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
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
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明確表態,蜀漢同曹魏沒有調和的餘地,必須刀兵相見。
相比之下,東吳的外交就要靈活得多,在三國的外交鬥爭中,孫權始終處於主動地位,他根據形勢的變化或者聯劉抗曹、或者聯曹抗劉,縱橫捭闔,機動靈活,而且無論孫權聯合哪一方都取得了勝利。
可以說,孫權是三國時期最傑出的外交家。
《赤壁》中由張震扮演的孫權
與曹操結盟,奪取荊州
赤壁之戰以後,孫權走的第一步妙棋就是把妹妹嫁給劉備,接著又把荊州的南郡借給劉備。
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僅進一步鞏固了孫劉聯盟,同時又把劉備推到了與曹操對峙的第一線。
因為南郡同曹魏的軍事重鎮襄樊靠近,讓劉備去直接對付曹操,孫權就處於第二線。
赤壁之戰以後,曹操數次進攻孫權都沒有占到便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孫權的側翼有劉備支持,他可以集中兵力對付曹操。
既然孫劉聯盟很成功,那麼孫權為什麼又會奪取荊州,殺死關羽呢?這裡的原因很複雜。
第一,荊州太重要了,對於孫權來說,荊州就是他的國門。
而且荊州的面積和孫權占據的江東面積差不多,把江山的一半交給劉備來鎮守,孫權不放心。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第二,劉備的勢力發展太快,已經對東吳構成威脅。
赤壁之戰前,劉備是寄人籬下,所以孫權不會把劉備放在心上,赤壁之戰以後,劉備先是取得了荊州的江南四郡,接著又從孫權手裡拿到了南郡,接下來又奪取了益州,成了暴發戶。
到建安廿四年(219年),劉備取得漢中以後,蜀漢的版圖不比東吳小,軍隊數量同東吳也差不多。
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劉備就可能在三巨頭中排到老二的位置,把孫權壓下去,這是孫權絕對不能容忍的。
第三,劉備言而無信,使孫權對這個盟友失去了信任。
劉備在借南郡的時候,曾經答應孫權,等到奪取益州,就把荊州還給孫權。
當劉備奪取了益州以後,孫權派使者去索取荊州,劉備卻對使者說,等我奪取涼州以後就把荊州還給東吳。
孫權覺得劉備是在耍賴,他大罵劉備:「猾虜,乃敢挾詐。
」(《三國志》卷54《魯肅傳》)於是他派官員去接收荊州南部地區的三個郡,但這些官員都被關羽趕了回來。
赤壁之戰
一看文的一手不行,孫權就決定用武力奪取荊州。
但是他覺得自己力量有限,不可能在兩條戰線上同時開戰,既要對付曹操,又要對付劉備,必敗無疑。
於是孫權決定同曹操結成軍事同盟,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孫權就悄悄派使者到洛陽向曹操稱臣。
曹操做夢都想拆散孫劉聯盟,現在孫權主動上門求和,那真是求之不得。
曹操對孫權的來使說「孫曹兩家本來就是親家。
現在我們兩家要親上加親,永結秦晉之好」。
原來早在孫策時期,曹操就曾經將自己弟弟的女兒許配給孫策的弟弟孫匡,曹操的兒子曹彰又娶了孫賁﹙孫堅兄﹚之女為妻。
通過進一步鞏固婚姻關係,孫曹兩家就結成了軍事同盟。
而這一切劉備、諸葛亮都不知道,完全被蒙在鼓裡。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劉備、諸葛亮在不知道孫曹聯盟的情況下,貿然發動襄樊戰役。
襄樊戰役打響以後,吳魏兩國的使者往來不絕。
