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夷陵慘敗後,曹丕為何不趁機伐蜀,反而進攻東吳?原因不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導讀:公元208年,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敗曹操後,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勢基本上明朗。
曹操赤壁慘敗後,回到了北方休養生息。
而孫權在赤壁取得勝利後,為了誇大戰果,就開始率兵攻打魏,吳邊境合肥。
因此在曹操和孫權征戰期間,荊州劉備趁機率兵入川伐蜀,最後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根據地。
劉備占領蜀地後,在謀士法正等人的謀划下,開始率兵進攻漢中,並斬殺了曹魏大將夏侯淵,劉備自稱為漢中王。
隨著劉備的勢力越來越大,曹操親自率兵來攻打劉備,但相持一段時間後,曹操因為糧草不濟,只能無奈退兵。
曹操退兵後,荊州關羽為了擴大戰果,兵發襄樊之地,氣勢一度威震華夏。
就在蜀國兵鋒正盛時,曹操和孫權又成了盟友,開始進攻蜀國劉備!
公元222年,孫權在魏國曹操的挑撥下,率吳將呂蒙白衣渡江,襲取了荊州之地,並斬殺了關羽。
為此劉備稱帝後,不顧群臣反對,親率七十五萬大軍討伐東吳。
就在劉備發兵東吳時,已經稱帝的曹丕高興壞了,他不僅可以坐山觀虎鬥,而且還可以趁機滅掉失利的一國。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就在蜀國劉備夷陵慘敗後,曹丕卻不發兵攻打蜀國,反而攻打了戰勝的東吳。
這顯然是違背了兵法常識的,這是為什麼呢?在小編看來,最少有三點原因,是曹丕不攻打蜀國的原因!
第一點:重兵都在吳蜀邊境
當年劉備率領了七十萬大軍進攻東吳,而東吳也傾盡了本國所有的精銳來抵抗。
所以當年吳蜀兩國的大部分兵力都在蜀國邊境。
如果魏國進攻蜀國,必然會遭到吳,蜀兩國的反抗,所以曹丕不會那麼傻,讓吳,蜀兩國那麼快就同仇敵愾,一致對外的!
第二點:蜀國太窮,東吳富庶
當時的蜀國雖然兵鋒正盛,但是論國力,蜀國不僅處於邊陲之地,而且國力也比較弱小。
所以曹丕最想得到的就是東吳之地,只要滅了東吳,滅掉蜀國就指日可待了。
再說當時東吳全部兵力都用在了抵抗蜀國上,目前國力也比較空虛,所以這個時候適合進攻東吳!
第三點:蜀國有諸葛亮
大家都知道,當時劉備進攻東吳時,蜀國的老將只帶了黃忠一人。
以前幫劉備打天下的老將趙雲,魏延,馬超都沒帶。
這些人在哪裡呢?都被劉備留給諸葛亮防守魏國進攻。
而且諸葛亮自出道以來,算無遺策,而曹丕又非常忌諱諸葛亮的才能,所以蜀國只要有諸葛亮在,曹丕就不會輕易的去攻打蜀國的。
通篇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無論從國力上,還是從地理位置上,魏國攻打東吳都是最好的選擇,而攻打蜀國,只會勞民傷財,還不一定會有成果!
戰略性之地的荊州到底對魏蜀吳有多重要?
曹操統一中原後,選擇南下,預備攻取荊州,順勢拿下孫權。荊州劉表和孫氏交戰多年,難有勝負,而曹操倚靠中原大軍卻一舉拿下荊州。以荊州為中心的戰爭,肯定讓孫權、曹操、劉備意識到了荊州的重要性。荊州是...
劉備帶兵攻打荊州慘敗,諸葛亮明知不妥,為何不以死進諫?
從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後,劉備的事業便蒸蒸日上。諸葛亮作為一個軍師,可以說是非常地合格,他為劉備量身定做了一個詳細的戰略規劃。怎奈劉備一個失誤導致無法按照計劃進行,最終全盤皆輸。
諸葛亮一共只有7萬多軍隊,為何仍要不停的進攻魏國?
公元222年,劉備遭遇了夷陵大敗,帶去進攻東吳的6萬多軍隊幾乎全軍覆沒。這些軍隊是蜀漢政權最後的家底,夷陵之戰以後,蜀漢的國力遭到了大幅度的削弱。雖然諸葛亮經過長期經營,國力上有所恢復,可是蜀漢...
