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名著過後就忘?有技巧地閱讀和寫筆記,輕鬆解決這一困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表弟上五年級,今年寒假語文老師布置的閱讀書籍是《狼王夢》、《城南舊事》、《火印》、《俗世奇人》這4本,老師要求他們認真做好閱讀筆記,摘抄好詞好句。

為了檢驗假期閱讀成果,老師開學後要上整書共讀交流課。

表弟一放假,就做好讀書計劃,每天按照計劃逐字逐句仔細地閱讀,大年初六他就已經把4本書全部讀完了。

但是效果並不理想,讀後邊的忘前邊的,當我隨便拿起一本書問表弟,這本書講了什麼內容?你最喜歡書的哪一部分?這本書對你有什麼影響時?表弟陷入努力回憶中,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明明讀過了卻什麼也沒記住,這不就是跟沒讀過一樣嗎?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閱讀困擾。

那麼,究竟如何閱讀才能把書中的內容融入自己的身心,變成自己的無形財富,而不是讀完就忘。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就可以完美的解決孩子讀完書後記不住書中內容的尷尬困擾。

《實用性閱讀指南》的作者是日本的大岩俊之,他是一位創業者,大學畢業後曾在4家公司擔任法人銷售。

後來在創業的道路上,他發現了「成功人士皆為讀書家」的觀點,於是開始嘗試一年時間讀300本以上的書,並作為開發讀書法、思維導圖、各種記憶術等能力的講師,開展了更多的讀書、講座活動。

從《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中,我們可以學習到:為什麼讀完書後會忘記?不會忘記的閱讀方法以及不會忘記的讀書筆記這三方面的內容。

1.為什麼記不住書中的內容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就說,想要出口成章,閱讀是最基礎、最重要、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但是很多孩子都會有這樣的煩惱,「記不住書中的內容」。

之所以這樣,作者認為,人類大腦的結構原本就善於忘記。

人類的大腦如果把所有景色、信息、聽到的聲音、聞到的氣味、觸感等都一一記住的話,不出5分鐘大腦就會達到極限。

為了不使自己的大腦達到極限,大腦不會一直如記憶信息,而是不斷刪除。

關於記憶是如何被遺忘的?德國實驗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發現了「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通過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我們可以得知,記住的內容沒過多久,大腦就開始遺忘。

20分鐘後,遺忘42%;1小時後遺忘56%;1天後忘記74%的內容,1周後遺忘77%;1個月後忘記79%。

看了這個圖表,如果孩子們不想去記性,把書中的內容都忘掉也不奇怪。

2.牢記書中內容——不會忘記的閱讀方法

反覆閱讀,留存記憶

孩子們學習漢字的方法是在作業本上寫很多遍,不斷加深記憶;孩子們想記住重要的事項時,也會不斷的重複多次記憶。

對於閱讀來說,也適用於同樣的方法,不厭其煩的「反覆」,反覆的次數越多,記得越牢。

蘇軾說:「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好書讀多少遍都不多,熟讀之後認真思索,自然會明白書中的真意。

明白了書中的真意,自然也就無法忘記書中的內容。

以向他人複述為前提來閱讀

加深閱讀印象的關鍵,那就是不要滿足於信息的輸入,而應當更加重視信息的輸出。

作者把輸出分為「說出來」和「寫出來」兩個方面。

如果孩子每次閱讀都是以「向他人講述為前提」的閱讀,這種帶著目的性的閱讀,肯定和漫無目閱讀的效果大相逕庭。

所以,家長要給孩子創造「講故事」的機會,自己充當好的聆聽者,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講給自己聽。

孩子為了向父母傳達自己想說的內容,就會有意識地去記憶書中的重點內容,並且自覺的把原來雜亂無章的想法組織起來,然後才能通順的說出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

這也就是所謂的「自己若要理解,就先教會別人!」

3.不會忘記的閱讀筆記——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英國教育家托尼•博贊提倡的一種思考方法,是將我們頭腦中正在思考的內容以可視化的圖形呈現出來的思考工具。

表弟的讀書筆記就是摘錄好詞好句,如果他運用思維導圖來做讀書筆記,最明顯的優勢就是整理思路提高記憶力。

●讀書思維導圖的製作方法:

