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蜀國對魏國的幾次戰爭,雖然都失敗了,但意義重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中蜀國對魏國的幾次戰爭,雖然都失敗了,但意義重大

來說一下三國中諸葛亮的北伐,幾次戰爭均未成功,直至最終病死五丈原。

後人在談到諸葛亮北伐時認為他不夠理智,蜀漢的國力本來就不強,卻還要一直發動戰爭,最後耗盡了國力,也間接導致了蜀國的滅亡。

還不如閉關自守,以待天下之變,即使不能恢復漢室,也能保證蜀漢不亡。

今天小編就訴說一下為什麼諸葛亮一點要打魏國。

先來講述一下為什麼諸葛亮要去北伐,我們都知道劉備志在復興漢室,白帝城託孤後這個希望就要靠諸葛亮來付諸實行了。

蜀漢政權偏居東南,人口稀少,尤其是失掉荊州後,生計的空間更加狹小,形勢更加嚴峻,諸葛亮北伐正是一種自我救贖,經過戰役來攻占魏國,尋覓發展的契機。

而且在道義上也必須這樣做,蜀漢政權以正統自居,魏國自然而然的就是反叛者,肯定是要誅滅它的。

為了保護政權的正義性,諸葛亮不得不發動對魏國的戰役。

這就是為什麼諸葛亮一定要北伐的原因。

雖然諸葛亮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事實卻不這樣。

蜀漢後期失荊州之地,樊城之戰加夷陵之戰損精兵近十萬,糧草輜重兵器甲械丟失殆盡;先主崩殂,關羽、張飛二將遇害,馬超、黃忠二將病逝,法正死於亂軍之中,黃權被逼無法降魏。

能夠說在220-222這兩三年光景中,蜀漢集團一下從能夠軍事上對立曹魏集團的巔峰狀態,衰敗到了危如累卵的低谷。

蜀漢集團以一州之力對戰占領了大半個中國的曹魏集團,實力上底子不在一個層次,人口、犁地、各種資源以及人才都遠遠落後於曹魏集團。

而且曹魏的夏侯惇、曹仁、五子良將等高級將領並沒有太大丟失。

能夠說蜀漢對曹魏,處於兵貴神速打不贏,打持久戰耗不起的為難局勢。

已然打不贏,耗下去也守不住,為何不守著多堅持幾年呢?因為蜀漢政權內部問題嚴重,條件不允許,有必要要經過戰爭來凝集人心,這也導致了諸葛亮不得不北伐。

蜀漢集團內部分為荊州派和益州派,劉備發家的老底都是在荊州時期建立起來的,關、張、黃、魏四將及諸葛亮、龐統、馬良都是荊州派的老班底,而荊州軍則是一分為二,一部分鎮守荊州,一部分隨劉備入川,是蜀漢政權的絕對實力派。

另一派則是以李嚴、黃權為首的本鄉益州派,包含原劉璋部和新從益州選拔的人才。

因為劉備是入川奪地,所以在益州兩派關於權利和利益分配上一直存在對立,劉備既要用好益州嫡派,也要安慰益州派的人心,在此之前荊州派一直壓著益州派。

但是在關羽死後這種形式呈現了反轉,荊州派的實權人物關羽戰死,荊州軍也隨之全軍覆沒,所以劉備必須要東征。

而在夷陵慘敗後,蜀國到了最危急的時分,通過戰爭掌控國內局勢是最好的選擇。

而北伐也對曹魏集團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儘管北伐不能成功,一方面牽扯曹魏的大量精力,還損失了大量曹氏和夏侯氏的精英子弟,後期給了不少有野心的人把握兵權的時機。

諸葛誕等人的起兵謀反和司馬氏的掌權都與蜀漢集團北伐有著相關,可以說沒有北伐,司馬家族想奪曹魏難度將大大增加。

所以諸葛亮知道北伐對蜀國不是好事,但是北伐對諸葛亮掌控的蜀漢集團而言,利大於弊, 是當時最好的一個做法,這也是一個合格政治家的正確作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鼎盛時擁有多少軍隊

劉備鼎盛時擁有多少軍隊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劉備鼎盛的時候非常強大,甚至有人還疑惑為什麼劉備在蜀國鼎盛的時候不去攻打曹魏,進而奪取天下呢?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

蜀國滅亡的罪魁禍首究竟是誰?這裡告訴你真相

蜀漢政權的滅亡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因素,如果非要給蜀漢政權的滅亡找出罪魁禍首,我認為是劉備。蜀國的滅亡,從關羽失荊州就開始了。本來攻下漢中,劉備集團擁有益州、荊州西部的領土,尚有可能與曹、孫一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