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常備軍10萬,為什麼不發展經濟而一直堅持北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赤壁之戰,天下三分,劉備占據益州,荊州。
尤其是當時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戰略,「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然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政權只剩下一州之地,諸葛亮隆中對戰略無法實現,為何不發展經濟而一直堅持北伐?
對於蜀漢為啥一定要檢查北伐,諸葛亮的《出師表》完全可以看得出來。
《前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後出師表》: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
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說「益州疲弊」,又在後出師表中說「王業不偏安」,直接告訴我們北伐的直接原因:「王業不能偏安」,政權的正統性;以及根本原因,「益州疲弊」,益州根本太小,發展不起來。
《文獻通考》中說:
魏武據中原,劉備割巴蜀,孫權盡有江東之地,三國鼎立,戰爭不息,魏氏戶663423,口4432881;漢昭烈章武元年,有戶 20萬,男女90萬;蜀亡時(263年),戶28萬,口94萬,帶甲將士102000,吏4萬;吳赤烏三年(240年),戶52萬,男女230萬,吳亡時 (280年),戶53萬,吏32000,兵23萬,男女230萬。
從上所見,蜀漢的人口大概是魏國的五分之一,是吳國的二分之一,吳國和蜀國加起來是魏國的三分之二。
蜀漢政權自失去荊州、猇亭打敗後,國力衰弱,人口和兵力都遠落後於曹魏,中原地區作為自古以來的經濟發達區域,其繁榮程度不是四川可以比的。
蜀漢都處於很大劣勢,常備軍才10萬大軍,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時間拖得越久,國力差距也就越大!
所以沒有的選擇,必須北伐。
首先是政權的合法性和正統性,當初劉備是打著恢復漢室江山的旗幟,這個目標的統一之下,曹魏代漢不久,根基未穩,老百姓和士大夫,還有一絲念漢之情,等魏國根基穩固,老百姓習慣了魏國的統治,恢復漢室就基本沒希望了。
其次,弱化蜀漢政權內部矛盾,帶動敵我矛盾激化。
在益州建立政權的蜀漢,根基並不安穩,荊州系,益州系,原從系,各種勢力交織齷齪。
而原從系和荊州系的代表基本消亡,益州系士族控制蜀漢朝政,是遲早的事情。
而益州士族控制下的蜀漢政權,唯一的道路就是投降。
赤壁之戰前,曹操率大軍而來,東吳的所有大臣基本都勸孫權投降,足以證明三國的士族的劣根性問題。
再次,蜀漢的軍事力量不足,蜀漢的精銳部隊是劉備十幾年轉戰南北,苦心攢下來的一點家當,夷陵之戰損失十幾萬人,以及整個荊州派系的人才。
蜀中缺乏出產能征慣戰將士的土壤,也沒有出過什麼名將,所以諸葛亮必須儘快利用軍隊還有戰鬥力時,在戰爭學習戰爭,培養自己的骨幹。
而且每次北伐的目的,並不是真正要奪取中原,而是最大目標是消耗曹魏,如果可能,相機奪取隴右,那裡出產駿馬,也出產良將銳卒。
這也就說明為何曹魏的降將姜維,能夠成為蜀漢的最後的中流砥柱。
綜上,諸葛亮北伐,主要是為了掠奪隴右地區的人口和資源,消耗國力的同時,引起潛在的社會動亂,從而減緩北方經濟恢復的速度。
一旦出現機會的話,進入關中,逐鹿中原。
如果沒有機會的話,以保存國力、兵力,鞏固對蜀漢的控制。
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堅持北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自諸葛亮嗎?
蜀漢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最終以諸葛亮病死軍中而宣告失敗。那為何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三國蜀後主劉憚即位後,諸葛亮蜀國主政,屢次興兵北伐,但勞而無功,心力交瘁,最終身隕征途,常使人慨嘆不己!...
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一種戰爭只為轉移國內矛盾,古今中外都有例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最早是說不為了喝酒,而是意在欣賞美酒。從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後來引申出了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然而,我想說的說。在很多時候。很多戰爭只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古今中外都有例子。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而是選擇休養生息,蜀國的未來會怎樣?
