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大棋局——東吳與蜀漢的結盟、破裂、再結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魏蜀吳,為了各自利益,或盟或攻,上演一出出精彩的歷史大戲。
但為了各自利益,吳蜀之間沒少算計,甚至大打出手,徹底翻臉。
孫劉兩家的分合史,約分為五個階段:
208年,曹操入荊州,孫劉聯合。
211年,劉備入蜀,孫權窺視荊州。
215年,劉備被迫割讓三郡給東吳,雙方嫌隙增加。
219年,孫權襲荊州,殺關羽,雙方徹底翻臉。
221年,劉備舉國攻吳,慘敗。
223年,迫於魏強,吳與蜀和好。
前四次蜀國與吳關係,由劉備主導。
最後一次由諸葛亮主導。
赤壁之戰前,劉備和孫權還沒扯上關係,之後,劉備為自保,派諸葛亮與吳聯合。
孫權自然不想聽那幫文臣的,降了曹操,自己一毛錢也不值,魯肅的「肅可降,將軍不可降」的邏輯打動了孫權。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能促進孫劉聯合的,魯肅的作用要大於諸葛亮(說服孫權)。
但諸葛亮是從戰略上說服孫權的,而周瑜則從戰術上指明曹操弱點,孫權最終決定和劉備玩一票大的。
孫劉的蜜月期不長。
也就是赤壁之戰前後還算可以,之後就互相算計。
劉備占了荊州,為了江東利益,孫權還是承認了劉備。
孫權的算盤打的較多,他並不願意劉備占荊州,荊州之於江東的戰略保護具有天大的意義。
即使是孫權把妹妹嫁給劉備,平時也沒少算計劉備。
最讓劉備失驚的,是孫權竟企圖跨過他控制的荊州,去滅掉益州劉璋。
若是孫權滅蜀,自己夾在中間,不死何待。
劉備警告孫權不要耍小心眼,孫權最終也放棄入蜀,但雙方已經暗中不合,只是公開場合,還稱兄道弟。
孫權不動劉備之荊州,是不想讓曹操有可乘之機。
但當劉備入蜀後,孫權必須對荊州下手了。
否則劉備坐大,自己依然有被滅的可能。
孫權本人並不想在當時把荊州「借」給劉備,還是魯肅從雙方大局觀入手,苦勸孫權,孫權這才勉強接受。
可劉備占了益州,壓根就沒打算「還」荊州,孫權當然不幹了。
劉備初入蜀,形勢不穩,很難承受來自孫權的戰略壓力。
所以,為了避免孫權來犯,劉備幾乎是咬牙割讓三郡給東吳。
長沙、桂陽、零陵,之於吳蜀的意義不同。
對劉備來說,割讓三郡,雙方舊帳扯平,孫權再無資格索要荊州其他郡。
但對孫權來說,三郡本就該「歸還」他,但荊州其他郡也必須儘快「歸還」。
只是因為魯肅力勸,孫權強壓怒火就等著魯肅死了。
217年,魯肅一死,也意味孫權無法再忍耐了,必須對荊州動手。
曹操勢大,孫權還得在等機會。
直到關羽倉促從荊州北伐,曹操承受巨大壓力。
由此,罕見的魏吳聯合共同抗蜀的形勢已成,孫權再無必要維護本就虛假的吳蜀友好了。
之後的時間不多做介紹,呂子明白衣渡江,偷襲荊州。
關羽大意失荊州,走麥城,為吳所殺。
孫權奪回對江東至關重要的西方屏障,而劉備則失去了北伐的基礎。
至此,吳蜀維護十年的脆弱的和平徹底破裂,成為不共戴天的仇敵。
孫權不在乎這些,因為魏吳聯合,魏國可以轉嫁劉備之於東吳的戰略壓力。
丟掉荊州,意味著諸葛亮《隆中對》的從荊州出兵北伐已無可能。
主要責任人,還是關羽。
關羽瞧不起孫權,甚至辱罵孫權,孫權不恨關羽才怪。
劉備志在統一,無法接受失去荊州的現實,不惜代價也要奪回來。
夷陵之戰,劉備幾乎傾蜀之後殺向東吳,可惜遇到陸遜。
一把火,把劉備的精銳,以久劉備復漢室的夢想,燒了個精光。
劉備很快帶著遺恨,死在了白帝城。
但這場吳蜀之間的夷陵之戰,反而燒出了吳蜀之間新的合作機會。
曹操已死,曹丕繼位,對東吳有野心。
之前勉強存在的魏吳合作早不復存在,孫權再次面臨來自魏國強大的壓力。
孫權要想生存,只能聯合雖被他打敗,卻依然保持相當實力的蜀漢。
