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志》說漢中——諸葛亮《隆中對》三指漢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史學界認為最早提出三分思想的是孫吳謀臣魯肅。

公元200年,魯肅過江向孫權規劃了兩個方案:一是趕在曹操南下之前進伐劉表,形成南北對峙;二是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

魯肅的這個規劃沒有直接涉及漢中,當時長江上游成都有劉璋,漢中有張魯,關中有馬超、韓遂,劉備還沒有屬於自己的地盤,也就是說孫權還沒有借給劉備荊州,更沒有得益州,再從曹操手中奪得漢中。

魯肅提出的三分思想,只是一個大概的框架,一個雛形而已。

直接規劃三分鼎足的是諸葛亮,並直接或間接提到漢中。

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草廬,請計於諸葛亮。

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天下的形勢,提出統一天下,應先走鼎足三分、聯孫抗曹的道路,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在這個對策中直接提到漢中的有一處,另兩處比較含蓄隱蔽,需要結合歷史才能折射出來。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載,劉備「凡三往,乃見」。

諸葛亮在隆中對劉備說:

......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 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過去解讀這段話,從來就沒有明確地和漢中聯繫起來,忽略了諸葛亮對劉備縱論天下時,用借代或隱喻的方法三指漢中。

用張魯代指漢中。

《三國志 ●張魯傳》載: 「益州牧劉焉以魯為都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修將兵擊漢中太守蘇固,魯遂襲修殺之,奪其眾。

焉死,子璋代立,以魯不順,盡殺魯母家室。

魯遂據漢中,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

」這段記載有三點是明確的:一是張魯據漢中;二是張魯不依附劉璋,不歸益州管轄;三是張魯自成體系,用鬼卒、祭酒、治頭大祭酒,他自號「師君」統治漢中。

漢中已是張魯的獨立王國。

《三國志》在記敘張魯時,都是和漢中聯繫在一起,如:

張魯據漢中,三月,遣鍾繇討之。

------《三國志。

武帝紀》

建安二十年,太祖乃自散關出武都征之,至陽平關。

魯欲舉漢中降,其弟衛不肯,率眾數萬人拒關堅守。

------《三國志。

張魯傳》

後復超奔漢中,從張魯。

------《三國志。

龐德傳》

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遙聞曹公將遣鍾繇等向漢中討張魯,內懷恐懼。

------《三國志。

先主備傳》

如此等等,不再列舉。

這都說明漢中與張魯是不可分的。

但為何《三國志》在記述曹操建安二十年(215年) 七月伐張魯平漢中,只用「太祖西征張魯」「太祖征張魯』 『太祖克張魯」而不加「漢中」呢?這裡面有一個問題需要弄清,即東漢王朝是什麼時間置漢寧郡的?

2005年8月,三秦出版社出版的《漢中地區志》卷一第二章《建置沿革》里寫道: 「初平二年(191年) 張魯據漢中,改漢中為漢寧郡。

」這個記述是錯誤的,因為是官書,影響面廣,所以不得不提出來指出其誤。

一是沒有依據,查遍《三國志》沒有這個記載和說法;二是地方郡縣名稱的變更,是由朝廷,不是張魯據漢中,殺漢使,斷閣道,他說改就能改了的。

但在唐人李賢校注的《後漢書劉焉傳》里引《袁山松書》 日:

建安二十年置漢寧郡。

這個記載也與《三國志張魯傳》相吻合。

說張魯「雄據巴、漢垂三十年。

漢末,力不能征,遂就寵魯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大守,通貢獻而已」。

這段記述的語序非常重要,有著嚴密的邏輯關係。

先說張魯據巴、漢垂三十年,「垂』 釋為「將近」。

張魯從初平二年,到建安二十年,僅有二十六七年,可算為「垂三十年」吧。

然後是漢末朝廷無力征討,不得已才寵他中郎將,這裡沒有用「任、拜、除」,領漢寧郡。

這個「漢寧郡」的名稱是不是張魯提出來的,沒有記載,不敢妄說。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建安二十年三月前,因為曹操是建安二十年三月征張魯的,所以曹操征張魯,在《三國志》里只用「太祖西征張魯」「太祖克張魯」,等等,都沒有「漢中」二字。

但在建安十三年、建安十六年、建安十八年的記事中都把漢中與張魯相連在一起。

曹操建安二十年三月討張魯自然不能寫「漢中」,因為朝廷已更名為漢寧郡。

當曹操七月破張魯後,立即恢復漢中郡。

諸葛亮在《隆中對》里為什麼不說「漢中在北」,而用「張魯在北」來代指漢中呢?諸葛亮在隆中對策中,將曹、孫各自評析之後,說到荊州是「用武之國」,益州是「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接下來說「劉璋暗弱,張魯在北」,劉璋和張魯所統轄的益州、漢中正是劉邦成帝業之地。