為了能得到曹操的有力支持,孫權甚至不惜卑躬屈膝,上表勸曹操早日稱帝。
赤壁之戰時,孫權曾怒罵曹操為「老賊」,並聲稱「孤與老賊,勢不兩立。
」(《三國志》卷54《周瑜傳》)而現在為了奪取荊州,孫權卻向曹操稱臣,並說曹操代漢是「天命」。
建安廿四年十二月,孫權藉助曹操的「配合」,如願以償奪取了荊州,活捉了關羽父子,並將關羽首級獻給了曹操。
曹操於是就以漢獻帝的名義封孫權為驃騎將軍,荊州牧、南昌侯。
孫權卑躬屈膝地向曹操稱臣,其目的就是進一步取得曹操的歡心,這樣他就能夠放開手腳去奪取荊州,並且鞏固已經得到的勝利成果。
由此可見,孫權不愧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能屈能伸,權詐多變。
孫權奪取荊州是一個巨大的勝利,因為其父孫堅,兄長孫策早就想奪取荊州,但他們都沒有能夠實現,在孫權手裡,終於實現了江東政權夢寐以求的夙願,東吳版圖幾乎擴大了一倍。
以後孫權又占據了交州,東吳版圖及綜合國力遠遠超過蜀漢。
孫權穩穩地坐上了三國時期第二把交椅的位置。
向曹丕稱臣,獲得夷陵之戰勝利
孫權在據荊州、殺關羽後,馬上就考慮到劉備會前來報復。
如果曹丕再趁火打劫,也發兵來進攻東吳,那麼就會遭到魏、蜀的兩面夾擊。
一旦形成這樣的局勢,東吳就很危險了。
於是孫權在同曹魏交往的策略上,接連採取了幾條措施:
一、當曹丕稱帝之時,孫權立刻向曹丕「稱藩」,並且將原先被關羽俘虜的曹魏大將于禁以及三萬多名降兵全部送還給魏國。
二、當孫權稱藩以後,魏文帝要孫權向魏國上貢,而且漫天要價,索要的貢品有明珠、瑪瑙、犀牛角、玳瑁、翡翠等,還有很多珍奇的動物。
東吳的大臣說:「荊、揚二州,貢有常典,魏所求珍玩之物非禮也,宜勿與。
」(《三國志》卷47《吳主傳》注引《江表傳》)孫權對大臣說,他索要的那些珍珠寶貝,在我看來就像瓦片石頭。
用這些瓦片石頭去換取江東的安寧,又有什麼不值得呢?曹丕在為其父守喪期間,就如此貪圖享受,我們還同他談什麼道理呢?於是就按照曹丕的要求,把東吳大量的奇珍異寶送給曹丕。
第三,曹丕以天子的身份冊封孫權為吳王、大將軍。
這樣一來,魏國同吳國的關係就是不平等關係,魏是朝廷、宗主國,吳不過是地方上的一個諸侯國,孫權也只是一個藩王而已。
當孫權和大臣們討論是否接受曹丕冊封之時,東吳的朝廷大臣都認為,孫權應該自稱上將軍、九州伯,而不應該接受魏國的冊封。
孫權卻說:「以前漢高祖劉邦也接受過項羽的冊封,我現在接受曹丕的冊封,只不過是權宜之計,大丈夫能屈能伸,又何必斤斤計較呢?」
孫權雖然如此表態,但在東吳的將相大臣們看來,自己的主公接受魏國皇帝的冊封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
魏國的邢貞以大國使臣自居,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不把東吳君臣放在眼裡。
將軍徐盛非常憤怒,他哭著對同僚們說,「盛等不能奮身出命,為國家並許洛、吞巴蜀,而令吾君與邢貞盟,不亦辱乎!」(《三國志》卷55《徐盛傳》)邢貞聽了,非常震撼,對身邊的人說:「江東的將相大臣如此有骨氣,恐怕不會永久臣服於我們啊!」
不管朝臣們如何不服氣,孫權都堅持以一個政治家的眼光來處理這件事。
他以一國之君的身份,不惜屈尊,和邢貞同車出入、歃血為盟,向曹丕稱臣。
孫權的外交策略確實非常高明,因為對他而言,當時的形勢非常不利。
當劉備調動全國軍隊討伐東吳的時候,在曹魏內部,也有過一番討論。
魏國謀臣劉曄曾經對曹丕說,現在天下三分,魏國占據著天下十分之八的領土,兵多將廣,吳蜀是兩個小國,他們如果聯合起來,依靠險要的地形互相支持,我們倒也拿他們沒辦法。
但是現在他們自相殘殺,正是我們消滅東吳的最佳時機。
應該利用這個機會,調動全國的軍隊出擊。
