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後,作為戰勝方的孫權,為什麼還要向劉備求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21年,劉備在益州登基稱帝,三個月後,他以報關羽之仇為名,不顧諸位大臣的勸阻,一意孤行,親自率領蜀中軍隊東征。

孫權見劉備勢大,當即派諸葛瑾修書一封,前來求和,但劉備不允。

孫權看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

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

而陸遜更是在第二年八月,乘著秋高氣爽,蜀軍在崎嶇的山丘中連營七百里,以一把大火將劉備送回了白帝城。

然而奇怪的是,在夷陵之戰,劉備大敗之後,作為戰勝方的孫權不僅沒有對劉備發動進攻,更是主動向劉備提出求和。

要知道在我國歷史之中,一般都是戰敗方向戰勝方求和。

如清政府在甲午之戰中戰敗,無奈求和,簽下不平等條約。

當然,獲勝的一方主動提出求和的情況不能說沒有,畢竟當年大宋就常常作出這樣的事情。

當年大宋在於大遼、西夏,大金的戰爭之中往往能以步勝騎,但卻依舊主動派使臣求和,這主要與宋朝時期的對外政策有關,而且這畢竟只是少數。

那孫權當時這樣做,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首先,劉備當時雖然戰敗,蜀漢也由此更為衰頹,但這並不表示蜀漢就此沒有了一戰之力。

根據史料記載,劉備在戰敗後,自猇亭還秭歸,在途中召集四處潰散的士兵,收攏戰船。

要知道夷陵之戰是以五萬人抵擋五萬人,因此陸遜即便使用了火計,依舊只是將蜀軍擊潰,而不是全部斬殺。

因此劉備在收攏潰散的士兵後,仍有戰鬥力。

畢竟劉備當年就是用一種不屈的韌性,屢敗屢戰,從沒有放棄,這才有了今日的地位,而此時蜀漢雖然喪失了很多中青年將領與謀士,但老一輩的將領,如趙雲,魏延等依舊健在,諸葛亮等不世出的謀士也還坐鎮成都,因此劉備即便戰敗了,蜀漢依舊是不好惹的。

其次,陸遜此前一退再退,看似以逸待勞,實際上也消耗了不少兵力,至少在夷陵之戰前期,蜀軍還是打贏了不少勝仗的。

因此夷陵一戰看似風光無限,實際上東吳也有不小的損失。

更何況孫權對曹魏臣服不過是暫時的權宜之計,一旦曹魏要孫權投降,獻出江東,孫權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這個時候,如果孫權不主動求和,他將面臨曹魏與蜀漢兩方面的進攻,這是孫權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畢竟孫權不管再怎麼善於守成,但卻無法抵擋住兩大割據勢力的侵襲。

最後,則與當時的天下大勢有關。

早在關羽被殺後,曹魏方面就多次表示,要求孫權送自己的兒子到魏國做人質,因此兩家的關係其實並不好。

此時坐擁大半荊州的東吳又擊敗了蜀漢,可以說氣勢逐漸到達頂峰,這對於魏國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畢竟天下間三足鼎立,是因為三個國家之間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如果此時東吳不與蜀漢聯盟,而是繼續惡化兩者之間的關係,只怕曹魏就會坐山觀虎鬥,乘機做大做強,到時候,東吳只怕抵擋不住曹魏的進攻。

正因為孫權深知東吳絕不是曹魏的對手,因此即便自己戰勝了劉備,也不得不捏著鼻子前來求和。

筆者認為,劉備對待東吳的態度太操之過急,這才逐漸讓蜀漢衰頹。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就繼續貫徹聯吳抗魏的方正路線,使得蜀漢能夠延續數十年。

從這一點來看,諸葛亮的政治眼光還是要比劉備厲害一些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夷陵之戰經過

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清代時避諱改稱彝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君主劉備對東吳發動的戰役,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221年7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立刻以替大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氣勢...

為了這句話,諸葛亮恪盡職守、奮鬥到死!

公元221年5月15日,剛剛當上皇帝的劉備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一年前,結拜兄弟兼愛將關羽,被本是同盟陣營的東吳大將呂蒙、陸遜設計殺害,隨之失去的是荊州大片已經歸蜀的領土!兩個月後,為了給關羽報仇,...

夷陵之戰全面梳理回顧 揭秘劉備慘敗的原因

夷陵之戰,是三國的著名戰役。關於夷陵之戰的細節,大家還記得嗎?夷陵之戰中,劉備又一次痛失領土。如果不懂夷陵之戰,那就不算讀懂三國。今天,小編為大家重新梳理了夷陵之戰的細節和各個階段,夷陵之戰,雖...

劉備竭盡全力攻打東吳 竟非為關羽報仇

公元221年,已經晉升為皇帝的劉備親自率領大軍進攻吳國,起初蜀漢軍進展非常順利。但是在夷陵之戰中,東吳軍以逸待勞大敗劉備,蜀漢軍隊潰不成軍幾乎全殲。此戰不經使蜀漢政權奪取荊州再無可能,並且是蜀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