對於這個新局面,劉備也看了出來。
白帝城休養時,他就給陸遜寫信,說要再次伐吳。
蜀國已無本錢再伐吳,劉備這麼做,未必不可以看是劉備主動與吳結盟的暗示。
只是新敗,劉備不可能主動求聯合,面子上過不去。
孫權也明白劉備的意思,反正孫權占穩荊州,與蜀再聯合,不會讓孫吳利益受損。
劉備死後,諸葛亮全面掌控蜀政。
劉備留給諸葛亮的遺產之一,就是與東吳再度聯合的可能性。
但孫權是個唯利是圖的君主,他不會和你講道義,他只乎利益,類似俄羅斯(外東北類吳占荊州,華似蜀,魏似美)。
諸葛亮初政,蜀漢內部混亂不堪,叛亂迭起,孫權就干過不少渾水摸魚的事。
比如接納雍闓,意圖占蜀漢的便宜,至少撈幾條魚吃。
對於吳蜀再度聯合,孫權是渴望的,他需要蜀漢分擔東吳的戰略壓力。
可他是吳蜀之戰的勝利者,低三下四求人拉不下面子。
而且蜀漢要與他聯合,前提是必須承認東吳對荊州的所有權,否則只能再打。
對於東吳,蜀漢內部是非常反感的,畢竟夷陵慘敗讓蜀漢的氣氛非常壓抑,誰會喜歡苦主。
諸葛亮看的長遠,他要北伐,只能走漢中,而東吳這一側必須保持和平狀態。
否則,與孫權為敵,蜀漢就沒多少兵可分了。
至於約和東吳,諸葛亮派的是鄧芝。
鄧芝的任務是說服東吳與蜀聯合,因為諸葛亮明顯能感覺孫權對二國再合還是有些猶豫的。
雖然蜀漢新敗,但實力還在,一旦魏國再攻東吳,蜀漢東伐,東吳危矣。
顧著這一層,孫權考慮較多,鄧芝就給孫權分析:你不聯蜀,你將無路可走。
魏蜀合攻,你還想當吳主麼?鄧芝給孫權交的底線是:蜀不攻吳,換取吳與蜀的合作。
孫權是個精明的人物,他明顯蜀漢有求於他,他就與鄧芝討價還價,跟菜市場買肉一樣。
雖然孫權在內心是渴望與蜀聯合的,至於孫權「默然良久」才答應鄧芝,無非是討價還價拼演技。
公元223年的十月,歷經腥風血雨後,蜀漢和東漢再成盟友,一如現在的兩個近鄰大國。
結盟,可不是結拜當兄弟,無非是有利則來,平時也少暗地算計。
反正鄧芝說的清楚:「天無二日,土無二王。
如並魏之後,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枹鼓,則戰爭方始耳。
」孫權說什麼魏亡後,二國共享太平的鬼話,連他自己都不相信。
因為雙方都知道魏國在短期間難以消滅,這也決定了吳蜀聯盟將是長期性的,雙方都需要抱團取暖。
暗中小算計可以,但直接翻臉的蠢事不能幹。
當初要不是曹丕死讀書,不趁吳蜀之戰時攻吳,東吳早沒了。
吳與蜀在223年正式聯合,但真正書面上的盟約,是229年四月,也就是孫權稱帝時。
諸葛亮說明國內反吳輿論,從大局著眼,派衛尉陳震赴吳恭賀孫權稱帝,正式承認吳的帝位。
除了假大空的話,盟約中最有價值的是「自今日漢、吳既盟之後,戮力一心,同討魏賊,救危恤患,分災共慶,好惡齊之,無或攜貳。
若有害漢,則吳伐之;若有害吳,則漢伐之。
」規定雙方在魏國攻一方時,另一方必須出兵側應。
至於盟約中所謂「各守分土,無相侵犯,傳之後葉,克終若始。
」鄧艾已經和孫權說清楚了:先滅魏,然後咱們再決一死戰。
魏國是難以滅掉的,所以,吳蜀聯盟一直延續到蜀亡的263年。
蜀在西,吳在東,雙方協同作戰,效果良好。
三國時代,魏吳也有戰爭,但三國的戰爭主線一直是魏蜀,吳國起到的更多是牽製作用。
蜀漢志在滅魏復國,所以與魏只有死戰。
孫權已無意滅魏,他也知道壓根也滅不了,只是在吃與蜀聯合的戰略紅利。
孫權是聰明之主,他知道吳國的對外戰略基石就是吳蜀友好,絕不能破壞。
終孫權之世,包括迄蜀的11年里(孫權死於252年,蜀亡於263年)里,東吳基本上在維持盟約的。
至於諸葛亮死後,東吳在荊州增兵,引來蜀漢質問。
孫權說他這麼做是防止魏國襲蜀,這話大致是可信的。
諸葛亮雖死,蜀國甚堅,憑東吳之力還滅不了蜀。
直到蜀漢滅亡時,大勢已去,東吳這才動了心思,要趁亂滅蜀。
可沒想到卻碰到羅憲這個硬頭子,坐鎮永安城,把吳軍拒之門外。