夷陵之戰作為劉備「一心復仇」的戰役,其中的水分有多少
奇葩姐趣說三國第十七講,獨家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在上一講中,奇葩姐講述了官渡之戰中,曹操遇到了袁紹,擦出了怎樣的戰爭之火,其實袁紹沒能戰勝曹操是不合理的,也是難以想像的,但是事實就是袁紹...
東吳給人的存在感很低,但東吳憑什麼能抗到最後?
魏有勢統,蜀有道統,吳國屬於閏位政權,標新立異,清新脫俗~~~吳稱帝最晚,最為淡定,始終堅定不移地打著襄助漢室的騙小孩大旗,先後有鄭泉、馮熙等「偉大」的外交官維護吳國光偉正的形象,其中鄭泉使劉備...
三國系列:三國僅有兩次統一的機會,一次在孫權,一次在曹操!
要說曹操,孫權,劉備的粉絲誰的最多,可能孫權是最少的,不過要說諸葛亮,司馬懿,陸遜的粉絲誰的最多,這個可能答案就是諸葛亮了。這就是我們大眾眼裡的三國。那一段英雄爆炸的歷史時期,那三國誰最有可能統...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劉備若是在夷陵之戰中取勝,吳國是否會滅亡,司馬懿一語點出
三國時期,正值亂世,各方豪雄逐漸登場,但是到了後期,隨著一些風雲人物的去世,逐漸讓人感到悲傷;這之中,便有關羽的離世。因為當時桃園三結義時,三人曾立下「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利了,還會是三分天下嗎?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利了,劉備要回荊州,三國又會重新取得另一種平衡,不會出現變數。劉備不可能滅掉吳國,如果一旦把吳國滅掉,那麼魏國勢必會攻擊,到時候獲利是魏國。
夷陵之戰後孫權為什麼不趁勢消滅蜀國?東吳拿下蜀漢能打贏曹魏麼?
夷陵之戰是三國歷史前期最大的轉折點,蜀漢步入到了寒冬期,而東吳和曹魏的國力依舊強盛。主要是劉備伐吳實在太過衝動,雖然整備了幾年,但似乎太急於求勝,每一步都在陸遜的算計當中,最後陸遜一把火將蜀軍...
如果說劉備不挑起夷陵之戰,蜀漢有希望統一三國?真相已經很明了
三大巨頭,都曾懷有萬全的把握,主動進攻他人,最終卻慘敗而歸,使自己遭遇了巨大的打擊——公元208年,曹操南下,想要一統華夏,結果被孫劉聯軍在赤壁擊敗;公元215年,孫權親率十大軍,進攻只有七千守...
孫權眼中,為什麼東吳和關羽只能活其一,而不能並存
公元220年,東吳呂蒙殺關羽,其後九年,孫權建立東吳稱帝,這是為何?想必很多人不曾發現其中隱藏的秘密。《三國演義》我們都看過,講實話,說真事,在當時魏、蜀、吳三個國家,以魏國的國力最為強大,吳國...
三國時期,魏國和蜀國在交戰的時候,為什麼感覺吳國掉線了一樣?
三國時期的時候,魏蜀吳三國之間,表面上是分足而立之勢,感覺是穩定的局面。其實,蜀國和吳國都非常清楚,魏國的國力是遠勝於自己的。並且一時的穩定,不是代表永久的,天下的大勢總歸是要統一在一起的。但...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
夷陵之戰後東吳為什麼不趁勢攻打蜀國?
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著名三大戰役之一:夷陵之戰。當時劉備集結龐大的兵力準備進攻東吳,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但是戰役卻是以劉備軍的慘敗收尾,這一仗可以說讓劉備損兵折將前期積累的優勢也損失殆盡,那麼東...
夷陵之戰後,曹丕本可趁機滅了蜀國,為何進攻東吳?原因不簡單
因為《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大家對三國這個時期可以說比較了解了,對於裡面的人物更是十分的熟悉。而劉備雖然有兩個極強的兄弟,但是在前期一直沒有取得什麼成就,好在最後請得諸葛亮出山,這次慢慢有了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