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向孫權提出滅蜀與曹操二分天下的戰略,為何沒成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
坐觀天下紛爭,誰主沉浮
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誅呂布,滅二袁,一統中原。
揮師南下占領荊州,準備一舉滅東吳,一統天下。
後來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曹操被套路了),赤壁之戰周瑜打敗曹操名震華夏,赤壁之戰成為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意氣風發的周瑜向孫權闡述了自己的戰略:「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
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
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
」(理想很豐滿)
如果按照周瑜這個戰略,諸葛亮隆中對的三足鼎立局面就要胎死腹中了。
東吳與魏二分天下,有可能還能聯合馬超北伐成功,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沒有解決方法呢,難道他早已料到周瑜會死嗎?
讓我們看看當時的天下大勢,曹操赤壁之戰大敗,元氣大傷,已無力征伐四方,主要是應對因為戰敗,內、外部不安勢力趁機抬頭。
在其內部,有各地門閥豪強階級和漢室殘餘;以及支持漢朝正統的士大夫階層,外部,在北方尚存實力較弱的西涼韓遂馬超,遼東公孫瓚,以及漢中張魯等割據勢力。
所以曹操的戰略重心必須是穩定內部和周邊局勢,掐滅反對勢力蠢蠢欲動的念頭,但是曹軍新敗不可能在荊州死磕,只能先挑撿軟柿子捏。
其後曹操主攻馬超韓遂張魯而在荊州採取守勢。
(圖)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
劉備此時勉強在荊州站穩腳跟(跑了這麼多年腿都麻了),正在積蓄實力。
劉備集團的當務之急就是取得一塊戰爭潛力大且穩固的根據地,進一步發展。
荊州,為劉備集團勢在必得之地。
一是沒得挑,只有這近,二是地理位置重要,位於長江上游,三劉備和荊州士人政治親緣性強,得到了當地大族的支持(原統治者劉表是劉備的親戚)。
要完成周瑜的二分天下就必須奪取荊州。
這會使兩家兵戎相見,(跑了這麼多年劉備就是馬拉松健將也跑不動了)曹操得利,這讓江東高層很是憂心,剛打敗曹操志得意滿的周瑜卻並不把劉備集團放在心上,這是會有瑜粉為周瑜說話了,周瑜以少勝多能擊敗曹操的虎狼之師,還對付不了兵微將寡的劉備嗎?
這時的劉備集團已是今非昔比,有了諸葛亮、法正的到來,再加上關、張、趙等猛將,劉備集團陸戰方面的實力也僅次於曹操。
赤壁之戰前,劉備集團即擁兵二萬,戰後攻取荊州四郡,又獲得廬江雷緒率部曲數萬來投,實力迅速膨脹。
反觀孫權集團,雖兵多將廣,但觀其動輒出兵十萬進攻揚州,說明其戰略重心在揚州,而且陸戰屢戰屢敗,說明東吳的陸戰能力確實不怎麼樣。
就荊州戰場而言,僅憑周瑜的軍隊恐怕難以擊敗劉備。
2.
廟堂深處,錯綜複雜
江東不是中原,江東政權是比較平穩打下的,慘烈戰鬥不多,多是對世家大族的妥協,世家大族實力在東吳根深蒂固。
東吳將領均有屬於家族和個人的私兵,其必須維護家族利益。
在危機關頭,為維護自家利益,憑藉長江天險,以己所長水戰防禦尚可,但要為孫權與劉備集團死磕,恐怕沒多少人願意。
況且陸戰吳軍並不擅長。
縱觀東吳歷史吳軍守土有餘,進取不足,軍事動員能力遠不及曹魏或劉備。
對於吳國的統治階級,偏安一隅保存自家實力,維持現狀共治東南,才是首選。
試想一下周瑜在前方與劉備打得難解難分,後方東吳出工不出力,只顧搖旗吶喊。
這確實有夠尷尬的,這點我們智冠天下的大都督可能想不到嗎?當然不可能,所以他想了一個計策。
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
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場,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
戰場上周瑜是算無遺策的名將,可在廟堂上比諸葛亮還是稍弱一籌,他想軟禁劉備,控制劉備集團,這樣不僅可以解決伐蜀道路上來自側翼的威脅收服能征善戰的關羽等猛將彌補東吳陸戰弱的不足,而且少用東吳之軍保全了世家大族的利益會大大減少東吳內部反對的聲音,一箭雙鵰。
(圖)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安徽廬江舒縣人。
