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兵敗夷陵,除了三個原因之外,還有個關鍵之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劉備夷陵之戰的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劉備的大戰略值得商榷。
劉備得知荊州被奪,關羽被殺的消息後,他一意孤行要與東吳決戰,劉備這一決定是有原因的,為關羽報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荊州是一個戰略要地,是實現「隆中對」戰略的重要一環,劉備不甘心失去,他想要重奪荊州。
另外,劉備在戰前實力達到了巔峰,這也造成了他有信心擊敗孫權。
但是,劉備東征的決定實際上違背了蜀漢立國的「東和孫權」的外交政策,最終迫使孫權與曹丕結盟,導致蜀漢腹背受敵,孤立無援。
就如同戰前趙雲規勸劉備那樣,「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政治上的錯誤抉擇將對軍事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劉備戰敗後,蜀漢人心惶惶,蜀漢各處甚至發生叛亂。
劉備一死,諸葛亮立即派人出使東吳,恢復了聯吳政策,蜀國才得以安定下來。
其次,戰爭準備不足,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力量。
劉備東征之前,蜀漢內部意見不一,難以統一認識,自然也就無法形成合力。
加之劉備出兵之前忙於稱帝,之後匆匆起兵東征,無法在短時間內製定清晰而詳盡的戰術。
戰爭開始之初,劉備驕傲輕敵,造成他對陸遜這個對手的輕視,身邊也沒有一位類似龐統、法正那樣的謀略人才,在劉備的部署出現致命失誤的時候,沒有人去提醒劉備進行及時的改正。
其東征的主要人員水平偏低。
劉備出征所率將領,大都忠心有餘而經驗不足,遇到陸遜這樣傑出的軍事人才自然不是對手,難怪諸葛亮事後就感嘆說:如果法正還活著,一定能阻止劉備東征,就算不能,也能避免失敗。
第三,劉備的戰術出現了嚴重問題。
沒有利用順流而下的有利條件,發揮水陸並進的優勢,反而是採用了舍船就步的錯誤方式展開決戰。
在戰爭初期,劉備打打停停,章武元年秋就開始進攻,直到章武二年初才出秭歸,讓原本應該速戰速決的戰鬥拖成了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劉備應該在戰前做好掩飾和徉動工作,以便突然襲擊,擴大戰果。
不佯動也就算了,在對方境內徘徊近半年,實在讓人不解。
之所以劉備沒有迅速挺進,很可能是水軍不濟,這和他的戰前準備恐怕有很大關係。
另外,和陸遜的嚴密布防有關係。
半年的消耗,使蜀漢戰爭初期的士氣盡失,變成了「驕兵,疲兵」。
此外,劉備在敵國境內的縱深的山區將兵力部署在七百里的戰線,造成兵力分散,首尾難以兼顧。
這一點連疏於戰爭的魏文帝曹丕都能看出來。
曹丕嘲笑劉備不懂軍事,哪有七百里連營還可以打勝仗的道理。
顯然劉備認為各營依險立寨,易守難攻,萬無一失,可是實際上陸遜利用六月酷暑,一把火就把它們燒了個精光。
由於地處山區,難以展開兵力,被東吳各個擊破,分割包抄,如果不是劉備經驗豐富,兵馬眾多,早做了陸遜的俘虜。
《孫子兵法•九地篇》和《九地篇》中說過:遇到輕地不宜停留,遇到圮地應該快速通過,可惜劉備完全違背了這一基本的戰術原則,其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
劉備文有諸葛亮,武有五虎上將,為何蜀漢最先滅,此人一句話點出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三國時期,動亂年代,卻造就了一批亂世英雄。一代梟雄劉備天生異相,不可一世。自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初出山門,如魚得水大展抱負,經數十年艱辛苦戰,終於把風雨飄搖中的劉備集團發展...
彝陵之戰,諸葛亮為什麼眼睜睜地看著劉備失敗?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公元221年,劉備登基稱帝,稱帝剛三個月,劉備急於替名將關羽報仇,不顧諸葛亮勸解,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
三國時的荊州到底有多重要?至於劉備拼上家底去爭奪?
劉備稱帝以後第一件事就是東征孫權,除了給魏延留了3萬兵力守漢中,諸葛亮2萬兵力守益州,自己則帶了約10萬主力部隊千里迢迢殺向荊州,名義上是關羽報仇,其實是為了奪回戰略要地荊州。其實當時陸遜手底下...
劉備以替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孫吳,為何當時曹魏不偷襲蜀漢?
關羽在公元219年,遭呂蒙和陸遜偷襲,敗走麥城,被斬於臨沮,可謂是英雄末路,令人肝腸寸斷。而作為關羽義兄的劉備聽到此消息,在三國演義中有一段,劉備聽到關羽被殺昏厥過去,然後痛哭流涕,誓要奪回荊州...
劉備伐吳是意氣之爭?這不僅意義重大,更是得到了諸葛亮的肯定!
章武元年四月,劉備在成都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關羽報仇為名,出兵東征孫權。由於當時蜀中百姓都有為關羽報仇之心,加上劉備黃袍加身,一時間,蜀軍氣勢高昂。孫權見蜀軍勢大,當即命諸葛瑾修書一封,前來...
劉備竭盡全力攻打東吳 竟非為關羽報仇
公元221年,已經晉升為皇帝的劉備親自率領大軍進攻吳國,起初蜀漢軍進展非常順利。但是在夷陵之戰中,東吳軍以逸待勞大敗劉備,蜀漢軍隊潰不成軍幾乎全殲。此戰不經使蜀漢政權奪取荊州再無可能,並且是蜀漢...
歷史懸案:揭秘劉備伐吳失敗的真實原因
新春秋導讀:夷陵之戰,劉備軍團大敗而歸,劉備不久就死於白帝城。但是歷史就是充滿了不確定性,不能事後諸葛亮,一言斥之錯誤。當年,孫劉聯合抗曹時,也沒有多少人看好,官渡之戰時曹操也是明顯處於劣勢,戰...
曹丕說劉備夷陵敗因為連營七百里?諸葛亮笑了,陸遜說你還太年輕
夷陵戰役的前沿,只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公元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結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公元221年,劉備於益州稱帝,年號為章武。同年,劉備為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
夷陵之戰是蜀漢步向衰亡關鍵 也是歷史中最精彩的一戰
夷陵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國史上三大戰役之一,亦是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這場戰爭的成敗都給予吳蜀兩國不同的命運。劉備入蜀後。曹操接受司馬懿、蔣濟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