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論史:歷史上最被高估被神化的智多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人物被後世演義成了神,你說他在歷史上到底有沒有貢獻有功績?那是肯定的。

但是把他們演義成了神,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這就有點過了。

今天咱們就說說諸葛亮,其實諸葛亮在歷史上做出的貢獻是很大的,但是到了神話這種程度,是有一個演變的過程的。

因為歷史久遠,所以諸葛亮被蒙上的神秘色彩就多了。

草船借箭,木牛流馬,空城計等等。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所以歷朝歷代文人的吟頌,加上三國演義推波助瀾,諸葛亮神了,草船借箭,那其實是孫權乾的。

孫權那個草船借箭也不是誠心想借箭,是因為船一邊中箭太多失去平衡要翻,所以掉個頭讓另一邊也中箭。

話說孫權物理學的不賴,知道保持平衡。

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

最後逼的趙子龍長坂坡七進七出救主,諸葛亮也沒少吃癟。

其實劉備入川之後真正的首席大謀士是法正,治理四川一直以法正為謀主,法正同時也是劉備最信任的人。

劉備伐東吳也沒帶著諸葛亮。

法正死了以後,才託孤給諸葛亮。

第一謀士法正

然後諸葛亮輔佐幼主北伐中原,這件事在歷史上又是一件很有爭議的事。

大家都學過出師表,「先帝創業未舉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這就是說諸葛亮知道天下三分而蜀國最弱,人家吳國占據著揚州荊州交州,曹魏那邊就占的更多了,蜀國只有益州一地。

天府之國再富它也不足以支撐這麼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打仗就靠賣步籌集軍費,那你想蜀國得慘到什麼程度。

在這樣的情況下,是不是應該保境安民,休養生息,而不應該連年征戰。

所以後世史學家在這個問題上爭論的很激烈,有人就覺得諸葛亮這麼做是不明智的。

那麼諸葛亮明明知道咱們蜀國窮,打不起仗,為什麼還要非打不可呢?就是因為他實在是太感激先帝三顧厚恩,因此非要完成先帝的遺願吞吳滅魏,復興漢室。

他在另一份出師表里跟劉禪講:孩子我們為什麼要打魏國,因為先帝告訴我了,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咱們是正宗的大漢朝,咱老祖宗光武帝劉秀,高祖爺劉邦。

前漢在長安,後漢在洛陽。

咱現在在成都這眯著呢,所以你得興復舊都,還於漢室。

所以諸葛亮堅持北伐,我得把這些地搶回來。

「不伐賊王業亦亡」,要是不討伐魏國,咱們就沒有存在的法理基礎了。

諸葛亮認為如果不北伐就動搖了蜀漢朝廷的執政基礎,所以必須得削他,打曹魏去。

出於這樣的觀念,六出祁山。

但是我們看到的結果,都以失敗告終。

所以諸葛亮身後,費禕蔣琬這些人理政的時候就小心謹慎多了。

也不北伐了,保境安民休養生息就完了。

等到姜維代替費禕理政,姜維以諸葛亮接班人自居,又走回了諸葛亮的老路,九伐中原,依然都以失敗告終,不到十年,蜀漢政權就滅了。

諸葛亮這個悲情英雄有很多地方是被塑造出來的,所以有的時候看歷史,它跟評書演義有不一樣的地方,他們的精神氣節都值得讚揚。

但是如果把他們推到了神的程度,那確實是有點不靠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為什麼要勸劉備登基稱帝呢?

公元220年,關羽壯烈犧牲之際,曹丕篡漢自立,建立魏國。緊接著,劉備集團的群臣聽到漢獻帝被廢的消息後,紛紛勸說已成為漢中王的劉備登基為帝,但是劉備起初不答應。在此背景下,諸葛亮用耿純遊說漢光武...

三國蜀漢第一謀主法正

在三國歷史上許多人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對各國謀士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對於謀主這個稱呼卻知之甚少。謀主,通過其字面意思可知謀主就是出謀劃策的主要人物,如果把一個國家的謀士比喻為一個班上的學生...

TOP10蜀國滅亡的十大原因

  羅貫中「尊劉抑曹」的思想傾向,使蜀國的形象在演義中被無限放大,幾乎成為「仁、信、德、智、義」的完美化身和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唯一代表,並且隨著演義在民間的普及,強蜀無敵、勢必復漢的觀念深植...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