關於諸葛亮北伐這個舉措,後人各有評論,褒貶不一。諸葛亮北伐是把雙刃劍,用對了能給對手造成致命傷,用錯了自己的損失會更大,根據諸葛亮的戰績來看應該是自己這方的損失更加慘重。如果諸葛亮不北伐,好好發...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決意伐魏?真實原因令人膽寒!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決意伐魏?真實原因令人膽寒!諸葛亮自己知道北伐滅魏國是不太現實的,但是不北伐,不北伐會出現以下事情,第一,內部矛盾重重,第二,內部奪權,諸葛代表的荊州派和蜀國內部派,第三,發展...
蜀漢以9萬戰曹魏40萬軍隊,勝率極微,諸葛亮為何還要堅持北伐?
在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中,無疑蜀國是最弱的一個。當時天下一共十三個州,魏國占據三分之二,多達9個州而且多是富庶的中原地區,吳國擁有3個州,而蜀國僅僅擁有一個益州。
諸葛亮早知道「益州疲敝」為什麼還要「六出祁山」?
《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益州疲敝,危急存亡,為什麼孔明先生還要不惜一切代價舉傾國之兵六出祁山,一直到死都堅持北上伐魏呢?這是有原因的!四...
三國中蜀國對魏國的幾次戰爭,雖然都失敗了,但意義重大
三國中蜀國對魏國的幾次戰爭,雖然都失敗了,但意義重大來說一下三國中諸葛亮的北伐,幾次戰爭均未成功,直至最終病死五丈原。後人在談到諸葛亮北伐時認為他不夠理智,蜀漢的國力本來就不強,卻還要一直發動戰...
天府之國變成益州疲弊誰是罪魁禍首?諸葛亮十個字道出了問題根源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這似乎已經是歷史定論,但是不知道當時的西川老百姓贊不贊成這個說法。而諸葛亮自己制定的「隆中對」和他寫的《出師表》就有不同的說法,證明是在自己手裡,把一個「天...
白話論史:歷史上最被高估被神化的智多星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人物被後世演義成了神,你說他在歷史上到底有沒有貢獻有功績?那是肯定的。但是把他們演義成了神,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這就有點過了。今天咱們就說說諸葛亮,其實諸葛亮在歷史上做出的貢...
蜀國兵力最少,只有10萬兵馬,諸葛亮為什麼還要一直北伐?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魏蜀吳三分天下,其中曹魏獨占天下三分之二,東吳次之,蜀國的實力最弱,先不說蜀國的地盤只有益州一地和漢中地區,根據史料記載,蜀漢的戶口只有20萬戶,人口也就90萬左右,其中帶甲將...
諸葛亮舉全國之力進行北伐,目的是什麼?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最讓後人悲嘆的,可能就是關羽大意失荊州了。在此之後,劉備兵敗夷陵,蜀漢精銳之師損失殆盡,加上荊州奪回無望,蜀漢可以說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在此背景下,諸葛亮繼承了劉備的遺志,先是...
諸葛亮的隆中對有一個極大的錯誤,改了滅曹有望成功
提到三國中的蜀國很多人就一陣唏噓,覺得太可惜了。因為名著《三國演義》里有明顯的尊劉貶曹傾向,再加上作者把許多人寫得十分傳神,所以很多人都對劉備集團感到惋惜不已。荊州名士司馬徽曾經說道「臥龍、鳳雛...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執意北伐?背後竟是謀兵權圖功名!
公元221年秋7月,蜀漢章武元年,即位不久的劉備為給關羽報仇,奪回荊州,不顧諸葛亮等大臣反對,發兵大舉進攻東吳。222年,蜀軍出峽與吳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蜀中。次年4月...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
曹魏強於蜀漢,面對敵強我弱,諸葛亮為何執意要北伐?
在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中,無疑蜀國是最弱的一個。當時天下一共十三個州,魏國占據三分之二,多達9個州而且多是富庶的中原地區,吳國擁有3個州,而蜀國僅僅擁有一個益州。而即便是在關羽尚在,多擁有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