再換句話說,你學了一個新東西,基本上第二天也就忘得差不多了,等你第三天想複習的時候......基本已經忘光光。

參考文獻:

百度百科,托尼·博贊,遺忘曲線

商界時間, 2009年,《頭腦先生的暢意人生》

簡書,七蒙主,《零基礎學思維導,先了解一下托尼·博贊》


03 我的讀書筆記

以下是我摘抄書中原話,或者是與書交流時的體驗。

我咀嚼過的精神口糧,不一定適合你的胃口,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啟發,讀完這篇筆記能夠喜歡上閱讀這件事~(簡評)

第1章 效率

01,確定讀「這本書」的目的。

提前想好「要從書中得到什麼」,閱讀的時候,可以集中火力,更快地找到想要的信息。

常見的讀書目的有3種:獲得知識,獲取信息,消遣娛樂。

02,只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先想好關於本書的問題,然後在書本中找出對應浙西額問題的答案。

03,序言、目錄和後記。

「序言」凝縮了一本書所有的要點,而目錄將書中的內容結構化,看完目錄,就可以掌握一本書的內容。

「後記」上多多少少會寫上作者對全書的總結,以及寫書的感悟。

看了這三個部分,會讓你對書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04,定時閱讀,要有時間意識。

針對一本書制定具體的閱讀時間規劃。

假定你計劃7天讀完一本書,那就用總頁數除以時間,得出平均到每天的閱讀計劃。

05學會斷舍離,用二八定律找有用的知識。

一本書最重要的僅占全書的20%,剩下的80%全是不重要的。

所以當我們閱讀的時候,用筆標記出重要內容,反覆記憶標記內容,因為這部分內容就是全書的精華,也是最有用的知識。

06,有意識的「輸出」。

「輸出」包括「口述轉達」和「寫下來」,如果以「輸出」為前提,閱讀質量會有很大的提高,無形之中會加深對書的理解。

我喜歡讀完一本書,有感觸的就講給B先森聽。

B先森經常會問我各種各樣的問題,我解答不了的,再回到書中去找答案,這樣反覆下來,對一本書的了解會越來越全面。

07,嘗試多線讀書。

嘗試在不同場所讀不同的書,或者用不同的載體讀不同的書,總之嘗試在一天時間內同時閱讀不同領域的書。

同時讀若干本書,注意力也會提高,一天內閱讀不同領域的書,頭腦也會不斷轉換思考,反而能加深對書本內容的印象。

08,讀真正想讀的書。

各種渠道的薦書精彩紛呈,但書真正適合自己的機率並不高,還是要親自確認過書的內容是真正想讀的。

09,不借書。

借書來看,會有滯後性、有還書時限、不便做標記、不便重讀等諸多不便,可以的話還是建議自己買書。


第2章 筆記

01,摘抄。

這是最簡單最沒技術含量的筆記了,但卻是最能忠實體現原作的筆記。

作者建議摘抄要控制在4-5條,每條3-4行即可。

必須精選你覺得最有價值記錄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對書本內容的一個重複思考。

02,分項羅列做摘要。

適合字數較多,內容重要,但又沒重要到每字每句都要記錄下來的部分。

03,了解書的結構層次。

當你拿到一本書的時候,一定不要放過書的前言,總結,以及目錄,它能很好的告訴我們作者寫這本書的契機,背景,或者告訴我們作者的趣聞,增加與作者的親近感,增強書的易讀性。

同時根據書的目錄,我們能了解到,這本書的框架結構,作者的意圖,便於我們更好的理解書的重點。

04,在書上做筆記。

大岩俊之提到將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以劃線、做標記,折角等方式做標記,又或者在摘錄句子時,將產生的想法記下來,也可以根據讀書的目的、書的章節、自己認為的重點等等來製作利用思維導圖。

05,思維導圖。

視角1:按順序總結一本書的章節、標題、小標題(粗體字)。

視角2:根據閱讀目的的具體內容,按順序整理書中自己感覺重要的部分。

1)分包含一本書的基本信息,包括書名,發售日,作者,出版社等。

2)需要通過序言目錄和後序中的內容進行整理,主要內容應該是希望通過本書了解到哪些內容,或者說是閱讀的主要目的,這樣一來,在接下來的閱讀過程中就會抱著疑問進行閱讀,更有助於我們的日後理解。

