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伐吳是意氣之爭?這不僅意義重大,更是得到了諸葛亮的肯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章武元年四月,劉備在成都稱帝。

三個月後,劉備以替關羽報仇為名,出兵東征孫權。

由於當時蜀中百姓都有為關羽報仇之心,加上劉備黃袍加身,一時間,蜀軍氣勢高昂。

孫權見蜀軍勢大,當即命諸葛瑾修書一封,前來求和。

只不過劉備沒有同意孫權的求和,一意孤行,率軍征戰,最終被書生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式,先是引誘蜀軍進入夷陵一帶,利用其地勢與天氣,一把大火燒掉蜀軍連營七百里,最後劉備戰敗而歸。

夷陵之戰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可以說,在此戰之後,蜀漢幾乎已經退出了爭霸天下的行列。

正因如此,有不少人認為劉備伐吳不過是意氣之爭,完全沒有經過大腦,因此導致蜀軍損兵折將,再也回不到曾經的鼎盛時期。

但實際上,劉備伐吳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首先,劉備當時要立即出兵北伐比較困難,畢竟蜀漢與曹魏隔著崇山峻岭,加上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劉備很清楚出兵征戰將面臨著糧草補給的巨大問題,而這也是後來諸葛亮北伐時的最大困難。

但當時東征就不一樣了,只要沿江而下,以水軍運送糧草士兵,其效果要比陸運要好得多。

而劉備一旦選擇水陸並進,攻下東吳的機會就要比出祁山攻打曹魏的機會要大得多。

正因如此,劉備才會選擇出兵伐吳。

其次,當時曹丕剛剛廢除漢獻帝,自己登基稱帝,建立魏國。

此時魏國內部還有部分忠於漢室的勢力在與曹丕抗爭,曹丕要穩定內部局面,自然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阻撓劉備。

正因如此,劉備可以放開手腳,出重兵攻打東吳,而不用擔心漢中有失。

第三,此時屬於蜀漢的荊州區域易主不過一年,荊州南部還是有很多忠於蜀漢的士族的。

正因如此,劉備只要出師有名,這些忠於蜀漢的人就會在荊州內部響應劉備的號召,起兵造反,加劇東吳內部的混亂程度。

如果錯失這樣的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東吳就會將荊州完全控制,劉備也就沒法利用荊州內部忠於蜀漢的人了。

第四,蜀漢政權內,實力最大的是荊州派,而荊州有失,對於荊州派的打擊是非常大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荊州派自然希望劉備能奪回荊州,幫助他們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利與財富。

同時對外戰爭的發起,也能讓蜀漢內部各大派系之間的爭鬥減緩。

劉備通過東征,成功將益州派,荊州派與元老派之間的矛盾轉移到東征問題上,這對於當時的蜀漢內部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第五,作為荊州派的代表人物,諸葛亮對於東征其實是認同的。

在夷陵之戰戰敗後,諸葛亮曾說過:「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

」實際上,在這之後,諸葛亮還說了一句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可以說,諸葛亮對於劉備東征是認同的,只不過東征時缺少了一個在戰場上能隨機應變,改變戰局的謀士,這才導致了戰爭的失利。

最為關鍵的是,當時劉備已經六十多歲了,他必須給劉禪留下一個更好的蜀漢。

可以說,東征是劉備最後的放手一搏。

筆者認為,無論是東征的時機還是意義,都證明了劉備出兵東征並非意氣之爭,而是他經過了深謀遠離之後的決定。

只可惜劉備最終的失敗,讓他的這次出兵征伐飽受斥責。

而兵敗對於劉備而言,應該也是難以接受的,否則他也不會在夷陵之戰後沒多久,就含恨而終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丕為何在夷陵之戰伐吳不伐蜀

坐山觀虎鬥,錯失伐吳機遇襄陽之戰,關公敗走麥城,四面楚歌,急迫下,往西川突圍,不果,被擒,不屈,以身殉國。劉備張飛聽聞關羽死訊,茶飯不思,張飛急於報仇,身死小人之手,劉備傾半個國家的精銳,東向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