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東吳勢大劉備有求於孫權,不得不去,要借荊州穩住東吳(雖說大多都是自己打下的),到時候會還你的(荊州在長江上游對東吳很重要)否則三分天下也會是鏡花水月。
諸葛亮看穿了周瑜的想法,但不和他死磕,他發揮所長,讓劉備討好孫權他媽,(漢朝可是以孝為本),作為君主的孫權也不得不聽聽老媽的意見,當然這只是表面手段。
諸葛亮與東吳世族心照不宣(他們也不希望孫氏實力太強,否則怎麼制衡,更不希望周瑜勢力太過強大,一枝獨秀),他讓東吳的力量消耗在內部,使劉備西進無後顧之憂,順便解決了劉備的終身大事。
有讀者可能會想,陸戰不行打不過劉備集團,但江東水軍強大,就不能繞過荊州不與劉備交鋒,直取西蜀不行嗎?咳咳,這個問題還真是把我嗆著了,不要說東吳較弱的陸戰能力和蜀中的地理險要,就是能打進益州,那漫漫千里的補給線怎麼補給,就憑船嗎,明顯不現實。
諸葛亮還清楚的看到了東吳內部根本的矛盾,君臣不和,這怎麼說?看到這估計就有人開罵了,孫權多好多好,厚待下屬……
別著急讓我來給你分析分析,孫權是從哥哥手上得來的位置,名不正言不順(世襲制基本上是父傳子),但他本身又沒有孫策的軍事能力,只能藉助親和的權術籠絡人心,(參考北宋趙匡胤兄弟),這就是孫權在赤壁之戰後撇開周瑜,親自領兵北伐的原因,但他在軍事上實在是沒什麼天賦,以多打少還屢戰屢敗,成就了張遼的赫赫威名,一邊是百戰百勝如日中天的周瑜,一邊是屢戰屢敗聲名日下的孫權,此消彼長,軍隊對誰更忠誠恐怕難以預料。
這點諸葛亮看到了,難道大都督沒有看到嗎,當然看到了,蜀地山高路遠,自古以來就是據險自立的寶地,看看司馬昭的心腹鍾會攻入蜀地之後的作為,孫權可能放手讓他率領大軍前去嗎?
所以他向孫權說了自己的計劃,(上文提到過)不帶周氏一人,取得蜀地後,留孫瑜(奮威將軍)在蜀地鎮守,與馬超結盟,而周瑜返回與孫權北伐襄陽。
孫瑜是宗室子弟,自家人,本可以讓孫權放心,可劉備取荊州用現實給孫權上了生動的一課,親戚間取而代之更簡單。
孫權本就得位不正,百年之後也想傳位子嗣(誰沒有私心),而孫瑜立此大功,傳位給誰,結果不言而喻,若不傳位給他,其在蜀中培養黨羽擁兵自重怎麼辦?周瑜還是不懂孫權,開拓進取並非其心中所想。
任你才能過人,一心為國,做事一旦不符合某些人的利益,也只得抱憾終身。
(狂扯後腿排除異己是他們的強項)這點諸葛亮看的比他透徹,所以日後北伐,他總是牢牢把握大權。
(圖)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
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
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3.
智者交鋒,諸葛略勝一籌
深讀諸葛亮的隆中對,越來越佩服其智深似海,高瞻遠矚,未出茅廬而天下三分,雖處草廬之中對天下大勢卻洞若觀火。
我曾經看三國地圖時,還在想為何隆中對出兵攻打益州時,不提東吳來犯的可能,(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原來根本沒有這可能。
而蜀漢建立時,天下局勢已然改變,蜀國有能力威脅東吳,東吳才會進攻蜀國。
若非關羽大意輕敵,劉備一意孤行,天下局勢如何猶未可知。
不論周瑜是否英年早逝面對有諸葛亮的劉備集團其二分天下,實無可能!
既生瑜何生亮!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鍾嘉俊
若非此人英年早逝,三國時期是否真會實現二分天下
1.坐觀天下紛爭,誰主沉浮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誅呂布,滅二袁,一統中原。揮師南下占領荊州,準備一舉滅東吳,一統天下。後來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曹操被套路了),赤壁之戰周瑜打敗曹操名震華夏...
諸葛亮理想破滅,難道是隆中對錯了?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隆中對》,是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所提出的戰略構想。可以這麼說,蜀漢集團後來基本上按照這個構想進行發展、擴張的。但是,後來遭遇了重大挫折,這個戰略構想後...
別被羅貫中誤導,若周瑜不死,諸葛亮《隆中對》取益州三分天下成空談
《三國演義》為突出諸葛孔明之智,把周瑜作為假想敵貶了較大的檔次。正如《隆中對》指出的「劉璋暗弱」,而益州乃得益於都江堰和巴蜀民眾,可謂沃野千里,兵家必爭。那麼,為何如此一塊寶地曹操因北方之戰受...
蜀失關羽,魏失夏侯淵,吳失周瑜,誰的損失最大?
三國亂世里,豪強梟雄們要是有想逐鹿中原的想法,要的第一件事情,都是招賢納士。畢竟很少有人能像劉邦、朱元璋一樣,還是布衣平民的時候,身邊就有一幫相當能幹的人。蜀國失掉關羽,也失去了荊州。我們知道諸...
假如周瑜沒有英年早逝,那麼他的兩分天下之計謀能否實現?
