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君臣最佳好基友CP系列(一)——從三顧茅廬到白帝託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軍師聯盟》火了,主人公是典型的坑你沒商量反臣代表,司馬懿強大的隱忍就為他權欲爆發的那一刻蓄勢。

但是,歷史上正能量君臣CP還是很多的,君臣和睦相親你儂我儂的典範不勝枚舉。

今天,我們來認識下這對CP——諸葛丞相和昭烈帝劉備。

劉備,靖王劉勝的後代,字玄德,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

諡號昭烈帝,廟號烈祖,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主了一輩子公,當了兩年皇帝就急著見二十四先帝去了,留下他的好基友孤軍奮鬥。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諸葛連弩,後世常以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

一見鍾情。

一段曠世不俗的關係,都會有一次難以忘懷的初見。

《隆中對》以當事人口吻記載了二人初遇時劉備的態度,「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願諸君勿復言。

」這是劉備三顧茅廬才靠人品見到的犀利人物,當著左膀右臂的關張二人面,說諸葛孔明與他是魚水之歡,哦,不,比喻成魚水之關係,可見第一次見面對兩個人的感情是多麼重要,諸葛亮老了以後還能記住這句話,看來,當年是被劉大哥深深打動了。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注引袁子曰:「或問諸葛亮何如人也,袁子曰:張飛、關羽與劉備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

晚得諸葛亮,因以為佐相,而群臣悅服,劉備足信、亮足重故也。

」可見,這對好基友的感情基礎也是槓槓滴了。


夫唱婦隨。

如果你喜歡他,就跟隨他浪跡天涯海角。

被上山來的劉大哥帶走以後,從火燒新野戰略轉移到赤壁後三分天下,分分合合,二人都深深地篤信對方,哪怕是諸葛亮跑去東吳,拉上了哥哥諸葛瑾那層關係,劉備也對他真心不曾懷疑。

待劉備取西川、漢中分別帶的是龐統和法正,亮亮在做什麼?《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先主留諸葛亮、關羽等據荊州,將步卒數萬人入益州。

」龐統和法正是軍事,單論謀略和實力,未必比諸葛亮遜色多少,但先主為什麼出征帶走他們,而不帶諸葛亮?還是信任小亮亮啊!留守的荊州的關羽和諸葛亮,都是劉備最信任的文臣武將,萬一進攻失敗,起碼後方家裡穩。

漢代也是有例可循,想當年高祖劉邦西出時,蕭何丞相就是乾的留守大本營配齊補給穩定後方差事,建國後劉邦定蕭何可是第一等功吶。

你在前方廝殺,我在後方耕織;你在沿海打工,我在家裡帶娃,沒有隔壁老王,多麼美好和諧的畫面。



託孤攝政。

沒有任何一句話,比「你的都是我的,我的全是你的」更動人心了。

劉備是政治家,也是最會流淚的演技派,這一次,他或許真沒心思演。

為了東征孫吳偷襲之恨,順便給關二爺報仇,劉備本以為信誓旦旦能贏得戰役,在夷陵卻元氣大傷,出來混總要還得,不存在只你燒了別人全家,別人不燒你一次,退守白帝城的劉備,奄奄一息、傷心欲絕,連忙召集孔明和自己傻乎乎的兒子來見最後一面。

《先主傳》裴注引《諸葛亮集》: 先主臨終時,呼魯王與語:「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

啥意思呢,就是劉備準備把帝位傳給諸葛亮,但是不合規矩,於是和自己兒子說,你們就把丞相當做我,我死後他就是你爹,國家大事你們與他定。

這話絕了,嚇得亮亮是有驚無喜,最後壓力大山,跪下一陣痛哭。

果不出意料,他們是真愛啊。

至死不渝。

愛一個人,就愛他的全部,包括他的事業甚至他的崽。

年邁的諸葛亮,站在北伐的征途中,眺望思索。

這是他的國,他的事業,他的崽,也是我的國,我的事業,我的崽,這就是我們的國,我們的事業,我們的崽!嗯!努力!奮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準備傾注餘生在此偉大的事業里。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注引袁子曰:「及其受六尺之孤,攝一國之政,事凡庸之君,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國人不疑,如此即以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

行法嚴而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

」擇一人,用盡一生一世來為其供養,他做到了,只是劉備再也看不到了。

彌留之際的諸葛亮,孤獨悲傷,想起了《出師表》里自己曾經說過的話:「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回首已是百年身啊。

原創不易,禁百家號搬運,感謝你們的支持鼓勵,在下會繼續努力,與君分享史事樂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被堙沒的三國人物 一位是趙子龍化身

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寫道,「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說向寵這個人啊,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軍事,從前任用時,先帝都稱讚說他有才幹,因此大...

武侯祠里訪丞相,出師表中淚滿襟

我是一個有很深「諸葛亮情結」的人,在我看來,中國歷史上有無數個名人,但沒有誰能像諸葛亮這樣引起普通民眾長久不衰的懷念;中華大地上有無數座祠堂,沒有哪一座能像成都武侯祠這樣讓人一提起來就心馳神往。...

諸葛亮其實是個不善於搞團結的人

我們知道,一個集團要想垮台只有從內部淪陷。否則再強悍的敵人想要從外部瓦解很難。我們看蜀漢就是如此。以前看三國演義,自以為蜀國最為強大,文有諸葛,料事如神,武有五虎上將,都是萬人敵。不過三國後期,...

「三顧茅廬」是諸葛亮自我炒作?

「三顧茅廬」一直被人們當做求賢若渴,尊重人才的典範,但是,自從易中天教授「新品」三國後,關於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事產生了新的爭論。就易中天教授提出的疑問(「歧路彷徨的劉備與諸葛亮相遇,從此峰迴路轉,...

《三國演義》,帶您揭秘——劉備託孤之背後

在一個盛產"陰謀論"的社會裡,信任逐漸成為稀缺的存在,越來越多的人們願以當下人的視角和心態去解讀歷史。記得有幾次,和人聊三國,說到白帝城託孤,眾人多認為劉備託孤不過是為了試探,壓根就不信任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