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東征時,為何沒有帶上諸葛亮,以至於6萬人全軍覆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21年,劉備登基稱帝之後,率領國內6萬多精銳進攻東吳。

但是此時的劉備當真成了孤家寡人,身邊既沒有文臣也沒有武將,自己孤零零的東征。

雖然軍隊不少,但是這隻軍隊沒有大腦。

最終劉備被陸遜擊敗,6萬大軍全軍覆沒。

在這裡有一很讓人費解的問題,劉備東征為什麼沒有可靠的大將跟隨,又為什麼沒有帶上諸葛亮,以至於最後一敗塗地。

一、荊州失守以後,劉備必須奪回荊州

就在劉備自稱漢中王以後,他手下的大將關羽做了一個讓人無奈的舉動。

關羽率領荊州地區的軍隊主力北上進攻曹魏,但問題是在沒有其他軍隊配合的情況下,關羽的軍事行動屬於孤軍深入。

更要命的是與東吳的關係,關羽坐鎮荊州時,與孫權集團的關係鬧的很僵。

在進攻曹操的過程中,關羽又擅自徵用了東吳的軍糧。

這一舉動大大刺激了孫權,最終孫權聯合曹操夾擊關羽。

關羽最終兵敗被殺,荊州地區這塊戰略要地被孫權控制。

在此之後,劉備的水軍被死死的封在了三峽之內,再也沒有進攻東吳的機會。

而對於劉備集團來說,喪失了荊州,就意味著兩路夾擊曹操的戰略計劃全面破產。

劉備無論如何必須奪回荊州,這是一個必要的前提。

劉備決定出兵以後,諸葛亮提出了不同意見。

諸葛亮不是不同意出兵,而是應該暫緩出兵。

孫權和曹操雖然達成了同盟,但是這個同盟極不穩固。

一旦他們之間發生矛盾,那劉備的機會就來了。

但是被憤怒沖昏了頭腦的劉備執意要立刻進攻東吳、奪回荊州。

張飛遇害之後,更加堅定了劉備東征的決心。

客觀的說,劉備也有自己的考慮。

現在孫權剛剛控制荊州,屬於立足未穩,自己現在進攻正是時機。

一旦孫權在荊州站穩腳跟,即表示出現了變故,自己也未必能奪回荊州地區。

所以劉備不停諸葛亮等人的勸告,留下諸葛亮守西川,自己帶領著6萬多軍隊開始了孤零零的東征。

二、劉備非常想帶上諸葛亮,但是當時的形勢不允許

劉備本來計劃由張飛為先鋒出征,但是就在出征的前夕,張飛被部下殺害。

另一位大將黃忠已經病逝(三國演義中說黃忠死於戰場,純屬羅貫中的虛構),而馬超和魏延要防禦北方的曹操。

至於趙雲就更不可能了,趙雲屬於在小說中被嚴重神化的人物,歷史中的趙雲地位不高。

所以在劉備出征時,身邊除了幾個不起眼的將領之外,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大將。

在遇到什麼問題時,只能劉備自己拿主意,根本沒有可以商量的人。

這一情況間接導致了劉備東征的失敗,從各方面來看,劉備都不是陸遜的對手。

劉備的軍事指揮能力屬於中等偏上,對於一般的對手還可以,但對付周瑜、陸遜這個級別的對手,他不戰敗才怪。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劉備出征時非常希望諸葛亮能夠一起去,但是當時的局面註定了諸葛亮必須留守西川。

劉備集團屬於外來戶建立的政權,西川本土勢力一直不服氣,他們在等待機會。

現在荊州失守,劉備率兵東征正是好機會。

如果諸葛亮也跟隨劉備出征,自己的老家益州很有可能爆發「顏色革命」。

還有就是曹魏的威脅,曹操的兒子曹丕一直虎視眈眈。

如果諸葛亮也跟隨劉備出征,西川地區就沒有一個可以掌控全局的任務。

只依靠馬超和魏延根本擋不住曹丕,這樣的情況對於已經是危如累卵的蜀漢政權來說是十分危險的。

所以諸葛亮必須留守西川,劉備大獲全勝最好,即便是兵敗回撤,自己也還有西川這片棲身之地。

三、諸葛亮沒有料到劉備會敗的那麼慘

諸葛亮對劉備的東征並不看好,所以他提前進行了一些準備。

但劉備敗得那麼慘,竟然會全軍覆沒,這是諸葛亮沒有料到的。

本來諸葛亮的計劃是劉備率軍敗回,然後在積攢力量以圖將來。

只可惜最終劉備只帶回來了幾百士兵,這回家底全部賠完。

劉備集團鼎盛時的總兵力在12萬左右,關羽兵敗之後,損失了2萬軍隊;現在劉備兵敗,6萬大軍全軍覆沒,蜀漢政權的總兵力已經不到4萬。

劉備的此次行動把自己的家底全部葬送,北方的曹魏擁兵40萬,東吳的總兵力也超過了20萬。

劉備去世之後,把一個岌岌可危的爛攤子交給了諸葛亮。

事已至此,蜀漢政權已經喪失了統一全國的機會。

諸葛亮今後所有的努力都是在為這個政權延續時間,但是他無法挽救這個政權的命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東征伐吳為什麼要御駕親征?原因有這四點

在歷史上,一般把皇帝親自出征叫做「御駕親征」。不過,皇帝御駕親征的事情還是非常少的,畢竟是一國之君,親征有危險性,動靜也很大。所以大部分皇帝都是坐在京城裡遠程指揮,不到生死存亡的時候一般不會親征...

劉備竭盡全力攻打東吳 竟非為關羽報仇

公元221年,已經晉升為皇帝的劉備親自率領大軍進攻吳國,起初蜀漢軍進展非常順利。但是在夷陵之戰中,東吳軍以逸待勞大敗劉備,蜀漢軍隊潰不成軍幾乎全殲。此戰不經使蜀漢政權奪取荊州再無可能,並且是蜀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