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伐吳之時為何曹魏按兵不動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劉備興兵伐吳,發動了大規模的戰役。
起因是孫權襲取了荊州,擒殺了關羽,於是劉備以報仇為名,發動了戰爭。
那麼戰爭爆發之際,劉備軍節節勝利,孫權也向魏國求援,為何曹魏按兵不動呢?
話說三國時期,因為三足鼎立,局勢才顯得微妙,如果只剩下二個,那就變成雙雄會,就是另一番景象。
但是真是由於有三個國家,所以形式變了。
一方面要做出選擇,另一方面也要做準備。
由於一直以來曹魏一家獨大,所以蜀漢和東吳聯盟對抗曹魏。
可是荊州被奪之後,蜀漢與東吳開戰,劉備率軍伐吳,為何曹魏按兵不動呢?
首先,劉備東征並沒有傾巢而出,小說寫到劉備率軍70萬,給人感覺劉備率軍傾巢而出。
而實際上,劉備帶領的兵馬也不過4萬餘人,後期加上沙摩柯等人數萬,總兵力也不過八萬餘人附近,這也就表明:蜀漢還有不少兵馬在漢中和益州,並不是全部出征;
其次,劉備的蜀漢政權並沒有放鬆對曹魏政權的防備。
劉備東征之時,安排魏延守漢中,馬超鎮守陽平關,趙雲守江州,諸葛亮更是坐鎮後方,負責後勤保障,以及協調各方面。
重量級的人物大部分都在益州,被派往東征的大部分都是益州派和荊州派的新追隨者,這樣的安排既是為了保證派系平衡,也是為了保證大本營益州;
再次,曹魏政權初建,曹丕為了穩固統治,不敢輕易出手。
由於曹丕稱帝,導致了政局不穩定,曹丕為了穩固統治,一方面要聯合士族階層,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權力的控制。
正是有了這個原因,曹丕才不敢輕易出手,曹魏政權需要穩定,曹丕也需要穩固統治;
最後,軍事意圖影響導致的。
曹丕稱帝後還是很希望蜀漢和東吳大戰,這樣它們就互相消耗,對於曹魏是有好處的,所以蜀吳交戰時,曹丕自然不會橫加干預,如果貿然出手,保不准兩國再次聯合,等到兩國兩敗俱傷之時,曹魏才能讓利益最大化。
事實上,夷陵大戰後曹丕派兵伐吳,結果以失敗告終。
夷陵兵敗後,劉備沒有逃回成都,而是駐守白帝城,可以知道劉備尚有實力,再者劉備並未灰心,而是在整兵以備再次伐吳。
吳軍在勝利之後沒有繼續進攻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劉備雖然先鋒部隊被擊潰,但實力尚存。
劉備並非不怕曹魏進攻,而是做了妥善安排,這種情況下,曹魏自然不會貿然出手。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訂閱「源稚生」。
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希望大家多多點讚和評論。
三國蜀漢政權最先滅亡的十大原因:蜀國怎麼滅亡的?
劉備歷盡滄桑艱難創立的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政權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其實從歷史資料和文獻上來看,蜀漢政權相對東吳政權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閉塞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著名的政治家諸...
大將關羽被殺以後,劉備為何要率領全國主力進攻東吳?
歡迎關注興替鏡公眾號xingtijing,更歡迎大家把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以評論方式給我們留言,我們將篩選有代表性的問題詳盡解答成文章(404問題除外,你懂的),讓30萬愛好趨同的人感受到你的腦洞。...
劉備為何傾國伐吳?背後戰略眼光非諸葛亮所能逆睹也!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
關羽死了,劉備我要當皇帝?
公元220年左右,關羽窮途末路,被東吳逼到無退路,被擒殺。公元221年後期劉備在成都稱帝,隨後就發動夷陵之戰。相差一年多的時間,關羽沒能看到大哥劉備稱帝的那一天,確實挺可惜的。那為什麼關羽活著的...
