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以9萬戰曹魏40萬軍隊,勝率極微,諸葛亮為何還要堅持北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中,無疑蜀國是最弱的一個。
當時天下一共十三個州,魏國占據三分之二,多達9個州而且多是富庶的中原地區,吳國擁有3個州,而蜀國僅僅擁有一個益州。
在三國時代,北方才是經濟生產中心,因為北方多平原,適合種植糧食,這也導致了北方城市較為密集,人口眾多。
而益州僅有成都平原,雖號「天府之國」,但那是相對戰亂時期的中原而言。
所以,益州屬於地廣人稀,無效土地眾多。
一旦中原無戰亂,益州的經濟生產能力根本無法同中原相比。
而即便是在關羽尚在,多擁有大半個荊州的蜀國,在國力上也還是離曹魏有很大的差距的。
蜀漢軍隊常年維持在十萬左右,而人口僅有九十萬。
如此少的人口卻維持這麼多的常備軍,經濟壓力之大可以想像。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言「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並非虛言。
當時蜀漢政權全國只剩下9萬左右的軍隊,即便是再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也要不斷的進行北伐,史書記載「諸葛亮六出祁山」,並且在諸葛亮死後,其繼任者姜維也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屢屢北釁「九伐中原」,消耗了巨大的國力。
而與此相比,最強大的曹魏,卻很少主動挑起戰端。
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為什麼要明知不可而為,頻繁進攻魏國呢?
第一:知恩圖報,繼劉備畢生心愿
諸葛亮是一個非常知恩圖報,信守諾言的人。
當初劉備作為天下知名的人物,卻三顧茅廬,紆尊降貴,來到偏僻的隆中尋訪諸葛亮,諸葛亮因為這件事情而受到了深深的感動,所以便決心終身跟隨劉備,為劉氏集團鞍前馬後。
劉備一生的心愿是什麼?當然是興復漢室,一統天下。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夷陵之戰劉備大敗,最後只得在白帝城悲涼的託孤。
而諸葛亮當時是深受重託的,作為一個歷來就知恩圖報,信守諾言的人,他此生必定是要傾盡心力來完成劉備的遺願,興復漢室,一統天下的。
就算蜀國明顯的國力不支,他也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銳意北伐,這可能就是諸葛亮自己所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吧。
第二:政權最弱,而不得不為
公元219年,東吳孫權破壞孫劉聯盟,先是派人襲取了荊州三郡,與劉備講和後再次背盟,趁關羽北上攻取襄樊之際,襲擊荊州,殺害關羽。
劉備為給關羽報仇,奪回荊州,發動東征,結果在夷陵遭遇大敗,將家底賠了個精光,不久自己也在白帝城託孤後去世。
劉備死後,諸葛亮主持同東吳講和結盟,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並精修內政,將蜀漢上下治理的井井有條,軍事上南征蠻夷,七擒孟獲,解決了後顧之憂。
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之後,蜀漢政權恢復了一點元氣,逐漸走出一開始國力殘破,政權危亡的局面。
諸葛亮北伐有自己的道理,那就是更長時間的存在。
曹魏政權之所以沒有發動戰爭,是因為曹魏自己也是人口稀少,因此曹丕提出了10年休養計劃。
就是在10年時間裡儘量不要發動戰爭,全力發展經濟。
等魏國國力充足之後,滅掉蜀漢和東吳不是什麼難事。
曹魏政權的疆域大、人口多,如果給它時間發展,那蜀漢政權確實撐不了多久。
因此,諸葛亮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進攻。
其三:夾縫中求生存
諸葛亮進攻曹魏政權是為了迫使曹魏政權迎戰,從而打破曹魏休養生息的計劃。
自從荊州失守以後,蜀漢政權已經喪失了統一的機會。
對於諸葛亮來說,進攻也是亡,不進攻也是亡。
進攻的話還可以存在更長的時間,或許還有一點生機。
所以諸葛亮才會不竭餘力的進攻,這是出於打破曹魏休養戰略的需要。
諸葛亮很清楚的知道,這是一個你死我活的時代,如果蜀國滅不了魏國,魏國必將滅掉蜀國。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如果蜀國在有能力的時候偏安西南一隅,到時候等到魏國大軍來襲的時候,蜀國君臣就只有坐以待斃,束手就擒了。
崇拜諸葛亮的人總說他「前知五百載,後知八百年」,這個可能有些神化,但是說諸葛亮是個深謀遠慮,高瞻遠矚的人,卻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正因為他遇見了蜀國悲慘
的未來,所以他才決定放手一搏。
諸葛亮雖然厲害,但終歸是人。
如此之下,最終不能力挽狂瀾,蜀國最終走向消亡已不可更改。
諸葛亮一生5大失誤,不僅北伐不成,反而後期守土艱難
本文凌雲清瀟原創,請勿抄襲,侵權必究!真實的諸葛亮是個卓有建樹的政治家,治國安邦有一套,蜀國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條。但在軍事上他的可圈可點之處並不多,不像《三國演義》中所渲染的那樣用兵如神。《三國演...
