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羅貫中誤導,若周瑜不死,諸葛亮《隆中對》取益州三分天下成空談
文章推薦指數: 81 %
《三國演義》為突出諸葛孔明之智,把周瑜作為假想敵貶了較大的檔次。
正如《隆中對》指出的「劉璋暗弱」,而益州乃得益於都江堰和巴蜀民眾,可謂沃野千里,兵家必爭。
那麼,為何如此一塊寶地曹操因北方之戰受挫暫時未取,割據山東的孫吳卻沒占到先機,拱手讓諸葛亮運籌帷幄終為劉備所得?要知道在混亂割據的漢末三國,無論是圖帝王之業,還是鼎足江東,居於江左的孫吳都應積極經營益州,以滿足生存與發展的現實需要。
其實,孫吳對於西取益州,早有所謀,甚至貫穿其政權始終,《三國演義》里只是淺為敘述,小編只通過周瑜生平,來管窺孫吳經略益州。
在孫堅、孫策時代,由於內外條件的限制,益州對於江東未穩的東吳而言,尚且遠矣。
在決定天下三分形勢的赤壁之戰前,孫吳儘管在取荊州方面有所收穫,但經營益州還僅僅是戰略構想,並未能付諸實施。
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戰後,孫吳獲得了對外發展的良好時機,遂開始著手實施經營益州的戰略。
這時候的周瑜,率先提出了經略益州的行動方案。
《三國志·周瑜傳》云:「是時劉璋為益州牧,外有張魯寇侵,(周)瑜乃詣京見權曰:`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
乞與奮威(孫瑜)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
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
'權許之。
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
」這段記載不僅分析了益州局勢,又指出了曹操得短處,進而提出孫吳的作戰方略,甚至規劃了占領益州後的下一步行動,從周瑜的計劃來看,他是有一統天下之心的,此計謀不比諸葛亮《隆中對》占領巴蜀遣一將北伐取中原差,可惜天妒英才,周瑜居然死在作戰途中。
孫吳經略益州收到巨大挫折。
《三國志·魯肅傳》注引《江表傳》載,周瑜病困時與孫權箋曰:「自效戎行,規定巴蜀,次取襄陽」。
讀史者知,當時孫權進攻巴蜀,有兩條路線可以考慮,一是越過劉備在荊州的地盤,沿江西上;一是北上今湖北房縣、上庸,經安康,西取漢中入蜀。
這即是周瑜所提出的路線。
周瑜「得蜀而並張魯」的戰略,對曹操震動極大。
曹操調整戰略部署,加快了既定的西取馬超、韓遂和張魯而窺蜀的步伐。
可惜歷史就是這麼滑稽,曹操進攻馬超受挫,等捲土重來之時,占有半個荊州的劉備已經拿下益州在漢中與曹操相遇了。
後周瑜時代,孫吳依舊有重奪益州之心,《三國志·劉備傳》載:「(孫)權遭使欲共取蜀,咸以為宜報聽許」,但此刻占有荊州的劉備,是不可能讓孫吳越過自己荊州地盤到益州與自己搶食的,最終「吳終不能越荊有蜀,蜀地可為己有。
」的局勢已定,劉備幸運的在曹操與孫吳皆失利情況下坐穩益州,終成三分天下,這也是周瑜萬萬沒料到的。
諸葛亮理想破滅,難道是隆中對錯了?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隆中對》,是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所提出的戰略構想。可以這麼說,蜀漢集團後來基本上按照這個構想進行發展、擴張的。但是,後來遭遇了重大挫折,這個戰略構想後...
孫權和劉備翻臉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關羽,而是劉備對不起此人
諸葛亮在「草蘆對」(俗稱「隆中對」)中,給三顧茅廬的劉備擬定的戰略方向,便是先接管劉表的荊襄地區,然後揮師西進,攻取益州。當時益州大部分地區,在益州牧劉璋的治下。北部的門戶漢中郡,則在天師教教主...
劉備能成霸業,多虧此人的高明戰略,諸葛亮的方案根本不行
熟知三國歷史的朋友都會知道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獻上《隆中對》戰略的故事。很多人都會認為劉備後來的霸業,就是用了諸葛亮隆中對的方略。諸葛亮給劉備規劃的宏圖大業是:
此人不死諸葛亮劉備將永無出頭之日,三分天下根本無法實現
人皆言「諸葛亮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似乎諸葛亮是神機妙算,無所不能的存在。可實際上,在歷史上,有一個人,若他活著,諸葛亮為劉備籌劃的三分天下就無從談起,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假如這個人活著,劉備諸...
諸葛亮:蜀漢沒能問鼎天下,是因為他錯了麼?
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諸葛亮初次登入政治舞台就是以《隆中對》給劉備描述了一個戰略遠景。諸葛亮在對策中,為劉備成就蜀漢大業規劃了一條明確而又完整的內政、外交政策和軍事路線,相當周詳地描繪出...
如何看待三國龐統的統一之策,他和諸葛亮比誰更厲害?
