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創業的劉玄德,成敗是否早已註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到漢末三國影響天下大勢的歷史事件,三顧茅廬一定是其中之一。

三顧茅廬

在隆中草廬,劉備諸葛亮君臣的風雲際會,奠定了後來蜀漢政權數十年的發展方向。

然而,即便劉備如願割據巴蜀,欲效法高祖劉邦大出天下,卻終其一生未能如願,繼承其遺志的諸葛亮、馬超、蔣琬等第一代創業者相繼凋零,蜀漢聲勢國力日趨萎縮,最終為司馬氏所滅。

何則?相比雄踞中原之曹魏、經略江東之孫吳,選擇異地創業的劉備有著天然劣勢,最終導致敗局。

三國區劃圖

其一,蜀漢政權始終沒有得到根據地士族的強力支持,導致人才斷層。

先說曹魏,曹魏第一代創業者曹操本是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於陳留起兵,除了曹氏、夏侯氏等家族勢力之外,還籠絡了潁川二荀郭嘉陳群(豫州)、武威賈詡(涼州)、東阿程昱(青州)、淮南劉曄(徐州)等天下名士,基本上曹魏統轄州郡的人才都願意為其效力,由此可見魏國政權在中原及北方得到了士族的廣泛認可和支持。

魏國

再看孫吳,諸葛亮曾一針見血的指出:「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歷數吳地出品的人才周瑜、魯肅、陸遜、顧雍、步騭、朱桓、陸抗等等,皆一時之雄傑,正是由於這些柱國的存在,使得東吳政權始終可以在三國之中牢牢占據一席之地。

吳國

反觀蜀漢,始終對劉備帶來的第一代創業者存在嚴重依賴,益州本地人才長期得不到重用,使得蜀國後期人才斷層極為嚴重

蜀國相權一直在荊州系官員(諸葛亮、蔣琬、董允、費禕)中間傳遞,兵權自關張趙馬黃、諸葛亮去世後,則一直由姜維掌控,不論是早期的李嚴、法正、黃權還是後期的蜀地名士譙周等都始終無法進入蜀國權力中樞。

一方面由於劉備取益州代劉璋實為不義之舉,對益州舊臣有所顧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益州名士其實並不看好劉備的蜀漢政權,漢祚已盡的論調在益州士族圈子內頗有影響力,當時的巴蜀名士杜微、周群、劉巴、杜瓊等都在《三國志》中留下了親善曹魏冷落劉備的記載。

士族離心最終導致蜀國陷入無人可用的境地,再加上宦官黃皓亂政,即便坐擁巴蜀地利,依然無法改變被蜀國吞併的命運。

魏滅蜀之戰

其二,「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使得蜀漢必須一直堅持先軍政策,極大的透支了國力。

自劉備取得益州根據地後,「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就成為了蜀漢的基本國策,從此蜀漢政權走上了漫漫北伐之路,直至亡國。

在這個大背景下,蜀漢既沒有機會像曹魏一樣經略國土休養生息,也沒有辦法如孫吳一般理直氣壯的偏安東南割據一方,因此劉備勢力在蜀地並不是一個穩定的政權,而是更像是一個軍閥,且是一個以戰爭為第一要務的軍閥。


「不偏安」的蜀國國策

蜀地的百姓在蜀漢統治的四十餘年裡,一直背負著沉重的賦稅及兵役壓力。

在諸葛亮及姜維掌軍期間,蜀國一共進行了十六次北伐(諸葛亮五次,姜維十一次),平均每兩年多一次,蜀國以遠遜魏國的國力來支撐如此頻繁的征戰,其賦稅壓力可想而知,而且,蜀國軍吏比例奇高,據《文獻通考》記載,「蜀亡時,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

」,徵兵比例高達九丁征一,一旦蜀國無法在國力尚可之時完成北伐大業,整個國家就會陷入慢性死亡狀態,事實也正是如此,到了蜀漢後期,軍閥政權竭澤而漁,國力已經無法承擔龐大的戰爭機器,民心盡失亦成為現實問題。

樂不思蜀劉阿斗

筆者私以為,這些問題諸葛亮當時是已經意識到的,因此他才極力主張北伐,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趁蜀軍戰鬥力尚在巔峰之時儘快解決魏國。

他深知,當下蜀國無法解決的問題,繼續拖下去是更加無解的問題,然而天下大勢終究不會為個人努力所左右,人能做的往往只是順勢而已。

早年讀三國時嘗為劉關張、諸葛亮壯志未酬而嗟嘆,如今細細剖析,更添一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北伐是對是錯?

我認為諸葛亮北伐就是賭博,北伐的成功率太低,不是有個優秀的軍事指揮能彌補的。魏國拉長戰線都能拖死諸葛亮。不過賭博也要賭,因為不賭就是滅亡。王業不偏安是正確的,因為魏國早晚會把蜀國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