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爺兵敗麥城被殺,皇叔舉國攻吳,報仇是假,立威是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蜀國劉備集團來說,關羽大意失荊州,是一次非常嚴重的戰略失誤。


劉備建立的蜀國,是一個外來政權。

而這個外來政權的成分卻相當複雜,有初期便追隨左右的關羽、張飛、簡雍等老資歷,有諸葛亮、蔣琬、馬良等荊州系,有法正、譙周等益州本土人士,有吳懿、許靖這樣的東州系,甚至還有李嚴這樣說不清到底歸荊州系還是東州系的外來人士。

對始終追隨的老資歷和荊州系來說,劉備必須為關羽的身死和荊州的丟失,做出一個交代。

而對益州本土士人豪強來說,關羽的失敗,則更加劇了他們對蜀漢政權的不信任。

所以,劉備必須為這個新生的朝廷重立威信。

這一點,就連曹魏的劉曄都看明白了。

他公開表示:「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

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始終之分不足。

因此,說劉備伐吳是為了給關羽報仇,並不算錯。

但報仇只是手段,並非目的。

真正的目的,是為了重建朝廷的威望,鞏固蜀漢的統治。

這是其一。

其二,是荊州對蜀漢的重要性。

講到關羽大意失荊州(公元216年),好像有一句歇後語「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

這好像是關羽大意了,荊州才會失掉。

難道真是因為關羽太大意了,所以才會使荊州的三郡(南郡、武陵、零陵)落入東吳之手嗎?導致他最後敗走麥城,死於東吳之手。

荊州十分重要,它北拒漢陔,歷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占據天時地利,對蜀吳兩方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而關羽的一時大意,不僅使他失了這樣一塊寶地,也給他自己提前捕了一條走向死亡的道路。

關羽犯了一連串的管理失誤才丟掉荊州,而且為整個蜀漢集團帶來了巨大的負面結果——劉備從西川起兵東征為他報仇,卻又被陸遜火燒連營,兵敗夷陵。

諸葛亮的「隆中對」為劉備設計的戰略是,雄割荊、益二州,外聯東吳,內修政治,然後兩道北伐,統一中原,恢復漢室。

最後因為關羽的「大意」,「隆中對」的戰略完全被破壞,兩道北伐成了六出祁山,蜀漢大業終於無法完成。

最糟糕的是,(公元215年)劉備、孫權爭奪荊州。

孫權之前借給劉備的荊州,劉備說是取了西川,再還荊州,沒想到,劉備取了西川後,居然不還荊州。

惹怒了孫權。

既然荊州是孫權,劉備就應該把荊州還給人家,和孫權一起來抗曹魏。

孫權本想將他兒子和關羽的女兒成親,然後,孫權再和關羽一起計議共破曹操。

這不就是一件好事。

誰知,雲長卻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結果,惹怒了孫權。

孫權便助曹操取荊州。

關羽就算不同意也不要罵人呀!關羽結果最後敗走麥城。

這是使蜀漢無法統一天下的原因之一。

劉備為報關羽被殺之仇而向東吳展開的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

三國時期吳國(孫權)和蜀國(劉備)為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八郡而進行的一場戰爭。

劉玄德即了帝位,統精兵七十五萬 伐吳(實際上蜀漢約四萬多人,東吳約五萬多人) 陸遜採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採用火攻的方式,火燒蜀漢連營七百里。

(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

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削,此後,蜀漢成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國。

總之,出於穩固政權和取得荊州的目的,劉備必須伐吳,也只能伐吳。

既然出兵目的並不單純,那麼,劉備發動戰役的動作,便更多的是在恫嚇、威懾。


我們來看看吳、蜀兩國的一系列動作。

221年6月,蜀漢前軍開始向奉節集結,劉備率中軍自成都出發;

221年7月,劉備前軍擊敗吳巫山等地守軍,占領巫山、秭歸一線;

221年8月,孫權向曹丕稱臣投降,被封吳王;

221年11月,曹丕使者到達東吳,孫權接受封號,正式稱臣;同月,孫權命陸遜為督,率大軍西進迎敵;

222年1月,陸遜部將宋建反擊蜀軍於秭歸一帶;劉備返回秭歸前線;

222年2月,蜀軍開始向東推進到夷陵一線,夷陵戰役開始。

從這張時間表里,我們可以看出:

六月,劉備決定出兵伐吳,七月,部隊已經攻占巫山、秭歸。

這就說明,僅用了兩個月時間,蜀軍便抵達了戰場。

但七月攻占秭歸之後,直到次年一月陸遜開始反擊,在長達五個月的時間裡,蜀軍毫無作為。

甚至劉備還離開過秭歸前線,據三國志記載,直到正月吳軍反擊開始,劉備才「軍還秭歸」。

東吳的行為也不正常。

《三國志》記載,秋七月,劉備率軍伐吳。

「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

可見,東吳早在蜀軍到達戰場之前便知道了劉備的伐吳計劃。

但在長達四個月的時間裡,吳軍卻無動作。

直到十一月,東吳才派出軍隊,率軍抵抗。

這說明,要麼是孫權的大腦反射弧太長導致行動遲緩,要麼,是其中必有貓膩。

而這其中的唯一可能性只能是,雙方在談判。

《三國志》里沒有記載過雙方談判過的任何證據。

但有意思的是,夷陵之戰結束後,鄧芝出使東吳,得到了孫權的一個評價:

「丁友掞張,陰化不盡;和合二國,唯有鄧芝。

丁厷,陰化,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卻不能「和合二國」;真正能「和合」的,唯有鄧芝。

這說明什麼?說明在鄧芝之前,雙方一定有過至少兩輪談判,而這兩輪談判,蜀漢派出的使者,便是丁厷、陰化。

這兩輪談判又是否發生在蜀漢伐吳之時呢?

