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曹丕亂幫忙,擊敗劉備大軍後,孫權能否征服西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222年,關乎兩國命運的夷陵大戰有了結果。
陸遜依靠火攻擊敗了劉備,劉備率領的6萬多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在擊敗劉備以後,孫權甚至準備乘勝追擊。
但這個時候,北方的曹丕幫了倒忙。
曹丕突然進攻東吳,以至於孫權更改了自己的計劃,也不得不再次與蜀漢聯盟。
一、劉備的目的就是奪回荊州
在公元219年,關於率領荊州的大部分軍隊進攻曹操控制的襄樊地區。
在這個階段,孫權趁機占領了荊州。
最後,連關羽也被殺害。
對於,劉備集團來說,喪失了關羽,等於損失了一員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
丟失了荊州等於劉備集團發展計劃的破產,因為劉備集團一系列的行動都是圍繞諸葛亮的隆中對展開的。
諸葛亮計劃將來從漢中、荊州兩個方向進攻曹操,現在荊州失守,基本上隆中對計劃就夭折了。
所以對於劉備來說,必須奪回荊州。
當時劉備集團主力尚在,劉備的總兵力在10左右。
現在為了進攻東吳,劉備集結了6萬多精銳。
也就是說,後方就剩下3萬多軍隊。
劉備的東征起初很順利,但孫權很快派遣名將陸遜迎戰。
陸遜統帥5萬多軍隊迎戰,兵力上差距並不大。
雙方相持了將近1年時間,最後,陸遜抓住機會利用火攻擊敗了劉備。
劉備大敗虧輸,率領的6萬多軍隊幾乎全軍覆沒。
劉備帶著幾百人逃回了永安,孫權取得了大勝。
在喪失荊州之後,夷陵大戰的慘敗是劉備集團的又一大損失。
那麼接下來,孫權準備幹什麼呢?孫權甚至有了一口氣占領西川的想法。
當時,孫權命令大軍囤積在峽口,孫權已經開始分封將領,但是將領們的封地都在蜀漢的控制權。
這就是在刺激將領們,打下了西川立刻兌現。
例如周泰,孫權封周泰為漢中太守,問題是漢中還在劉備的手裡。
漢中地區的守將是魏延,相信如果沒有曹丕的幫倒忙,孫權下一步就是進攻西川。
二、曹丕喪失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其實曹丕曾經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只是曹丕在很多方面遠遠不如曹操。
早在劉備大軍與陸孫對峙時,就有謀士建議曹丕應該趁機進攻東吳。
但是曹丕的看法是等等再說,這錯失了機會。
劉備慘敗之後,又有謀士建議趁機進攻西川。
曹丕的命令確實進攻東吳,曹丕的意思是不能讓東吳過分強大。
雖然這也有道理,但這次軍事行動沒有取得太大的戰果。
與之相反,這給了蜀漢陣營喘息的機會。
而且面對曹丕的壓力,蜀漢與東吳都不得不相互抱團取回。
有一些人認為,如果曹丕不是進攻東吳,而是進攻蜀漢。
那此後的歷史很有可能就是南北朝,究竟鹿死誰手就難說了。
由於曹丕幫了倒忙,蜀漢政權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這至關重要。
劉備去世之後,其實留給諸葛亮一個爛攤子。
國家的軍隊就剩下了3萬多,南方已經發生了叛亂。
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一方面平定南方叛亂,另一方面休養生息。
經過幾年的休養,蜀漢的軍隊增加到了9萬多人。
雖說還是不如東吳和曹魏,但保證自己的安全已經足夠了。
當時曹魏的軍隊數量有40多萬,東吳的總兵力也在20萬以上。
就在在這麼艱難的局面下,諸葛亮開始了自己的北伐。
由於自身的兵力有限,成都要留一部分,南方也要留一部分,還有留一部分防禦東吳。
所以諸葛亮每次北伐的軍隊都只有3萬多人,依靠這點軍隊想占領曹魏的關中地區太難了。
歷史懸案:揭秘劉備伐吳失敗的真實原因
新春秋導讀:夷陵之戰,劉備軍團大敗而歸,劉備不久就死於白帝城。但是歷史就是充滿了不確定性,不能事後諸葛亮,一言斥之錯誤。當年,孫劉聯合抗曹時,也沒有多少人看好,官渡之戰時曹操也是明顯處於劣勢,戰...
如果諸葛亮不出祁山改奪荊州,歷史會被改寫嗎?