蜀國攻打吳國的荊州,我們攻打吳國的揚州,要不了十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滅掉東吳。
吳若滅亡,唇亡齒寒,蜀也長久不了。
平心而論,如果曹丕採納了劉曄的計謀,配合劉備開闢第二戰場,出兵攻打東吳,那麼東吳必亡無疑。
因為吳國實力有限,沒有同時應付魏、蜀兩個國家前後夾擊的能力。
但是曹丕並沒有採納劉曄的良謀奇策,對於這個赤壁之戰之後曹魏統一天下的最好機會,曹丕輕易放過了。
為何曹丕不接受劉曄的計謀呢?曹丕說:「孫權已經稱臣投降了,我們怎麼可以再去打他呢?如果我們這樣做了,今後還會有人來投降我們嗎?」可見,曹丕的書生氣十足。
自古以來,兵不厭詐,政治家並不需要恪守什麼道德規範,戰爭從來就不是以高尚手段獲得勝利的。
楚漢戰爭時,項羽同劉邦在滎陽簽訂條約,楚漢雙方以鴻溝為界,互不侵犯。
但是項羽剛剛撤退,劉邦立即就撕毀條約揮師追擊,最後在垓下把項羽打敗。
曹丕之所以不聽劉曄的良策,除了他是文士出身,缺少政治家的氣質外,更重要的是孫權的偽裝實在巧妙,完全騙過了曹丕。
其實,要騙取曹丕的信任,也是很不容易的,因為曹丕不僅向孫權索取江南的奇珍異寶,而且還要孫權「質子」。
曹丕對孫權說:你若真心歸降的話,就應該把自己的兒子送到魏國來,作為「人質」。
如果孫權將自己的兒子送過去作為人質,那以後無論何事都得聽從曹丕的命令,否則曹丕就可以將孫權的兒子處死。
但如果不送兒子當人質,曹丕就會認為孫權不是真心誠意歸降,極有可能趁劉備大舉攻吳之時出兵夾攻。
所以是否「質子」,確實使孫權進退維谷,左右為難。
但是孫權自有他的妙計。
于禁手下有一個重要的將領,名叫浩周。
孫權在放于禁、浩周回魏國的時候,在浩周身上下了很大功夫,拚命地拉攏浩周。
浩周回去,見到曹丕以後,大講孫權的好話,說孫權絕對效忠於您陛下,我願意以全家一百多人的性命來擔保,孫權決不會反叛,他一定會把兒子送到洛陽來。
公元222年1月,吳蜀夷陵之戰正在相持階段,曹丕派邢貞到吳國,浩周作為隨行的重要成員。
曹丕叫浩周帶口信給孫權,封孫權的兒子孫登為萬戶侯,要孫權馬上把孫登送到洛陽來。
孫權在浩周面前「演戲」,說你以全家百口的性命來擔保,使我感動得不知說什麼好,說完以後便痛哭起來,而且是涕淚交加。
孫權還「指天為誓」,對浩周說我是絕不會辜負你的,並拜託浩周在魏文帝面前多多美言,說自己的兒子孫登年幼無知,不懂禮節,沒有資格享受這麼高的爵位,等到孫登稍微長大幾歲,我就把他送過來,還說要讓宗室大臣孫長緒、託孤大臣張子布一同護送孫登護入洛。
又托浩周作紅娘,在曹魏的宗室或者夏侯氏當中挑一個女子做孫登的媳婦。
孫權的表演惟妙惟肖,浩周當然是深信不疑。
回去對魏文帝又是一番添油加醋,曹丕也是非常高興,完全被孫權所蒙蔽。
過了幾個月,曹丕又派人催促孫權趕快把兒子送來。
這時,孫權突然宣布以孫登為太子。
為何要以孫登為太子呢?因為,一般而言,太子是不能當人質的。
當然曹丕也不肯善罷罷休,還是連連催促。
公元222年六、七月,夷陵之戰進入到決戰階段,孫權為了穩住曹丕,又派使者上書,表示在十月送兒子到魏國來。
到了九月,曹丕實在忍無可忍,再派使者前往,魏國的三路大軍也同時出發,討伐東吳。
孫權見曹丕不依不饒,而且還訴諸武力,於是就故伎重演,他寫信給曹丕,表示要改過自新,如果罪在不赦,不能得到陛下的寬恕,他就「奉還土地人民,乞寄命交州,以終餘年」。
(《三國志》卷47《孫權傳》)孫權可憐兮兮的樣子,得到了曹丕的憐憫,他親自寫信給孫權,信中云:只要孫登早上到達,晚上我就會下旨將軍隊召回。
「此言之誠,有如大江」。
(《三國志》卷47《孫權傳》)
夷陵之戰要圖
然而這一切都晚了,夷陵之戰這時已經結束,孫權大獲全勝,所以孫權有恃無恐,曹丕的三路大軍氣勢洶洶地殺過來,孫權也調動三路軍隊進行反擊,魏軍不能取勝,無功而返。
