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對東吳發動滅國之戰,曹丕為何不趁機進攻蜀國非要攻打吳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實力最雄厚的一國,當時諸葛亮正值壯年,劉備舉傾國之力攻打吳國,以諸葛亮的智謀,豈能不防著魏國偷襲?假如吳蜀交戰正酣之時,魏軍進攻蜀國,諸葛亮必能拖延時日,並同時通知劉備回防,而劉備雖然怒火中燒,但是最起碼的理智還是有的,他也必定火速回防,否則辛辛苦苦幾十年打下的基業肯定蕩然無存!那麼,魏國的進攻就毫無意義了,而且不經意間幫了吳國解圍!那麼,最後必定又回到原點「三國鼎立」!



公元221年,劉備在蜀國自立為帝的三個月後,隨即發兵數萬,水陸兩軍並進,對東吳孫權進行滅國之戰。

面對蜀國大軍的來勢洶洶,東吳自孫權開始,全國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劉備發病攻打吳國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為關羽報仇。

當然,在劉備看來,東吳要比曹魏弱小,一旦東吳被滅,可在有生之年實現一統天下的夢想。

即便劉備一時之間滅不了吳國,也可以乘機名正言順地奪取荊州。

魏國計劃是要和蜀夾擊滅了吳國的,可這個時候偏偏孫權向魏稱臣。

魏國臣下諫言魏文帝曹丕說,東吳孫權是假稱臣,可魏文帝還偏偏就接受了孫權,還封了孫權為王,當劉備發起夷陵之戰時,曹丕來了個坐山觀虎鬥,那為啥曹魏不在劉備伐吳時攻打蜀國了,這裡可能有幾個原因。

一,曹丕剛廢了漢獻帝,根基不穩,那時人心大多向漢,曹魏是新的政權,人心不穩,之前就有河西胡羌叛亂,曹丕施行崇尚道德教化政策,這個是主要因素。

二,就是劉備伐吳,蜀中有諸葛亮、魏延坐鎮留下了防守部隊。

所以蜀國攻吳,魏就沒有出兵伐蜀。



其次,荊州若失去了,劉備和諸葛亮隆中對的宏偉藍圖也就破產了。

所以荊州不能有失。

至於曹魏為何不趁機攻打蜀國。

這個很好理解。

因為曹魏不想重演第二次赤壁之戰。

蜀吳雖然酣戰在即,但曹魏一旦進攻,兩家勢必聯合。

這也可以從劉備兵敗夷陵後,又迅速和吳國交好就可以得知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夷陵之戰後東吳為什麼不趁勢攻打蜀國?

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著名三大戰役之一:夷陵之戰。當時劉備集結龐大的兵力準備進攻東吳,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但是戰役卻是以劉備軍的慘敗收尾,這一仗可以說讓劉備損兵折將前期積累的優勢也損失殆盡,那麼東...

劉備竭盡全力攻打東吳 竟非為關羽報仇

公元221年,已經晉升為皇帝的劉備親自率領大軍進攻吳國,起初蜀漢軍進展非常順利。但是在夷陵之戰中,東吳軍以逸待勞大敗劉備,蜀漢軍隊潰不成軍幾乎全殲。此戰不經使蜀漢政權奪取荊州再無可能,並且是蜀漢...

曹丕剛當上皇帝,就被孫權騙慘了

曹丕當皇帝的時間並不長,從公元220年篡位稱帝,到公元226年病逝洛陽,不過7年時間。但他這段短暫的皇帝生涯,幾乎被兩件事情貫穿始終——被騙和復仇。孫 權 假 降公元221年八月,初當皇帝的喜悅...

足以改變三國歷史的謀士,卻發狂而亡!

東漢末年,中央朝廷日漸勢衰,地方勢力趁機做大割據一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路軍閥。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各軍閥之間經常相互火併,混戰不已。為了適應外界環境和滿足外界環境的需求,一時間英雄四起能人輩出...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