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拾柴火焰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常說的眾人拾柴火焰高。

意思是說:把大家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就會產生巨大的威力。

做人辦事也應該多使用這種方法,以把本來難以辦成的事辦成。

聯吳抗曹,是諸葛亮根據當時的情況,向劉備提出了合理的建議。

他說道:自董卓以來,各路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更是數不勝數。

曹操和袁紹相比,名不大兵不多,但曹操能克制袁紹,以弱勝強,這不僅僅只能歸於天時,重要的還在於人謀。

如今,曹操已擁有數百萬的將士,又能讓天子聽命於他。

我們只可與援而不可爭鋒。

荊州北據漢再,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這是用武之地,但是其主不能守,將軍可以把它奪過來。

益州地形險要沃野千里,是天府之國,所以高祖才因此而成功帝業。

將軍是皇家的後代,如果利用機會將荊州和益州爭奪過來,然後再將其加以鞏固,則我們的江山就十分穩固,如果天下真的發生變化,也可以讓其中一個軍隊直接攻打洛陽,將軍自己親自帶領益州之眾出城,,這樣一來,百姓都會真誠的來迎接您。

果真如此,則霸業可成,漢家王室可以興旺了。

使用諸葛亮的聯吳抗曹政策,劉備並沒有完全採納,尤其是在對東吳的政策上,劉備失去了重要的戰略陣地。

公元219年7月,關羽發兵進攻樊城,且節節勝利,曹操的樊城守將于禁投降,龐德也被擒殺。

同時,關羽又出兵攻打襄陽。

曹操開始震驚,便親來洛陽指揮戰鬥,並曾因許都離前線較近,而打算將首都遷到鄴城,後來怕因此引起人心動搖,便又停止了遷都計劃。

除了正面對付關羽,曹操很注意拉擾東吳。

因為吳蜀之間為爭取荊州,確有矛盾。

荊州是三國時代的戰略重地,所以,當時的魏蜀吳三國都在爭奪荊州。

就孫權方面而言,劉備得益州之後,勢力開始強大,如果再占據荊州,勢必在他的建鄴上游出現一個強有力的霸主,孫權如何安心?再加上吳國的君臣對於荊益二州也是覬覦已久,如若落在劉備之手,他們的心裡也很難平靜。

所以,當曹操寫信給孫權,許諾割江南之地與孫權時,孫權便積極行動起來,一方面派呂蒙率兵偷襲關羽的根據地江陵,同時也寫信給曹操,表示願意襲殺關羽,並請求曹操不要將此軍事秘密讓關羽知道,以免關羽早有準備,計劃外泄。

這樣,孫權就站到了曹操一邊,形勢對關羽當然不利。

不久,曹操增派十二營兵馬到宛縣前線,由徐晃統一指揮,開始對關羽進行反攻。

這時,呂蒙偷襲江陵已經得手,關羽知道後便迅速撤退,歸途中軍隊潰撤,大軍還沒有退到江陵,關羽即在十一月間被孫權擒殺。

這樣,曹操利用孫劉之間的矛盾,消滅關羽,不但解除了襄樊之威脅,同時也使蜀漢失去了荊州重要的戰略基地。

之後諸葛亮曾經多次對魏出兵,都無功而返,蜀漢的兩面鉗夾攻勢,也便從此失去作用。

此後,形勢對曹魏方面是極為有利的。

這種局面的形成,主要原因在於對諸葛亮的聯吳抗曹政策沒有重視,至少沒有緩和對吳國的關係,一向小視東吳,對吳蜀聯盟根本不重視。

劉備死後,諸葛亮輔助阿斗執政,將全部精力放在改革內政與對外關係問題上。

諸葛亮始終主張聯吳抗曹。

他深知以弱小之蜀國,與強大的魏國為敵,非先聯絡好吳國不可,將吳國聯絡好之後,即使吳國不和蜀國一同攻魏,蜀國也可無東顧之憂而全力對魏,於是,魏便不得不以一部分兵力來防範東吳。

正是從此考慮,在輔政之初,諸葛亮便派鄧芝出使吳國,重申舊好。

孫權開始時遲遲不見。

鄧芝便上表說:「我今天來貴地,並非僅僅只為我蜀國,同時也是為您吳國的。

」這樣孫權才接見了鄧芝,鄧芝詳盡地闡述了諸葛亮的聯吳抗曹政策思想。

鄧芝說「吳蜀兩國,四州之地。

蜀國有重要險阻,牢不可破,吳國也有三江貫通,可阻外敵,如果合此二長,共為唇齒,我們就會并吞天下,這是很明白的道理。

大王如果信任魏國,那麼魏國就會給貴國進獻禮物,。

您若不從命,則說您是叛亂而興兵討伐,我蜀國也必然會順應潮流,見機行事,爭奪地盤。

這樣一來,江南之地便不再是大王所有的了。

孫權覺得鄧芝講得很有道理,便決定和魏斷絕關係、與蜀聯和。

從此吳蜀盟好多年,為諸葛亮大舉興兵攻魏,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條件。

就是到了終蜀之世,兩國的友好關係也沒有中斷,實踐證明,諸葛亮的聯吳抗曹政策是正確的。

是否可以這樣來想:倘若劉備當初聽從諸葛亮的建議,堅定不移地執行聯吳抗政策,孫權不殺害關羽,荊州這個地方還是蜀漢的,那麼結果又會怎樣呢?三國鼎立的局面又會如何演變發展呢?這就很難斷言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名將關羽被殺究竟誰是背後主謀?

身為三國歷史上最為知名的武將,蜀漢前將軍關羽,其一生可謂是高光的,特別是在襄樊之戰中,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差點逼迫曹操遷都!可他就像天上的流星,在最輝煌,事業達到最頂峰的時候卻戛然而止,瞬...

劉備有五虎將和臥龍鳳雛 為什麼統一不了天下

三國里人才濟濟,文的也有,武的也有。那裡是群雄割據的年代 ,各路大神舉旗占山為王,誰與爭鋒,看各路的人馬互有打殺,誰都想在這個大蛋糕里爭一塊。但拼到最後,三分天下已經越來越明朗,曹操分到了最大的...

劉備的惡夢:決定蜀國滅亡的三次戰役!

三國時期,劉備可以說是白手起家,帶著一幫文臣武將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創建了蜀漢政權。可惜的是,三國最後被司馬家族歸為一統,劉備復興漢室的理想未能獲得成功。蜀國為何失敗,這裡說說決定蜀國成敗的三個重...

關羽死亡之謎:竟是諸葛亮的見死不救?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

諸葛亮真的不堪一擊嗎?臥龍諸葛的功與過

諸葛亮可以說是被《三國演義》嚴重神化的一個角色,但是諸葛亮的軍事能力真的那麼不堪一擊嗎?首先說《隆中對》。《隆中對》有一個致命漏洞,即荊州和聯盟東吳這兩者是不可能共存的,東吳對於荊州的渴望不亞於...

揭秘:關雲長大意失荊州的真實內情

關羽大意失荊州,幾乎是人人熟知的故事,但是卻沒人考慮到關羽大意失荊州的真實內情,其實關羽大意失荊州只是被人設計而已,利用的正是關於戰無不勝的特點,關羽太過於自信,才會上當,最後敗走麥城。 孫權的...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