接下來,孫權宣布廢除曹魏的年號,改成自己的年號——「黃武」,表示吳國是一個完全獨立的政權,和魏國沒有任何關係。
在這場外交之戰中,孫權確實是謀略超人,而且還能在勝利的凱歌聲中,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
夷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全軍覆沒,狼狽逃回白帝城。
此時,吳軍的士氣非常旺盛,大將徐盛、潘璋紛紛上表,要求乘勝追擊,必定能夠攻克白帝城,生擒劉備。
陸遜不愧為三國時期卓越的軍事家、政治家,他判斷魏國表面上幫助吳國,實際上心懷鬼胎。
如果吳軍深入到巴蜀地區,魏國趁機突然襲擊,東吳的形勢就會非常危險。
於是陸遜堅決主張,立刻班師。
孫權接受了陸遜的建議,下令東吳大軍全部返回。
不出陸遜所料,吳軍剛剛返回,魏國的三路大軍就殺了過來。
要不是吳軍及時退兵,後果不堪設想。
面對魏軍的大舉進攻,孫權鎮靜自若,十分從容地調兵遣將,把來犯的魏軍殺退。
由此可見,在這場吳、魏兩國的博弈中,孫權、陸遜可謂料事如神,取得了完勝。
久經考驗的吳蜀聯盟
孫權的外交謀略具有極大的靈活性,他可以根據形勢隨時進行修正和調整。
例如孫權奪取荊州、殺死關羽之後,同劉備結下了深仇大恨,兩國關係由過去的同盟變成了仇敵。
三國時期形勢錯綜複雜,瞬息萬變,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在一定的條件下會發生轉化。
魏是大國,吳和蜀都是小國,小國之間長期鬥爭、廝殺,終究不是上策,而且吳同魏結盟,是小國同大國的結盟,這種結盟是不平等的,兩國之間的關係變成了君臣關係,對於孫權來說,向魏稱臣,只是權宜之策、緩兵之計。
而且孫權委曲求全,也確實非常難受,曹丕的「質子」就把孫權逼到了死角,搞得他焦頭爛額,難以應付。
於是孫劉兩家又有了化干戈為玉帛的可能。
黃武元年(222年﹚十二月,孫權首先作出高姿態,主動派太中大夫鄭泉趕往永安白帝城,表示願意同劉備講和,重新恢復孫劉聯盟,劉備畢竟也是一個政治家,經過夷陵之戰以後,他痛定思痛,頭腦也逐漸冷靜下來,他知道蜀漢的頭號敵人是魏國,如果主次不分,同吳國的戰爭再持續下去,蜀漢就十分危險了。
因此,他先後派出使者宗瑋、費禕前往東吳,這樣吳蜀又重新恢復了外交關係。
吳蜀雖然恢復了往來,但孫權同魏國也還保持著聯繫。
從某種意義上說,孫權是腳踏兩隻船,左右逢源,所以這時的孫劉聯盟是極其脆弱的。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劉備病死於白帝城,剛剛恢復的吳蜀關係又一次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孫權到底會倒向哪一方還很難說,這個時候,諸葛亮表現出大政治家的膽識和謀略,執政以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鞏固剛剛恢復的吳蜀聯盟,防止孫權再次倒向曹魏。
諸葛亮決定派一個能幹的使臣前往東吳,此人就是鄧芝。
鄧芝來到東吳之後,雖然沒有象《三國演義》所描寫的那樣,孫權在大殿之上架起了一隻大油鍋,兩旁都是刀斧手,給鄧芝一個下馬威。
但是鄧芝到達建業以後,孫權採取了冷處理的辦法,遲遲不肯接見鄧芝。
鄧芝也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使臣,他遞上一份表章,表章上有這麼一句話,「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三國志》卷45《鄧芝傳》)這句話很有水平,如果說我來的目的是為了吳國,那顯然是假話,孫權不會相信。
