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諸葛亮為什麼不反對?因為劉備在挽救隆中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19年,孫權遣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導致吳、蜀兩國結仇。

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

公元221年,劉備於益州稱帝,年號為章武。

同年,劉備為奪回荊州,他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親率五萬多大軍攻打東吳。

由於在這一次被稱為夷陵之戰的戰役前,諸葛亮並沒有勸阻劉備,這才導致了蜀軍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導致蜀漢實力大跌,幾乎失去了爭霸天下的資格。

諸葛亮沒有勸下劉備東征,在此之後還放出了「法正在世,一定可以勸住劉備」這種不負責任的話,因此後世認為,夷陵之戰前諸葛亮沒有提出反對,本身就是諸葛亮犯下的極嚴重的錯誤。

那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事實上,諸葛亮並沒有《三國演義》中說的那麼神,他也是一個人,他沒有掐指一算的能力,自然不能預測到夷陵之戰的戰敗。

而在關羽身死,荊州丟失的情況下,勸阻劉備不要東徵才是一種愚蠢的做法。

畢竟劉備可以坐吃等死,蜀漢的臣子和百姓卻不可以,一旦劉備喪失了爭霸天下的心氣,蜀漢政權內的士族如何還會尊他為帝?因此劉備必須要作出選擇,讓這些士族們看到希望。

而所謂的選擇有兩個,一個就是東征,一個就是北伐。

當時趙雲在勸諫時,曾建議劉備北伐。

但此時曹丕已經完成了權利交接,北方內部已經安穩,沒有什麼動亂,而且在曹丕的執政下,曹魏發展迅速,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起兵五萬北伐,無異於以卵擊石。

畢竟諸葛亮後來傾盡蜀中十萬可戰之兵,都沒辦法北伐成功,劉備當時東征的五萬人也自然沒辦法對曹魏政權帶來什麼壓力。

沒辦法北伐,劉備就只能東征了。

更何況在樊城之戰後,荊州落入了東吳的手中,諸葛亮的隆中對徹底成為空談。

劉備東征,名義上是為關羽報仇,實際上不就是從東吳手中奪得荊州嗎?既然劉備此舉是為了挽救諸葛亮的隆中對,諸葛亮又如何會提出反對意見呢?正因如此,諸葛亮在劉備提出東征時並沒有開口反對,實際上就是在默許劉備的東征。

筆者認為,劉備出兵東征的決策並沒有問題,蜀軍最終的失敗不過是戰術上的失誤,這與決策無關,而諸葛亮也正是明白了這一點,才沒有反對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

劉備東征真的是為關羽報仇嗎?原因沒這麼簡單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也是劉備發動的最慘烈了戰役之一。夷陵之戰不但導致了蜀漢6萬大軍全軍覆沒,就連劉備本人也經過此次大敗命隕白帝城。但是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真是的如三國演義所講,為了給二弟...

劉備伐吳之時為何曹魏按兵不動呢?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劉備興兵伐吳,發動了大規模的戰役。起因是孫權襲取了荊州,擒殺了關羽,於是劉備以報仇為名,發動了戰爭。那麼戰爭爆發之際,劉備軍節節勝利,孫權也向魏國求援,為何曹魏按兵不動呢?

諸葛亮為何不阻止劉備東征,真相其實在這裡

關於劉備東征,還有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情。在《演義》中,諸葛亮繼續秉持《隆中對》原則,堅決反對伐吳。歷史上卻並未記載諸葛亮在事前有任何反對劉備伐吳的言論。以至於現在有些研究者認為,諸葛亮是贊成伐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