蜀漢東征孫權,為何不帶上他?
劉備,不得不說其是一位德才兼備的雄主,雖然早期顛沛流離,但最終還是成就了大事,占有三分之一的天下,最終成為蜀漢的開國皇帝名留於青史之中,劉備的成敗有一人占有很大因素,此人便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眾所...
彝陵之戰,諸葛亮為什麼眼睜睜地看著劉備失敗?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公元221年,劉備登基稱帝,稱帝剛三個月,劉備急於替名將關羽報仇,不顧諸葛亮勸解,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
劉備伐吳是意氣之爭?這不僅意義重大,更是得到了諸葛亮的肯定!
章武元年四月,劉備在成都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關羽報仇為名,出兵東征孫權。由於當時蜀中百姓都有為關羽報仇之心,加上劉備黃袍加身,一時間,蜀軍氣勢高昂。孫權見蜀軍勢大,當即命諸葛瑾修書一封,前來...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諸葛亮為什麼不反對?因為劉備在挽救隆中對!
公元219年,孫權遣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導致吳、蜀兩國結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公元221年,劉備於益州稱帝,年號為章武。同年,劉備為奪回荊州,他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親率...
只需三招,劉備就能收復荊州,打垮孫權,替關羽報仇雪恨
東吳白衣渡江襲取荊州,斬殺關羽後;劉備臥薪嘗膽準備兩年,親率數萬精兵東征,要為關羽報仇雪恨,奪回荊州,卻在夷陵之戰被吳將陸遜大敗。此戰蜀漢四萬中軍精銳幾乎全軍覆沒,沙摩柯部武陵蠻軍一萬同樣全滅,...
三國時期孫權慫?奪荊州後和曹魏幹這事決定了劉備東征必敗
三國鼎立時期那位主公最慫,可能更多的人會選擇孫權,一個是和曹操、劉備比起來,孫權算是晚輩,在三國演義中有事沒事就和劉備一個愛好,那就是哭,在荊州之戰後,面對劉備大軍來襲,孫權開始卑微求和,而且三...
三國蜀漢政權最先滅亡的原因——內憂還是外患?
劉備歷盡滄桑艱難創立的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政權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其實從歷史資料和文獻上來看,蜀漢政權相對東吳政權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閉塞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著名的政治家諸葛...
諸葛亮為何不阻止劉備東征,真相其實在這裡
關於劉備東征,還有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情。在《演義》中,諸葛亮繼續秉持《隆中對》原則,堅決反對伐吳。歷史上卻並未記載諸葛亮在事前有任何反對劉備伐吳的言論。以至於現在有些研究者認為,諸葛亮是贊成伐吳的...
敵人的敵人未必是朋友,很可能是三國殺
章武元年(221年)四月,劉備稱帝,關於劉備稱帝,其用意也與曹丕相同,但是方向上卻是大有不同,我們都知道,在219年之後,劉備便開始準備對東吳的大戰,至劉備稱帝這段時間已經有一年多了,蜀漢的國力...
劉備傾全國之力為關羽報仇,不光只是兄弟情,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孤軍北伐曹操。樊城之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威震華夏。但此時,東吳不顧孫劉同盟,派呂蒙率軍突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吳軍擒殺,荊州也落入吳國之手。...
劉備興兵伐吳,為什麼曹魏不偷襲蜀漢?原因很簡單
前幾天發表的一篇文章被罵的狗血噴頭!那篇文章叫:若劉備統一天下,關羽張飛是封王還是殺掉?主要是我在裡面提出先滅東吳的看法,於是吐槽聲一片,比如:小編你懂個屁!腐儒紙上談兵!還談什麼先滅東吳。智障...
劉備東征伐吳,為什麼不害怕曹魏進攻蜀漢後方?原因很簡單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公元222年,章武二年,劉備正式興兵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起因是公元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結仇。後來蜀吳兩軍在夷陵開始決戰。那麼劉備興兵伐吳,為什麼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