3)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第二部分的答案,或者說是深入思考的目的,通過第二部分的思考,將關鍵內容總結到第三部分上。

4)是一些總結性的內容,包括感想感悟,也包括突然產生的想法。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導圖的基礎是每一個枝椏上的內容是關鍵詞,而不是文章,比如把「去旅行」改成「旅行」。

簡單的關鍵詞有助於我們發散思維,衍生更多的目的。


第3章 記憶

01,反覆閱讀法。

也就是每當讀過的內容開始遺忘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再次閱讀來加深記憶。

這是最直接,最簡單的克服遺忘規律的方法。

02,只記書中提煉出來的關鍵4%。

一本書中重要的內容只占到全書的20%,而這20%的內容中,最重要的信息也僅有4%。

尋找目標內容法,就是要在讀書的過程中,就是要尋找到那重要的20%的內容。

如果用二八定律來解釋的話,也就是說全書中最重要的20%的內容說明了80%的知識點。

也就意味著,一本200頁的書,重要的內容只有40頁,最重要的內容只有16頁,書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內容是可以丟棄的。

04,以向他人講述為目的進行記憶,如果要把梳理的內容向他人講述的話,自己首先就要把內容理解透了,更要記住書中的信息。

否則,我們是無法向他人講述的,就算是講述,也講不清楚。

05,提煉關鍵詞,貼標籤,並串聯成自己的故事;編寫成故事或者是順口溜來進行記憶當我們想要把一個知識點記憶下來的時候,如果能夠編寫成生動有趣的故事,那麼記憶也會更加清楚;同樣的形式,也可以編寫成順口溜。

06,使用首字來記錄文字,整理成簡單的縮寫單詞來進行記憶這種方法在英語中很常見,比如設定目標的SMART原則,產品對比時用到的SWOT法則,面試的時候會填寫DISC調研表。

「縮寫單詞」就是由單詞中的首字母組合而成的。

07,創造記憶法。

創造記憶法是利用大腦喜歡新鮮事物的特質,進行聯想創造,或是創造情感,或是創建形象。

08,便利貼記憶法。

在不同位置貼上自己要記住的事物,展開聯想記憶。

參考:紅豆Mona,簡書,《實用性閱讀指南》終稿


第4章 記憶

01,知識,只有行動才是有用的。

我們從書本中發現行動的目標,用書里的技能來實踐目標,只要每個人肯行動,那麼每一本書都不會白讀。

02,設定具體目標,思考現狀和目標的差距

要符合SMART原則。

也就是這個目標一定是具體的,可預見的和達到的,可實際的,有期限的。

03,細分目標,所設定的目標不能與現實的差距太大。

王健林說「先定個小目標,先掙他一個億」,但這是他站在自己所處的位置上說的。

我們定目標應該先對自己定位,找出自己和目標之間的差距,如果差距太大,可以把差距細分成一個個的小目標。

04,選擇不緊急但十分重要的事情做目標。

你選擇的這個目標,能夠從長計議,如果按照時間管理的四象限花費的話,它是在第二象限中,也就是屬於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情,我們可以按照計劃一步一步的執行,這樣我們就可以用書中的信息進行自我指導。

05,用「五感」去想像你達成目標時的樣子。

如果現在已經設立好了目標,可以試著想像一下目標達成時的樣子,場景和狀態。

嘗試通過想像,讓自己感受一下成功之後你會看到什麼,會聽到什麼,會感覺到什麼。

06,將行動告知他人。

首先找出該向誰宣告,如果覺得對父母不好意思說出來,丈夫、妻子、戀人、朋友和同事總可以吧。

即便你不準備講給別人聽,也可以寫在微博、博客、知乎、頭條等地方。

還可以將自己的行動宣言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

07,確定現實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以原點為起點,到達行動目標為路徑,那現在我處在這條路徑的哪個位置呢?如果目標是百分百,我現在在百分之多少呢?最後,推算一下任務的差距。

08,為實現目標,馬上行動。

制定填補差距的具體行動,可以用5W1H提問法則給自己想出具體的行動方案,縮小現在所處位置與最佳狀態之間的差距就是最終的目的。

定要清楚任務是什麼,行動人物是誰?何時完成?在哪裡完成?怎麼完成?