1.製作閱讀思維導圖的必需品

紙張(A4紙或者素描本)、彩色筆(最少用6種以上的顏色)、書籍(要製作思維導圖的書籍)。

2.製作思維導圖的基本規則

(1)把紙張橫向擺放,豎向書寫不利於思維擴展;

(2)不要用黑色筆而用彩色筆,豐富的色彩對於記憶力和想像力大起作用;

(3)放在正中央的圖像要採用三種以上的顏色,要有立體效果;

中間的圖文尺寸要控制在拳頭大小。

(4)從中心開始呈放射狀伸展旁枝;

從中間位置向外「伸出」分枝。

改變每條分枝的顏色。

越向外延伸,分枝越細,分枝上的字越小,而且分枝需要呈曲線向外延伸。

(5)分枝上只寫關鍵字;

不建議寫大段的文字。

(6)多利用圖畫、符號等形式;

比起語言,圖畫包含著更多的信息。

3.讀書思維導圖的製作方法

(1)按照順序總結一本書的章節、標題、小標題。

這一方法可以大致了解書的結構,一看到思維導圖就能回想起書的內容。

(2)按順序整理書中自己感覺重要的部分。

選擇這一方法,看到思維導圖就能立刻找得到自己認為很重要的地方。

剛開始,不知道書中的重點內容到底有多少,可以先用鉛筆畫草圖,然後再用彩色筆描畫。

作者建議,在閱讀的過程中,先對書中的內容有個整體把握,可以用「折角」、「劃線」、「做標記」等方法,是先「採集」重要的部分。

然後一邊對著一本做了很多標記的書,一邊製作思維導圖。

對在漫長人生中讀過的書而言,人類的記憶力是有限的。

如果想在讀完每一本書後都有紮實的收穫,就需要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有技巧地寫讀書筆記,並養成長期的習慣。

許多人說,錢鍾書記憶力特強,過目不忘。

他本人卻並不以為自己有那麼「神」。

他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一遍兩遍,還會讀三遍四遍,筆記上不斷地添補。

所以他讀的書雖然很多,也不易遺忘


讀書並不是一味地貪圖速度,而是要心有所得,有所記錄,學習錢鍾書先生的認真與耐心,孜孜矻矻積累知識,紮實有效地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每年閱讀300本書的知名講師教你三步讀書法則

讀過很多書,卻不記得書中講了什麼?不知道如何才能立刻實踐書中內容?你的每一次讀書,是否都成了無用功?帶著這三個問題,翻開《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教你只用三個步驟,牢記一本書的內容,切實將其轉化...

無目的的讀書是散步而不是學習

胡適先生在《怎樣讀書》中寫過:讀書的功用,從前的人無非是為做官,或者以為讀了書,「顏如玉」、「黃金屋」一類的東西就會來;現在可不然了,知道讀書是求智識,為做人。自古以來,讀書都有

真正會讀書的人,都是帶著「目的」去閱讀的

前陣子朋友圈被一張頭頂冰霜的小男孩照片給刷屏了。畫面中,小男孩衣衫單薄,頭髮、眉毛、睫毛全部凍出冰花,臉蛋也凍得通紅。據網上消息,照片中的孩子是雲南昭通魯甸縣的一個小學生,他頭上的冰霜是由當天氣...

破除「讀書無用」困局,把知識轉化成能力

讀書真的有用麼?這是困擾了我很多年的一個問題。記得剛上大學時,關注各種名人訪談,印象特別深刻地就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說,他大學的時候讀過800本書,而且還把讀書200本作為新東方的錄用條件之一。...

三個步驟,讓你把讀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不管是學生還是成人,讀書或多或少都帶有某種功利性,或是為了應試升學,或是為了升職加薪,或是為了掌握某種硬技能,但如果我們讀過的書,不能很好地消化理解,並用於指導行動,沒能給自己帶來改變,那麼讀書...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文心雕龍》這句話說的是練習很多支樂曲之後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很多柄劍之後才知道如何識別劍器;要學會一種技藝,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經過實踐才能了解事物的內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