只有說,我這次來的目的,是要使吳蜀兩國都得到好處——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雙贏」——才能打動孫權。
孫權立刻召見鄧芝。
他問鄧芝:「我很想同蜀國結盟,但恐怕蜀主劉禪年紀小、不懂事,蜀國國力弱小,難以抵擋魏國的進攻,不能自保。
所以猶豫不決。
」鄧芝回答:「吳蜀兩國加起來有四州之地,大王您是英雄,諸葛丞相也是豪傑。
蜀國地形險要,易守難攻。
吳國也有長江天險。
吳蜀一旦結為唇齒之邦,發揮我們的優勢,進可以兼并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
如果大王您向魏國稱臣,曹丕可能就要您到魏國朝廷里去做官。
至少也要吳國的太子作為人質,如果您違抗曹丕的命令,他就會發兵前來討伐。
蜀國軍隊也會沿長江順流而下。
到那個時候,江南土地就不會屬於大王您所有了。
」
鄧芝分析得頭頭是道,正中孫權下懷。
孫權想了一會,回答道:「你說的完全對。
將來滅掉曹魏以後,天下就可以太平,吳蜀兩國的君主共同治理天下,這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啊!」鄧芝回答道:「自古以來,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一旦滅掉魏國,就不知道天命歸誰所有。
我認為,作為君主,就要以德治理國家;作為臣子,就要盡忠保國。
到那時,吳蜀兩國將士還得在戰場上拼個你死我活,一直到天下統一為止。
」孫權聽了大笑說:「君之誠款,乃當爾邪!」(《三國志》卷45《鄧芝傳》)
通過這次會談,孫權徹底斷絕了同魏國的交往,再次派出使者進一步加強同蜀漢的聯盟。
但為時不久,吳蜀聯盟又經受了一次嚴峻的考驗。
公元229年,孫權認為自己羽翼已經豐滿,條件也完全成熟,所以就自立為帝,表示自己在名分上和魏蜀兩國完全一樣。
孫權這樣做其實很正常,因為魏國的曹丕早在公元220年就代漢稱帝,劉備也在曹丕稱帝的第二年,即公元221年稱帝,而孫權的吳王還是曹丕封的。
孫權眼見曹丕、劉備先後稱帝,當然不甘落後,也想登上龍椅,但他比較謹慎,覺得吳國的國力還不夠強大。
夷陵之戰時,孫權面臨魏、蜀兩國夾攻的危險。
夷陵之戰後,孫權和曹魏關係破裂,必須單獨對抗強大的魏國,同時國內的少數民族——山越不斷起兵反抗,所以孫權仍然不敢稱帝。
元末農民起義,群雄逐鹿,朱元璋之所以能最終獲得成功,建立大明王朝,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朱元璋執行了「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的方針。
歷史確實是驚人的相似,朱元璋是「緩稱王」,而孫權卻是「緩稱帝」,而且都成就了王霸之業。
雖然在三國時期,孫權是最晚稱帝的,但仍然影響到吳蜀兩國的外交關係。
當東吳派使臣到蜀國,通報孫權稱帝,蜀漢朝廷一片譁然,大臣們義憤填膺,認為應該馬上同東吳斷交,其理由當然很充分,因為自古以來,就有「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的傳統觀念。
春秋戰國時期,雖然是諸侯割據,大國稱霸,但名義上的天子仍然只有周天子一個。
蜀漢和曹魏都罵對方為「賊」,所以就不存在誰承認誰的問題。
蜀漢與東吳雖然是同盟國,但蜀漢向來以正統自居,如果認同孫權的皇帝身份,豈不是認同漢朝已經滅亡,蜀漢王朝的正統地位將受到質疑。
如何應對孫權稱帝的這一事件呢?諸葛亮分析道:「孫權想要做皇帝的野心已經很久了,我們之所以同他結盟,是因為要同東吳形成犄角之勢。
如果我們現在同他斷絕關係,就會反目成仇。
這樣的話,我們就要出兵伐吳,吞併了東吳以後,才能北伐。