不能確定,但有可能。

那麼,建立在以上設想之上,我們推測一下蜀漢伐吳的真實情況:

蜀漢的戰略意圖:大軍壓境,以軍事力量給東吳施加壓力,迫使東吳屈服,劃撥部分荊州給蜀,並就偷襲荊州、斬殺關羽一事道歉;

東吳的應對行動:積極展開外交活動,向曹魏稱臣,以避免兩線作戰。

當確定曹丕不會威脅東吳邊境之後,調撥軍隊抵抗蜀漢入侵。

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蜀軍初期攻占秭歸、巫山之後便按兵不動的問題,也解釋了東吳軍事力量應對遲緩的詭異。

而且,也解釋了為什麼劉備決定伐吳時諸葛亮會保持沉默的原因

眾所周知,劉備決定伐吳時,遭到了一干朝臣的反對,甚至包括趙雲。

而奇怪的是,諸葛亮此時卻未表態,只在戰後莫名其妙的說了一句:「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有人據此認為,這是諸葛亮在蜀漢朝中地位並不突出的表現。

但依我看,之所以諸葛亮沒有表態,恰恰是孔明在蜀漢處於核心領導地位的證明。

前面已經說過,劉備伐吳,政治目的很大。

而這種依靠軍事行動提升朝望的行為,顯然是不能明說的。

因此,劉備伐吳,其真實目的非常機密,甚至機密到連趙雲都不知道。

而作為蜀漢二號人物的諸葛亮,顯然對整個作戰計劃相當了解。

了解了整套作戰計劃的諸葛亮,恐怕並不會提出反對意見。

因為早在隆中對的時候,他便有過「跨有荊益、結好孫權」的構想。

他與劉備共同的想法應當是,通過一場有限的局部戰爭,奪回荊州部分領土,只要運籌得當,這個計劃是可行的。

恐怕他們唯一沒有想到的是,孫權真的會那麼下三濫,做出向曹魏稱臣的行為;而曹丕也真的就借坡下驢,與東吳修好。

失去了曹魏對東吳的鉗制,使荊州戰場形勢瞬間發生了巨大變化。

劉備就此騎虎難下,他根本無法班師回朝,只得硬著頭皮將戰爭打下去。

於是,章武二年,劉備進軍夷陵。

八月,陸遜火燒連營,劉備敗退,僅以身免。

夷陵之戰為什麼對蜀國傷害難麼大?

諸葛亮和劉備後期的政治目標不同:諸葛亮志在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六出北伐可見)。

劉備志在建立政權,割據一方。

所以夷陵之戰之前,諸葛亮不受信任(所以劉備入川前,出征帶龐統。

入川後,帶法正)。

戰敗之後,諸葛亮只說:如果法孝直(法正)在,就不至於如此。

(夷陵之戰前法正已死。

)可見這一點。

所以蜀國之所以哀亡,就是因為選錯戰略。

蜀軍在出征之前,其實國力本來就是三國中較弱的一方。

蜀國的地理位置易守難攻,劉備他們是應該打防守反擊的。

可是劉備死後,諸葛亮還是採取以攻為守的戰略,六出祁山。

最終導致蜀國國力衰退。

當然,劉備的死也是一個轉折點,最重要的是他的後繼者。

蜀漢失荊州三郡,那是必然的、雖說也有關羽的責任、不過最重要的是蜀國強大了的原因、荊州四戰之地,東連江東六郡、西連益川、南連交州之地,北連汝南一郡,可能大多的人都認為吳國奪荊州是背信棄義是不?如果這樣認為,那你們一開始就是把吳丶魏當成反派了,可是三國中有反派和正義使者嗎?吳奪荊州那是必然,因為吳國不想被滅,兩川之地,蜀國國土已不下於曹操治下的4州之地,荊州益州天下最富饒的兩州雖然蜀國只得了三郡,你們想想如果荊州不失,蜀漢在平定了南中三郡和交州一郡,那其國土就差不多是魏國國土的二分之1.4左右了,不要跟我說蜀國不會攻交州,在劉備建國後,蜀漢就設了交州刺史這個官了,所以說東吳必須奪荊州,不然等待孫權的後果 絕對是滅國。

蜀立於隆中策、滅於隆中策,當權著不能看清形勢,諸葛亮的錯誤判斷,把孫權當傻子。

次年,劉備亡於白帝城。

一代梟雄就此隕落。

----------------------------------

觀歷史、知天命。

命理天註定、轉運靠自身!

風水不是迷信,風水就在身邊,關注風水就是關注財運和健康!

易尚大師幫您求財轉運,化解命中難題,添加微信號:ys11229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懸案:揭秘劉備伐吳失敗的真實原因

新春秋導讀:夷陵之戰,劉備軍團大敗而歸,劉備不久就死於白帝城。但是歷史就是充滿了不確定性,不能事後諸葛亮,一言斥之錯誤。當年,孫劉聯合抗曹時,也沒有多少人看好,官渡之戰時曹操也是明顯處於劣勢,戰...

劉備竭盡全力攻打東吳 竟非為關羽報仇

公元221年,已經晉升為皇帝的劉備親自率領大軍進攻吳國,起初蜀漢軍進展非常順利。但是在夷陵之戰中,東吳軍以逸待勞大敗劉備,蜀漢軍隊潰不成軍幾乎全殲。此戰不經使蜀漢政權奪取荊州再無可能,並且是蜀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