諸葛亮北伐的現實考量:蜀漢立國之本是正統性
有些人一直以為諸葛亮的北伐誤國誤民,使得蜀國民生凋敝,最終亡於晉。其實結合當時的環境分析,北伐是必須的。公元221年秋7月,蜀漢章武元年,即位不久的劉備為給關羽報仇,奪回荊州,不顧諸葛亮等大臣反...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
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堅持北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自諸葛亮嗎?
蜀漢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最終以諸葛亮病死軍中而宣告失敗。那為何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三國蜀後主劉憚即位後,諸葛亮蜀國主政,屢次興兵北伐,但勞而無功,心力交瘁,最終身隕征途,常使人慨嘆不己!...
生性謹慎的諸葛亮為何會重用魏國降將姜維?注意畫重點,有5大原因
最近這個電視劇《虎嘯龍吟》比較火,相信不少人都被裡面精彩的故事給迷住了,這又掀起了一波三國熱。劇中的姜維原本是曹魏的將軍,後來諸葛亮北伐中才投降了蜀漢,按照諸葛亮生性謹慎的性格特點,為何會重用一...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而是選擇休養生息,蜀國的未來會怎樣?
關於諸葛亮北伐這個舉措,後人各有評論,褒貶不一。諸葛亮北伐是把雙刃劍,用對了能給對手造成致命傷,用錯了自己的損失會更大,根據諸葛亮的戰績來看應該是自己這方的損失更加慘重。如果諸葛亮不北伐,好好發...
蜀漢常備軍10萬,為什麼不發展經濟而一直堅持北伐?
赤壁之戰,天下三分,劉備占據益州,荊州。尤其是當時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戰略,「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然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政權只剩下一州之地,諸葛亮隆中對戰略無法實現,為何...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執意北伐?背後竟是謀兵權圖功名!
公元221年秋7月,蜀漢章武元年,即位不久的劉備為給關羽報仇,奪回荊州,不顧諸葛亮等大臣反對,發兵大舉進攻東吳。222年,蜀軍出峽與吳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蜀中。次年4月...
明明蜀漢的實力明顯低於曹魏,為什麼諸葛亮還要反覆不斷北伐
建安二十四年,蜀漢大將關羽在北伐曹魏的戰鬥中高歌猛進,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困曹仁。此時的盟友孫吳卻背信棄義,乘機奪取荊州,關羽被迫敗走麥城,被吳軍俘虜並殺害。章武元年,痛失二弟的劉備傾蜀漢...
三國中蜀國對魏國的幾次戰爭,雖然都失敗了,但意義重大
三國中蜀國對魏國的幾次戰爭,雖然都失敗了,但意義重大來說一下三國中諸葛亮的北伐,幾次戰爭均未成功,直至最終病死五丈原。後人在談到諸葛亮北伐時認為他不夠理智,蜀漢的國力本來就不強,卻還要一直發動戰...
蜀漢僅10萬軍隊為何敢北伐50萬軍隊的曹魏
自赤壁大戰以來,劉備得以占據江南,從而西向得蜀川,北上得漢中,成三分天下。在蜀國集團建立的初期,荊州尚在,蜀國國力倒也位居第二,還有一絲爭衡天下的機會。但自從關羽敗走麥城,劉備託孤白帝,可以說蜀...
諸葛亮北伐,目的為何?是自取滅亡嗎?
網絡上,對於諸葛亮北伐的是非利弊,爭論極大,從不同的側面往往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本文從多個角度來考察諸葛亮北伐的方方面面,試圖給出一個全面、公允的評價。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窮兵黷武,是自取滅亡之...
為什麼諸葛亮六出祁山而師勞無功?
諸葛亮在中國民間一直被視為智慧的象徵,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歷來為歷代統治者所推崇,千百年來民間和官方對諸葛亮的讚譽可以說是車載斗量,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更是將諸葛亮加以神化,成為三國智...
蜀國全國只剩下90萬人口,諸葛亮為何一再北伐曹魏,空損國力?
在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中,無疑蜀國是最弱的一個。當時天下一共十三個州,魏國占據三分之二,多達9個州而且多是富庶的中原地區,吳國擁有3個州,而蜀國僅僅擁有一個益州。而即便是在關羽尚在,多擁有大半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