然而東吳國力強盛,人才很多,我們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平定東吳,如果戰爭的時間拖得太久,曹魏就會有機可乘,這樣對我們就大為不利。
在外交中,我們一定要通權達變,不可逞匹夫之勇,義氣用事。
至於有人認為孫權只滿足於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並不能配合我們一起北伐,這種看法其實也是似是而非,孫權不是不想北伐,而是他的力量不夠強大。
如果我們的北伐能取得勝利的話,孫權也會出兵和我們一起爭奪勝利的成果。
退一步而言,即使孫權不出兵,只要我們同他搞好關係,我們的北伐就沒有後顧之憂,曹魏在河南地區的軍隊必須對付東吳,而不敢調到西邊來,單就這一點來講,對我們也是大有好處的。
所以我們對孫權稱帝這件事,就不要太計較了。
」
諸葛亮的這番話極其精彩,把聯盟或毀盟的利害得失分析得頭頭是道。
可以想見,在當時蜀漢的朝廷中,關於是否要同東吳保持外交關係這件事爭論得肯定非常激烈,而且諸葛亮比較孤立,所以他必須要以充足的理由來駁斥那些毀盟派。
《三國演義》中有諸葛亮在赤壁之戰前出使東吳,舌戰群儒的情節,其實那是羅貫中的虛構,諸葛亮真正的舌戰群儒,並不在東吳,而是在自己的朝廷中,舌戰那些主張毀盟的腐儒。
諸葛亮在說服毀盟派以後,立刻派陳震為使者帶著禮品去祝賀孫權登上皇帝寶座。
孫權看到蜀漢認同他的皇帝身份,當然十分高興。
於是兩國再次隆重地簽訂盟約,盟約中規定滅魏之後,兩國平分魏國的領土,並且聲討曹操、曹丕、曹睿的滔天罪行,從此兩國要「戮力一心,同討魏賊,救危恤患,分災共慶。
若有害漢,則吳伐之,若有害吳,則漢伐之。
各守分土,無相侵犯,有渝此盟,天地不容」。
(《三國志》卷47《孫權傳》)
三國歷史上,以文字形式留下的外交盟誓頗為罕見,孫權和諸葛亮在公元229年簽訂的同盟國條約在《三國志》中有明確記載,這是一份彌足珍貴的外交史資料。
這個盟約的簽訂進一步鞏固了吳蜀聯盟。
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
孫權稱帝後,吳、蜀兩國的關係較為和諧。
例如,在鄧芝、陳震之後,費禕、董恢時常奉諸葛亮之命出使東吳。
孫權對費禕來訪非常重視,他不擺皇帝架子,親自出面招待費禕。
史書上說孫權這個人的性格,十分「滑稽」,喜歡講一些嘲弄人的笑話,費禕也是「事事調答,無所遺失」。
(《三國志》卷44《費禕傳》注引《禕別傳》)有一次,孫權喝得酩酊大醉,趁著酒興,他就說,「楊儀、魏延,牧豎小人,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諸君憒憒,曾不知防慮於此。
」(《三國志》卷39《董允傳》裴松之注)
楊儀是諸葛亮丞相府的長史,魏延是征西大將軍,兩人都是蜀漢朝廷的重臣,諸葛亮的左膀右臂。
孫權可以這樣說,但費禕怎麼接話就成了難事,幸虧費褘身邊的董恢反應靈敏。
他回答道「楊儀、魏延不過是為了個人的一點恩怨而鬧矛盾,並不像韓信、英布那樣,囂張跋扈,難以控制。
我們兩國要消滅曹魏,就一定要用一切可以使用的人才,如果單憑這一點,就要防患於未然,恐怕不是長遠之計吧!」孫權聽了這番話,哈哈大笑。
孫權對費禕的外交才幹是相當賞識的,他預見到費禕一定會得到蜀漢的重用,所以就對費禕說「君天下淑德,必當股肱蜀朝,恐不能數來也。
」(《三國志》卷44《費禕傳》)說著,孫權解下自己常佩的一把寶刀,贈送給費禕。
費禕說:「刀是大王用來討伐叛亂的,我怎麼能接受呢?但願大王建功立業,和我們一起興復漢室,臣雖然愚鈍,但決不會辜負大王的美意。
」一番話說得孫權連連點頭。
諸葛亮死後,吳、蜀兩國的外交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當諸葛亮死訊傳到東吳,東吳馬上在巴丘這個軍事要地增加兵力。
