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因為《隆中對》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豪強並起,軍閥割據,沒落皇親劉備空有蕩平天下之抱負,無奈勢單力薄,只得輾轉依附公孫瓚、曹操、袁紹、陶謙、呂布、劉表等人,奔波流離,年近半百,一事無成,劉表看在宗親份上,許新野小城讓劉備暫寄,實際是讓劉備擔任前線抵抗曹操大軍的馬前卒。
蹉跎半生,無地少兵,換做常人早就認命了,但劉備依舊心有不甘,心懷大志,得聞南陽隆中有絕世奇才諸葛亮,以皇叔將軍之尊三顧茅廬方得邀請諸葛亮出山輔助,為後世留下了千古名篇、偉大戰略構想——《隆中對》。
《隆中對》對天下大勢的戰略分析是:北方的曹操軍事上擁有百萬之眾,政治上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因此與之爭鋒是徒勞無功的;孫權占據江東地區已歷三世,民眾依附,賢能輔助,只能以為援而不可圖。
荊州北據漢沔,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是樞紐之地,然而其主平庸不能守;益州險塞,有千里沃野,天府之國,漢高祖劉邦曾因之以成帝業。
劉璋軟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卻不知存恤,益州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隆中對》對劉備霸業的戰略規劃是:劉備既有皇室宗親的寶貴招牌,又素有仁義信用美名,身邊聚集了關羽、張飛、趙雲等英雄追隨,兼之向來思賢若渴、禮賢下士,因此應該占有荊州、益州為根據地,控制兩州戰略要塞,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等到天下有大變,則命一上將率領荊州之軍進攻宛洛,劉備率領益州之眾進攻秦川,如此兩方進攻,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按照《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劉備借用孫權之力打贏了赤壁之戰,順勢占領了荊州大部,又利用劉璋邀其入川之機,通過三年成都戰爭占領了益州,等漢中張魯有變時,又趁機出軍與曹操爭奪漢中,最終成功占有漢中,並自封為漢中王,實現了《隆中對》第一階段的戰略規劃,並額外占據了漢中作為益州的屏障,美中不足就是孫權趁劉備與曹操打漢中之戰無兵之際出兵奪取了荊州下面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以大局為重,忍氣議和了孫權,承認長沙三郡為孫權所有,雙方約定以湘水為界平分了荊州。
經過成都、漢中之戰,劉備一方人困馬乏,因此在實現《隆中對》第一階段任務後,理應內修政理,修養生息,待天下有大變時,再兵分兩路北伐,爭奪中原。
只可惜鎮守荊州的大將關羽眼看張飛、趙雲、黃忠、魏延、馬超等人屢立戰功,作為武將的他心痕難癢,急於立功,因此既不顧劉備一方多年征戰人困馬乏、遠水不能救近火之現實,又忽視了與東吳不睦、強鄰孫權派兵奪取荊州三郡的前車之鑑,貿然率領精銳部隊北上,發動了襄樊戰爭,雖然一時威震華夏,逼迫曹操幾欲遷都避其鋒芒,然而後方空虛,被呂蒙偷襲得手,導致荊州全失,敗走麥城,身死軍滅,使劉備失去了角逐天下的資本,導致諸葛亮《隆中對》戰略規劃完全破產,形成了魏強蜀弱吳孤的局面,蜀國滅亡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所以,關羽北伐樊城一無天下大變,二無劉備大軍遙相呼應,孤軍北上,最終大意失荊州,與諸葛亮《隆中對》戰略規劃完全背道而馳,最終導致了「天下一統歸司馬」的歷史。
隆中對那麼牛,諸葛亮卻依然無法助劉備復興漢室
眾所周知,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助其興復漢室,諸葛亮給劉備的策略就是大名鼎鼎的《隆中對》。《隆中對》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的:不要再跟曹操和孫權死磕。要先取荊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這一帶為根據...
劉備能成霸業,多虧此人的高明戰略,諸葛亮的方案根本不行
熟知三國歷史的朋友都會知道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獻上《隆中對》戰略的故事。很多人都會認為劉備後來的霸業,就是用了諸葛亮隆中對的方略。諸葛亮給劉備規劃的宏圖大業是:
諸葛亮理想破滅,難道是隆中對錯了?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隆中對》,是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所提出的戰略構想。可以這麼說,蜀漢集團後來基本上按照這個構想進行發展、擴張的。但是,後來遭遇了重大挫折,這個戰略構想後...
三國有四大戰略構想,有一個尚未實施已宣告破產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三國時期,天下大亂,不少智謀之士提出了結束亂世的戰略構想。例如沮授提出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毛玠提出的「奉天子以令不臣」、魯肅的榻上對、諸葛亮的隆中對...
破解荊州困局,諸葛亮戰略如此調整,關羽則高枕無憂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當我們論及蜀漢政權得失的時候,總可以看到這樣一種論點,說蜀漢的荊州戰略是錯誤的,這樣的認識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為什麼不把荊州這樣的戰略要地作為政治經濟的中...
揭秘關公大意失荊州背後的天大陰謀
導讀: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西取益州,讓關羽做了前將軍,負責荊州一切事物。劉備在益州一路攻城拔寨、高歌猛進、節節勝利,關羽在荊州也是大敗曹仁、生擒于禁,威震華夏。突然,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兵敗...
關雲長大意失荊州,到底是誰的錯
民間有句俗語叫「關雲長大意失荊州」。說的是三國時期大將關羽據守荊州力攻樊城時被東吳呂蒙白衣渡江襲了荊州,而自己也被迫敗走麥城,最終遭擒被殺。那麼,荊州之失,僅僅是關羽一人之過嗎?或又是誰的錯?
諸葛亮:蜀漢沒能問鼎天下,是因為他錯了麼?
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諸葛亮初次登入政治舞台就是以《隆中對》給劉備描述了一個戰略遠景。諸葛亮在對策中,為劉備成就蜀漢大業規劃了一條明確而又完整的內政、外交政策和軍事路線,相當周詳地描繪出...
蜀失關羽,魏失夏侯淵,吳失周瑜,誰的損失最大?
三國亂世里,豪強梟雄們要是有想逐鹿中原的想法,要的第一件事情,都是招賢納士。畢竟很少有人能像劉邦、朱元璋一樣,還是布衣平民的時候,身邊就有一幫相當能幹的人。蜀國失掉關羽,也失去了荊州。我們知道諸...
別被羅貫中誤導,若周瑜不死,諸葛亮《隆中對》取益州三分天下成空談
《三國演義》為突出諸葛孔明之智,把周瑜作為假想敵貶了較大的檔次。正如《隆中對》指出的「劉璋暗弱」,而益州乃得益於都江堰和巴蜀民眾,可謂沃野千里,兵家必爭。那麼,為何如此一塊寶地曹操因北方之戰受...
成也劉備敗也劉備——《隆中對》執行中的得失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冬天,時年47歲的劉備,前後三次從新野跑到襄陽城外的隆中,去拜訪只有27歲的諸葛亮。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 興漢安民的政治理念使他們走到一起來了。劉備從18...
議論蜀漢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失荊州和夷陵之戰
公元(211年),西川的益州牧劉璋擔心曹操攻打西川,便想借劉備的兵馬抵禦曹操。於是劉備讓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於是孔明總守荊州,關羽拒襄陽要路,當青泥隘口;張飛領四郡巡江,趙雲屯江...
《大話王者榮耀人物篇》劉備——以德服人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