東吳破壞盟約,但他們也沒什麼顧忌了,反正蜀漢已亡,不趁機多撈幾筆,那是傻子。
如果不是羅憲死守,不放吳軍,吳軍是有可能殺到成都的。
如果站在東吳角度,滅蜀無疑是正確的。
否則,如果讓司馬昭控制蜀漢地區,魏則對吳起到戰略合圍之勢,吳國已無戰略伸展可能。
可蜀漢還是晉朝的,這就對東吳的西線戰略起到致命性的影響。
晉軍最終多路東下,其中就包括從蜀地沿長江西下。
最終,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孫皓倉皇出降,三國結束。
蜀漢和東吳塑料兄弟般的結盟史,詮釋了一句什麼真理?|地圖帝
蜀漢和東吳的關係,最能詮釋那句真理: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曹操進攻荊州,諸葛亮建議劉備找孫權求救。諸葛亮隻身過江,和孫權講大道理。其實諸葛亮不過江,魯肅也把孫權勸明白了...
三國的密碼,孫權劉備從未聯盟!司馬懿看透本質才滅吳國蜀國!
傳統觀點認為,孫劉聯合共同抗曹是三國時代最突出的政治特點。這種觀點其實太過籠統,從嚴格意義上講孫權和劉備之間從未真正結盟。從曹操征劉表飲馬長江到三國歸晉,在長達半個世紀時間裡,孫劉兩家之間爭鬥是...
擁有頂級戰略家的劉備集團為何迅速敗亡?外交實在太過拙劣
我們都知道,官渡之戰即將拉開帷幕時,劉備藉口要聯合黃巾殘黨、擾亂曹操後方去了汝南,脫離了袁紹。後來,曹操進攻汝南,劉備投奔荊州劉表。正是在這裡,發生了「髀肉之嘆」的故事,講的是劉表宴請劉備,劉備...
三國中魯肅的軍事才能
諸葛亮在三國中為主要人物,在我國家喻戶曉。但魯肅知道人就不多了。魯肅在三國形象並不怎樣,相比周喻,諸葛亮的雄才偉略,魯肅更顯呆板、忠厚老實。其實魯肅之才華在三國中是少有人能及的。其向孫權提...
關羽怎麼大意失荊州 三國荊州是現在哪裡
孫權的戰略一直很清晰。那就是「和」的前提,必須是保證東吳不受蜀國的威脅和制約。不論孫權是否野心勃勃想一統天下,還是無心進取希望偏安江東。荊州都是必須要得到的軍事要地。在戰略上,東吳的目標只能是...
揭秘:關雲長大意失荊州的真實內情
關羽大意失荊州,幾乎是人人熟知的故事,但是卻沒人考慮到關羽大意失荊州的真實內情,其實關羽大意失荊州只是被人設計而已,利用的正是關於戰無不勝的特點,關羽太過於自信,才會上當,最後敗走麥城。 孫權的...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
此人掌控東吳十萬雄師,才能不輸諸葛亮,卻被三國演義黑成渣!
在三國歷史上,很多人物之所以現在家喻戶曉,離不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但是,三國演義畢竟不是正史,其中的內容有真有假。特別是在尊劉貶曹的基調下,曹操一方的人物經常被抹黑,比如大將曹仁等。除此之外...
以荊州之爭觀三國之成敗
諸葛武侯在隆中對中勸劉備取荊州,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瑜的戰略都是以占據荊州為基礎的,由此可見,荊州處在一個多麼重要的戰略位置上,已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分析其原因有四: 第一,...
細說三國孫劉聯盟的始末
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時三國時期有名的兩次戰役,表面上看這兩次戰爭是軍事力量的比拼,實質上外交上的博弈也尤為重要。對於劉備來說赤壁之戰的勝利是占盡了孫吳的光,雖然孫吳一方也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才和劉備結...