諸葛是個偉大的政治家,但是並不精通軍事,那龐統呢?是怎麼樣一個人,他和諸葛亮比誰更厲害?如果他不死是不是能改變歷史?【龐統的計劃比諸葛亮的對策正確,攻打西蜀鳳雛殞命。】
蜀失關羽,魏失夏侯淵,吳失周瑜,誰的損失最大?
三國亂世里,豪強梟雄們要是有想逐鹿中原的想法,要的第一件事情,都是招賢納士。畢竟很少有人能像劉邦、朱元璋一樣,還是布衣平民的時候,身邊就有一幫相當能幹的人。蜀國失掉關羽,也失去了荊州。我們知道諸...
「天下三分」是諸葛亮原創麼?
應該說如果單看《三國演義》,隆中對,天下三分。好像就單單是諸葛亮的專利。因為在《三國演義》里諸葛亮根本就不是人麼,他就是神仙派下山輔助劉玄德的麼。所以可以前算五百年,後算五百年。沒有一件事情不在...
赤壁之戰勝利後,不是他打亂曹操的節奏,劉備和孫權早就被曹操滅了
赤壁之戰之後,曹操南征統一天下的步伐被迫暫停,孫權成功的守護江東,而且還把荊州借給了劉備,作為護衛江東的屏障。曹操是不是從此放棄了統一的步伐嗎?沒有,他在總結經驗,調整統一天下的方針,實行大戰略。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因為《隆中對》嗎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豪強並起,軍閥割據,沒落皇親劉備空有蕩平天下之抱負,無奈勢單力薄,只得輾轉依附公孫瓚、曹操、袁紹、陶謙、呂布、劉表等人,奔波流離,年近半百,一事無成,劉表看在宗親份上,許新野...
【原創小說】六出祁山【上篇 漢中王】002
劉備是何許人也?他是漢王朝的左將軍,領荊州牧。左將軍是漢朝設立的武官官職,如果以當今的軍職類比,則相當於東部戰區司令員。不過,這個左將軍只是一個榮譽稱號,並不是說劉備就駐守在漢王朝的東部。劉備...
諸葛亮最著名的一個戰略計劃,竟然導致蜀漢衰敗
蜀漢敗亡,始於隆中對。說蜀漢敗於隆中對,估計很多人會不解,甚至憤怒。本來嘛,蜀漢成就於隆中對,沒有隆中對「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就沒有後來的的三足鼎立。但是,我們說蜀漢敗於隆中對卻並非全盤否定隆...
此人曾向孫權提出滅蜀與曹操二分天下的戰略,為何沒成功?
1.坐觀天下紛爭,誰主沉浮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誅呂布,滅二袁,一統中原。揮師南下占領荊州,準備一舉滅東吳,一統天下。後來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曹操被套路了),赤壁之戰周瑜打敗曹操名震華夏...
劉備能夠三分天下,多虧了這位武將,不是關羽張飛,也不是馬超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難得知,在天下三分之前,曹操已經據有了兗州、徐州等地,并吞並了袁紹的河北四州,象徵著王權的中原地區,完全屬於他的地盤;孫氏兩代三人經營江東,又有長江天塹;劉表據荊州,劉璋據...
假如關羽沒有丟失荊州 蜀漢會一統天下嗎?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敗走麥城,荊州失守。這對於劉備,真是晴天霹靂,褲衩一聲。三顧茅廬時,諸葛亮給劉備做了一份戰略規劃——隆中對。他先是分析了一下外部環境:曹操占據北方,挾天子令諸侯,是當之無愧的老...
劉備原本想給龐統拿頭功,沒想卻把軍師給坑在了川地。
劉備要聘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直到去了三次,諸葛亮才見他,這就是被後人津津樂道的「三顧茅廬」。劉備見到諸葛亮,兩人有一番談話,諸葛亮說:曹操已經強大,暫時不可以和他爭鋒,孫吳政權已歷三世,只能...
讀《三國志》說漢中——諸葛亮《隆中對》三指漢中
史學界認為最早提出三分思想的是孫吳謀臣魯肅。公元200年,魯肅過江向孫權規劃了兩個方案:一是趕在曹操南下之前進伐劉表,形成南北對峙;二是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魯肅的這個規劃沒有直接涉及漢中,...
隆中對其實錯誤,世有二人已經在阻止他們,可惜其中一人死去!
諸葛亮這個人物已經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了,他不僅聰明睿智,而且鞠躬盡瘁,可以說是古代中國人的楷模了。諸葛亮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他的《隆中對》。隆中對之遠大,直接在天下紛擾的時候就判斷出了將來的天...
《小劉說三國》為什麼蜀國不重用馬超?
自從馬超歸順蜀國以後,錦馬超好像在大家的眼球漸漸消失了。唯有彭羕造反的時候出了出場。仿佛馬超唯一的任務就是抵禦羌兵了。僅僅留他作為守將是否不恰當(與關羽守荊州不同我認為)?本來蜀國人才就不多,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