歷史上諸葛亮任蜀漢丞相時期,對曹魏發動了六次戰爭,可是出祁山次數只有兩次,不是《三國演義》中的六出祁連山就算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蜀道之難還是難於上青天,以至於後代很多歷史學者,都評價諸葛亮...
蜀漢的出路究竟在哪裡?其實從這件事後三國的局勢就定了
說到三國中的蜀漢,可能很多人都非常遺憾,認為要是諸葛亮多活幾年就好了,幾次完全能殺掉司馬懿的機會都被上天破壞。離最終統一貌似就差那麼一步,其實,看過正史的都知道,這些都是杜撰的故事來突出諸葛亮的...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利了,還會是三分天下嗎?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利了,劉備要回荊州,三國又會重新取得另一種平衡,不會出現變數。劉備不可能滅掉吳國,如果一旦把吳國滅掉,那麼魏國勢必會攻擊,到時候獲利是魏國。
三國如果關羽沒有失荊州,劉備統一天下的幾率又多大
首先拋出我的觀點 : 就算關羽不失荊州,劉備統一天下的機率還是很小,為什麼這麼說,請看下文分析。扯開一下,關羽想要不丟失荊州,最好的辦法是什麼?那就是窩著荊州三郡不動,只要按兵不動,曹魏就不會和...
劉備東征時,為何沒有帶上諸葛亮,以至於6萬人全軍覆沒
公元221年,劉備登基稱帝之後,率領國內6萬多精銳進攻東吳。但是此時的劉備當真成了孤家寡人,身邊既沒有文臣也沒有武將,自己孤零零的東征。雖然軍隊不少,但是這隻軍隊沒有大腦。最終劉備被陸遜擊敗,6...
劉備為何傾國伐吳?背後戰略眼光非諸葛亮所能逆睹也!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
劉備動用全國兵力進攻東吳時,為何沒有帶上諸葛亮同行?
公元221年,繼曹丕之後,劉備在四川成都稱帝,國號仍是漢。不過由於歷史各方面的原因,現在這一政權被稱為蜀漢。稱帝以後的劉備率領全國精銳部隊6萬多人進攻東吳,雖然在戰爭初期取得了一些勝利,但是最終...
彝陵之戰,諸葛亮為什麼眼睜睜地看著劉備失敗?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公元221年,劉備登基稱帝,稱帝剛三個月,劉備急於替名將關羽報仇,不顧諸葛亮勸解,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
10年時間壯大自己,然後一統三國,這個計劃能否最終實現?
公元220年,曹丕取代了早就淪為政治傀儡的漢獻帝。曹丕自己稱帝,建立了曹魏政權。至此東漢王朝壽終正寢,劉備所建立的漢政權被稱為季漢或者蜀漢。在連續三年的時間裡,曹丕、劉備先後稱帝,孫權選擇了稱...
大將關羽被殺以後,劉備為何要率領全國主力進攻東吳?
歡迎關注興替鏡公眾號xingtijing,更歡迎大家把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以評論方式給我們留言,我們將篩選有代表性的問題詳盡解答成文章(404問題除外,你懂的),讓30萬愛好趨同的人感受到你的腦洞。...
劉備傾全國之力為關羽報仇,不光只是兄弟情,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孤軍北伐曹操。樊城之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威震華夏。但此時,東吳不顧孫劉同盟,派呂蒙率軍突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吳軍擒殺,荊州也落入吳國之手。...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劉備竭盡全力攻打東吳 竟非為關羽報仇
公元221年,已經晉升為皇帝的劉備親自率領大軍進攻吳國,起初蜀漢軍進展非常順利。但是在夷陵之戰中,東吳軍以逸待勞大敗劉備,蜀漢軍隊潰不成軍幾乎全殲。此戰不經使蜀漢政權奪取荊州再無可能,並且是蜀漢...
夷陵之戰後孫權為什麼不趁勢消滅蜀國?東吳拿下蜀漢能打贏曹魏麼?
夷陵之戰是三國歷史前期最大的轉折點,蜀漢步入到了寒冬期,而東吳和曹魏的國力依舊強盛。主要是劉備伐吳實在太過衝動,雖然整備了幾年,但似乎太急於求勝,每一步都在陸遜的算計當中,最後陸遜一把火將蜀軍...
如果沒有曹丕幫倒忙,擊敗劉備6萬大軍後,孫權會幹什麼?
公元222年,關乎兩國命運的夷陵大戰有了結果。陸遜依靠火攻擊敗了劉備,劉備率領的6萬多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在擊敗劉備以後,孫權甚至準備乘勝追擊。但這個時候,北方的曹丕幫了倒忙。曹丕突然進攻東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