首先,讓我們還原一下周瑜死前的天下形勢。 周瑜死前,曹操赤壁之戰剛剛敗北,元氣大傷,主要矛盾已經從孫劉等實力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演變為消化和應對因為實力消長而引起的內、外部不安因素。在其內部,有各...
孫權和劉備翻臉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關羽,而是劉備對不起此人
諸葛亮在「草蘆對」(俗稱「隆中對」)中,給三顧茅廬的劉備擬定的戰略方向,便是先接管劉表的荊襄地區,然後揮師西進,攻取益州。當時益州大部分地區,在益州牧劉璋的治下。北部的門戶漢中郡,則在天師教教主...
周瑜有多牛,一生干三件大事,一件曹操想做,一件諸葛亮想做
周瑜,三國早期最著名的人物。很多人得知周瑜,是被老羅的演義小說所吸引,如「既生瑜何生亮」。現在基於影視的傳播,周瑜這個「被氣死」的「氣量狹隘」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周瑜真的是這樣的人嗎?當然不是...
諸葛亮最著名的一個戰略計劃,竟然導致蜀漢衰敗
蜀漢敗亡,始於隆中對。說蜀漢敗於隆中對,估計很多人會不解,甚至憤怒。本來嘛,蜀漢成就於隆中對,沒有隆中對「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就沒有後來的的三足鼎立。但是,我們說蜀漢敗於隆中對卻並非全盤否定隆...
此人不死諸葛亮劉備將永無出頭之日,三分天下根本無法實現
人皆言「諸葛亮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似乎諸葛亮是神機妙算,無所不能的存在。可實際上,在歷史上,有一個人,若他活著,諸葛亮為劉備籌劃的三分天下就無從談起,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假如這個人活著,劉備諸...
關羽的死因是性格孤傲嗎?
三國名將中,關羽位列五虎上將之首,過五關斬六將,虎威山響,斬顏良誅文丑,聲名遠揚,擒于禁,殺龐德,威震華夏。太厲害了,嚇得曹操曾一度欲遷都而只為避其鋒芒。這樣一位勇猛悍
醉夢三國(三十四)魯肅為何為劉備借荊州作保?只因戰略策劃需要
赤壁之戰後,孫劉兩方因荊州問題逐漸產生摩擦,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的矛盾有著擴大化的趨勢。對於劉備來說,荊州是他立足的根本。取荊益二州以圖天下,也是諸葛亮"隆中對"戰略的核心所在。從孫權的觀點來看...
孫權若用好周瑜,「跨有荊益」就被東吳實現了,天下沒劉備的份
「總角之好,孫策與周瑜」。兩人關係非常之好,又是同年,分別娶了大喬、小喬為妻,可謂是春風得意。古代「郎」不僅是帥哥的意思,有才有貌才稱為「郎」。當時的江東,「孫郎」與「周郎」是明星式的人物。千年...
若非短命, 他會讓「隆中對」徹底泡湯
2016-05-11 草上風語 時拾史事「隆中對」是諸葛亮針對漢末動盪局面,為劉備量身定製的進取策略。其核心點是先奪荊襄為根基,再取益州(巴蜀),聯合江東孫氏集團,最後定鼎中原。
真實的周瑜是什麼樣的?謀略勝過諸葛亮嗎?
真實的周瑜是什麼樣的三國時期有一個出名的大將周瑜,相信他也是眾所周知的人物。周瑜,字公瑾,出生於今天的安徽廬江西南,他是三國時期吳國出名的將領。周瑜不僅品質十分完美,並且他長相俊俏,風流倜儻,才...
孔明謀術⑤ 看劉備諸葛亮如何被戰略高手孫權玩在股掌
接上一章,有人說你這個是胡說八道,明明是諸葛亮說服孫權,你居然說是孫權利用了劉備和諸葛亮。那我們就來理一理反常的事情: 你見過三國時有誰借土地給別人嗎?為什麼要借給他?當時周瑜勸過不能借,但是這...
即使關羽沒有主動出手,孫權方面也一定會進攻荊州
公元219年,在漢中大戰剛剛結束的情況下,劉備的大將關羽便率領荊州地區的主力北上進攻曹操。雖然關羽取得了水淹七軍的赫赫戰功,但是結果是大家都清楚的,關羽敗走麥城,最後被孫權殺害。很多人譴責關羽打...
要不是周瑜死的早,孫權早就拿下四川,讓劉備雞飛蛋打
劉備兵屯新野的時候,徐庶向他推薦了諸葛亮。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向劉備提出了奪取天下的方略。諸葛亮認為,當時北方的曹操有百萬雄師,挾天子以令諸侯,尚無法與之爭鋒。東吳已經歷父子三人經營,有長江天險...
諸葛亮:蜀漢沒能問鼎天下,是因為他錯了麼?
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諸葛亮初次登入政治舞台就是以《隆中對》給劉備描述了一個戰略遠景。諸葛亮在對策中,為劉備成就蜀漢大業規劃了一條明確而又完整的內政、外交政策和軍事路線,相當周詳地描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