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攻打孫權替關羽報仇,諸葛亮不勸劉備,原因有6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時劉備的手下,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集團,起家的中原集團張飛,趙雲,糜竺,簡雍等,以及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

荊州丟了,荊州集團就第一個不答應,益州集團也不答應,因為沒了荊州,原荊州集團的人就要進入益州去分取有限的資源,因此兩大派系合力推動之下,攔是攔不住的了,劉備就是表個態也要打一打,不然內部不穩。

至於,諸葛亮感嘆法孝直在可以勸住劉備,並非是法正比諸葛亮高明,而是因為法正可以算是益州集團的代表性人物,如果他可以壓住益州集團的聲音,那還有攔住伐吳的希望。

不過,劉備估計是沒想到,會敗得那麼慘,棺材本都賠進去了。

其次,荊州是四戰之地,戰略意義十分重要,沒有江陵,北伐就只能從雍涼慢慢推進。

諸葛亮後期北伐,也大多是因為單線作戰,糧草後勤太遠導致乏力。

而坐擁了荊州的孫吳又沒能很好的配合北伐,只有石亭之戰坑了曹休一把,才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業。

再加上當時,東吳大都督呂蒙病逝,陸遜名聲不顯,孫權本人更是戰五渣的軍事能力。

東吳方面兵力雖然略勝蜀軍一籌。

但是這樣的兵力優勢其實在實戰中並不明顯。

而且,劉備本人是征戰多年的老將,部下的馬良、馮習、張南、傅彤、黃權等也都算得上中堅力量,更別說出征前本來還有悍將張飛鎮守閬中。

從軍事力量來說,蜀漢還是略強於東吳。

其實,孫吳背盟不僅打劉備的臉,而是也打諸葛亮的臉。

畢竟在諸葛亮一手設計的《隆中對》裡面,荊州益州是劉備集團的兩條大腿;現在突然沒頭沒腦的被人陰掉荊州,等於說《隆中對》的原定計劃已經破產了那麼此時劉備伐吳,既是給自己找回面子,也是為繼續執行《隆中對》既定方針爭取最後一絲機會,那麼,諸葛亮怎麼好反對這種事情呢?

你們不要看劉備曾經給諸葛亮一個「軍師中郎將」or「軍師將軍」的帽子,就以為諸葛亮就是劉備軍師、參謀長;實際上後來諸葛亮逐步負責留守、看家、「足食足兵」,其角色愈發的像蕭何似的後勤部長而非張良似的參謀長。

而夷陵之戰顯然是延續了漢中之戰的分工模式:劉備東征,諸葛亮留守成都——只不過法正已死、且無人有能力接替法正罷了。

史書記載諸葛亮在夷陵兵敗後感慨,說:「若法正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就因為法正身為劉備的「參謀長」。

反過來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此時身為「後勤部長」的諸葛亮,要介入劉備的軍事謀劃部署,其身份是比較尷尬的。

另一方面,跟劉備混的人都是被劉備個人魅力所吸引的。

要論實力背景等等,有誰願意跟劉皇叔去冒險?整個蜀漢的權力結構都是由劉備一個人的個人魅力所撐起來的。

這時候關羽死了,荊州丟了。

要知道關羽也是劉備集團最重要的核心之一,一直在為劉備效忠盡心盡力。

假如劉備說,我們要以大局為重,關羽死就死了,我們以後再報仇,我們的真正的敵人是曹魏。

跟劉備混的人怎麼想?劉備打了一輩子的個人魅力牌就丟了。

劉備也知道曹魏勢力強大,他也知道道理上應該聯合東吳伐魏。

但是實際上這麼做的結果會是什麼?諸葛亮明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