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三國孫劉聯盟的始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時三國時期有名的兩次戰役,表面上看這兩次戰爭是軍事力量的比拼,實質上外交上的博弈也尤為重要。
對於劉備來說赤壁之戰的勝利是占盡了孫吳的光,雖然孫吳一方也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才和劉備結盟,但不得不說得了最大便宜的其實是劉備。
在《三國演義》中促成孫劉聯盟的關鍵人物顯然是諸葛亮,舌戰群儒,智激周瑜的故事大家耳熟目詳。
其實在歷史上促成孫劉聯盟的關鍵人物是魯肅。
赤壁之戰前曹操已經占據了荊州大部分地區,一統中國的趨勢很明顯。
在這樣的情形下孫權召集了手下商議如何應對,當時以張昭為代表的很多江東舊臣都主張投降,孫權一看這還沒有打起來內部就有這麼多人想要投降於是心裡就沒有了底氣。
孫權對於是戰是降拿不定主意於是藉口起身上廁所,這時候魯肅跟隨孫權出來,只用了一句話就堅定了孫權抗曹的決心。
史書記載的原話是「「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
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
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將軍迎操,欲安所歸?」
這裡魯肅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那些主張投降的大臣都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他們投降曹操了仍然可以升官發財保富貴,而孫權作為一方諸侯投降曹操後,曹操該怎麼安置他呢?這時候什麼天下大勢都不重要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可以說魯肅的這一言切中了孫權的痛點。
孫權聽到魯肅的分析對魯肅頓時肅然起敬,堅定了後來聯合劉備抗曹的決心,如果當時孫權投降了,也就沒有後來什麼三國了。
在三國里蜀和魏的關係就如諸葛亮所說的「漢賊不兩立」,吳國屬於這兩個國家拉攏的國家,在赤壁之戰後這一現象表現的特別明顯。
本來孫權上了劉備的賊船鐵了心是要和曹操對著幹的,可是因為荊州的分配問題雙方造成了很大的分歧,加上關羽在鎮守荊州期間對孫吳又桀驁不馴,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孫權向曹魏稱臣,聯合曹魏將劉備的在荊州的勢力給清除了,關羽戰死荊州丟失激怒了劉備,這就是後來夷陵之戰爆發的原因。
夷陵之戰劉備是風風光光出師慘慘澹淡敗回,這一戰損失了蜀漢大部分主力,如果吳國軍隊再深入川蜀的話蜀漢可能就被滅亡了。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了修補和孫吳的外交關係就派了鄧芝前去說服孫權重建孫劉聯盟。
「孫劉第一次合作」給孫權的印象很深,那就是劉備坑他不淺,這次重新修復兩國的關係難度很大。
鄧芝來到吳國一度遭到拒見。
當時孫權已經向曹魏稱臣,接見蜀國使者當然是忌諱的事情。
鄧芝見此情形就放出話說:我這次出使不是為了我們蜀國而是為了你們吳國。
孫權聽聞後覺得好奇於是就召見了鄧芝。
孫權上來就表明了自己因為蜀漢的君主劉禪年幼吳國的勢力又弱小如果和蜀國聯合不能抵擋曹魏的入侵。
鄧芝從地理上解釋道蜀國有山川之險吳國有長江之阻,如果兩國聯合進可以奪天下退可以三足鼎立,而且蜀國丞相諸葛亮是當時人傑(指出了現在蜀國當家的是諸葛亮,劉禪年幼不年幼不用擔心)孫權也是一代英主,如果孫權委身於曹魏就肯定要派自己的太子去魏國做人質,不派太子前去肯定會招來曹魏的猜忌魏國肯定會前來討伐,到時候蜀國在順江而下,那麼吳國肯定是不能保全了。
孫權被鄧芝的言論所折服於是又重新和蜀漢結盟,自此吳蜀聯盟一直保持到蜀國滅亡。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
關羽大意失荊州:受傷的何止是蜀漢!
赤壁之戰後,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留關羽鎮守占據的荊州五郡,其中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劉備得到蜀川後,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後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孫權派...
袁南生:魯肅比諸葛亮高明在哪裡?
[摘要]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外交目標必須以國力為基礎,不能透支國力;該妥協時妥協是理性外交、成功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對盟友不能一味遷就,該堅持的要堅持,該鬥爭的要鬥爭。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
三國的密碼,孫權劉備從未聯盟!司馬懿看透本質才滅吳國蜀國!