「愚父讀書」每天一起讀本書,為思想加油。

讀懂一本書背後的故事,才是真正的閱和讀。

上一本閱讀的是:人人都可以當「作家」的時代,除了販賣焦慮,還有讀書這條路

喜歡,就點個讚;愛我,請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文心雕龍》這句話說的是練習很多支樂曲之後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很多柄劍之後才知道如何識別劍器;要學會一種技藝,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經過實踐才能了解事物的內在本...

你有一份實用性人生指南,請注意查收

之前看過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來自台灣作家高陽寫的《紅頂商人胡雪岩》。說胡雪岩是大清首富,可人到中年卻得了抑鬱,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胡雪岩派手下到各地開拓市場,租房、僱人、各種稅費打點,還要做慈善事業...

每年閱讀300本書的知名講師教你三步讀書法則

讀過很多書,卻不記得書中講了什麼?不知道如何才能立刻實踐書中內容?你的每一次讀書,是否都成了無用功?帶著這三個問題,翻開《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教你只用三個步驟,牢記一本書的內容,切實將其轉化...

如何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

古人言:書非借不能讀也。也就是說,書不是借的就不會認真去讀。這聽上去挺有道理的,我們常常買了一堆書回來卻束之高閣,而偶然向朋友借的書卻因為惦記著要還,也想跟朋友討論書中內容而很快就讀完了。然而...

功利化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什麼!閱讀居然還要功利化?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估計要火冒三丈朝我扔磚頭了。閱讀怎麼能夠變得功利化呢?這大概和為了五斗米折腰一樣讓人感到羞恥吧,更何況我還是這麼明目張胆的大肆討論如何功利化地閱讀,你...

知行合一才是讀書的終極目標

「你有多久沒讀完一本書了?」每次看完有書共讀這戳心的Slogan,相信不少人會和我一樣,有點慚愧,有點內疚。因為我們的書似乎總是停留在那一頁;似乎總是要花上好久才能將一本書「啃完」;似乎大功告成...

超實用的讀書方法

俄國劇作家詩人克尼雅日寧曾說過讀書有三種方法:一種是讀而不懂,另一種是既讀也懂,還有一種是讀而懂得書上所沒有的東西。但現實中往往大部分都屬於第一種,所以經常聽到朋友抱怨「讀了很多書也沒用,關鍵...

書評|如何高效讀書,將所讀知識轉化為能力?

在這個知識更迭極快的時代,終身學習成為了我們必然的選擇。而閱讀,則是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一個最有效、最普遍的方法。有一個名人,他在學生時代不愛讀書,語文成績也不好。工作後,他仍然不喜歡看書。當他...

真正會讀書的人,都是帶著「目的」去閱讀的

前陣子朋友圈被一張頭頂冰霜的小男孩照片給刷屏了。畫面中,小男孩衣衫單薄,頭髮、眉毛、睫毛全部凍出冰花,臉蛋也凍得通紅。據網上消息,照片中的孩子是雲南昭通魯甸縣的一個小學生,他頭上的冰霜是由當天氣...

讀書|怎樣有效緩解知識焦慮

在信息傳播如此發達的時代,公眾號、問答網站、知識付費平台應運而生,這些平台在繁冗複雜的眾多信息中為我們篩選出了更具有價值的內容,同時也拓寬了很多人的知識領域;但過多的知識領域突然全部呈現在眼前時...

無目的的讀書是散步而不是學習

胡適先生在《怎樣讀書》中寫過:讀書的功用,從前的人無非是為做官,或者以為讀了書,「顏如玉」、「黃金屋」一類的東西就會來;現在可不然了,知道讀書是求智識,為做人。自古以來,讀書都有

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前兩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閱讀了上百本書,但對大多數書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我的生活也並沒有太多的改變,經常有一種無奈: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的作者大岩俊之曾...

從「知道」到「做到」,只需要三步

作為成年人,我們讀書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功利性,或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或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升職加薪;或是讓自己某方面的技能得以提升,把興趣變成可以變現的切入點,...

如何一年閱讀3000本書

很多時候,讀過的書一轉眼就忘記了,總覺得有些精闢的文字在哪裡見到過,但著實想不起來,然後還在用三毛的這句「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

怎樣有效讀書

有天半夜看書,讀到關於戰勝拖延症的一篇文章,文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每個人其實都是最優秀的自覺經濟家,當我們說畏難的時候,我們畏的其實不是困難本身,而是困難背後所暗含的時間成本。 這句話我特別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