孫權增派兵力的目的有兩個:第一,考慮到魏國可能乘機攻打蜀國,吳國事先作好準備,可以隨時增援同盟國。
第二,觀察形勢,待機而動。
如果蜀漢在諸葛亮死後,出現崩潰的局面,吳國就可乘機分割蜀國的領土。
蜀國聽到東吳增兵巴丘的消息,馬上作出反應,增加蜀、吳交界的白帝城的兵力,為了緩和兩國矛盾,蜀國又隨即派大臣宗預出使東吳。
宗預來到東吳後,孫權毫不客氣地責問宗預:「東之與西,譬猶一家,而聞西更增白帝之守,何也?」預對曰:「臣以為東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勢宜然,俱不足以相問也。
」(《三國志》卷45《宗預傳》)孫權見宗預十分坦率,同時也感到諸葛亮雖然病故,但蜀國政權十分穩定,所以就隆重招待宗預。
這樣吳、蜀兩國的關係才維持下來。
但好景不長,過了不久,吳、蜀兩國又幾乎發生了一場衝突。
蔣琬執政時,因不甘於蜀漢政權長久偏居西南一隅之地,打算再次北伐。
因考慮到諸葛亮北伐的路線過於艱險,軍糧的運輸實在太困難,所以就想從水路進兵。
於是命人製造水上作戰兵器,打造戰船。
不料,蜀國的這一軍事行動引起了吳人的猜疑。
東吳許多大臣認為蜀國修造戰艦,其目標是針對吳國。
他們紛紛上書孫權,要求東吳作好應戰準備。
幸虧孫權的頭腦比較冷靜,他洞察形勢,認為蜀漢不可能攻打吳國。
他對大臣說:「我待蜀人不薄,他們沒有理由背信棄義,至於蜀國修造戰船,那是他們的國防需要,我們用不著大驚小怪。
」由於孫權的理智,沒有採取任何行動,故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
從吳、蜀結盟後期的歷史來看,其效果是明顯的,正是因為吳蜀聯盟,強大的曹魏時時有後顧之憂,不能揮師南下,才使得三國的歷史如此的豐富多彩,不斷地演出一幕又一幕生動的歷史活劇。
三國時期曹丕有一次統一天下的機會,可惜他卻沒有把握住
三國群雄並起,連年紛戰,尤以曹操、劉備、孫權最為突出,曹操建立的魏國政權是最為強大的,占據了整個北部,蜀吳聯盟加起來,才能與曹操有一戰之力,可見曹操當時的勢力,天下無人能出其左右。
細說三國孫劉聯盟的始末
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時三國時期有名的兩次戰役,表面上看這兩次戰爭是軍事力量的比拼,實質上外交上的博弈也尤為重要。對於劉備來說赤壁之戰的勝利是占盡了孫吳的光,雖然孫吳一方也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才和劉備結...
夷陵之戰後孫權為什麼不趁勢消滅蜀國?東吳拿下蜀漢能打贏曹魏麼?
夷陵之戰是三國歷史前期最大的轉折點,蜀漢步入到了寒冬期,而東吳和曹魏的國力依舊強盛。主要是劉備伐吳實在太過衝動,雖然整備了幾年,但似乎太急於求勝,每一步都在陸遜的算計當中,最後陸遜一把火將蜀軍...
上天給了曹丕一次統一天下的機會,可惜他卻沒有把握住
三國時代英雄輩出,其中尤以諸葛亮、劉備、曹操、孫權等為傑出代表。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權實力最為強大,吳蜀兩國團結在一次才是魏國的對手。畢竟魏國占據北方,而吳蜀兩國合起來才是南方。
蜀漢和東吳塑料兄弟般的結盟史,詮釋了一句什麼真理?|地圖帝
蜀漢和東吳的關係,最能詮釋那句真理: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曹操進攻荊州,諸葛亮建議劉備找孫權求救。諸葛亮隻身過江,和孫權講大道理。其實諸葛亮不過江,魯肅也把孫權勸明白了...
關羽失荊州後,蜀國有近百萬大軍,諸葛亮為何不再次奪回荊州?