三國蜀漢政權最先滅亡的十大原因:蜀國怎麼滅亡的?
劉備歷盡滄桑艱難創立的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政權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其實從歷史資料和文獻上來看,蜀漢政權相對東吳政權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閉塞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著名的政治家諸...
劉備和孫權的聯盟其實並沒有真正存在過
傳統觀點看來,孫劉聯合一起抗曹是三國最突出的政治特點,但是這種觀點太過籠統,嚴格意義上說孫權和劉備從未真正結盟。從赤壁大戰到三國歸晉,在長達半個世紀以來,孫劉之間鬥爭是條主線,妥協是陪襯,聯合也...
呂蒙奪取荊州後,為什麼還要殺了關羽呢?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關羽大意失荊州可以說是一場影響歷史走向的重要事件。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孫權派呂蒙乘虛偷襲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導致荊州三郡失陷。在關羽兵敗麥城之後,東吳一...
三國時期,蜀國和東吳為抗擊曹操結盟,結果東吳又殺死了蜀國關羽
說起三國大家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火燒赤壁,草船借箭這一類耳熟能詳的故事,但為什麼都是孫劉聯合起來打曹操呢,了解三國的人都知道因為曹魏實力是最強大的,所以孫權劉備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抵禦曹操。按理說孫權...
關羽大意失荊州:受傷的何止是蜀漢!
赤壁之戰後,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留關羽鎮守占據的荊州五郡,其中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劉備得到蜀川後,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後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孫權派...
漫談三國:孫權強取荊州,得小利而失大局
孫權趁關羽率兵攻打樊城之時,派遣呂蒙抄了關羽的後路,襲取了荊州。壓在孫權心頭的一塊大石終於放下了,表面看,東吳一舉將江東門戶荊州置於掌控之下,獲得了很大的利益,但小編認為這是孫權戰略上重大失誤,...
被忽視的「東吳」奇才,」榻上策「比諸葛亮早7年,戰略遠超孫權
說起三國這段歷史,其間能臣猛將輩出,但最使人印象深刻的貌似只有「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兩位曠世奇才。也許是《三國演義》太過重視以劉備為首的「蜀漢政權」,以至於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東吳「孫氏」的存在...
諸葛亮和陸遜,為什麼不聯手伐魏?
諸葛亮北伐時間為公元228——234年。此時東吳發生了以下大事情:1 公元228年,吳將周舫詐降,陸遜大破曹休於石亭2 忙著作稱帝的準備。大勝後,孫權於公元229年正式稱帝,蜀漢派陳震慶賀,兩國...
解析三國東吳孫權心腹魯肅的才能如何
魯肅是東漢末年東吳的戰略家和外交家,可以說魯肅是非常具備戰略眼光的,魯肅幼年喪父,是由祖母撫養長大的,魯肅出身士族家庭,家裡比較富裕,生的身材魁梧,生性豪爽,並且仗義疏財,在鄉中具有非常不錯的名...
被傳唱千年的諸葛亮《隆中對》,竟一開始就出現誤區
關羽敗亡多被認為間接導致了諸葛北伐失敗,但事實果真如此嗎?隆中戰略的缺陷一直伴隨著蜀漢,蜀漢建國過程由隆中戰略主導,但最終證明了它的不足,蜀漢北伐則是另一個版本的隆中戰略,只不過後人受三國演義的...
此人在演義中兩頭受氣,真實的他卻被人稱作大師,比諸葛亮還高明
陳老師趣說三國第三十四講,獨家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人善被人欺,在《三國演義》中,就有這麼一位因為屢屢被劉備諸葛亮欺騙,令其在孫權周瑜面前屢受責罵的一位老實人--魯肅。那麼真實歷史的魯肅真...
若此人在,可保關羽不死,與諸葛亮聯手,改寫三國歷史
三國最大轉折點就是關羽失去荊州,孫權殺害一代戰神,萬人敵的關羽,導致孫權、劉備聯盟破裂,如果說孫權奪荊州是成功的,殺害關羽,卻導致整個戰略的失敗,也為東吳滅亡打下鋪墊。如果此人在,絕對不會讓這麼...
三國時期,魏蜀吳是如何利用戰略利益促使三國鼎立對峙長達60年
三國是在中國歷史上繼秦漢四百年大統一之後出現的歷史轉變時期,是分裂和統一鬥爭時期,也是競爭激烈人才輩出的時期。那為何魏蜀吳三國能夠對峙長達6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