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三國:夷陵之戰的分析(2):時機的選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上篇文章中分析了劉備出師伐吳的動機,名義上是為關羽報仇,實則意在荊州。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在公元219年,劉備舉兵伐吳的時間是公元221年,這期間有兩年的時間,劉備在幹什麼呢,他在等待合適的出兵時機。
左右戰爭勝負的因素有很多,對於時機的選擇尤為重要,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劉備:「少言語,喜怒不形於色」。
可見劉備是城府極深之人,對於伐吳這件事關國運的大事,劉備絕不會衝動舉兵,怒而興師,一定會等待一個對己方有利的時機。
在公元221年的時候,劉備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故而做出出兵的決定,那這個時機究竟是什麼呢?
在這之前的一年中,發生了幾件大事。
首先,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操的兒子曹丕成為魏王,隨後稱帝。
這件事對劉備伐吳有何影響呢,蜀漢在對東吳的戰爭中需要投入大量軍事資源,必然導致益州空虛。
如果在曹操時代,曹操與其部將謀士經過多年的磨合,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戰爭系統。
面對吳蜀爭鋒這樣的機會,曹操必定會乘機圖之,吳蜀交戰之時,曹魏攻擊其中任何一方,都是難以承受之重。
但曹丕剛剛即位,魏國內部需要一個重新鞏固和磨合的過程,短時間內不大可能做出軍事行動,這正好給了劉備一個絕好的時間窗口,出兵征吳,而不必擔心曹魏的趁火打劫。
其次,同樣在公元220年,東吳大將呂蒙也病逝了。
呂蒙是繼周瑜、魯肅之後,孫權最為倚重的軍事統帥。
定計襲取荊州三郡,致使關羽兵敗身死的正是呂蒙,有呂蒙在,東吳就不可小覷。
呂蒙之死對於東吳的實力是一個極大的削弱,雖然後面有陸遜作為接替者,但劉備只知呂蒙的名號,並不了解陸遜。
這種情況下,劉備認為東吳統帥斷檔,是出兵的絕佳時機。
陸遜當時的名氣不大,使劉備誤認為陸遜是無名之輩,不足懼,造成了後來的輕敵冒進。
再者,劉備占領荊州時,廣施仁政,深得荊州百姓的擁戴。
而孫權強取荊州之後,引發了荊州百姓的騷亂,有親劉備的地方勢力並不服從孫權的管轄,反抗勢力有數千人之眾,孫權派陸遜鎮壓反抗者,致使荊州民心盡失,一時難以恢復。
劉備此時向東吳奪取荊州,有深厚的民意基礎。
如果拖延日久,荊州民心將逐漸歸附東吳。
在曹丕稱帝之後,劉備也隨之稱帝,孫權卻選擇了向曹丕稱臣,這表明吳蜀聯盟正式解體,吳魏聯盟將形成。
如果今後魏國與吳國聯合,從荊州方向和漢中方向同時進攻蜀漢,則蜀漢危矣。
荊州位於東吳上游,占領荊州可以有效的制衡東吳,因此劉備在吳魏聯盟形成之前攻占荊州,可收打出一拳去免得百拳來的效果。
荊州當時是三國政治交匯的中心,有很好的人才聚合效應。
自失去荊州之後,成為劉備的一塊心病。
入川以來,舊臣舊將逐漸老邁,五虎上將已去其二,蜀國面臨人才斷檔的危機。
此時不收復荊州,後面恐怕會更難,劉備已經等不起了。
三國蜀漢政權最先滅亡的十大原因:蜀國怎麼滅亡的?
劉備歷盡滄桑艱難創立的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政權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其實從歷史資料和文獻上來看,蜀漢政權相對東吳政權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閉塞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著名的政治家諸...
關羽到底該不該死,孫權該殺他嗎?
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生擒劉備大將關羽。不久之後,孫權殺關羽,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兩年後,劉備稱帝,以「為關羽報仇滅東吳」為口號,發動了夷陵之戰。雖然夷陵之戰東吳戰勝,但是,蜀吳交戰...
諸葛亮和陸遜,為什麼不聯手伐魏?
諸葛亮北伐時間為公元228——234年。此時東吳發生了以下大事情:1 公元228年,吳將周舫詐降,陸遜大破曹休於石亭2 忙著作稱帝的準備。大勝後,孫權於公元229年正式稱帝,蜀漢派陳震慶賀,兩國...
劉備為何傾國伐吳?背後戰略眼光非諸葛亮所能逆睹也!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
吳蜀大戰 魏國該不該出兵?
219年,東吳孫權偷襲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結仇。220年,曹丕代漢稱帝,221年,劉備稱帝,年號章武。稱帝三個月後,以替關羽報仇為名,劉備親率大軍征討東吳孫權。(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曹丕、劉備相繼稱帝後,孫權為什麼向魏國俯首稱臣?
在三國時期,自赤壁之戰後,三足鼎立的形勢得到建立。對於曹操、劉備、孫權這三大諸侯,之間互相爭鬥了數十年,但是,活得最久的還是要數東吳的孫權。但是,在曹操去世後,尤其是在曹丕和劉備相繼登基稱帝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