諸葛亮想不想奪回荊州,當然想!絕對想!跨有荊州益州是隆中對的戰略目標,沒有了荊州,意味著只能一路出兵,參見北伐戰爭。但是奪荊州就意味著和東吳為敵,這和東和孫權的戰略目標是衝突的!
三國蜀漢政權最先滅亡的十大原因:蜀國怎麼滅亡的?
劉備歷盡滄桑艱難創立的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政權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其實從歷史資料和文獻上來看,蜀漢政權相對東吳政權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閉塞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著名的政治家諸...
劉備夷陵大戰敗走之後,為何陸遜不引軍繼續追殺
在經歷樊城大戰之後,蜀國戰將逐漸流失,劉備為關羽和張飛報仇舉全國之力攻打吳國,此時的孫權不得不向曹丕稱臣,防止劉備和曹丕兩面夾擊東吳,但在夷陵之地,陸遜火燒連營大破蜀軍,蜀軍傷亡慘重,劉備也倉皇...
劉備為何要傾全國之力攻打吳國,僅僅只是腦袋發熱為關羽報仇嗎?
對劉備集團來說,關羽大意失荊州,是一次非常嚴重的打擊。劉備建立的蜀國,是一個外來政權。而這個外來政權的成分卻相當複雜,有初期便追隨左右的關羽、張飛、簡雍等老資歷,有諸葛亮、蔣琬、馬良等荊州系,有...
夷陵之戰後,曹丕本可趁機滅了蜀國,為何進攻東吳?原因不簡單
因為《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大家對三國這個時期可以說比較了解了,對於裡面的人物更是十分的熟悉。而劉備雖然有兩個極強的兄弟,但是在前期一直沒有取得什麼成就,好在最後請得諸葛亮出山,這次慢慢有了起色...
漫談三國:夷陵之戰的分析(2):時機的選擇
在上篇文章中分析了劉備出師伐吳的動機,名義上是為關羽報仇,實則意在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在公元219年,劉備舉兵伐吳的時間是公元221年,這期間有兩年的時間,劉備在幹什麼呢,他在等待合適的出兵時機。
曹丕剛當上皇帝,就被孫權騙慘了
曹丕當皇帝的時間並不長,從公元220年篡位稱帝,到公元226年病逝洛陽,不過7年時間。但他這段短暫的皇帝生涯,幾乎被兩件事情貫穿始終——被騙和復仇。孫 權 假 降公元221年八月,初當皇帝的喜悅...
戰亂三國,人太多傻傻分不清?讓這些圖來拯救你!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軍閥混戰。到了公元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篡漢建立魏國。接著,劉備和孫權相繼稱帝,建立蜀國和東吳。自此,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三國相互攻伐,戰火紛飛,湧現出許多英雄豪...
劉備傾全國之力為關羽報仇,不光只是兄弟情,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孤軍北伐曹操。樊城之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威震華夏。但此時,東吳不顧孫劉同盟,派呂蒙率軍突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吳軍擒殺,荊州也落入吳國之手。...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利了,還會是三分天下嗎?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利了,劉備要回荊州,三國又會重新取得另一種平衡,不會出現變數。劉備不可能滅掉吳國,如果一旦把吳國滅掉,那麼魏國勢必會攻擊,到時候獲利是魏國。
他是毛主席最欣賞的一位三國名臣,竟這樣被曹操父子錯過了
公元221年,也就是黃初二年,劉備親征,進攻東吳,發動夷陵之戰。當時孫權舉全國之力應付,並向曹魏稱藩,朝臣很多都慶賀,但有一個人卻認為孫權並沒有臣服之心,這次只是逼不得已才稱藩。他就是三名臣,毛...
如果說劉備不挑起夷陵之戰,蜀漢有希望統一三國?真相已經很明了
三大巨頭,都曾懷有萬全的把握,主動進攻他人,最終卻慘敗而歸,使自己遭遇了巨大的打擊——公元208年,曹操南下,想要一統華夏,結果被孫劉聯軍在赤壁擊敗;公元215年,孫權親率十大軍,進攻只有七千守...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竟然是因為這些
近日偶然與人談及歷史人物,說起劉備,大多認為劉備寬厚仁義、知人善任等等這些被認為這是劉備成功的基礎。論及個人能力,卻大多不肯恭維,普遍認為文韜武略,遠遠不如曹操孫權。甚至被人調侃為逃跑將軍,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