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成語故事:共為唇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鄧芝傳》,時間是蜀漢後主建興元年(公元223年),主人公為蜀漢尚書鄧芝和吳主孫權。
原文如下:
(諸葛亮)乃遣芝修好於權。
權果狐疑,不時見芝,芝乃自表請見權曰:「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
」權乃見之,語芝曰:「孤誠原與蜀和親,然恐蜀主幼弱,國小勢逼,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猶豫耳。
」
芝對曰:「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
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脣齒,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
大王今若委質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內侍,若不從命,則奉辭伐叛,蜀必順流見可而進,如此,江南之地非復大王之有也。
」權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
」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諸葛亮於是派遣鄧芝出使與東吳恢復聯盟關係,孫權果然猶豫不定,沒有及時召見鄧芝。
鄧芝自己上表給孫權表示:「我今天也是為吳國而來,不僅僅是為了我們蜀國。
」這時孫權才同意見面。
孫權對鄧芝說:「我的確想與蜀國交好,但擔心你們的皇帝尚且年幼,國力弱小,又與曹魏這樣的強國為鄰,不能保全自己,因而心中猶豫。
」
鄧芝回答說:「吳國和蜀國有司州的土地,大王您是當世英才,諸葛亮也是一代傑出人物。
蜀國有險峻的地勢,防禦堅固,吳國也有三條大江的險阻可守。
這兩個長處合在一起,兩國互相輔助,進可以并吞天下,退可以鼎足三分,這是很淺顯的道理。
大王您現在如果投靠魏國,魏國必然首先要命您去朝拜,然後就會想讓太子去曹魏作為人質。
如果不從命的話,他們就會因此為藉口來討伐您,那樣蜀國也不然順流而下見機行事。
一旦如此,江東的江山就不會再是大王您的了。
」孫權沉默良久,說道:「你的話是對的。
」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鄧芝口中的「共為唇齒」,意為嘴唇和牙齒相互依存,比喻雙方關係密切,榮辱與共。
這也是由鄧芝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與東吳建立同盟關係,這一直是諸葛亮的外交策略,不過因為荊襄之戰和夷陵之戰的爆發而破裂。
諸葛亮執政後,派鄧芝出使東吳,目的就是為了重新恢復這一同盟關係。
不過,孫權對此卻非常擔心,但他對鄧芝所言的「然恐蜀主幼弱,國小勢逼,為魏所乘,不自保全」卻不是事實,真正的原因被鄧芝一語道破:「則奉辭伐叛,蜀必順流見可而進」,他是怕蜀漢會與曹魏聯合圖謀江東。
故此,聽完鄧芝的話,孫權便一口答應與蜀漢恢復同盟關係。
參考書籍:《三國志》
東吳給人的存在感很低,但東吳憑什麼能抗到最後?
魏有勢統,蜀有道統,吳國屬於閏位政權,標新立異,清新脫俗~~~吳稱帝最晚,最為淡定,始終堅定不移地打著襄助漢室的騙小孩大旗,先後有鄭泉、馮熙等「偉大」的外交官維護吳國光偉正的形象,其中鄭泉使劉備...
強大的魏國是如何滅亡的,為何要先滅蜀再滅吳?
戲解漢末三國歷史,在三國歷史中實際上最先滅亡的是魏國。公元249自高平陵之變後,曹氏家族被囚禁在鄆城,司馬氏掌握著朝政,曹魏從此刻起就已經不姓曹了,也就是說三國當中覆滅最早的正是人才濟濟且體量巨...
關羽失荊州後,蜀國有近百萬大軍,諸葛亮為何不再次奪回荊州?
諸葛亮想不想奪回荊州,當然想!絕對想!跨有荊州益州是隆中對的戰略目標,沒有了荊州,意味著只能一路出兵,參見北伐戰爭。但是奪荊州就意味著和東吳為敵,這和東和孫權的戰略目標是衝突的!
三國時期外交需要說實話,他為諸葛亮排憂解難出使孫權
自從小編開始學習三國中後期的歷史以後,已經寫了東吳的王蕃,魏國的王凌,而蜀國方面,小編今天就來寫寫蜀國中期的著名將領鄧芝。鄧芝是名門之後,他曾經為諸葛亮排憂解難,出使東吳。當時劉禪剛剛登基,孫...
蜀漢末年,諸葛亮若投孫吳,大一統能實現嗎?
眾所周知,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亮感玄德知遇之恩助其三分天下有其二。蜀漢末年,後主無道,國力衰微,如若此時諸葛孔明棄劉投孫,大一統能實現嗎?答案是肯定的,大一統能夠實現。
三國時期最弱小國的生存之道,誰敢說弱國無外交!
蜀漢,雖為三國時期最為弱小之國,但其諸多故事卻頗為後世所銘記,不僅是因為蜀漢的人物個性鮮明,也在於蜀漢的執政者擁有傑出的政治智慧。以外交為例,蜀漢之外交可謂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經驗,它源起於諸葛...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