傳統觀點認為,孫劉聯合共同抗曹是三國時代最突出的政治特點。這種觀點其實太過籠統,從嚴格意義上講孫權和劉備之間從未真正結盟。從曹操征劉表飲馬長江到三國歸晉,在長達半個世紀時間裡,孫劉兩家之間爭鬥是...
吳蜀兩國的聯合軍事行動為什麼總是被魏國挫敗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一場經典戰役,這場戰爭劉備與孫權聯合大敗了曹操二十萬大軍奠定了未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等到魏蜀吳三國相繼建立之後,諸葛亮和姜維曾多次伐魏,在此期間蜀國曾和吳國聯合出兵攻打過...
如果諸葛亮跟隨劉備一起伐吳,是不是會伐吳成功?
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雪上加霜的消息,再加上孟達投降了曹魏,可以說短短几個月內原本一片蒸蒸日上的劉備來說真是當頭一棒,不僅失去了統一中原的機會,而且自己幾十年的兄弟被孫權所...
曹操、孫權、劉備,誰謀略第一?從這塊全國最重要的地方看得出來
曹操、孫權、劉備對於荊州的處置,三人誰的謀略是第一?曹操是當世第一流出色的統帥,精通兵法,變化無方。但曹操之所以不能夠統一全國,是因為他手下缺乏如韓信之流的大將之才。如此,曹操在東西兩條戰線上只...
中國歷史上被吐槽的最多的富二代,整整被吐槽了將近1800年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神機妙算、忠君報國,這些都屬於諸葛亮。軟弱無能、投降敗國、樂不思蜀、千古笑話,這些都屬於劉阿斗。這更像是現實的一種寫照,驗證了老古話,父強子弱。在現實生活中,多少富二代,官二...
劉備和孫權的聯盟其實並沒有真正存在過
傳統觀點看來,孫劉聯合一起抗曹是三國最突出的政治特點,但是這種觀點太過籠統,嚴格意義上說孫權和劉備從未真正結盟。從赤壁大戰到三國歸晉,在長達半個世紀以來,孫劉之間鬥爭是條主線,妥協是陪襯,聯合也...
此人面見孫權,稱曹魏亡後蜀漢要進攻東吳,為何孫權不怒反喜?
三國時期,蜀漢有一位大臣名為鄧芝。他是東漢雲台二十八將中排名第一的鄧禹之後,原來是荊州義陽郡新野縣人。東漢末年時,群雄割據,為避戰亂,鄧芝遷往蜀中居住。由於他不顯山不露水,沒有人了解他的才能,因...
劉備傾全國之力為關羽報仇,不光只是兄弟情,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孤軍北伐曹操。樊城之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威震華夏。但此時,東吳不顧孫劉同盟,派呂蒙率軍突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吳軍擒殺,荊州也落入吳國之手。...
荊州對劉備有多重要?為何丟失荊州,蜀漢再也無法入主中原?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到底發生了什麼,劉備為什麼要借荊州呢? 赤壁之戰後,荊州七郡之中,曹操占據荊州最大的南陽郡,孫權緊緊攥住江夏郡和南郡,劉備吞入荊州南部四個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曹...
戰亂三國,人太多傻傻分不清?讓這些圖來拯救你!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軍閥混戰。到了公元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篡漢建立魏國。接著,劉備和孫權相繼稱帝,建立蜀國和東吳。自此,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三國相互攻伐,戰火紛飛,湧現出許多英雄豪...
劉備死後,蜀國要滅亡,諸葛亮無計可施,此人做了啥?拯救了蜀國
在東漢開國之初,存在著許多的優秀將領,其中就包括了神算鄧禹在內,鄧禹的成名之戰地點在河東,當時他以弱勝強,佐以奇謀,用三千兵破萬人,在平定河東之後,劉秀大喜過望。
此人是蜀漢傳奇大將,因為射了一隻猴子,而預言自己將要死去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在劉備稱帝之後的第二年,率兵征吳,這是繼襄樊之戰後,第二次蜀漢和東吳之間大規模戰役,最終的結局是劉備慘敗,蜀漢漢權受到沉重的打擊,不僅損失大量士兵與物資,還有多名將領陣亡。尤其...
為什麼蜀漢東吳綁一起沒打過曹魏,罪魁禍首是陸遜!
三國時代魏蜀吳,蜀國和吳國聯合對付曹魏,結果打了幾十年,最後還是讓魏(以及繼承魏的晉)給滅了。從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算起到東吳滅亡,也就是公元219年到公元280年,期間半個多世紀,除了關羽北伐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