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是諸葛亮自我炒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顧茅廬」一直被人們當做求賢若渴,尊重人才的典範,但是,自從易中天教授「新品」三國後,關於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事產生了新的爭論。

就易中天教授提出的疑問(「歧路彷徨的劉備與諸葛亮相遇,從此峰迴路轉,事業蒸蒸日上。

但問題是,他們兩個究竟誰先找誰。

是劉備禮賢下士,還是諸葛亮投懷送抱?」),很早以前就有過不同的看法。

有一種觀點認為「三顧茅廬」實有其事,可以證明的不僅有《出師表》中諸葛亮的個人敘訴:「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隆中對策》更是詳實地記錄了劉備三顧茅廬的前因後果,「時先主屯新野。

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

』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

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

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接著便是諸葛亮對局形的侃侃而談,把個愛哭的劉備忽悠的只說了聲「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出師表》的記錄並不可信。

諸葛亮是一位胸懷宏圖之士,劉備請他出山,正合自己的心意,他豈能冒著失去良機的風險而大擺架子?當時諸葛亮不過是一個無名的布衣,劉備豈能對他低三下四?當時劉備正面臨著曹操幾十萬大軍南征的威脅,而《隆重對策》對燃眉之急的現狀隻字不提,卻大言「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好像曹操是只蔫老虎,正在北方坐等挨打。

此種違反常情的刻意渲染,不能不使人產生懷疑,《隆重對策》很可能是後人為了附會《出師表》中《三顧茅廬》之說,加工杜撰而成。

而陳壽的《三國志》使不明真相的人更加確信無疑。

另外,也有論者認為,歷史的真相不是劉備三請諸葛亮,而是諸葛亮主動登門自見。

其依據是《魏略》中的記載:「劉備屯於樊城。

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

《魏略》是三國時魏人魚豢所作,成書於《三國志》之前,系當代人實錄當代史,頗為可信。

西晉司馬彪所著《九州春秋》中關於此事的記載,也與《魏略》相同。

所以,有人如此推敲「三顧茅廬」的來龍去脈:「諸葛亮胸懷大志,但一直懷才不遇,後來聽說劉備重視人才,於是登門拜訪。

劉備跟孔明交往了一陣子後,覺得『孔明年幼,無甚才學』,於是找個理由辭了他。

但是諸葛亮鍥而不捨,又拜訪了第二次,在第二次談判中,諸葛亮體現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劉備便靜下心跟他詳談了很久,並告知諸葛亮當時的天下局勢,不過,後來劉備覺得諸葛亮在軍事上的才能有所欠缺,不是自己目前急需的人才,就第二次解僱了他。

被趕出兩次後,諸葛亮並沒有灰心,而是結合劉備告知他的天下情況深思熟慮,並最終對當時中國發展形勢做出了正確預判,這樣他在第三次拜訪劉備中終於用《隆中對》打動了劉備,並被直接聘用為高級顧問。

《出師表》是記錄「三顧茅廬」名氣最大、傳播範圍最廣的早期作品,而記錄者諸葛亮是該事件的當事人,其被神化了的形象,使得許多不願費力追問真相的人們相信確有其事。

但是,有人卻通過種種跡象,分析認為:諸葛亮之所以要編造這樣一個故事,不過是自我炒作的一種手段罷了,高明之處就在於,諸葛亮在歌頌和美化劉備禮賢下士的高尚品質,使劉備成為千古楷模的同時,也使自己名垂千史。

古人也許沒有現代人這樣喜歡刨根問底,也沒想到諸葛亮是利用劉備炒作自己,或者根本就是在以訛傳訛,所以,之後的《隆重對策》和《三國志》不過是《出師表》的附會之作,而說了真話的《魏略》卻被忽視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討伐東吳,為什麼不帶諸葛亮不帶趙雲?

關羽被殺,劉備舉蜀漢全國之力討伐東吳。在這場事關生死的戰鬥中,劉備並沒有帶他的軍師諸葛亮,也沒有帶五虎將軍趙雲(關、張、黃已死,馬超鎮守蜀北),因而成為了劉備伐吳最終失敗的原因之一。劉備本來就不...

劉備真的做到「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嗎?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世人皆知。 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就詳細敘述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成就霸業的故事。將劉備的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態度描寫得惟妙惟肖,把劉備對諸...

《出師表》揭劉備三顧草廬背後真相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洋洋洒洒地花了六,七千字來描寫劉玄德三顧茅廬的精彩片段(見《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其真實性直讓600多年來的老少婦孺們讀的如痴如醉,並信以為真。但老羅畢竟是元朝...

歷史上劉備「三顧茅廬」是否確有此事

「三顧茅廬」是指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處請他出山輔佐自己建國立業的故事。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此進行了詳細描述,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求賢若渴的典型事例。但是史學家對此提出很多的質...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三顧茅廬

關於「三顧茅廬」的故事,有人認為是諸葛亮「毛遂自薦」,自己找到劉備來施展才華的,說沒有劉備「三顧茅廬」事實,可是我讀了諸葛亮的《出師表》,裡面他自己就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

趁著鬼節,這事要找劉備、諸葛亮問清楚

「三顧茅廬」,在《三國演義》中被描繪得惟妙惟肖,劉備禮賢下士,真心誠意的精神令人深感敬佩。諸葛亮的人生也從此有了轉機,跟隨明君成就了一番事業。但是這段家喻戶曉的歷史卻一直備受爭議,各類史書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