這裡主要是對人的評述劉璋暗弱,張魯實行的是鬼道,不好說,但朝野內外皆知,用張魯代指漢中更為具體。

這裡有沒有諸葛亮暗示劉備取代暗弱的劉璋,然後再攻取在北的漢中張魯。

後來的歷史是這樣的,諸葛亮隆中對策有沒有這暗示尚需研究。

這裡張魯就是漢中的代名詞。

當時張魯割據治地在南鄭,即漢中。

所以諸葛亮《隆中對》 的「張魯在北」,就是指漢中。

暗指漢中兩處。

「高祖因之以成帝」,這個「之」字是代詞,從上下文看代指益州。

但從歷史來看,當時劉邦封漢王,都南鄭。

《史記.項羽本紀》和《史記.高祖本紀》均說: 「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

」劉邦的基業地是漢中(即都城南鄭),但在當時,益州是劉璋,漢中是張魯,諸葛亮只有分開說,才符合現實,而在理解上應看作漢中,才吻合歷史事實。

這不是牽強,是還歷史的本來。

如果不這樣吻合歷史,為什麼項羽不封劉邦為「蜀王」或「川王」呢?這是一處。

還有一處是,「出秦川」,當年漢高祖劉邦用韓信之計,由漢中從故道出兵圍陳倉,實質上就是出秦川,以得天下, 非從益州出兵圍陳倉。

這在《史記.高祖本紀》和《史記.淮陰侯列傳》均有記載。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說: 「夫漢王發蜀漢,定三秦。

」 《太史公自序》說: 「子羽暴虐,漢行功德;憤發蜀漢,還定三秦。

」所以說,「出秦川」就是指從漢中出師北伐曹魏。

關於這兩處暗指,僅從字面上是看不出來的。

當時劉二牧集團(劉焉、劉璋)與張魯集團的矛盾已久已深,這在《三國志。

劉焉、劉璋傳》中記之明白, 此不贅述。

對於諸葛亮來說,不可能不知高祖是從漢中為基業地,而北出秦川,最終奪取天下。

對「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和「出秦川」,從後來的歷史事跡看,諸葛亮的出師北伐,就是以漢中為基地,或出祁山,或出褒斜也可證實這一點。

高祖當年封漢王,地轄漢中、巴、蜀。

張魯在漢中,只有漢中和巴西兩地,所以說「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中的「之」 上下文代 『益州」,實際上還含漢中和巴兩地,不然,與因之以成帝業「憤發蜀漢」的史實不符。

再從語序上看:首先「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接著出現「張魯在北」,最後是「出秦川」,這就形成一個完整的語序鏈條,即: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張魯在北 (漢中)-------出秦川

諸葛亮的聰明智慧正好體現出來,用張魯代指漢中,正好連接起來,完整地體現了隆中對策,是因高祖以漢中為基業地,擁有巴蜀和荊州的前提下,實現鼎足,然後從漢中出師北伐曹魏,統一天下的隆中路線。

後來歷史證明,劉備在擁有益州、漢中、荊州南三郡後,地理形成大致均勢,然後曹、劉、孫三方先後稱帝,都不再打恢復漢室的旗號,形成政治均勢,三國鼎足實現。

對諸葛亮《隆中對》的解讀,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文字上,那樣就看不清諸葛亮的隆中對策是什麼對策,要從漢初的歷史,以及公元207年東漢末年混亂割據的現實局面去解讀,就會清楚地發現,諸葛亮早就對漢中有所關注。

從 縱觀諸葛亮一生:出師北伐駐漢中,逝後歸葬漢中定軍山下,其實未出草廬就關注漢中, 《隆中對》三指漢中。

諸葛亮一生真正是魂系漢中。

作者:田孟禮,當代作家、文化學者,主編《略陽縣誌》,著有《讀史記說漢中》《讀三國志說漢中》《陸遊天漢魂》《靈崖流光》《讀書遠行》等多種著述, 計數百萬字,影響廣泛, 曾獲省社科類作品獎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取益州,靠了這兩個人做內應,一個是張松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早在劉備隆中初見諸葛亮時,諸葛亮的隆中之策就已經規劃好先取荊州後取益州的戰略。赤壁之戰後,劉備推劉表長子劉琦為荊州刺史,並取下荊州四郡,劉琦病...

價值五個億的戰略諮詢報告

作者頭條號:村長say東漢末年,有一個叫劉備的「企業家」,經過熟人推薦,去拜訪諸葛亮的戰略諮詢公司。劉備當年苦於沒風投關注,也打不過曹操這樣的BAT,而且「市場」比較混亂,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市...

三國演義:諸葛亮~悲劇的英雄

諸葛亮,徐州人士,早年跟隨叔叔諸葛玄在荊州,叔叔死後就留在南陽耕種。叔叔在世時,曾上過學堂,17歲那年叔叔去世,輟學務農。在南陽郡,白天耕種,晚上看書,因天資聰穎,悟性極高,漸有經天緯地之才,...

諸葛亮理想破滅,難道是隆中對錯了?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隆中對》,是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所提出的戰略構想。可以這麼說,蜀漢集團後來基本上按照這個構想進行發展、擴張的。但是,後來遭遇了重大挫折,這個戰略構想後...

「隆中對」里可成就帝王之業的是哪裡?

諸葛亮在「隆中對策」里提出劉備如果想成就王霸之業,首先從地理上來說有兩個地方非常重要:一是荊州,荊州是「用武之國」。「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二是益州,「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諸葛亮一生哪些故事值得你看

眾所周知,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發明家、文學家。其實古人和今天的我們是一樣的,每一位成功者的背後都有著一段又一段艱辛的故事,關於諸葛亮你了解多少呢?